六安罗集特产 六安特产小吃能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9 23:25:59

一.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金寨土鸡

金寨土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寨之土鸡,肉质细腻,味美可口。金寨土鸡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六安市金寨县大别山脚下生态土鸡养殖园,拥有优质的土鸡苗,正宗的山泉水喂养,天然的放牧土鸡,风景优美,气候适宜,从而形成味美价廉的上等佳肴。

2013年,金寨县动物防疫协会申报的“金寨土鸡”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749109。

金寨土鸡

金寨县动物防疫协会

12749109

鸡(活家禽)

二. 安徽省 六安 金安区 六安臭干子

臭干子最有名的是长沙的“火宫殿”,咱六安人说到臭干子十有八九都说的是云路街里的周家臭干子。周家臭干子当年是仓房拐周姓老爷子摆街摊创下来的名号,然而子孙不肖,生意越做越好,东西也是越做越烂。如今的臭干子当属云路街老仓房拐街口的母女二人所办无名街摊第一。此摊的臭干子、臭面筋至今仍是坚持用红炉小火慢慢烧制,外脆而黄、内嫩而白,佐以辣酱,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三. 安徽省 六安 霍邱县 霍邱菱角

霍邱菱角是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的。霍邱之野生菱角米具有下火,祛湿,抗癌,补肾之功效。可以烧稀饭,炖肉。味道好,有营养。

菱角又名水栗、菱实,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食用,亦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味甘、平、无毒。具有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的功效。

四. 安徽省 六安 霍山 霍山毛竹

霍山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之美誉。

霍山是毛竹之乡。竹类品种多达6属20余种,竹林总面积24万亩,蓄积量4000万株,是江北毛竹第一大县,“万亩竹海”桃源河被林业部授予“中国毛竹之乡”。霍山毛竹节长、质韧、壁厚、纤维长而紧密、整株尖削度小、径级大,品质优良,20世纪70年代送省城合肥参展的“竹王”径级达18 cm。

五. 安徽省 六安 霍山 霍山灵芝

霍山灵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拉丁学名 Ganoderma

定名人 丁文洲

形态描述 担子果一年生,有柄,木栓质到木质。菌盖近扇形或半圆形,基部渐狭形成柄基,上表面淡红褐色或淡黄褐色,具漆样光泽,边缘钝,完整.厚0.5-2.0cm菌管长 5-12mm 粗 3.5-5.5cm,菌丝系统三体型:生殖菌丝透明,薄壁,直径3.5-5μm通常宽6-7μm,长25-30μm。菌丝系统三体型:生殖菌丝透明,薄壁,直径4-5μm;骨架菌丝厚壁到实心,近无色到淡黄褐色,树状分枝,骨架干直径4-5μm,分枝末端形成鞭毛状无色缠绕菌丝;缠绕菌丝无色,厚壁,分枝,直径1-1.6μm。担孢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有时顶端平截,双层壁,外壁无色透明,平滑,内壁浅黄褐色到浅褐色,孢子稀少,卵圆形或截形,淡褐色或褐色,双层壁,外壁透明,内壁小刺明显,8.0-9.5×5-7μm。

世界分布(中国):安徽大别山霍山地区

李时珍《本草纲目》和宋朝唐慎薇撰写的《重修政合经书证类备用本草》均对六种灵芝所处地理环境有详细记载。有“赤芝生霍山,青芝生泰山,黄芝生嵩山,白芝生华山,黑芝生常山,紫芝生高山夏峪”的说法

故此,霍山县------------是古代李时珍所指的赤芝发源地

霍山灵芝

安徽省霍山县与儿街镇、黑石渡镇、诸佛庵镇、太平畈乡、太阳乡、漫水河镇、大化坪镇、上土市镇、落儿岭镇、佛子岭镇、单龙寺乡、东西溪乡、磨子谭镇1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霍山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霍山灵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霍政〔2012〕104号

霍山灵芝产业协会:HSLZXH01-2011《霍山灵芝栽培技术规程》

六. 安徽省 六安 舒城 橡栗粉丝

橡栗,学名白栎 一名青罔树,果实名橡子、橡栗,形似蚕茧,故又称栗茧。富含淀粉,可酿酒或制豆腐、粉丝等。亦入药。橡栗粉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脂肪、淀粉、蛋白质、单宁、钙、钾、钠、镁、铁、硒等元素一应俱全,尤其单宁更是其它元素不可替代的珍稀上品。

《本草纲目》称其低热无毒、营养丰富,《中药大辞典》则指出:橡子取粉食,可健人,涩肠固脱,治泻痢脱肛及痔疮;《中国乡食大全》誉之“医食同源”。唐代诗人皮日休《橡媪叹》一诗中咏道:“秋深橡子熟,散落楱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燕,用作三冬粮……”。唐张籍有诗云:“岁暮锄犁倚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新唐书·杜甫传》:“客秦州,负蕲采橡栗以自给。”

舒城生产的橡栗粉、橡栗粉丝已是享誉省内外的旅游产品。

七. 安徽省 六安 霍山 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霍山黄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主要产于霍山大花坪金子山、漫水河金竹坪、上土市九宫山等地。霍山黄芽的历史悠久,唐代即有“寿州霍山之黄芽”的记载,明代王象亚的《群芳谱》亦称“寿州霍山黄芽之佳品也。”由于金子山头日照较短,云雾缭绕,低温湿润,土质肥沃,“黄芽”在此生长,芽嫩叶肥,形成别具一格的茶叶品质。该茶条形紧密,形如雀舌,颜色金黄,白毫显露,汤色黄绿,香醇浓郁,甜和清爽,有板栗香气。上等“霍山黄芽”,外形紧细成条,有如莲心;色泽黄嫩油润,芽叶成朵,汤色澄黄而明亮,香气清鲜。

霍山黄芽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霍山黄芽源于唐朝,作为贡品敬贡朝廷。以后历朝历代如此。经过长期发展,其产量不断扩大,工艺不断改进,品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霍山黄芽产销规模获得快速发展,目前已跻身中国名茶之列。

霍山黄芽主产于我县海拔600米以上山区金竹坪、金鸡山、金家湾、乌米尖等地,这里山高云雾大、雨水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大、漫射光多、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土质肥沃、PH值5.5左右,林茶并茂,生态条件良好,极适茶树生长。

霍山黄芽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其制作工艺包括杀青(生锅、熟锅)、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等五道工序。“清茗”牌霍山黄芽,是安徽霍山绿力生态产品有限公司注册的产品,是霍山黄芽茶的领军品牌,是霍山黄芽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传人程俊生研制出的独特霍山黄芽,除具有霍山黄芽的品质特点外,在色、香、味、形等方面更胜一筹。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及本省合肥、淮南等地,近年还出口德国、美国。

八.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白塔畈乡大白鹅

药材 鹅油为家鹅的脂肪。冬季杀鹅,去毛及内脏,剥取脂肪,炼油。

应用 有清热解毒、润肤的功能。主治痈疮肿毒、手足皲裂。外用适量。

备注 鹅涎水:治麦芒、鱼刺着咽中不下。鹅胆汁:含水分80%、干物质20%,其中胆色素2.58%、磷脂0.36%、脂肪酸0.36%、无机盐2.1%。又谓胆汁中含胆酸、鹅胆酸和牛磺酸。可涂痔疮。鹅毛:烧灰,治小儿惊痫有效。

九. 安徽省 六安 霍邱县 临水镇王岗柳编工艺品

临水镇王岗:柳编工艺品

霍邱县王岗柳编厂是安徽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确定为柳编生产的重点厂家之一.该厂能够生产150多种柳编产品,在产品质量和信守合同方面一直被省公司誉为信得过单位.柳编产品经安徽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销往欧,美各国及香港地区,深受国内外客户赞誉.

十. 安徽省 六安 裕安区 六安大麻

六安大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属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耐肥、适应性强、极少病虫害。-,又叫“魁麻”,沤洗后称“寒熟”,-称“白麻”。
据史志记载,早在唐代,六安即为淮南主要-产地,约有千年种植历史。18世纪末,六安-已占全省70%左右,且品质优良,销往数省,故本县享有“麻乡”之称。
六安种植的-有两个品种:一是魁麻(又称寒麻),占-总面积70%,分布在苏埠、新安、木厂、城南等湾畈区,其特点:迟熟高产,立春后播种,小暑后收获,白露前后收种,一般亩产麻皮约125公斤;另一种线麻(又称火麻),集中在独山沿淠河湾区及山区河谷地带,其特点:早播早熟,大寒前后播种,芒种前后收获,大暑前收种,亩产麻皮约在75~100公斤。
建国后,六安-生产恢复发展较快。50~60年代为生产鼎盛时期,每年种植6~8万亩。1957年高达91760亩,在当时农业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1958年作为-生产先进县出席了省和全国劳模大会。70年代后期,由于引种红麻,-种植相应减少。80年代-销售市场趋于稳定,种植面积又有所回升。1985年达5.5万亩,总产637万公斤。从目前市场销路和经济效益分析,本县-生产前景仍是广阔的。
六安特产方便带走的六安金寨县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