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岛的风俗与特产 巴厘岛必买特产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9 03:27:53

一.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慈利县 团馓与炒米

团馓与炒米

团馓,俗名“糯米馓子”,是苗族、土家族、白族与汉族都爱吃的一种。制作方法:用地道和上等糯米蒸熟,倒入一种特制的木板做底、围篾做圆圈的模子内,将熟糯米压平并用一种农家栽种的紫果水或食色素在上面画上“喜”字等吉祥图案,等冷却后再取出来,然后晒干、储藏,或达亲友,或逢年过节自食,吃时用植物油炸酥,味道又香又甜又脆,十分可口。炒米的制作与团馓部分相同,先将上等糯米淘洗

,浸泡,然后过滤,蒸熟,倒地竹簟上用手捏散,制成“阴米”晒干。吃时,用沙炒,使其膨胀,筛去沙子,便成“炒米”。吃时,可以干食,也可以用开水放糖泡食,其味又酥又甜又香。

糯米打糍粑。

二. 重庆市 开州区 龙须牛肉

龙须牛肉: 搏击牌龙须牛肉历史悠久,采用山区黄牛部位精肉为原料,经传统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其主要成份是:鲜黄牛肉、名贵中药材、白糖、食盐等;因配料独特,色泽红亮,肉香浓郁,回味悠长,纤维均匀,形如龙须,故名为龙须牛肉。

龙须牛肉营养丰富,食用方便,保质期长、携带方便、老少皆宜,是馈赠亲友,高档宴席和外出旅游的现代食品。

该产品在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北京)被评为名牌产品。

龙须牛肉的制作方法

原料:鲜牛肉、盐、曲酒、姜、葱、红油辣椒、花椒油、白糖、味精、香油、熟菜油。

做法:

1.牛肉洗净切成较大薄片;

2.加盐、曲酒、姜、葱码味6小时,入笼内蒸熟,出笼晾凉,撕成细丝;

3.将牛肉丝放入油锅内炸酥捞出,加入白糖、味精、红油辣椒、花椒油、香油拌匀,装盘即成。

龙须牛肉的特色:须牛肉营养丰富,食用方便,保质期长、携带方便、老少皆宜,是馈赠亲友,高档宴席和外出旅游的现代食品。

三.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连州龙须草

【龙须草】连州市星子、大路边等乡镇有一种岭南罕见的土壤——紫色土。这种土壤适宜生长龙须草。龙须草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高1米以上,初夏开花,靠根系延伸和花籽飞散繁殖。因其叶片细长而微弯,形似“龙须”,故名。过去,人们用它搓草绳,打草鞋或作燃料,五十年代始用于造纸,它的纤维细胞较长且薄,是生产薄纸的上乘原料。八十年代,连县造纸厂的打字纸在省同类产品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唯是龙须草年产量仅3000多吨,除满足本地生产生活需要外,还销往江门纸厂,供不应求。因此。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增加种植面积,保护星子盆地的生态平衡,减少紫色土的水土流失,使之形成一个可供连续利用的龙须草基地。至1995年,已种(育)龙须草6456公顷。

四.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龙须菜

龙须菜(庆元俗称“山稀”)龙须菜是庆元一带的,列浙南酒宴四大冷盘之首,风味独特,香脆鲜美,具有一定的减肥保健作用。到目前为止,尚无人工栽培记载,属纯野生苔藓植物。产于高寒、险峻的森林及岩壁地带,采集难度大,全用手工采集挑选。龙须菜最适宜冷盘用。配料:糖、醋、另加小许姜丝。中医认为龙须菜还具有清热、化痰、凉肝、止血功能。( 庆元)

五. 四川省 广安 邻水县 御临龙须茶

御临龙须茶

御临龙须茶的原料来源于无污染的华蓥山龙须沟旅游区生态茶园早春幼芽,经香薰玉焙而成,品质清纯高雅,清香自然,汤清色翠,形美味爽。

六.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太姥龙须茶

太姥龙须茶:产于太姥山下,以其冲泡后,枝株挺拔,叶片舒展,若珊瑚,美其名曰“龙须”。成品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甘美,汤色清澈黄亮。其生产历史已百余年,产量稀少珍贵。

七. 广东省 肇庆 广宁县 江屯龙须菜

龙须菜,其实是佛手瓜植株的嫩梢,由于形似龙须,故被称为“龙须菜”。龙须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1、B2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以及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其纤维幼嫩,香脆可口,深得消费者青睐。龙须菜适宜在温暖,温度大的地方,特别是北纬22°附近的区域范围内种植,但其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在房前屋后的闲置地、田园、山间上种植均可,甚至可以盆栽种植,只要肥料充足,其生长特别旺盛。龙须菜采摘时间在每年的4-10月份,而在7-9月份是采摘旺盛期。

广宁江屯龙须菜种植始于80年代未,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种植农户高达16000多户,种植面积达13300多亩,农户种植技术纯熟,出产的龙须菜基本是品质上乘,产销畅旺。

八.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德园包子与柳德芳汤园

提到包子,长沙人必称“德园”。德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初为一唐姓业主在八角亭附近开的一家夫妻店,取《左传》中“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之意,名之“德园”。民国初年,几位失业官厨集资入伙,盘下几经易手却无建树的德园,迁店于黄兴路樊西巷口,以官府菜、点招徕食客。因菜肴制作总有海味鲜货等上乘余料留下,为免浪费,故将其剁碎,拌入包点馅芯,谁知这竟使他们的包点风味异人,倍受垂青。从此,德园包子大振名声,遂有“出笼热喷喷,白色皮喧松,玫瑰甜香美,香茹爽鲜嫩”的民谣之赞。长沙“文夕”大火后,原班部分师傅重新集资,再度建店,取名德园茶馆,继续经营饭菜、包点,并逐步形成驰名长沙的“八大名包。”“八大名包”为:玫瑰白糖包、冬菇鲜肉包、白糖盐菜包、水晶白糖包、麻茸包、金钩鲜肉包、瑶柱鲜肉包、叉烧包。长沙解放后,德园茶馆获得了新生,曾荟萃一批烹饪名师和白案高手,使德园的美食形成五大系列,300个品种
柳德芳汤圆是长沙市的名特小吃,为柳德芳汤圆店独家经营。它创始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间,系用姓名为店号,故名柳德芳汤圆。柳德芳,别号柳三,人称长桥柳,小时家境贫寒,以卖汤圆为生。由于汤圆选料上乘、制作精细、风味独特,因而颇有名气,买者非柳三的汤圆不食。1852年(清咸丰二年)柳三在河街南货馆购面粉,不曾想,面粉中竟有53两的大宝银子,遂又购回6篓,果然又得了6个53两的大宝银锭。得此横财,柳三随购一间铺面,专营汤圆,因其所制汤圆个大、糕糯、馅多,肉素兼备,咸、甜双全,不粘唇,不腻心,回味悠长,博得广大食客赞赏。据传,陕甘总督左宗棠曾感其汤圆鲜美香甜,赠其柳德芳汤圆馆“枵腹而来,君休问价;从心所欲,我亦重涎”的楹联。后柳德芳将其装裱挂入店堂,时值学院闳开,各县举子来长沙应试,在汤圆馆见了左宗棠的亲笔楹联,无不赞其笔力苍劲,以至招徕更多的文人墨客,从此慕名而来,以至不吃柳德芳汤圆不算到长沙成一时之风气,故其每日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声名流传响誉至今。( 长沙)

九.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蒙城龙须面

蒙城龙须面
去巴厘岛必买特产清单巴厘岛值得带回的当地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