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广东廉江特产作文 家乡的风味美食作文600字廉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2 01:04:03

一.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杨郢乡西瓜

杨郢乡西瓜

二.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梅村乡板栗

梅村乡:板栗

三.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桃乡有机蔬菜宴

肥城是国际有机菜生产基地,泰西宾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经多位大厨潜心研发,开发了包含40余道菜品的桃乡有机宴,主要选用肥城的有机牛蒡、秋葵、紫薯、菜花等原料,采用家常作法与现代佐料的有机结合,不只是口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尊重自然,体现绿色健康的营养理念。

美食类型:独特风味

四.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牛杂串

牛杂串

为了保持传统牛杂的原汁原味,廉江的牛杂煲采取的是很原始的制作方法。一碗牛杂从内脏变成美食要经过很多复杂的步骤:首先要反复清洗内脏和其他污垢;接着用盐腌制;之后文火煲至九成熟;然后再一次冲洗至最干净;再放酱汁焖熟。一副内脏从制作到出街大概需要4至5个小时。牛杂煲好不好味,关键看煲的配料,经过多方的了解,好不容易打探到牛杂煲的制作配料:以“十三香”为主要的卤水香料,包括茴香、花椒、八角、桂皮、陈皮、沙姜、豆寇等。

牛杂串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小食之一。当北方寒潮南下,天上飘着毛毛细雨时,廉城的横街窄巷便飘起了一阵阵煮牛杂串的香味来。

牛杂串最关键的是那煲滚烫浓香的酱汁,里面除了面酱之外,八角、茴香、花椒、陈皮等各种香料是必不可少的。店主将煮熟了的牛肠、牛筋、牛腩之类用剪刀剪成片片小块,然后用长约20公分的铁线串起来,食客象吃火锅那样自己动手放进正煮得翻滚的酱汁里煮来吃。吃时当然别忘了还要蘸上一点辣椒酱,边吃边喘气,这样才够刺激。吃过了牛杂串,还有腌酸菜或腌酸萝卜,用牙签挑上几片过一过口,这样才过瘾。

五. 山西省 忻州 偏关县 窑头乡陈醋

窑头乡:陈醋

六.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城南乡薏米

薏米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薏苡属多年生植物,茎直立,叶披针形,薏米 薏米

它的子实卵形,白色或灰白色。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之友”。薏米大多种于山地,武夷山地区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古代人把薏米看做自然之珍品,用来祭祀,现代人把薏米视为营养丰富的盛夏消暑佳品,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一年生草本。秆高1-1.5米,具6-10节,多分枝。叶片宽大开展,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雄花序位于雌花序上部,具5-6对雄小穗。雌小穗位于花序下部,为甲壳质的总苞所包;总苞椭圆形,先端成颈状之喙,并具一斜口,基部短收缩,长8-12毫米,宽4-7毫米,有纵长直条纹,质地较薄,揉搓和手指按压可破,暗褐色或浅棕色。颖果大,长圆形,长5-8毫米,宽4-6毫米,厚3-4毫米,腹面具宽沟,基部有棕色种脐,质地粉性坚实,白色或黄白色。雄小穗长约9毫米,宽约5毫米;雄蕊3枚,花药长3-4毫米。染色体 2n=20(Lin et al. , 1985;Wang Z. X. et al. 1984)。花果期7-12月。

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薏米可用作粮食吃,味道和大米相似,且易消化吸收,煮粥、作汤均可。夏秋季和冬瓜煮汤,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湿。由于薏米营养丰富,对于久病体虚、病后恢复期患者,老人、产妇、儿童都是比较好的药用食物,可经常服用。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治病,作用都较为缓和,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据报道,薏米治病的成份薏苡仁酯,不仅具有滋补作用,而且还是一种抗癌剂,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可用于胃癌及子宫颈癌。薏米的根中所含的薏米醇,除具有上述的薏苡仁酯的作用外,还有降压、利尿、解热和驱蛔虫的效果,适用于高血压、尿路结石、尿路感染、蛔虫病等。薏米的叶,可煎水作茶饮,其味清香,饮之可以利尿。薏米的常用量为20-30克,病重者可加大剂量至60克。

七.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舟塔乡枸杞

中宁县舟塔乡,靠黄河之浇灌,沐塞北之甘露,润天地之精华。土壤肥沃,地理气候条件独特,所产枸杞色红、粒大、肉厚、籽少,营养丰富,品质卓越,驰名中外。辖区11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6602户农户,耕地面积3万亩。全乡枸杞面积已发展到2.2万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81%。平均亩产400多公斤,最高亩产600公斤,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8%直接来自枸杞产业,枸杞产值突破1亿元,果农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位于全县之首。万亩枸杞高科技示范园区更是闻名区内外,是宁夏观光农业的重要基地。

舟塔乡是中宁县乃至宁夏枸杞种植规模最大的乡,是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主产区和核心区。舟塔乡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中宁枸杞之乡,在万亩高科技示范园区的映衬下,神采熠熠,光彩夺目

八.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越乡龙井

嵊州四面环山,九曲剡溪横贯其中,佳山秀水,风景幽丽。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茶园多分布在海拔300到500米的丘陵山区,土壤肥沃,常年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产茶历史悠久

嵊州早在汉代就有种茶、采茶、饮茶的习俗,晋代已甚流行;唐朝茶圣陆羽、高僧皎然等为嵊州留下了宝贵的茶经和丰富的茶文化;宋朝在嵊州设立了茶叶贸易的官方管理机构“茶事官置司”;元、明、清三朝,嵊州均有茶叶进贡朝廷。清代至民国,嵊州茶叶开始出口欧美及非洲国家。清末,“泉岗辉白”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当代茶圣吴觉农在嵊州三界创办了浙江省茶叶改良场。所有这些为越乡龙井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建越乡品牌

面对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1998年嵊州市以具有地域特色的“越剧之乡”文化品牌为龙井茶定名,注册了富有文化内涵的“越乡”龙井商标,并作为全市龙井茶公共品牌。经过10多年的发展,越乡龙井因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翠绿嫩黄,内质香气馨郁,滋味醇和,经久耐泡,深受茶叶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先后获浙江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等荣誉,30多次获国际国内名茶评比金奖。2009年,在第二届浙江省十大名茶评选中,昂首入选并名列榜首。

越乡龙井·培育篇

推广良种制定标准

为培育越乡龙井品牌,大力推进茶树良种化建设,全市累计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9.5万亩,已建成的位于崇仁镇的省级现代茶叶示范区成为全省名茶高产高效的典型,3次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为确保越乡龙井品质,嵊州市相继制订了《越乡龙井》省级地方标准、《无公害茶叶》地方标准、《无公害茶生产技术规程》,实现了茶叶种植、加工的标准化、无公害化。目前全市无公害茶基地已占茶园总面积的80%。

提高技艺推介品牌

为打响越乡龙井品牌,市政府出资2300多万元,开展了提高越乡龙井炒制技艺暨品牌推介系列活动。自1998年以来,嵊州市已连续举办了12届越乡龙井炒制大赛,还与省级部门联办2届扁形名茶炒制大赛和1届机制龙井茶大赛,共有900多名炒制高手参赛,近百人获奖,通过获奖选手的传帮带作用,共培养了1万余名炒茶能手,使炒制质量得到整体提高,2008年名茶产值是2004年名茶产值的146%。2004年,越乡龙井炒茶王参加中法国际茶文化节,为近万名外国友人作了龙井茶炒制表演,为开拓欧洲市场赢得先机。

构建网络拓展市场

为拓展越乡龙井销售市场,嵊州市十分重视茶叶市场网络建设,先后建立了15个产地名茶市场和28个茶青市场;去年3月,嵊州(中国)茶叶城一期投入使用,实现中心市场的升级换代,成为全国龙井茶的主要集散地;在29个省(市)开设直销窗口1000多家、越乡龙井专卖店72家;在家乐福等大型超市设立专柜120家。其中山东市场有直销窗口600多家,越乡龙井专卖店28家,年销售龙井茶2500多吨,占到山东市场龙井茶销售量的42%。已在法国等国家设立3家办事处,形成了由茶青市场、产地市场、中心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相配套的“五市联动”销售网络。

越乡龙井·壮大篇

不断加快标准化生产

为加快越乡龙井品牌建设,全市建立了越乡龙井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产品质量监督体系。有6家企业获得ISO9001、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14家通过QS认证,11个产品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4个基地获得IMO国际认证。

切实改善茶叶加工环境

为优化越乡龙井加工环境,到2008年底,共投入1800多万元,优化改造初制茶厂172家,创建省级示范茶厂3家,建成名茶加工集聚区62家,突破了名茶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清洁化加工难的瓶颈,为推进全省茶厂优化改造和名茶产业升级提供可以实践的有效模式和途径,走在全省前列并在全省推广,并两次被评为“省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先进县”。

全面加强品牌化管理

为使“越乡”成为嵊州市龙井茶的集群品牌,2008年市政府出资150万元收购“越乡”商标,对全市龙井茶品牌进行整合,成立了越乡名茶协会和品牌管理办公室,制订了《越乡名茶协会章程》、《越乡商标管理办法》、《越乡龙井包装管理办法》、《越乡龙井包装印刷合同》等制度,采用“越乡+企业商标”形式运作,实行品牌、标准、包装、标识、宣传、监管“六统一”的行业管理。

越乡龙井·提升篇

越乡龙井在经受市场考验中获得客户好评,显示出强劲活力。嵊州人在专注地做好茶叶品质的同时,正专注地做好着越乡龙井的品牌。从2009年起,全面实施“品质提升、品牌铸造、龙头带动、文化传承”等四大工程,目的就是将越乡龙井品牌打得更响,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推进嵊州从“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迈进。

品质提升工程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5.3万亩,建成名茶加工集聚区100个,省级示范茶厂10家,新增通过QS认证企业40家。

品牌铸造工程开设越乡龙井专卖店300家,打进1000家超市,开拓国际市场,健全“越乡龙井”营销网络。

龙头带动工程培育3-5家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扩建嵊州(中国)茶叶城;培育5-10家省级示范合作社,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紧密型产业链。

文化传承工程作为中国茶道的发源地,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艺茶道表演等活动,充分发挥深厚的茶文化历史底蕴,同时整合资源,筹划集观光、采茶、制茶、品茶于一体的特色休闲旅游,进一步培育嵊州茶业新的增长点。

九.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廉江荔枝

荔枝是岭南佳果中的精品,在古今中外都享有较高的赞誉,唐诗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的佳句。廉江市是我国荔枝发祥地之一,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说:“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荔枝林,可为我国原产地的证明”。从八十年代起,廉江市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现全市种植荔枝总面积20万亩,分布于全市各镇,其中面积较大的镇是良垌、吉水、石城、石角等镇,而私营果场最大的有梁森先330亩,黄醒荣近2000亩。主要品种有:三月红、妃子笑、白糖罂、桂味、黑叶、白腊、鸡嘴荔、淮技、糯米糍等20多个品种。其中,妃子笑已成为当家品种,近期发展较快的品种有杜味、鸡嘴荔、三月红等优质品种。由于廉江市地理位置、土壤、气侯等优越条件,廉江荔枝熟期早。其中三月红4月中下旬,白糖罂5月中旬、妃子笑5月中下旬即收获上市,2000年5月至 6月廉江市有大批鲜荔枝上市,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选购,我们以优质的服务质量欢迎各方来客。经过多年的探索,特别是 1997年廉江市荔枝协会成立后,通过聘请专家办班授课,现场指导,集中本地精英交流、研究等,荔枝种植技术基本掌握,已基本达到荔枝年年丰产的目的。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廉江市不久将成为广东最大荔枝生产基地之一。

本市主要优良荔枝品种介绍:

广良红该品种果大,一般单果重35克左右,皮暗红色,核小,可吃部分在8成以上,肉质鲜美,清甜带香味,主产地为廉江市的良垌镇。广良红荣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

蜜糖荔该品种果肉呈白腊色,皮薄肉厚质脆,核小汁多,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糖分,味道清甜似蜂蜜,但甜而不腻,爽口无渣。主要产地为石角镇。蜜糖荔荣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

廉江妃子笑该品种果大,皮略暗红色,核小,肉质清甜,一般单果重30克左右,可吃部分在8成以上,是优质妃子笑品种,主产地为廉江市的吉水、良垌和石角等镇。

廉江桂味该品种果大,一般单果重25克左右,皮淡红色,核小,可吃部分在8成以上,肉质美味清甜,带桂花香,主产地为廉江市的良垌镇。

十.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八乡山茶

八乡山地处丰顺、揭西、五华三县交界处的莲花山脉中段,面积19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00多米,年平均气温18。C,平均降雨量2604.6毫米,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山坡地土层深厚,表土肥沃,属赤红壤土,自然植被良好,种茶有得天独厚条件。据海阳县志记载,八乡种茶已有400多年悠久历史,素有高山浓雾出好茶而著称。八乡山的茶种在岩层土里,不用施肥,不用喷洒农药,茶树像山中所有植物一样,采集天地之灵气,天然生长。云雾茶与一般茶叶不同,泡在杯里格外清,喝到嘴里清凉又醇香,余味无穷。据当地老农说,云雾茶不仅能生津解渴,而且还有祛风寒、解酒之功效。

八乡山民间还流传着一些关于云雾茶的传说。古时候,当南国茶籽成熟时,一群多情鸟一个个衔了茶籽,穿云层,掠蓝天,准备飞往花果山播种。当它们飞经八乡山上空时,被美丽的八乡山风景所陶醉,情不自禁地唱起清脆的歌,茶籽便撒落在岩隙中了。从此,云雾缭绕的八乡山便长出一片翠绿的茶树。还有一个传说,古时八乡的高山上有块巨大岩石成精,下到村里危害百姓,惹怒老天爷,被雷公劈成两半,随后人们发现石缝里长出了嫩绿嫩绿的茶树,因此,村民世代种茶。

传统的八乡山绿茶,以其浓郁,甘醇、芳香等特点,在海内外享有一定声誉,自1985年以来,陆续引进了黄旦、茗花、水仙、奇兰、梅占等高产品种。用原来大片山坡地种植,改为梯田式僚壕种植;把任其自然徒长改为修剪养蓬、合理密植,速生丰产;把粗种粗管改为科学管理;把单一手工炒茶改为现代机制乌龙焙茶;使产量成倍增长。1992年又引进了白叶单丛优质品种,以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质,加上合理施肥与采摘及现代精湛工艺焙制,使“八乡白叶单丛”成为茶中之上品,1998年还荣获国家农业部“中国国际名茶”称号。全镇现有茶园面积2万亩,其中已投产的茶园1万亩,年产干茶150多万斤,每年可采摘5次以上,普遍亩产干茶150斤以上。现以八乡山鸿图绿茶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产品供不应求,已成为特色支柱产业。

广东家乡的特产作文600字初一家乡的特产广东作文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