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哪里有卖土特产 门头沟最出名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5 17:42:00

一. 北京市 门头沟区 灵水核桃

提起北京市门头沟,众口一词,那是我国重要的核桃出口基地之一;提起灵水核桃,人们便会伸出拇指,交口称赞:个大,皮薄,仁饱满,含油量高,近年已经建成了千亩核桃基地。



核桃,曾称“胡桃”或“羌桃”。原产地是西亚,南欧一带。汉武帝时使臣张骞出使西域,回国后将核桃引进了我国。晋人张华的《博物志》载:“张骞使西域还,得胡桃种,故以胡桃为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如下记述:“核桃,此果木出胡羌。汉时张骞使西域得种还,种之秦中,渐及东土。”据传,公元319年,大将胡人石勒占据中原,建立后赵,因忌讳“胡”字改“胡桃”为“核桃”,沿袭至今。



核桃,是落叶乔木,雌雄同株,果实球形,富含营养。不仅可以食用、榨油、还可入药。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分析,京西核桃每个在10克以上,出油率在45-65%。每百克核桃仁含蛋白质15.4克,脂肪63克,碳水化合物10.7克,钙108毫克,磷329毫克,铁3.2毫克,胡萝卜素0.17毫克,维生素B10.32毫克,B20.11毫克,尼克酸1毫克。特别是脂肪含量占干果之首。核桃仁榨油后,剩渣可作核桃酱;干炒或油炸核桃仁更是特色小吃;青雀牌核桃乳独具特色,备受欢迎。除此外,核桃还是祛病健身的药膳佳品,具有健身、补血、健脑、润肺、益胃之功效。


谈到核桃,门头沟有三件事应该提及。一是燕家台村有一300年树龄的核桃树,最高年产达1000多公斤,被称为京郊“核桃王”;二是在科研部门帮助下培育的“东岭六号”核桃,皮薄,果仁外露,被评为全国核桃第一优系;第三是1959年6月29日,中央农业部组织北方核桃黑防治现场会,会上马栏村表演了烟雾剂熏治法的做法。



尽管如此,京西核桃还是以灵水核桃最为有名:它外皮光滑,沟浅,香味浓,皮薄绵软易剥,产仁率高。因此,不论哪村所产,只要是佳品,皆称为“灵水核桃”。有民歌曰:告诉你,告诉他,灵水核桃用处大。食用药用榨油用,空壳还作刺拉拉。

二. 北京市 门头沟区 炒麻豆腐

炒麻豆腐是北京的,他处皆无。此物出自旧京的粉房。粉房原来是出产粉皮淀粉的地方,把豆子放在石磨上一碾,随碾随加水,同时这豆子就分成了三种东西。顶细的成了豆浆,是正品,用来做淀粉;顶稀的成了汁儿,即是豆汁;中间一层稠糊凝滞的暗绿色粉浆,装入布袋加热一煮,滤去水分,就是麻豆腐。

麻豆腐是粉房的副产品,或曰下脚料,所以价格特别便宜,两个大子儿就可以买一大碗。老北京人买回家去,用羊肉、羊尾巴油等物一炒当饭菜吃,叫做炒麻豆腐。

炒麻豆腐是旧京百姓地道的家常菜,别看此物甚廉,但要炒好亦非易事,首先在原料上就要有所选择,得用东直门四眼井粉房里做的麻豆腐才算正宗。配料讲究用纯正的羊尾巴油和“野鸡脖儿”嫩韭菜.

炒麻豆腐和豆汁一样,也是老北京人十分喜爱的北京小吃。相传早在明代初期就已成为民间食品。它的原料也和豆汁一样,是制作绿豆淀粉和粉丝的下脚料。发酵后的豆汁用旺火烧,使之水份挥发掉,存下的渣儿就是麻豆腐。麻豆腐呈灰白色,微微有些发绿。旧社会的贫困人家买回来,用羊尾巴油来炒着吃,里面加些咸雪菜和青豆一起炒,冷热吃均可。它炒的要素是炼去麻豆腐内的水份,使其粘糯才好吃。所以北京人留下“炒麻豆腐,大咕嘟”的口头语。

炒麻豆腐是贫民食品,但有钱的人也爱吃,甚至还吃上瘾。梨园界的名角及老北京人都爱吃,马连良的夫人陈慧琏做的麻豆腐在梨园就非常有名。现在北京的不少餐馆多有供应,但够质量标准的不多,原因是他们不懂得炒麻豆腐的来历和烹制方法,以为麻豆腐买回来,炒一下就成了,因此颜色品味都变了样。

炒麻豆腐原来用羊尾巴油炒,因其凉了以后有膻味,一般人不能接受,现改用植物油和羊腰窝肉切末,配青豆和雪菜,先用黄酱与麻豆腐一起炒,然后要用小火(火靠)至粘糯后,要用红辣椒与切好的豆瓣葱,用热油炸出葱辣香味,浇在刚出锅的麻豆腐上,炒麻豆腐成菜之后,灰白红绿相间,口感香醇味厚,别有风味。

三. 北京市 门头沟区 姜汁排叉

姜汁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它要用鲜姜去皮剁成细末,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矾末,一起放入盆中,用凉水和成面团。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水和面,放在轧面机上轧五六次,直轧到薄片均匀光滑,然后在薄片上撒上细淀粉面,叠起合成长条后,用刀切成宽2厘米、长5厘米的排叉条,将两小片叠到一起,中间顺切三刀,散开成单片套翻在一起,用温油炸。将炸好的排叉过蜜,过蜜的方法是用鲜姜去皮切细丝,用水把姜丝熬开后捞出姜丝,放入白糖,开锅后放饴糖、桂花,继续熬开后移小火上,将炸得的排叉入姜汁熬出的桂花饴糖中过蜜。


过蜜后的排叉成浅黄色,有酥、甜、香的特点,食用时有姜味。南城“南来顺”的姜汁排叉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同年又获“中华名小吃”称号。



还有一种带咸味的排叉,原料为面粉、苏打和盐,也用油炸,做法与姜汁排叉一样,不同的是它不过蜜,有酥、脆、味微咸的特点,爱喝酒的人常以咸排叉当下酒菜用。



据《天桥小吃》作者张次溪先生说:“旧天桥有专门卖小炸食的店家,如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纸包装,加上红商标,是过年送礼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对这种小炸食前人还有诗称赞说:“全凭手艺制将来,具体面微哄小孩。锦匣蒲包装饰好,玲珑巧小见奇才。”过去天桥卖这类小炸食的还要吆喝:“买一包,饶一包,江西腊来,辣秦椒。大爷吃了会撂跤,撂私跤,撂官跤,跛子跛脚大箍腰。大麻花,碎排叉,十样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听到了,多欢喜去买。

四. 北京市 门头沟区 绿润甘栗

北京—绿润甘栗,甘甜芳香,含淀粉51~60%,蛋白质5.7-10.7%,脂肪2-7.4%,糖、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可供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养分高达98%。以十粒计算,热量为204卡路里,脂肪含量则少于1克,是有壳类果实中脂肪含量最低的。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席和副食。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子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板栗易贮藏保鲜,可延长市场供应时间。板栗多产于山坡地,国外称之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胃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

文化:板栗全身是宝,可以加工制做栗干、栗粉、栗酱、栗浆、糕点、罐头等食品,栗子羹则是老幼皆宜,营养丰富的糖果。板栗树材质坚硬,纹理通直,防腐耐湿,是制造军工、车船、家具等良好材料;枝叶、树皮、刺苞富含单宁,可提取烤胶;花是很好的蜜源。板栗各部分均可入药,板栗能健脾益气、消除湿热,果壳治反胃称做收敛剂,树皮煎汤洗丹毒,根可治偏肾气等症。栗树坚果栗子在欧洲、亚洲和美洲被广泛应用作为食品。在南欧中世纪时是居住在森林中居民食物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栗木非常坚固耐久,不容易被腐蚀,颜色发黑,有美丽的花纹,是非常好的装饰和家具用材。但由于栗树生长缓慢,大尺寸的栗木非常昂贵。

功效:绿润甘栗可供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养分高达98%,有“木本粮食”之称。板栗又叫栗子,是一种补养治病的保健品 中医学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栗子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食栗子,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大有好处。栗子的用法很多,可用来加水熬汤食用,用于病后体虚、四肢酸软;可用栗子煮粥加白糖食用,具有补肾气、壮筋骨的功效;可每日早晚食用风干栗子数颗,也可用鲜栗子煨熟食用,用于老人肾虚;跌打损伤、淤血肿痛时,可用生栗子肉碾成泥状,涂于患处。须注意的是,栗子生食难于消化,熟食时易滞气,故不可食用太多,且消化不良、温热甚者不宜食用。

五. 北京市 门头沟区 茶汤李

茶汤李

北京天桥茶汤李历史悠久,是北京传统风味小吃。茶汤味甜香醇,色泽杏黄,味道细腻耐品。

清嘉庆年间的《都门竹枝词》中有“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老北京讲究喝前门外的聚元斋和天桥的茶汤李。位于北京天桥的李记茶汤绵软细腻,香气夺人,他们的茶汤有十几个品种,1997年12月北京天桥茶汤李饮食店制作的茶汤,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茶汤制作是将糜子面洗净,用凉水浸泡两小时,沥净水,碾成面,再过细箩,即成糜子面;茶汤壶内灌满凉水,烧沸,取碗一个,倒入开水和适量凉水搅和一下,加入十分之一的糜子面调成面糊,再用开水将面糊冲熟;在茶汤上面撒上红糖、白糖和糖桂花即可食用。现在茶汤李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发展出了鲜菱角茶、珍珠奶茶、奶昔、圣代等;尤其是鲜菱角茶还具有清毒、利尿、解酒等保健功效。

现在茶汤李在全国各地已开了多家分店,百花快餐的北京天桥茶汤李分店已有七年的历史,茶汤的原料均由北京天桥茶汤李总店供华货,是原汁原味的北京天桥李茶汤。深受鹤城的广大顾客喜爱。

六. 北京市 门头沟区 京都小排骨

话说第一次看到“京都排骨”这道菜时,俺还一度疑惑是否是日本菜呢,因为“京都”二字,就立马让俺联系到京都议定书袅.... 当然,最后还是弄明白了,是咱北京菜,这“京都”是咱自己的“京都”,哈哈。

今天这道“京都小排骨”,是俺跟《贝太厨房》杂志上的一位大厨学的。不过,主要是学人家这个“京都汁”的调配,没有照本宣科,因为在做的过程中,俺根据自己的烹饪习惯,做了点改动。

大厨处理排骨时,是用油炸的方式,但俺一向很头疼“处理炸过东西的油”,反复用吧,不健康,倒掉吧,又有点败家滴嫌疑....于是,还是用俺习惯的方式:煎。用小火将排骨煎熟,要点耐心,但是感觉排骨更香呢!

七. 北京市 门头沟区 泗家水红头香椿

泗家水红头香椿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泗家水红头香椿是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泗家水村的。泗家水村香椿标准化生产基地的香椿“头大抱拢、红润光亮、椿味香浓、肉质鲜嫩”,是本地名特优品种,系山中珍品。泗家水红头香椿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泗家水红头香椿是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泗家水村的,种植香椿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为宫中贡品,至清朝晚期,当地香椿树已繁衍近千亩,年产数万斤。1997年,在区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泗家水村大力发展香椿种植。2002年开始,泗家水红头香椿进入中南海,恢复明清时期“宫中贡品”之称,名声远扬,召著全市。2005年建立了500亩香椿示范基地,2009年建成1300亩有机食品香椿生产示范基地。自此泗家水村的香椿种植业走上了科学、规范、规模化生产的管理之路。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之丰富远高于其它蔬菜,为宴宾之名贵佳肴。

泗家水红头香椿深受世人所青睐,明清时期红头香椿,即以成为宫中贡品。至清朝晚期,当地香椿树已繁衍近千亩,年产数万斤。2009年建成1300亩有机食品香椿生产示范基地。声远扬,召著全市,恢复明清时期“宫中贡品”之称。泗家水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东北部深山区,海拔410米,村域面积3.36平方公里。当地的香椿在管理上,采取无公害管理手段,全部使用高效有机肥,灌溉用水是天然山泉水,并且在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农药,是真正的绿色有机食品,放心食品。

2014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泗家水村香椿协会申报的“泗家水红头香椿”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泗家水红头香椿主要分布在门头沟区雁翅镇泗家水沿线,包括松树村、高台村、淤白村和泗家水村4个自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2′30"~115°57′43",北纬40°04′0"~40°08′14",保护面积2508公顷,目前栽植面积115公顷,年产鲜食香椿5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泗家水红头香椿具有“头大抱拢、色泽红润光亮,味香浓郁、汁多鲜嫩、食后无渣”的优良品质。泗家水红头香椿嫩芽呈红色或紫红色,色泽红润光亮,其头大抱拢,呈小径1~2厘米,大径6~8厘米的锥形,椿叶长椭圆形,叶柄有小绒毛,香气浓郁,汁多鲜嫩、食后无渣的优良品质。当地保持只采顶芽,不采侧芽的传统采摘方式,保证了红头香椿的优良品质。其更为独特之处在于刚采下的顶芽香椿具有丁香花的清香。每百克早椿(头茬香椿)中,蛋白质含量为6.38~6.80g,粗纤维含量为1.7~1.8g, 维生素C含量为53.3~72.2mg,维生素E含量为0.54~0.78mg,钙含量为72.8~104mg。要求生产、销售严格执行《有机产品》GB/T19630-2011国家标准,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生产相关规定,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八. 北京市 门头沟区 褡裢火烧

提起褡裢火烧,“老北京”没有不知道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风味独特,因而一直是人们爱吃的小吃之一,也常被人们作为早点。褡裢火烧因制作成形后,酷似旧时人们腰带上的“褡裢”,因而得名。



“门框胡同瑞宾楼,褡裢火烧是珍馐。外焦里嫩色味美,京都风味誉九州。”这是一位家住北京郊区的老翁得知瑞宾楼恢复这一北京名食供应后,特让儿孙陪同专程到店品尝时,欣然提笔写下的诗句。


特点:它是一种油煎食品,色泽金黄,焦香四溢,鲜美可口。有些人吃韭菜易反胃,但做馅时又喜食韭菜的味道。因此用韭菜的中段儿包在类似锅贴的褡裢火烧里,煎熟后把韭菜抽出食用。这样既得到了韭菜的香味,又不会导致反胃。



此食品宜趁热食用。吃褡裢火烧时配用鸡血和豆腐条制成的酸辣汤,鲜香酸辣,余味无穷。 现在北京的“瑞宾楼”饭庄专供褡裢火烧,制作也愈加精细。



产品特点: 皮薄柔软,金黄油亮,味美香鲜,热食最宜。

九. 北京市 门头沟区 东山京白梨

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是京白梨的原产地。东山村生产的京白梨,呈扁圆形,果皮黄白色,果肉乳白色,皮薄、肉厚、汁多、核小,酸甜适中,七个码起不倒,是北京郊区名优之一。自明代在北京建都,白梨一直是宫廷贡品,尤其是清代的慈禧太后,特别喜欢东山村的白梨。这样一来,特种白梨就与百姓无缘了。

1954年,东山村的白梨在北京市梨品品种评比会上,荣获最优产品,并在白梨之前冠以“京”字,便称之为“京白梨”了。

1959年,国庆1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东山京白梨摆上了国宴餐桌,从而全国知名。

1999年,北京慧明果林业实验农场场长、东山村民李振东,将京白梨注册了“军山牌”商标,参加了北京举行的世博会,一举夺得银奖,又将该梨打入了国际市场,居然25元1斤也还是抢手货。

梨,落叶乔木,白花。因此,古人形容树挂冰凌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果可食,又可药用,有润肺、消痰、降火等作用。梨在我国的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先秦的古籍《庄子》、《韩非子》、《尔雅》中都有梨的记载。汉代,我国出现了大规模梨园,并培育出了很多优良品种。2世纪时,梨由我国传入印度、波斯等地,梵文称梨为“秦地王子”,这里说的秦地,就是指中国。

梨,不仅可以生食,而且可以制成梨汁、梨膏。梨膏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健身良药。据说还是唐朝宰相魏征发明的呢。魏征不仅忠君爱国,成为唐太宗的一面宝镜,而且孝敬双亲,为人称颂。其母患了伤风,因药味苦而不肯服用,一次他外出,偶尔看到了梨树,想起了0平时最爱吃梨,于是回到家中,将药掺入梨汁煎成膏状物,献给0服用,果然见效。后人相继仿制,医生精心配方,便成了后世流传的“梨膏糖”。

与梨有关的事还有很多。旧时,称戏班为“梨园”,演员称“梨园弟子”戏曲界称“梨园界”,戏曲比赛会标上写“梨园春”,则与唐玄宗李隆基俗称唐明皇有关。他挑选300名乐工,在皇宫的梨园专门演奏《法曲》,并亲临指导,称这些乐工为“皇帝的梨园弟子”。戏剧界拜唐明皇为祖师爷也就不足为奇了。

话说回来,东山村的“军山牌京白梨”,今非昔比。不仅建起了千亩京白梨基地,举办了京白梨采摘节,而且修建了多处农家小院。向着休闲观光产业化道路发展。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地球村、中国少年报北京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基地也都设在了东山梨花园内。东山京白梨基地将成为一个以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环保为目标的现代化果园

十. 北京市 门头沟区 龙王帽杏仁

龙王帽杏仁原产北京市门头沟区,树姿开张,树体高大,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嫁接后两三年开始结果,“大小年”不明显,果实长椭圆形,两侧扁,梗洼处有2—3条沟纹,平均果重20─25克,果面黄色,肉薄,纤维多,汁少,离核,仁扁平肥大饱满,香甜,出仁率30%,单仁重0.9克,在仁用杏中杏仁最大,品质优良且丰产。主要分布在门头沟区清水镇、斋堂镇。果实成熟期在7月上、中旬。

门头沟十大特产排名北京门头沟卖特产的地方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