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什库尔干县特产药材 塔县特产杏仁干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7 11:12:28

一. 山西省 晋中 介休 中药材五灵脂

中药材五灵脂

二. 河南省 三门峡市 陕州区 中草药材

灵宝中药材资源比较丰富,中药资源共有1000多种,其中植物药材860多种,动物药材120多种,矿物药材10种,其他药物7种。产量大的主要品种有丹参、连壳、苍术、酸枣仁、穿山龙、黄芩等16种。全市年产穿山龙43.8万公斤,苍术22.9万公斤,丹参2.4万公斤,酸枣核16.8万公斤,连壳13.65万公斤。全市正常年景收购中药材50多万公斤。

三.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贡山草果

贡山草果是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的。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食用量大于药用量。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草果是一种调味香料,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

近年来,贡山县结合特殊县情,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从提高农民收入着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优先发展起了草果产业,将草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经过多年的精心培植,贡山县草果产业目前已形成全县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1年末,全县种植面积达98000亩,实现经济价值675万元(按投产产量计),农民人均收入233元,比“十五”期间增长97%,草果产业已经成为地方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贡山县普拉底乡是贡山草果的主要产地。截至2013年底,全乡草果种植面积达4.5万亩,挂果面积3万亩,进入盛果期的有2.5万亩,实现人均种植面积达7亩以上,全乡草果总产量达1100吨,实现经济总收入817.4万元,草果产业成为普拉底乡各族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

四.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亳州中药材

安徽省亳州市种植的药材品种繁多,据85年全国统一普查时统计,亳州计有植物、动物、矿物类药材等171科410个品种。由于土壤气候适宜、光热水气组合优越,生产的中药材品质上乘。仅在中国《药典》上冠以“亳”字的药材就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四种。

亳州种植药材历史悠久,相传始于东汉末年神医华佗亲手培育的第一块药圃,种药之风在民间绵延不止。清代著名诗人刘开曾著诗曰:“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诗中盛赞了亳州当时农人种药如种桑麻的热情。

解放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为中华药都的亳州,药材种植面积也同样居全国之首。截至目前,全市药材面积已达五十万亩,是十年前五万亩的十倍。开发品种已扩大到二百零九个。全市药材生产纳入了规范化的管理,按土质及自然环境划分了三大产区,分门别类进行生产指导。

五. 山西省 临汾 安泽县 刘村中药材

刘村位于山西省安泽县南部、马壁乡以西5公里处, 全村有四个自然村,三个村民小组,143户,433口人,耕地1153亩。、

近年来,刘村村依据荒山优势,不断调整产业格局,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全村有123户村民参与了种植中药材的行列。2007年刘村成立了产供销一体化的神农中药材合作社,发展药材种植面积达2550亩,其中黄芩1500亩,连翘1000亩,柴胡20亩。2010年实现产值80万元,纯利润20万元;2011年出售黄芩12吨,柴胡2吨,苦参20吨,连翘60吨,实现产值100万元,纯利润25万元,使中药材种植初具规模,成为刘村的一项支柱产业。其产业总收入占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5%。

刘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产业调整为切入点, “一村一品”(中药材)为重点,“以山种药、以药富民”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刘村经济快速增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幅提升村民生活,不断增加集体积累。2008年经村“两委”商议和征求群众意见,最终确定将中药材种植列为刘村“一村一品”的重点发展项目,并加以实施。2011年8月31日刘村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六.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南方名贵药材---春砂仁

阳春出产的“春砂仁”,是地道的中国“春砂仁”,属芳香性的南方名贵药材。《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阳春砂仁饱满坚实,气味芬烈……其他砂仁则干缩扁薄,气味俱弱。”“春砂仁”是姜科常绿本草植物,生长在荫蔽的树林底下,高3尺,枝、叶均与姜的枝、叶相仿。春砂仁有个特点,枝头所开的花不结果实,蔓延在地面那些花茎的花才结果。花开于三、四月,色白如玉。果结于六、七月,粉红披刺,略大于手指
阳春砂仁,以附城盘龙金花坑的为最出名。相传,人们还未认识砂仁之前,砂仁是一种野生植物。有一年六月,盘龙的耕牛都因屙痢无药医治死了很多。而金花坑附近村庄的耕牛却安然无恙。人们觉得奇怪,跟牛群上山看个究竟。来到金花坑,只见坑沟两边的林荫下,生长着一种生姜似的植物。从这些“野姜”中散发出一种浓郁得刺鼻的芳香。牛群来到这里,都停下来饮足了坑水才离去。人们一尝坑水,水也是芳香的。于是认为这种东西就是治痢疾的良药,即把枝、叶、根、果一齐采回熬水喂牛,果然奏效,一服就灵。消息传开,人们不但到金花坑采“野姜”治牛病,还挖回去种在树林里。这样年复一年,春砂仁越传越名贵。据说还是皇帝的贡品呢。如今,阳春到处都有春砂仁,市里还专门成立了春砂仁实验站,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和栽培,推动砂仁种植业发展
春砂仁有甜、酸、苦、辣、咸味,花、果、根、茎、叶均可入药。自唐代以来,历代药书均有关于砂仁的记载,《开宝本草》和《本草纲目》以及有关辞书说:“姜科植物阳春砂仁,性温味辛,功用行气调和,和胃醒脾,主治胸脘胀满,胃果食滞,噎膈呕吐等症。”春砂仁不仅药效神奇,而且还是调味的良料。一碟鱼肉,放上一粒半粒砂仁清蒸,芳香之味溢满酒楼。阳春饮食部门根据砂仁的特点调出的“砂仁肉”、“春砂鸡”、“春砂鱼”、“春砂上汤”等食谱,风味非凡,深受游客赞赏
阳春酿酒厂还以砂仁作主要原料,生产出“春砂酒”、“春花白酒”。酒味淳香,清润柔和,营养丰富,祛风活血,醒脾健胃,调中化湿,是广东优质酒之一。还有“春砂蜜”,“春砂糖果”“春砂蜜饯”,都是回味无穷的食品
春砂的花、叶、茎、根、与茶叶酿制出的“砂仁茶”,味道较之一般清茶更为芬香可口,有益身心。到阳春游览的人,假如没有喝上一杯“春砂酒”、“春砂茶”,那真是一大遗憾呢
( 阳春)

七.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怒碗

怒碗实际上是大大小小的竹编簸箕,有的有一节底圈,有的形状像扁平的盘子。怒碗用本地所产的长竹节的篾片编制,不论大小,中间不留接头,篾片宽窄如一,光滑细致。大的直径约60厘米,小的如大碗。大的多用于盛粮食,小的作水果、瓜子盘。怒族过去吃饭不用筷子,一家人围着簸箕(也即是“碗”)用手抓吃。随着汉文化的传播,怒族也用竹筷和瓷碗吃饭,怒碗已经完全演变成一种竹制器皿,有的还作为艺术品,写上字挂在家庭或宾馆的墙壁上,别有风味。

八.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滇红

云南红茶又称滇红,以滋味浓锐、香气馥郁为特色,畅销中外。主要产于临沧、保山、西双版纳等地、州。云南红茶有滇红功夫茶和红碎茶。滇红功夫茶的特点是:芽叶肥壮,金毫显露,色泽乌润,汤色红艳,香气馥郁,滋味醇浓,条索均匀,外形美观。滇红碎茶是1964年按照国际品质规格的要求生产的碎型红茶,如在其中加上牛奶和糖料,乃是上等的营养饮品,目前畅销欧美、日本、中东等地。

九.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珠子参

珠子参为《中国药典》和《云南省药品标准》收载品种。主产云南,是名贵常用的中药之一,为我省白族、纳西族、傈僳族、藏族等民族传统常用中药。长期以来一直依靠采集野生资源供药用,加上近年来人为的乱采滥挖,某些区域林木的砍伐,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造成物种的濒危,珠子参药材价格爆涨,仅靠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珠子参资源的稀缺已成为制约相关制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人工种植成为解决珠子参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全县有适合种植珠子参的耕地近3万亩,目前已建成了一个人工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和一个优质种苗繁育基地,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 青海省 果洛 班玛县 药材:麝香

西藏主要产马麝,体形较形林麝大,吻较长,全身呈棕色,通常仅颈部有少量模糊黄点,颌颈下和腹部呈黄白色。雄麝上颌犬齿发达,露出唇外,向下微曲,俗称“獠牙”;脐部有香腺囊,囊内包含 香。雌麝上颌犬齿小不外露,也无香腺囊。

麝的视觉发达、听觉灵敏、行动轻捷,但性胆怯,常于晨昏单独活动。栖居在海拔较高的灌木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地方的麝一般毛色较深;生活在青山有小块草地环境中的毛色较浅,但毛的下部均呈灰白色,向上颜色逐渐转深并有光泽。麝毛微呈波浪状,十分轻软,可制高级藏式垫子或枕芯。

阴干的麝香囊即为“整麝香”,又称“毛香”,为扁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体,重量依年龄不同而异。囊内的麝香仁有浓烈香气,为猪肝色或紫红色大小不等的颗粒和粉末。但幼雄麝囊内分泌物呈脓状,不能作药用。颗粒状的麝香仁习称“当门子”,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质量最佳。麝香的主要成分为麝香酮,约占麝香纯干品的0.5%-2%,此外尚含有多种雄(甾)烷衍生物以及麝吡啶等。

麝香性温,味辛,开窍,通络,辟秽,散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有兴奋呼吸、加速脉搏、升高血压和强心的作用;对子宫呈明显的兴奋作用,因此孕妇忌用;麝香还有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等,能治中风不醒、痰迷心窍、心腹暴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并是一种高级香精原料。
塔什库尔干县特产排行榜新疆泡酒药材特产大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