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有什么特产在哪卖 在汉中哪里能买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7 02:04:57

一.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吹豆豉

南郑县新集镇一带的农村里,不少人家的墙壁上,屋沿下的阴凉通风处,挂着一串串用稻草裹着熟食辣豆豉,它是主人招待亲朋好友时的一道名菜。

每年入冬后,家家户户都把煮好的豆子装在密封的器具里闷起来,半月后,豆子便形成整块,长出白毛,再启开器具拌入适量的辣子面、草果、大香,花椒油和包谷面及少许白酒,再密封十天即成。待到打春后,把辣豆豉捏成圆蛋蛋,选柔软细长的稻草,包裹起来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可持续一年之久不变味道,当地人叫它“吹豆豉”。

待客时,吹豆豉配上腊肉,用菜油爆炒,只翻上几下即可出锅,味道浓香纯正,六味俱全,豆身是金红色,腊肉闪闪发光,十分吊人胃口。(整理自百度百科)

二.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谢村黄酒

谢村黄酒产于陕西汉中市洋县谢村镇。据旧县志说:“洋民好饮食,平坝民多用糯米酿制黄酒,小村店必开酒馆或挑至村中卖之,男女沽之”。这表明,洋县人自古以来便喜爱喝黄酒。早在3000年前,这里已经能够生产和饮用类似黄酒的东西。

谢村黄酒与绍兴酒齐名。人称“南有绍兴加饭,北有谢村黄酒”。这是因为在上海举办的中国首届黄酒节评比会上,谢村黄酒与绍兴酒双双登上金榜而获得的美誉。不同节日有不同黄酒。新年迎春酒驱寒,端午苦艾酒避暑,中秋桂花酒暖身,重阳菊花酒醇厚,还有冬青黄酒因须用经霜冬青子为药合曲,色紫蓝,味郁香,曾为贡品。不少人家有祖传酿酒秘方,所酿黄酒各领1。“无酒不为节”,是谢村镇人对自己的黄酒的夸耀;“不喝谢村酒,空往洋州走”,是外地人对谢村黄酒的赞美。

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沉积的国粹。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王朝时就已开始酿造了,唐朝时驰名京都长安,列为“贡酒”。历代文人墨客常以诗赞誉谢村黄酒:“此酒只应皇家有,瑶池天宫量也无。”(唐德宗李适);“闻道池亭胜两川,应须烂醉答云烟,劝君多拣长腰米,消破亭中万斛泉。”(宋代苏轼)。据传,唐建中年间,德宗皇帝李适逃难时,途经洋州谢村,浅酌此酒,化凶为吉。清“庚子之变”,慈禧太后携子逃到西安,洋县地方官和谢村富豪刘氏曾贡“谢村黄酒”,备受慈禧青睐。此外,还有宋代大画家文可与大词人苏轼、苏辙兄弟,也曾客宿酒乡洋州,醉中弄笔,留下千古文章。纵观历史,实可谓:“谢村黄酒,千古风流。”

文同出任洋州知府那天,衙门前挤满了人。父老乡亲们想看看文大人坐堂的气派,文人雅士们想看看他画们‘的技艺。这时,前任州官趁机讨好,大摆筵席为文同接风,还特地从南郑请来一家汉剧班子。可是文同无心做官,有戏不看,逢宴不吃,常常漫步在汉江河畔,欣赏茂林修竹,清波激浪,寄情于山水之间。

文同的墨竹画早有盛名,他到洋州任职后,常有富户豪绅持绢索画,但他总是拒之门外。这天,他出外查访,途经谢村镇一家黄酒作坊门前,一位鬓发皆白的老人朝他点头微笑,热情的请他到屋里饮酒。闲聊中才知老人靠酿酒谋生,只因他的作坊地处偏僻小巷,销路一直不好,生活非常艰难。

文同饮罢一杯黄酒之后,顿觉心清神爽,于是,命随从取出文房四宝,一阵淡泼浓抹,便画成了一幅墨竹图。

说来巧得很,正在文同往画上落款之际,他表兄苏东坡也赶到谢村黄酒作坊来了。苏东坡一边喝酒,一边赞叹:佳作,佳作!说罢,操笔在墨竹图的右下方画了一头黄牛,并写了七绝一首:

汉水修竹贱如蓬,

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谗太守,

渭滨千亩在胸中。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洋州三县远近都知道文同和苏东坡为谢村黄酒题诗赐画了。人民纷纷前往观赏。真是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谢村黄酒很快就在东川

(汉中地区古称)名声大震了。从此,作坊主把这幅文人画高悬中堂,供人观赏,招徕顾客。但是,不知到了什么时候,这幅画却不见了。

说来奇怪,1960年文物普查时,竞在谢村镇北十里的大爷山的第48座庙宇前墙壁上,发现了这幅墨竹黄牛图。洋县文化馆把这幅珍贵的画裱糊后,夹在画框里供人观赏。

三. 陕西省 汉中 留坝县 留坝银杏

留坝银杏是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的。留坝县被中国林学会银杏分会授予“全国银杏示范基地县”称号。

银杏是世界上现存的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为我国树种,被誉为“活化石”。银杏的种子俗称白果,用途广泛。种仁营养丰富,既是滋补食品,又是常用的中药,也是我国出口的土品,市场供不应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留坝县野生银杏分布广泛,自1990年以来又大量引进良种苗木人工栽植。目前全县银杏总面积已达6000亩,年产白果10吨,被中国林学会银杏分会授予“全国银杏示范基地县”称号。

四.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金牛红

汉中茶区第一枝红茶——金牛红主产于三千里汉江第一城的宁强县,由汉中市汉水之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汉中市职业技术学院、汉中市植物研究所、宁强县天源茶叶加工厂自2009年开始历经三年时间研制而成。2012年投入批量生产和销售,列入汉中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当年9月由汉中市科技局主持召集省内茶叶专家通过市级技术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金牛红茶的富硒品质优良,达到国内条红茶中高档品质水平。

金牛红茶于2012年11月荣获第十九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后稷奖,并获得汉中市2012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金牛红茶采自古蜀道中段的金牛道附近茶区,且已经有享誉市场的“金牛早”绿茶,为便于树立市场形象和形成品牌,“金牛红”茶因此而得名。该茶选料多来自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群体小叶种茶园,采摘标准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经过自然萎凋——手工揉捻——适度发酵——初焙整形——足干提香等工序加工而成。外形条索紧细卷曲,色泽乌润显毫。内质香气高锐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红润完整。其生产技术填补了陕西茶区的空白,改变了陕西只产绿茶的现状,对丰富陕西茶叶市场,推动陕茶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转自汉中日报)

五.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酒

城固酒用纯粮酿造,已有3700多年历史,是陕西名牌产品,共有五大类40多个品种,尤以城固特曲、金粮醇称著。近年来,城固酒厂选用上等桔子,运用传统工艺精酿的桔子酒,果香浓郁,营养丰富,市场潜力巨大。



六.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柿面糊蹋

特点:以软柿子与面粉合烹而成,外皮酥脆、内瓤绵软、香甜适口。

主要原料:软柿子、面粉。

简要介绍:柿面糊塌以关中地区的软柿子作主料,与面粉合烹而成的一种风味小吃。其主要风味特点为外皮酥脆、内瓤绵软、香甜适口。

七.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蜜制天麻

别名明天麻等,入药已有1000多年历史。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降低血压、明目、增智等功效,也是食疗佳品。



八.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南郑绿茶

南郑绿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南郑位于秦巴腹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梁州出名茶”的记载(梁州即为南郑),境内碑坝镇“干龙洞茶”在明清时期就扬名省内外,是全省茶叶优势产区和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南郑茶区地处巴山北坡林间,森林覆盖率达62.9%,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纬度高、海拔高、水质纯净,土壤富含锌硒,经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完全达到绿色、有机茶生产基地的标准要求。所产绿茶以香高、味浓、耐泡、形美、保健的特点而深受消费者亲睐。

九.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汉中醪糟

汉中人非常喜爱醪糟。汉中市知名书法家徐永基先生说,不仅过年过节必定要自己做了吃,平时也有做了吃的。特别在汉中坝子,以水稻为主的地区,老百姓都要用一块地专门种酒米,以备做醪糟之用。公社化那时,不能自己种,也要设法兑换一点,至少春节时是非做醪糟不可的。万不得已,用大包谷糁子也要做。妇女临产时,家里必定做醪糟,因为吃鸡蛋醪糟对产妇极富营养。红白喜事,盖房上梁,也要有醪糟招待客人。制作时一样先将酒米蒸至八成熟,一样拌以酒曲,一样晾到温凉时入罐,一样用被子盖起来,冬季须放在火炉旁。不同的酒曲与用量的多少,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温度,决定了醪糟的酸甜度。总以甜中略带点酸为好。吃时除可打鸡蛋花或荷包蛋外,还有许多独特的方法:一是泡了麻花吃;二是把柿饼撕开,投入醪糟汤,一同煮好了吃;三是将核桃仁切碎。拌猪油,与醪糟一起煮着吃;夏天吃凉水醪糟,一勺子醪糟,加些冷水,喝起来打心里感到凉快,一天的暑气都消除掉了。

醪糟也是一种酒,不过味较淡,一般不会醉人。但若吃得太多,而又是吃那不经加水煮制的醪糟醅子,醉了时会更深沉,更难醒。明人李实在《蜀语》中说:"不去滓酒日醪糟,以熟糯米为之,故不去糟,即古之醪醴、投醪。"《庄子·盗跖》和《后汉书》中都有关于醪糟的记载,可见确实历史久远,秦汉已经有之。

原料配方:上等江米5000克酒曲50克

制作方法:

1.把糯米5000克用清水淘洗干净,泡1小时后,倒入筲箕内沥干。

2.在蒸笼内铺好纱布,把沥干的江米倒在上面,用旺火蒸1小时后,倒入盆内,用电扇把米温吹降到20℃-40℃时,再将适量的凉开水倒入盆内,用手拌匀。将酒曲研成粉末放入盆内,再一次拌匀。

3.将拌匀的糯米倒入缸内,用手在中间掏一个小窝,再将余下的酒曲粉末加少许凉白开水,洒在江米表面。然后用木盖把缸盖紧,用棉絮包好,放入草窝里面,3天即成醪糟。

汉中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汉中特产有哪些值得购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