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十大特产品牌 民和必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7 15:33:42

一. 青海省 海东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循化线辣椒

循化线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循化辣椒地方名产。又叫牛角椒、线辣椒。茄科,1年生直立草本,高40~60厘米,枝顶双生或簇生,花单生于叶腋或枝腋,花白色,成熟后为红、橙、紫红色,味辣,果皮和胎座间有空腔,内有扁形种子。花果期7~10月,东部地区均有栽培。品种有柿子椒,也叫甜椒或灯笼椒,株高叶茂,果大如梨,色赤或黄,辛淡味甜;又有长椒,亦称长角辣子,植株细健。叶窄花小,果长而弯,端尖如角,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循椒,质量优良,肉厚味馥,色红艳丽。果为重要蔬菜和调味品。含辣椒碱、辣椒红素等,能促消化,增食欲,内服可驱虫、发汗,外敷治冻疮、风湿、镇痛、散毒。

地域范围

在青海省循化县内(东经102°04′-102°49′,北纬35°25′-35°56′之间)清水乡、道帏乡、白庄乡、积石镇、查汗都斯乡、街子乡、尕椤乡、文都乡,为使用循化线辣椒证明商标的生产地域

特定品质

循化线椒,皮薄、肉厚、色鲜红、味香醇。营养成份普遍高于山东,蛋白质含量16.9%,比山东尖椒高1.9个百分点,每100克中维生素C含量为170毫克,β胡萝卜素含量为267毫克,辣椒红色素13.3毫克,均比山东尖椒分别高出20毫克、60毫克、3.3毫克;脂肪含量为14.4%,比山东高出2.4个百分点;总糖含量为12%,比山东高出6个百分点;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每100克中镁、钾含量分别达到269.65毫克,1965.46毫克,比山东分别高138.65毫克,880.46毫克;椒油含量平均为14.62%,比陕西、新疆两地分别高2.21和1.2个百分点,循化线椒由于富含VC、钾、辣椒碱、辣红素、β—胡萝卜素是天然的色素、VC可以促使色素保存,所以用于加工后的辣椒色彩鲜红、营养丰富。

文化典故

循化线辣椒,是当地群众在长期的栽培生产过程中培育出来的农家品种。其具有细长且褶皱、2-3个以上螺旋度,果肉后、色艳、油多籽少、辣味适中、香味浓郁之特征,称为市场供不应求的名特优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曾分别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94年郑州全国优质农业产品展销会银奖,消费潜力很大,市场前景广阔。

二. 青海省 海东 互助土族自治县 马家村荷兰豆

青海省互助县充分利用气候和地域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进一步扩大荷兰豆、甜脆豆的种植面积,在威远镇、南门峡、林川等3个乡镇6个村共种植荷兰豆、甜脆豆5000亩。目前,全县90%以上荷兰豆、甜角豆已采摘销售,大部分销往兰州、广州、北京等地和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际市场。

林川乡马家村海拔高,气候凉,是种植荷兰豆的理想田地。每亩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一亩荷兰豆的收入超过了两三亩油菜的收入。如今全村70%农户种植荷兰豆,种植面积从前几年的几亩地达到了440亩,成了马家村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

为保障农民增产增收,互助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积极与外地商家联系,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扶持建立了农产品交易场所,有效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建立4个示范种植基地,辐射壮大一村一品经济,并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引入省外商家就地实施订单种植,让农民种植荷兰豆、甜脆豆卖到了好价钱,增产又增效。

同时林川乡在威远镇余家村建立的300亩荷兰豆基地,在林川乡马家村新建成使用的农产品交易市场里,农民们将采摘的荷兰豆、甜脆豆集中收购给经纪人,并通过精选包装后,统一销往省外和国外市场,使荷兰豆、甜角豆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豆”。

三. 青海省 海东 化隆回族自治县 海东地区特早熟玉米

自2008年以来,海东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从河北、山西、宁夏等省区引进饲用特早熟玉米、菜用特早熟玉米、粮饲两用型特早熟玉米共33个品种,在平安县三合镇湾子、寺台两村的8亩浅山地利用全膜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进行特早熟玉米的引种试验。

通过两年的实验筛选有11个品种可以成熟,亩产量600公斤左右,与小麦相比每亩可增收500元以上,而且玉米秸秆是很好的牲畜饲料,这为青海省广大山区农民降低养殖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寻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四. 青海省 海东 互助土族自治县 互助马铃薯

互助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在北纬36°30′-37°09′,东经101°46′-102°45′之间,即塑山以东龙山以南和沙塘川、哈拉直沟、红崖子沟川水流域以北地区14个乡镇(高寨、红崖子沟、哈拉直沟、沙塘川、双树、五十、丹麻、台子、五峰、威远、西山、蔡家堡、东沟、东和)为"互助马玲薯"证明商标产品的生产地域

特定品质

由于青海省互助县高寒冷凉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薯形大、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无污染、病虫害少、适口性好,在2006年全国秋季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互助马铃薯”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正式注册,这为互助县优质马铃薯走出互助,走向全国大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 青海省 海东 乐都县 乐都藏香猪

乐都藏香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乐都藏香猪是青海海东乐都县的。

乐都藏香猪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下营乡、城台乡、峰堆乡、瞿昙镇、蒲台乡、中坝乡、达拉乡、共和乡、寿乐镇、中岭乡、李家乡、1乡、芦花乡、马厂乡、高店镇、雨润镇、碾伯镇、高庙镇、洪水镇共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海东市乐都区人民政府关于将乐都藏香猪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请示》,乐政〔2014〕23号

青海省地方标准:《乐都藏香猪》(草案)

六. 青海省 海东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三套碗席

海东地区的美食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在海东的各餐馆和饮食摊点都可以品尝到青海风味的美食,如羊杂碎、甜醅、锅馍、酿皮、手抓肉等地方风味小吃;也可以品尝到种类繁多的各种面食,如炒面片、烩面片、羊肠面、尕面片、拉条、馓子、狗浇尿、锅榻等。另外,蜂尔里脊、什锦人参果、干板鱼、爆焖羊羔肉等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菜肴,饕餮之徒切莫错过。

三套碗席是最具代表性的满族传统名宴,举世闻名的“满汉全席”就是在三套碗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三套碗席采用本地产上乘原料,如:鹿肉、飞龙、田鸡油等,用烧、烤、焖、炖、熘、炒等15种手法精心制作而成。整个席面由8款凉碟、3款大件、12款熘炒、汤烩菜,共计二十几道菜点组成。因席中主要菜点是用“杯碗”、“中碗”、“座碗”三套碗盛装而名为“三套碗”席。白肉血肠、黄金肉片、关东蒸鱼、小窝头等满族名菜点均包括在此席中。

七. 青海省 海东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青稞酿皮

在西北五省都有酿皮儿,青海人发明了用土豆制作酿皮,做叫洋芋津津儿,还有青稞面制作的酿皮,口感糯一些,更劲道,也明显卖得好一些,又叫黑酿皮。当然还有是常规型小麦和的面做的,清爽一些,又叫白酿皮。

青稞酿皮制作工艺把揉好的面放在水里一遍一遍地清洗,清洗到只剩下面筋为止,不是简单地在面粉里放上蓬灰打成面浆上锅蒸。这样清洗出来的酿皮,有一股独特的香味。再配上各种调料,一碗滋味醇厚,富有河湟谷地特色的酿皮就诞生了;

清洗酿皮的过程,不止是一种对食物的加工方法,而是河湟谷地的人们对食物的热爱、尊重、敬仰、感恩,把全部的感情都融进去了。清洗酿皮,那小心翼翼,充满虔诚的过程,不亚于进行一次宗教仪式。

街头小吃青稞酿皮,如今也成为了酒家里精美的特色菜,如知名度极高的中发源餐厅就已把青稞酿皮当成招牌菜推介,顾客云集

青稞酿皮用洗面筋之法,利用其混悬状面糊水,撇去浮水,笼蒸或水浴使热即成。浇以调味汁而食,以辛辣为主。质地柔细,富有弹性,韧而不僵,滋味可口。

河湟谷地的地理位置是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1700—3500米,这里黄土层深厚,地势落差较大,适合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河湟谷地的饮食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为这一片土地所特有,它很难被模仿和复制。这样,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具有垄断地位。很容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也容易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青稞酿皮也在向外展现自己的魅力,以特色、加盟、分店等形式走出河湟

八. 青海省 海东 乐都县 乐都紫皮大蒜

乐都紫皮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乐都紫皮大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青海省乐都县的紫皮大蒜以蒜头大,分瓣少,辣味适中,风味独特而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地域范围

东起高庙镇、洪水镇、碾伯镇、青蒜(紫乐都县蔬菜雨润镇;西至高店镇、北起寿6109709皮大蒜)专业协会 乐镇、共和乡、南至下营乡、城台乡、曲坛镇、亲仁乡

特定品质

叶片长披针形,叶长57.00±7.40厘米,叶宽2.60±0.50厘米,叶片横断面呈月牙形,叶片绿色。叶鞘及假茎浅黄绿色,全株叶片数9+1片。株高71.10±2.30厘米,株幅40.00±3.82厘米,单株蒜瓣数5±1瓣;鳞茎扁圆球形,纵径3.68±1.43厘米,横径5.60±1.35厘米,外皮紫红色,单个鳞茎重65.90±3.92克,单瓣重9.46±1.32克,蒜苔黄绿色,长40.00±5.00厘米,粗0.50±0.10厘米,单苔重12.00±1.20克;中熟;秋天播种,生育期106-108天,全生育期285-288天;春天播种,生育期116-118天,全生育期140-144天;抗寒性强,耐旱性弱;抗灰霉病、紫斑病中等。

地域范围

乐都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湟水河流域,东北与甘肃省接壤,东南与民和县相连,西与平安县交界,西北与互助县毗邻,南与化隆县为邻,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09′—102°47′,北纬36°16′ —36°46′之间,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76公里,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850—3400米之间。乐都紫皮大蒜生产区域遍及全县14个乡镇,规模5万亩,年产量6.8万吨。

九. 青海省 海东 互助土族自治县 互助青稞酒

互助青稞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青稞,藏语叫做“羌”,是用青藏高原特有粮食—青稞酿制而成。以前多是家酿青稞酒,现在有专门的青稞酒厂,比较有名的是青海省互助牌青稞酒,其次在西藏和四川都能品尝到青稞酒,不过多是家酿的,酒精味道比较淡,而且不同地方酒不一样,即使在同一地方也有截然不同口味的青稞酒,这主要是酿酒工艺的影响.。

互助青稞系列酒,是在古老传统工艺基础上,揉和现代先进的科学酿造而成。青稞系列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和天然保健药材——冬虫夏草、鹿茸、枸杞等为原料配制而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增香物质,酒香来自生产过程中青稞原料的自然香味,该酒在饮用后有不头疼、不口干、不伤胃的特点。因生产工艺独特,酿酒原料独特,产品风格独特,“互助”牌青稞系列酒被誉为“高原明珠,酒林奇葩”。

去海东必买的十大特产海东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