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特产大红袍花椒 平顺大红袍花椒历史故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31 01:51:23

一. 山西省 忻州 定襄县 南庄花椒

南庄花椒

南庄花椒不同于晋东南一带的小花椒,它皮厚、个头大、味灵。品种主要有黄金椒、大红袍和老笨椒。

南庄花椒味灵无杂味,又易儲运,晒干后三、五年味道不变,是调味品中的主料。除此之外,还具有温中散寒、除温、止痛和配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疮疥等药用价值。

二. 山西省 长治 平顺县 平顺闷菜丝

平顺闷菜丝是由平顺山区的菜根经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是馈赠亲友的理想之选

闷菜丝是由平顺特有的菜根经五道工序加工而成传统工艺,科学配方。口感好,色泽优

三. 江苏省 淮安市 金湖 大红菱

金湖大红菱色泽红润,形若出水芙蓉,故名芙蓉菱角。生吃脆嫩,熟食甘甜,具有成熟早,上市早等特点,倍受城乡居民的欢迎。以金湖大红菱为原料,进行深度加工,可生产出保鲜菱米、糖水菱米罐头、菱汁饮料等。

四. 四川省 雅安 汉源县 汉源花椒

汉源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汉源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历史悠久,唐代列为贡品,故名“贡椒”。以其色泽丹红,粒大油重,芳香浓郁、醇麻爽口,畅销省内外,用鲜椒炼制的“黎江牌”花椒油,84年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深受消费者欢迎。

汉源县有“中国花椒之乡”之美誉,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位于四川省西南山区,雅安地区南部,全县有6个区,8个镇,32个乡,255个村,1851村民小组,总人口35万,共有汉、彝、藏、回等1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10%,是成都经济圈与攀西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气候独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后劲充足。 “富林文化”、“狮子山文化”享誉中外;“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名贯古今。

汉源花椒,品质冠居全国。传说为唐太宗年间0师唐僧到西天取经回程夜宿汉源县时所持仙杖化生,以产地清溪县(现汉源县)得名清椒,又因所产花椒果实上附生1-3粒纯肉小椒粒,也俗称“娃娃椒”。从西汉章帝元和一年(公元84年),汉源花椒被选作皇室宫廷贡品,至清光绪29年(公元1903年)免贡,进贡历时1800多年,素为我国著名的“花椒之乡”。汉源花椒的栽培品种主要分为清椒、正路椒、大红袍、高脚黄和竹叶椒五种。其中以清椒品质最佳,为本县栽培当家品种,其次为正路椒、大红袍。而高脚黄、竹叶椒则属于半野生、野生椒,前者主要用作配食牛、羊肉的理想佐料,后者是嫁接繁殖优良花椒的砧木其历史悠久,唐代列为贡品,故名“贡椒”。以其色泽丹红,粒大油重,芳香浓郁、醇麻爽口,畅销省内外,用鲜椒炼制的“黎江牌”花椒油,84年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深受消费者欢迎,至1999年全县花椒种植面积为10万亩,株数3280万株,产量895吨,收入3500多万元,是椒区农民主要多种经营收入来源之一。

花椒属芸香料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有刺。奇数羽状复叶,边缘有圆齿和透明腺点。夏 季开花,花小型,伞房花序或短圆锥花序。果实呈红色,种子黑色。果实就是花椒,含挥发油,性热,味辛香。

花椒是烹调中的重要调味品,主要用于烹煮肉类,也常作为炒椒盐花生、椒盐豆,制 中式椒盐饼等。另外,它也是调制其它调味品的常用料。

因水、土、气候关系,汉源花椒与全国其它产地的花椒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花椒背面附有一至二个小花椒,故称“子母椒”和“娃娃椒”,享千年盛誉,称巴蜀一绝,至唐宋到明清历代汉源花椒均作为“贡品”,在实施科技日报兴农的今天,科技人员为汉源贡椒这一传统名优产品又赋予了新的科技内涵。其质量断提高,产量逐年扩大,目前汉源共椒种植面积发展到期6万余亩,年产量达600余吨,畅销国内外市场。

五. 广西 梧州 藤县 藤县大红菌

藤县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东径110°21′12″——111°11′31″,北纬23°21′46″——24°9′58″之间,东接苍梧,南邻岑溪、容县,西与平南毗邻,北与昭平、蒙山接壤,全县总面积3945.62平方公里,折合5918422.7亩,其中:丘陵山地470万亩,占80%,全县阔叶林面积98万亩,经调查了解全县大部分乡镇有野生大红菌生长,主要以象棋、金鸡、新庆、岭景镇为主,正常年景全县年产量25吨左右(干菌),在产地每公斤售价280—400元之间。大红菌是与椆木、大叶栎、红椎等多种壳斗科树木共生的菌根真菌,是我县稀有资源产品,均在早晚稻扬花时节,是大红菌出菌的高峰期,群众积极上山采集,是农民增收的好路子。据了解,大红菌是著名野生食用菌,可与松口磨(松茸)、美味牛干菌、松乳菇、黑孢块菌等齐名,它的食用价值高,营养丰富,并有舒筋活络的药用功效和保健功能。

野生大红菌,据报导(日本菇类年鉴):正红菇干品,含有90—92%的有机物,包括20%的蛋白质,60%碳水化合物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尼克酸以及抗酮血脂,心脏病和脑脉软化等腺嘌呤衍生物,味鲜美,汤呈现紫红色,寄意吉祥喜气。另外,此菇加青仁、黑豆、赤肉炖服,还可以治疗产妇贫血,也可以与其它多种肉类蒸、炖食用,可补血健身。我县椆、栎、红椎林资源丰富,并且有天然野生的适生条件,因此抓好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大红菌,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增加出菌量,保护自然环境,加快本地的开发利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增加地方经济和农民收入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六. 浙江省 金华 兰溪 余粮山大红柿

余粮山大红柿是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黄店镇余粮山村的。余粮山大红柿果形大小适中,早熟、色泽鲜红艳丽,果肉柔软爽口,是涩柿中淀粉含量最低、鲜食最为宜人的品种。

黄店镇地处兰溪西北部甘溪河谷小盆地,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十分适宜大红柿等农产品的生产。黄店镇是兰溪大红柿的主产区,以余粮山村为核心的大红柿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

“余粮山”牌兰溪大红柿系地方优良品种,其果形大小适中,早熟、色泽鲜红艳丽,果肉柔软爽口,是涩柿中淀粉含量最低、鲜食最为宜人的品种,质糯汁液稠,风味郁香甘甜,耐贮运,为浙江名优果品。产品经浙江林学院测定:鲜果可溶性固形物17.2%,点糖15.53%,还原糖12.23%,淀粉1.01%,粗纤维0.45%100克。

“余粮山”牌大红柿先后荣获中国十佳柿产品,浙江名牌产品、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金华市著名商标等称号:万亩大红柿基地已通过“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和“无公害大红柿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

七.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大红袍花椒

莱芜大红袍花椒,椒皮厚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与生姜、大蒜、鸡腿葱并称为莱芜“三辣一麻:,麻辣九州,香飘四方。现全区花椒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总产0.8万吨。莱城区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和“中国花椒之乡”。

八.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花椒

秦安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秦安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秦安县属半干旱山区,十年九旱,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花椒属耐干旱的树种,通过多年来群众自发摸索,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花椒栽植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截止2008年底,花椒面积达到了21.65万亩,花椒产量达到840万公斤,花椒总收入1.68亿元,农民人均从花椒种植中得到的收入为293.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795元的16.3%,已成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1、独特的地理优势

花椒属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喜阳性树种,适应性很强,在海拔2200米以下均能生长,喜光、喜干燥温凉气候,不耐严寒霜冻,但随着树龄的增大,抗寒力也显著增强,花椒耐旱不耐涝忌暴风。在年平均温度10—15℃,年降水量500㎜左右地区长势良好,结果量也高。花椒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喜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土,钙质壤土上生长最好,花椒树比一般果树适应性强,省时省工,病虫害少,果实含水量低,采收晒干后极耐贮藏和运输,一般三年即可挂果。

秦安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高度1120—2230米,属陇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冬干夏湿,年平均气温10.4℃,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8.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78天,年降雨量507.3毫米,土层深厚,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于大红袍、秦安一号、油椒等多种优良花椒品种的栽培,是花椒的主要栽培区。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生产的花椒因色泽艳、颗粒大、麻味醇、质量好,深受广大客商的青睐。

2、传统与现代规模种植的基础优势

据《齐民要术》记载“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可见花椒在秦安县栽培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秦安群众历来就有栽植花椒的传统习惯,1988年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面向市场,建基地,创名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优势,“做土的文章发树的财”,大力发展花椒支柱产业,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3、花椒市场优势

秦安县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是连接兰州、西安、陇南、陇东的中心枢纽,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商贸活跃,历来商贾云集,是陇东南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加之秦安“货郎担”亦遍布全国各地,传统的经商意识,造就了一大批在花椒营销方面懂市场、善经营的人才。目前,全县已建起5个花椒专业市场、8家上规模的花椒营销公司、100多个收购网点和国内40多个销售网点,有花椒经纪人300多人。生产的花椒产品主要销往四川、重庆、新疆、青海、内蒙等省市,并远销俄罗斯、巴基斯坦及东南亚诸国。

4、花椒品牌优势

1997年选育的“秦安1号”花椒被列为全国林木良种。

2006年秦安花椒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秦安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花椒之乡”的称号。

2009年“秦安花椒”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秦安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西川镇、莲花镇、陇城镇、郭嘉镇、云山乡、刘坪乡、叶堡乡、安伏乡、魏店乡、王铺乡、王窑乡、千户乡、王尹乡、兴丰乡、中山乡、五营乡等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 陕西省 延安 宜川县 宜川大红袍花椒

宜川大红袍花椒有天下第一椒的美称,1995年荣获中国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和省优质产品奖,远销四川、内蒙、宁夏、甘肃、山西等省。以之为原料研究开发的花椒精花椒旷五香粉等,经济效益显著。延安花椒主要分布于宜川、黄龙、延长、延川等县,尤以宜川栽培最多、产量最大,是陕西省著名的产椒县。1996年,全市产椒57.2万公斤,其中宜川36万公斤,黄龙17万公斤。宜川大红袍花椒历史悠久。《本草纲目》载:秦椒,花椒也,始产于秦。清代乾隆《宜川县志》也有记叙。宜川大红袍花椒,颜色鲜艳,粒大肉厚,味道浓郁,结椒早,产量高,是制作高级香精和食用调味品的主要原料.

十.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天水花椒

营养分析
果皮含有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柠檬烯(Limonene)、枯醇(Cumic alcohol)、牛儿醇(Geraniol)。此外

并含有植物甾醇及不饱和有机酸等多种化合物。
1. 花椒气味芳香,可除各种肉类的腥膻臭气,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
2. 有研究发现,花椒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3. 服食花椒水能驱除寄生虫。
4.川椒肉厚皮皱,比秦椒略小,又有青椒、麻椒之分。在秦椒中,有狮子头,即大红袍;米椒,即小红袍;

油椒(大花椒)之分。
食疗作用
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
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之功效;
主要治疗呕吐,风寒湿痹,齿痛等症。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

陕西特产凤县大红袍花椒麻不麻我的家乡特产凤县大红袍花椒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