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土特产图片 株洲茶陵十大特产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1 23:23:47

一. 湖南省 株洲市 石峰区 菊花鱼

美食原料:

草鱼一条,约重1250克。 精盐5克、味精1克、番茄酱50克、姜末5克、白醋50克、绍酒15克、湿淀粉20克、蒜泥5克、干淀粉10克、芝麻油10克、姜汁水5克、菜油1500克。

美食做法:

1、将鱼宰杀洗净,取两片净鱼肉切成4厘米见方的鱼块,皮朝下,用直刀刻成十字花刀放在碗内,加入味精、绍酒、精盐、姜汁水拌匀,腌渍10分钟,然后取出鱼块拍上干淀粉待用。

2、取小碗一只,放入白糖、番茄酱、醋和湿淀粉调成芡汁待用。将炒锅置旺火上,下入熟油,烧至七成热(约175℃)时,将鱼块抖去汆粉落锅炸后捞起,待油温回升后复炸,起锅装盘。

3、原锅留底油放入姜末,蒜泥煸出香味倒入芡汁烧沸后,淋明油浇在菊花鱼上即成。

美食特色:外酥里嫩,酸、香、脆。

二.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辣椒

盛产于醴陵,其色泽鲜艳,肉厚籽少,微含甜味,是醴陵的重要出口农副产品。因其光亮剔透,被誉为玻璃辣椒,在古代就远销国外。

三.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香干钵

攸县香干钵是很有特色的农家土菜。制作这道菜的香干就是一种豆腐干,全都出自一位来自湖南攸县的老师傅的手,选用的是纯大豆,据说没有添加剂,是沿用传统工艺做成的。烹制时用的是土钵,据说这样做出来的香干更加醇香。这道菜里主要材料有土猪肉、青椒、红椒、芹菜等,辣得来比较有嚼头。

四. 湖南省 株洲市 荷塘区 蝶屏花卉苗木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仙庾镇蝶屏村位于荷塘区东北角,主导产业为花卉苗木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主要产品为八角金盘、红叶石兰、桂花树等。2011年,蝶屏卉苗木年产值达到3500万元,年利润达到1000万元。苗木生产和销售成为了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近年来,株洲市农业局、荷塘区农村工作局积极帮助该村培育和发展苗木花卉相关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围绕苗木花卉种植主导产业开展技术培训,为蝶屏村的“一村一品”建设提供了信息服务和技术保障。

五. 湖南省 株洲市 荷塘区 素烧萝卜球

在各大流派的菜系里,与萝卜有关的名菜佳肴不多。但民间与白萝卜相关的家常美味却有很多,例如:萝卜烧牛腩、萝卜炖排骨、萝卜煲羊排、萝卜丝饼等,至于炒辣萝卜丁、萝卜丁炒腊肉更是脍炙人口的小炒了。斋食里也有一道有名的菜叫素烧萝卜球。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要把萝卜球做得有模有样的,首先要准备一把笊篱,是用细钢丝一圈一圈绕得像蜘蛛网似的那种。而萝卜,必须用新鲜的大白萝卜,就是又粗又长过冬的那种,瓷实不糠,汁多味甜肉嫩,才能做出有滋有味的萝卜球来。

萝卜洗净去皮,竖切成宽约2.5-3厘米的长方条,再横着切成约2.5-3厘米的正方形的萝卜块。水烧开后,将萝卜块下锅稍煮片刻,捞起来放在笊篱里不停地滚动,利用萝卜块与钢丝的摩擦,将其棱角磨去,就成萝卜球了,放在笊篱里晾凉备用。将较大量葱白切成的葱花放入冷花生油中,开火煸炒微黄并出浓香后,捞出弃之,再投入萝卜球翻炒出香,加盐和少许高汤,加盖焖烧,以烧透无硬心而不变形为准,否则味道不厚实。汤收至半干施薄芡,起锅装盘上桌。喜红菜者,不勾芡,改大火,汤几乎干锅时,烹上酱油,颠锅爆炒出香关火即可。

这道菜十分清爽,进得嘴来立即感到萝卜球滑溜溜地由外及里都透着一种酥心的肉感,可口、鲜美,有一种吃荤菜的感觉。如果花生油中添加少许猪油,烧出来的萝卜球将格外白嫩香浓。如果想吃荤的,素菜荤做也无妨。加了酱油爆炒的萝卜球,色泽金红,酱香四溢,彰显个性风味。

要提醒的是,白萝卜不适合脾胃虚弱者,如大便稀者,应减少使用,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在服用参类滋补药时忌食白萝卜,以免影响疗效。

六. 湖南省 株洲市 芦淞区 黄古鱼煮豆腐

黄古鱼煮豆腐是把黄豆长时间浸泡,再用石磨磨成的,不用化学添加剂,豆腐就特别的嫩且韧性较好。这样的豆腐配上洞庭湖的黄古鱼便是美味的绝配。用黄古鱼、豆腐配上金针菇及一些调料,炖成汤,用铁锅盛上,一道黄古鱼煮豆腐就上桌了。夹起一块热乎乎的豆腐,咸中带着清香,滑得像凝脂一样,

黄古鱼煮豆腐是湖南菜馆中常见的一道菜,汤香浓且不油腻,豆腐细腻滋润,黄古鱼清甜鲜美,金针菇爽脆有嚼头,轻轻地用筷子挑起黄古鱼背上的一小块肉,鱼肉很软,肉质中渗入了汤汁中的水分,有豆腐的香味。总的说来,这道菜选材地道,朴素自然,豆腐、鱼肉都易消化。

七. 湖南省 株洲市 炎陵 炎陵黄桃

炎陵黄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炎陵黄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炎陵黄桃,又称高山黄桃,以香、脆、甜而闻名于世,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长于湖南省炎陵县平均海拔400-1400米的深山之中,是纯原生态,无公害的保健水果。2011年炎陵县被评为“中国优质黄桃之乡” ,是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同时在黄桃产业方面也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2016年正式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并获评“2016湖南十大农业品牌”。

炎陵黄桃在炎陵县已有30年的栽培历史。是1987年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引进最新选育的优良黄桃新品种—锦绣黄桃,在海拔400~1000 m的山区进行试种,表现出适应性强、早果丰产、果型大、不裂果、外观美、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等优点。从2007年起,炎陵黄桃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每年新增面积近千亩。到目前止,炎陵黄桃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化生产格局,主要集中分布在平乐、霞阳、下村、龙溪、十都等5个乡镇的10个村。

炎陵黄桃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由政策、科技、市场和炎陵人勤劳进取共同取得的;炎陵黄桃产业是"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特色精品农业产业;是炎陵高效优质生态农业的突出代表,已成为广大山区桃农安居乐业、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炎陵黄桃被誉为"湖南优质水果",2007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11年被授予“中国优质黄桃之乡”。2013年底,全县黄桃种植面积8100亩,其中投产面积4200亩,总产3500吨,产值7000万元,黄桃产业已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预计到2017年该县黄桃种植面积将突破1.5万亩,总产6000吨以上,产值突破亿元。

八.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烟花

醴陵烟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醴陵花炮起源最早可上溯至唐代,距离现在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产地醴陵而被概括命名。当地是烟花的发祥地,也是花炮祖师李畋的故乡,被誉为名副其实的“花炮之乡”。

由来

相传唐朝初年,吴楚间瘟疫流行,李畋在其家乡麻石村用竹筒装填火药燃放,利用0时产生的气浪和硝烟驱散瘴气,控制病疫传播,并曾为唐太宗李世民“驱鬼祛邪”。李畋因开火药用于“爆竹”之先河,故被花炮行业尊为祖师爷,称为李畋先师。这个李畋就是湖南醴陵人。后人将炮竹加以改进,以纸筒代替竹筒,变单发为连响,并研制出了五彩斑斓、绚丽多彩的烟花。尔后花炮逐步形成规模宏大的产业,为许多花炮产地带来了滚滚财源,醴陵也因此成为江南富庶之地。

历史

醴陵自古便是中国花炮生产的中心之一,是烟花鞭炮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湖南生产鞭炮始于唐代,发达于宋末及清乾隆年间……湘东之平江、浏阳、醴陵……均为爆竹制造中心地”(民国24年《中国实业志》),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花炮祖师李畋就是醴陵富里镇麻石村人氏。醴陵最早的花炮产区是麻石及邻近的富里、潼塘一带。至清咸丰、同治年间,产区扩展到南桥、白兔潭、仙石、浦口、王坊一带,与浏阳金刚、大瑶、萍乡上栗等地区连成一片,形成集中产区。清光绪年间醴陵花炮开始出口海外。解放后,花炮发展成为醴陵两大支柱产业之一,醴陵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花炮之乡”,醴陵花炮的鼎盛时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市有花炮厂家400多家,从业人员达12万余人,产值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东莞。

九. 湖南省 株洲市 天元区 艾叶米果

艾叶米果,当地一种常见小吃,特别在产出新米或家人团聚时,全家人一起制作,吃也热闹,制做也热闹,很能营造出家庭和睦的氛围。因该米果为圆形,故又取团圆之意。

制作时,将采集到的山中独特香味野嫩艾叶,洗净,在热水中稍煮一下,揉搓去苦味后,按一比一的比例,配上用臼碾得精细的糯米粉,兑上适量的水,几个人用手使劲充分揉和。未了,做成一个个圆饼状。还可以在里面包上些用鲜肉或腊肉、笋、大蒜等配料制作的馅,做成艾米包包,放在锅里蒸熟后,味道甚佳。吃起来,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口感滑嫩而不腻,软中兼韧,是当地人很喜欢的一种吃法。据说,这种小吃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一直长盛不衰。

十. 湖南省 株洲市 芦淞区 矮子馅饼

馅饼是用烤炉烤出来的,面皮的口感很像层层叠叠的苏式月饼,疏松又不油腻。皮酥软,不粘牙,入口即化;馅香糯,不很甜,回味无穷。

馅料品种不少,口味也不是很甜,新鲜的状况下还是蛮好吃的,大小也适中,很适合做早饭 馅有芝麻、枣泥、白糖等几种,因为是混在一起卖的,得等到咬上一口,才知道内里乾坤。馅饼烤得确实酥,捏在手里不敢用力,生怕挤出馅来。特别是刚刚出炉的,外皮松松的,内馅烫口。

株洲土特产排名前十名湖南株洲特产简介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