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地区特产 临夏特产送人的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0 14:34:34

一.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筏子面肠

   筏子、面肠是积石山县各民族人民喜爱的传统小吃。回、保安、东乡、撒拉族人民更善做筏子面肠。
    筏子的做法是:先把肥肠用清水(加碱、醋)反复洗至无异味后翻置,再将羊的心、肺、肝、肉剁碎,调入清油、葱、生姜粉、花椒粉、草果粉、精盐、味精等佐料拌匀。然后,将满肚油摊开,放入馅子,卷成筒状,用线包扎、封口,因其状如扎羊皮筏子,故名。或者将馅子塞入肥肠,装满后封口。最后上笼蒸熟或放入沸水中煮熟取出,切段装盘上席,有的将筏子切段在油锅中煎烙至黄脆后装盘,调上油泼辣子、蒜泥、醋食用。吃时鲜嫩不腻,美味可口,清香四溢。
    面肠的做法是:先将小肠反复洗净,再将面粉加水搅成糊状,调入适量淀粉、精盐、味精等调料,搅匀,灌入小肠中封口。切忌不能灌得太饱。然后上蒸笼蒸熟或放入锅中煮熟,中途针刺泄气,熟后取出切段装盘,或将切段后的面肠,放入油锅中煎至皮黄脆再装盘,调上油辣子、蒜泥、醋等食用。味道醇而不腻,味美可口,百吃不厌,经济实惠。

二.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油香康乐

油香是康乐穆斯林群众的传统食品,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自己食用外,还相互馈赠亲友或阿訇。“油香”是穆斯林传统的圣洁食品,吃油香要掰开,如果身边有人,应分成若干份,按照《圣训》不可一人一个直接食用。油香以面粉加酵母,用温开水和好。发酵后的面用碱水中和后掺进鸡蛋等辅料,在案板上揉好后摊成碗口大小的圆饼,表面划二三条刀纹,然后放在锅内用香油炸熟,色红松软,味美醇香。油香表皮容易炸焦,所以有“慢火炸油香、两面都发亮”,“爆油炸油香、里生皮焦不发亮”的说法。

三.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糖合合

糖盒盒回族绝技。用沸水调和面粉,揉好擀开,直径大小不等,一般在10至20厘米之间,呈圆形,需两张,选用上好的红白糖、花生、葡萄、核桃仁、玫瑰、红枣泥、牛(羊)油做成馅子,在两张面饼之间摊开合缝,也有将面饼置于模子中,压出花纹。在平底油锅中煎烙,稍后翻转,如是几次,面脆焦黄便成,装盘食用,既耐看又好吃,以甜味为主。

四.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撒饭

撒饭所用面粉跟搅团一样,做法也相似,只是比搅团稀得多。宜加入土豆块、肉丁之类的食物,舀入碗中,浇上辣油,调上成菜,很好吃。特别是在天阴下雨,或是在寒冬腊月,吃一碗烫烫的撒饭,周身顿觉烘热,精神为之一振,不愧是一种极好的冬令食品。

五.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翻开《临夏回族自治州志》、《积石山县志》,在志书前集中排列的彩色图片中,各有一幅题名《薄皮核桃》和《大河家鸡蛋皮核桃》的彩色照片与其它地方名产照片排列在一起。照片中盛在碟子里的核桃,壳光滑,有几颗壳已弄破,露出饱满略呈淡黄色的核桃仁,可以看出其壳很薄,桃仁间没有夹层。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临夏回族自治州志·林业志》写道:"大河家核桃种植资源丰富,据1964年省、州果树资源调查:有六月黄、大0、鸡蛋皮、鸭蛋、石拿、绵核桃、大三棱、小三棱、柴核桃等。鸡蛋皮核桃最出名。"

核桃亦称胡桃,胡桃科,落叶乔木,树高20-40米不等,树冠覆盖面可达400-1200平方米,初夏开花,单性、雌雄同株,柔荑花序下垂,核果称椭圆形或球形。仁富含油质,醇肥味美,可食用、榨油,也可入药,性温味甘,功能温沛补肾,主治虚寒喘咳、肾虚腰痛等症。营养丰富,是健脑之上品。积石山核桃栽植有2000多年历史,各乡镇均有栽培,品种较多,年产量在10万公斤左右,但以大河家镇、四堡子乡鸡蛋皮最为有名,这种核桃壳光滑而薄,似"鸡蛋皮",用手轻轻一捏即可破壳,脱仁容易,仁醇肥香甜,品质优良且出仁率高。产量较高,单株产量可达90-120公斤。但挂果树不多,没形成规模,产品供不应求,近年已引起自治县0高度重视,扶持发展这种地方,已在大河家、四堡子建立苗圃约十亩,每年可出苗2000余株,并已栽植500余亩,相信鸡蛋皮核桃这一地方名产一定会成为自治县特色经济中的拳头产品。(《积石山史话》董克义)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积石县大河家镇、刘集乡、石塬乡、柳沟乡、关家川乡、胡林家乡、安集乡、银川乡、铺川乡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当地原生核桃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700m至1950m,土壤为黑垆土、红土,土壤pH值6.3至8.2,有机质含量≥1%,土壤厚度≥1m。

三、栽培管理

1.苗木:以普通实生苗为砧木的嫁接苗。

2.定植:定植时间是4月中下旬,定植株行距果粮间作采用6×8m或8×9m,每公顷≤139株;纯园栽培采用3×5m或4×6m,每公顷≤417株。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幼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15kg;初果期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25kg;盛果期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35kg。

4.整形修剪:树冠内枝条分布均匀,保证通风透光。

5.鲜果采收:当全株1/3以上青果自然开裂时即可采收。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

1.脱青皮:在采收当天不能脱皮的,堆沤后及时脱皮。

2.干燥:晒干或烘干至坚果含水率≤8%。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果形 壳面特征 外壳颜色 种仁色泽 口感

卵圆形 缝合线紧密,果面光滑 浅黄色 黄白色 香甜

2.理化指标:

单果重(g) 壳厚度(mm) 出仁率(%) 脂肪含量(%) 蛋白质含量(%)

>8.0 1.0~1.6 50%~60% >52 >16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六. 甘肃省 临夏 东乡族自治县 三炮台盖碗茶

三炮台盖碗茶

东乡族酷爱喝茶,从茶具、茶叶、配料的搭配都要精益求精。茶具一定要选"三炮台","三炮台"顾名思义,即它由盖子、茶盅、掌盘三层组成。对茶叶的要求是很讲究的,云南春尖茶和沱茶最上档次。饮用时将茶叶放在"三炮台"的茶盅里,讲究用刚刚煮沸的"牡丹花"开水冲泡。然后,用盖子轻轻由前往后,由浅及深地慢慢刮,让茶叶徐徐沉入茶碗底。这时扑鼻的茶香迎面飘来,促使你情不自禁地想喝一口。先用左手端起碗子底盘,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环成兰花状夹起碗盖,斜着在茶碗上刮一下,汁清色碧、水汽袅袅,轻嚼慢咽,一股纯正浓郁的茶香渗透五脏六腑,实乃人间一大享受。

若是家中来了贵客,那更要奉上三香茶、五香茶、八宝茶,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除了上好茶叶外,还要配上冰糖、桂圆、红枣、杏干、枸杞、葡萄干、无花果等,喝起来苦中有甜,甜中带酸,非当今五花八门,品种繁多的饮料所能媲美的。茶叶含咖啡碱、茶碱、鞣酸、挥发油等,有兴奋大脑和心脏作用,既能解渴消暑、强心利尿,又能舒筋通络消积食。因而东乡族老人寿星多,与酷爱刮碗子的生活习惯分不开,东乡族老人黎明即起,沐浴礼拜完毕要喝早茶。午餐、晚餐每餐必喝茶。

东乡饮茶习俗的产生与其生活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明代河州地区茶马交易繁荣,促成东乡族饮茶习惯。久而久之,茶成为东乡族人民不可缺少的饮品,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七.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牛排

康乐牛排是取自牛脊上最嫩的肉,肥瘦兼备,外延带筋,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牛排不油不腻,滋味鲜美,营养丰富,味香喷鼻,另有一番风味。

八.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葫芦雕刻

葫芦雕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欣赏、收藏雕刻葫芦的人越来越多,雕刻葫芦已成为文人雅士博古架上的首选艺术品。临夏葫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临夏地区特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堪称临夏一绝。临夏葫芦雕刻艺术也与临夏建筑艺术中的砖雕、木刻、彩绘相媲美,而成为一张临夏名片。2006年,临夏葫芦雕刻被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葫芦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有鸡蛋葫芦、蚂蚁葫芦、疙瘩葫芦。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食用、药用到日常用具,用途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葫芦雕刻后成为独特的手工艺品,美化和装点着人们的生活。雕刻葫芦,集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技法以中国画线描为基础,以其奇妙的构思、精美的图案、娴熟的刀法将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刻入画面,供人欣赏,表现题材多为中国吉祥图案、历史典故、人物、唐宋诗词等。一般先用铅笔打底稿,这叫“引”。然后找一特制的钢针(分大、中、小三种)刺破表皮,镌刻表皮,涂以松墨,最后上光。雕刻葫芦技法上大致与笔雕相同,“刀法”轻于金石、重于微雕,点、挑、划、拉、刺、勾……轻重有致,力求眼心手配合默契,一气刻成,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近年来,艺人们的雕刻技艺日臻高妙,将绘画中的素描技法用于葫芦雕刻,将光线的表现形式和线描的表现形式相结合,使其相得益彰。

临夏葫芦雕刻名家辈出、高手如林、雕刻技艺和工艺水平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先后涌现出了甘肃省中国工艺美术特级大师马耀良、甘肃省一级美术大师马世贤、甘肃省二极工艺美术大师唐占鸿、康建林、张作良、杨永龙等一些民间艺人。

精美的雕刻葫芦,一枚在手,反复欣赏,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遐想,临夏雕刻葫芦,已带着临夏人的聪明才智,走出国门,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大放异彩。

九.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临夏大麻

临夏市

大麻:盛产于枹罕乡、南龙乡,以柔软、洁白细长出名。

十. 甘肃省 临夏 东乡族自治县 唐汪大接杏

久负盛名的产于东乡县唐汪川,是当地人民经过长期培选育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400多年栽培历史。 唐汪大接杏肉质细密,味甜多汁,果色艳丽,富有芳香,平均单果重90.3克,最大的达150克,是极好的鲜食和加工品种。长期食用,具有润肺止渴、祛痰防癌等功效。

“唐汪川里有三宝,桃杏、瓜果、大红枣”。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唐汪川为有名的“桃杏之乡”,所产大接杏为甘肃三大名杏之一,以果实硕大,味甜适口而享誉西北。"天水的苹果安宁的桃,唐汪川大接杏是一宝"。久负盛名的大接杏因盛产于唐汪川而有唐汪大接杏之称。此地土壤多为冲积母质形成的黑红土和沙壤土,土质肥沃,渠水自流灌溉,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尤其是略含盐碱的红砂土,极适宜于杏树的生长,所以,自明清以来这里逐步发展成盛产杏子的好地方。唐汪川大接杏源于明代,已有五、六百年历史,以个大色鲜、外形美观、果肩突出、顶端椭圆、杏肉桔黄、质厚松脆、汁液丰富、香甜爽口,纤维少,易剥食为主要特色。

唐汪川杏重逾三两,含有丰富的糖类和维生素,营养丰富,是色、香、味、形俱佳的果品。唐汪川杏每年6月底上市,最宜鲜食,但杏子不宜久存,因此多加工成杏干、杏脯、杏酱、杏子汁、杏子酒、杏子罐头等美味食品。杏子性味甘酸、微温,有小毒,归经入肝、心、胃,有生津止渴、清热去毒之功效。杏子也是止咳去痰、润肠通便的良药。

据省、州科委20世纪80年代初普查,唐汪川有一个比较庞大的杏子家族,它的品种有大接杏、包核杏、泉眼口、早杏、胡抓等22种之多,而唐汪大接杏是最负盛名的优良品种之一。成熟的唐汪大接杏果实形如桃,桔黄色、个大、皮薄、肉厚、质软、纤维极少;平均单果重90.3克左右,最大的可达150克;汁多、味甜、醇香,品质上乘。其树形高大强健,丰产、稳产。大接杏百年大树树身高达15米上下,根系发达,分枝很多,树冠硕大,最大的可高达20米左右,产量惊人,在丰收年景,产量可达七、八百斤 。

临夏市特产送人一览表临夏特产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