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土特产逢甲 正宗客家特产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4 10:41:30

一. 广东省 梅州 梅江区 客家焖鹅

客家人作为中华名族中独特的一支,许多风俗不仅保留了中原遗风,还发展出了自己的特点。食鹅肉进补就是其中之一,尤其在秋冬季节,客家人更是喜欢用鹅作为火锅的主料,称之为打鹅煲,在很多地方鹅肉更是作为客家人过年必吃的一道菜。

客家人这么爱吃鹅,制作鹅肉料理当然也是受屈一指,除了打鹅煲之外,还有醋鹅、咸鹅、卤水鹅肉等等,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在广东地区每个客家菜馆都能点到的著名的客家鹅料理——客家焖鹅。

鹅肉的蛋白质含量比鸡肉、鸭肉、牛肉都高,所以吃起来感觉十分有嚼劲,客家人为了让鹅肉变得酥软可口,便用“焖”这种手法制作鹅肉。客家人自古以来都喜欢养鹅,谁家养的鹅肥就证明谁家勤奋,到大年三十晚上,客家人家都会吃肥鹅,寓意“过肥年”。

客家焖鹅有客家菜“咸、香的风格”,除了八角、老抽、生抽、姜葱等调料就不比放其他佐料,因为客家人样的鹅一般都比较肥,所以会用较少的有先翻炒鹅肉,将鹅肉里的肥油先炒出来,再将调料加入到锅中,细火慢焖,只要控制好火候和配料,就能做出好吃的客家焖鹅。

客家焖鹅虽然貌不惊人,但是酱浓味美,经过细火焖制后连骨头都充满鹅鲜味,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二. 广东省 惠州 博罗县 客家擂茶

    擂茶为客家人招待贵宾的一种茶点,擂既研磨之意,以陶制擂碗将茶叶、当保健饮料饮用。

    擂茶别名"三生汤",据古书记载,相传三国时代的张飞带领官兵进攻武陵时,官兵将士都感染瘟疫无力作战,当时有位草药医师前辈,有感于蜀君纪律严明,便奉献祖传的除疫秘方,以生茶生姜生米共同磨成糊浆后煮熟而饮用,结果是汤到病除,擂茶之名便由此相传下来。目前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客家人及移民,以及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区的民众皆有饮擂茶的习惯。客家人的擂茶,茶味纯,香气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

     擂茶的工具

    一、擂钵:以陶土拉胚制成。
    二、擂捧:以番石榴、油茶树干为主要取材,选大小适中,长约 40 cm 锯切后阴干,再去皮即可使用。



    擂茶的材料

    (一) 传统式材料:绿茶(生)、芝麻(生)、花生(炒熟)
    (二) 改良式材料:绿茶(生)、芝麻(生)、花生(生、熟皆可,亦可不用)、松子仁(生)、葵花子仁(生)、南瓜子仁(生) 以上材料比率:茶叶3、芝麻3、其余材料1
    (三) 主原料:米经过浸、蒸、晒、炒过程,变成易贮存、可快餐的米。



    擂茶的制作

    (一) 传统作法:将传统材料放入特制的擂钵中,用擂棍慢慢擂成末,中间过程并不断加开水,使材料娭成浆状,极为费工费时,有食用擂茶的家庭,连小孩都加入擂茶行列。

    (二) 现代作法:1、茶叶、芝麻以干果机打碎备用。2、其余材料可混合打碎,最后再加入松子仁一起打碎用。3、以上材料放进擂钵加入适当开水,用擂擂匀,并加入香菜或九层塔及适量的盐。4、冲入沸开水即可与米仔共同食用。

    擂茶的养生功效

    客家擂茶由来以已久,在客家地区,擂茶是极为普遍的传统饮食,每天早午约十点、三点,客家人都会吃一次擂茶,尤其老人家最嗜此物,而一般家庭若有客人来访而没有请吃擂茶的,会被耻笑待客不周。

吃擂茶成习的老人大多很长寿,活到八、九十岁以上,这是因为他们将绿茶研成末,富含维他命c,又将花生、芝麻等高营养单位的干果研末并食,容易吸收,就现代观点而言是相当健康、有机的饮食。

    材料

    绿茶:采用最健康,无农药残留之绿茶。
    豆类:黑豆、黄豆、绿豆、红豆、米豆、白凤豆、青碗豆、花豆……
    五榖类:高梁、燕麦、荞麦、薏仁、糙米、玉米、小米、红小麦……
    中药类:莲子

三. 广东省 梅州 梅江区 客家盆菜

客家盆菜

制作单位:

梅江区围龙屋星园酒家

成品特点:

香气浓郁,汤水浓香

四. 福建省 龙岩 永定 客家捆米反

又名“卷米反”,用大米粉制皮,以瘦肉、韭菜、豆芽、 鲜笋、虾米、香菇做馅,煎蒸皆宜。北风南味,深受宾客喜爱
( 龙岩)

五. 江西省 赣州 信丰县 赣州客家酿豆腐

特点

口味清淡,鲜嫩。

原料

豆腐、猪肉茸、蛋、香菇、冬笋、虾米、葱、姜、盐、味精、淀粉、酱油、食用油、高汤、香油。

制作方法

豆腐切成3×5cm条形,葱上面除去中间部分豆腐,肉茸加入配料末及调料、淀粉搅拌成馅填入豆腐内,用粉水抹平,下锅煎有馅的一面至固皮,放汤加味精、少许酱油调味,稍烤,扣碗内肉馅一面朝下蒸10分钟,复扣盘内,浇琉璃芡,淋香油撒葱即可。

文化背景

酿豆腐是客家人的传统名菜,据说从唐代起,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客家先民原来在中原,那里盛产小麦,中原人常常用面粉包饺子吃,迁徙到赣、闽、粤后,这里只产大米,面粉很少,以大豆为原料制作豆腐则是许多农家的拿手好戏,因此,客家先民想到,猪肉剁成馅,用面粉搓皮可以包饺子,把肉馅包进豆腐里,豆腐的味道不是更鲜美吗?于是,就有了酿豆腐这道菜。

据2004年从南洋采访客家人回来的赣州电视台记者撰文说,“酿豆腐”不仅是中国客家的美味佳肴,而且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南洋客家餐馆中流传至今,成为了一道标志性的菜肴。还有专营酿豆腐店,海外的客家人也经常在此聚会,到客家人餐馆准能吃到酿豆腐。

江西赣州名菜:酿豆腐。酿豆腐,是客家第一大菜、第一名菜。孙中山先生是客家人。1918年他在广东梅县松口一位同盟会员家中吃了这道菜赞不绝口。

赣南很多地方把酿豆腐作为筵席风味菜,而且和“立夏”节联系在一起。信丰人请客在介绍地方风味时自谦地说,信丰菜是“咸咸辣辣、麻麻答答、胡胡借借”。意思说口味醇厚浓重、芨大油足。信丰人过“立夏”蒸米粉肉、蒸晶头、酿豆府外,还包蛋饺、煮蛋、炒田螺,他们说“立夏立夏,田螺食夜”,一派农家丰稔欢乐和田野风味。

六.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客家金牡丹

一款名为“客家金牡丹”的茶叶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开启了闽茶新秀的新征程。

金牡丹树姿较直立;茶园土层浅薄、肥力低,或采摘过度,茶树容易早衰。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8至2002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棪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2001年被评为“九五”科技攻关农作物一级优异种质,编号220。2003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编号闽审茶2003002。

宁化县农业局

客家金牡丹福建省翠云茶业有限公司

七. 广东省 河源 东源 客家黄酒

客家黄酒

在客家人的饮食中,饮酒是很普遍的习俗,客家人年长的会饮,年小的也会饮,有的客家地区在盛夏时还以酒代茶,普遍饮用。至于节庆佳日、喜庆寿诞上、酒是缺不了少来助兴。

客家人的黄酒除了自饮待客外,也是亲友间来往时的礼品,特别是在婚礼中黄酒是女方回赠男方的重要礼品之一,女方将黄酒和其它礼礼品装在一起,用扁担挑送,俗称“送酒担”,而且所送的酒一般是由女方亲自酿制而成的。另外客家人家里如生了小孩,婆家必备公鸡一只,黄酒一壶,另鞭炮一挂,送往女方娘家报喜,俗称“报姜酒”。

特点

客家俗语中,有句话叫做“蒸酒磨豆腐,唔(不)敢逞师傅”。就酿酒而言,除了人的因素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第一是要选优质酒饼,第二是水质很关键,要用纯净而清甜的山泉水或井水。黄酒与米酒及高粱酒截然不同,因其含酒精度数极低,口感清醇略带酒味,故老少皆宜,特别是客家妇女尤其喜欢这“既解渴又有补”的黄酒。生活中因喝米酒或高粱酒而酩酊大醉的人,大家见过很多很多,而因喝黄酒而醉倒的却绝少绝少。

家家酿黄酒,人人喝黄酒,黄酒的普遍性可以说是客家农村中极为独特的一种社会现象。黄酒由糯米制成,糯谷在客家农村极易种植,且价格低廉,只比普通稻谷贵一成多,而蒸一缸酒,糯米的数量又可多可少,再加上工序简单,客家妇女人人会做。热情好客的客家人,逢年过节或婚嫁喜庆设宴“请酒”时,黄酒是必需品,席间一人一碗,边喝边斟、边斟边喝,主人与客人、客人与客人之间相互敬酒,你来我往,推杯换盏,为宴席增添了热闹欢乐的气氛。

八.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长汀客家兜汤

长汀客家人爱吃“汆”的菜食,所谓“汆”,即用地瓜粉或其他生粉,和清水、盐巴拌匀在肉片里,水滚后入锅,放入其他调料等,锅开即熟。

由于人们喜爱汆汤类美食,小生意人便挑着担子,一头是带有炭炉的食品锅,另一头是碗、汤匙及洗刷用的清水,街头巷尾叫卖。他们走到适当的地方,歇下担子,拿起一个碗,碗里搁上一把汤匙,敲打起来,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冒着热气的锅里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猪肉、酱油和墨鱼干混合的香味。人们端着肉汤,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地“品”。吃完还会咂咂嘴,一副余味无穷、兴犹未尽的模样。长汀人将端叫兜,兜汤从此得名。

赣南盛产大米、豆子、茶油;广东出产海盐、海味;闽西出产香菇、木耳等山货。以前,货物运输大部分是靠肩挑马驮。闽粤赣之间的古驿道是客家人的“盐米之路”。在漫长的岁月里,脚夫、马夫们为生活而艰难跋涉,上百里的古驿道要翻越崇山峻岭、溪流沟壑。

当时,在客家古村落——长汀县童坊镇彭坊村,每天有几百担的大米、豆子、茶油经过这里南运广东平远下坝,又有几百担的海盐、海味从下坝经彭坊村北运赣南。所以很多挑担的、牵马的人都在彭坊村的客栈吃饭或住宿。据说,清朝末期,村中的酒坊有20多家,豆腐坊达30多家,每天要宰杀两三头猪。

挑夫、马夫和小商贩,随身携带的干粮是箪子饭(用圆竹筒盛的米饭)或草袋饭,以一小把酱豆子或几根酸辣萝卜干下饭,生意好的时候,也会来一碗兜汤。他们将热热的碗捧在手上,细细体会着肉滑汤美,谈天说地,高兴时还来上一首客家山歌。

根据用料的不同,兜汤有牛肉兜汤、猪肉兜汤、鸡肉兜汤、鱼肉兜汤等。吃兜汤的人不分身份,虽然是在街头巷尾,人们也是站在路边吃,吃完一抹嘴,付钱就走,成了汀州古城特有的一道风景。

以猪肉兜汤为例,其制作工艺如下:把瘦肉切成薄片,用盆盛好,加入地瓜粉、精盐,放少量清水搓至不粘手待用。烧热锅,放入清水,沸腾后将拌好的肉下锅煮熟,加入香菇丝、鱿鱼丝同煮,然后舀入碗中,加入适量的胡椒粉、味精、麻油、葱花之类。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猪肉兜就做好了,汤热肉嫩,爽滑可口。(李玉林)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九.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赣南客家擂茶

赣南客家盛行饮食擂茶,尤其常见于妇女之间的交往。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细茶或粗茶之叶用擂钵捣碎,加入油、盐、生姜、芝麻、花生仁等果品,视多寡配制而定,然后炒香碾碎,制成茶泥,俗称“飨料”。饮用时取茶泥少许冲入开水,有的将做熟剁碎的大蒜、青菜、煎豆腐、肉丁、香菇丁、粉干、粉皮以及油炸并碾碎了的花生米、豆子、糍酥等添入茶碗内。制成后色、香、味俱佳。

十. 江西省 赣州 崇义县 客家红蜜酒

客家红蜜酒

此酒选用特等杂交优质糯米和古老酒药,采用科学配方,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更新技术,精心酿制而成。为绿色食品,呈金黄色,酒质绵甜纯厚,口感丰润悠长,喝了顺心顺喉不伤脑,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

客家十大特产客家乡村土特产指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