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有什么吃的特产 柳州必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5 19:41:34

一. 广西 柳州 柳江区 炸鱼

炸鱼

用新鲜小鱼配以传统佐料淹制并油炸而成,表皮油酥香脆,鱼肉新鲜爽口,不愧为农家上等佳肴。

二. 广西 柳州 城中区 壮锦

壮族这个古老而勤劳的民族,农业与手工艺术都较为发达,其中的民族手工艺品──壮锦,就闻名于世。壮锦的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由于壮锦象征美好,曾被明王朝列为供品,各贵官富商也“莫不争购之”,名声渐由国内传扬到国外,许多外国客人来柳旅游时纷纷购之留念,或赠亲朋好友,正证明了壮锦艺术的迷人魅力。( 柳州)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宋代,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忻城县是广西壮锦的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忻城壮锦曾经是广西壮锦中的精品,作为贡品晋献皇宫。

文化:历经千余年发展的壮锦有自成体系的三大种类、20多个品种和50多种图案,以结实耐用、技艺精巧、图案别致、花纹精美著称。据说宋代有一名叫达尼妹的壮族姑娘,看到蜘蛛网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异彩,从中得到启示,便用五光十色的丝线为纬,原色细纱为经,精心纺织而成。从此就产生了瑰丽的壮锦。当时的壮锦是用丝、麻、丝棉交织而成的。

关于壮锦的美丽,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古时候,住在大山脚下的一位壮族老妈妈,与三个儿子相依为命。老妈妈是一位手艺精湛的织工。她织出了一幅壮锦,上面有房屋,有花园,有田地、果园、菜园和鱼塘,还有鸡鸭牛羊。一天,一阵大风,把壮锦卷向东方的天边去了,原来是那里的一群仙女拿壮锦做样子去了。老妈妈先后派出了两个年龄稍长的儿子出发去寻找壮锦,但他们都畏惧路途艰辛,拿着钱到城里享福去了。后来,老0三儿子,在大石马的帮助下,越过火山和大海,找到了红衣仙女,让她还回壮锦。红衣仙女正拿着老0壮锦样子在织锦,老三趁机拿走了自己家的壮锦,骑马回到老0身边。老三回到家中,壮锦在阳光下渐渐地伸宽,变成了美丽的家园。但是,让老三没想到的是,仙女实在是太喜欢老0壮锦了,便偷偷在壮锦上绣下了自己的像,被老三带回家中。于是老三就跟她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生活。

意义: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以壮锦艺术为典型代表的广西民族织锦艺术已成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壮锦在广西各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产生丰富而精彩的纹样,强烈地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们的美好向往,表达出真诚的情感,在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时,把物质的实用功能与精神需求紧密结合,成为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 壮锦是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可为我国少数民族纺织技艺的研究提供生动的实物材料,还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纺织史增添活态的例证,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壮锦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急需抢救和保护。随着自然经济结构的溃散,商品经济和都市文明不断冲击古老的民间文化,织锦这门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过去织锦工艺得到广泛发展,很大的一个因素是缘于它是不少壮族妇女赖以为生的基本技能。织锦工艺代代相传,有灵性的织锦手或是特别聪明的姑娘,会把师傅传给她的一些基本原理,再加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创作揉合在壮锦里面,所以壮锦是在不断地发展、补充和升华。在今天的商品社会中,织锦技艺已不再需要承载着生存的压力,只是单纯地还原到一种民间工艺的身份,壮锦的意义只是作为一种民族工艺美术品为人们接受。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大都靠口传身授,艰难的生存困境使得年轻一代望而却步,也使得织锦技艺后继乏人。因此,艺人工匠的个人生存条件,是民间技艺存在的前提。

三. 广西 柳州 柳北区 牛鲜子

牛鲜子是柳州风味小吃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清真(回民)小吃品。建国成立前会曾由沙街(今柳江路)的马记清真馆经营,或街头巷尾叫卖。制作讲究,层次分明,香酥、韧滑,油而不腻。( 柳州)

这个有趣的怪名小吃,据说为融安人发明,继而成为融安之一,后来在柳州也普遍出现在国营小吃店里,该品种用糯米粉、豆粉、芝麻、黄糖粉制成,状如汤圆。食用时在黄豆粉中滚几滚即可,热而嫩滑,香味可口。

四.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大糯

“三江大糯”以富禄乡为中心覆盖榕江河片四个乡镇41个村屯,种植历史悠久。七十年代以“三江大糯”为原料酿制的“三江菊花糯米蜜酒”曾东渡日本参加国际比赛获金奖。“三江大糯”具有清香油亮、软、可口的独特风味,被誉为"谷中之王",有"一家蒸饭百家香"的美称,曾是历代进贡朝廷的贡米。据民国三十五年版《三江县志》的社会篇记:“侗人粮食,亦系糯米,晨以木甑炊饭一次,菜蔬鱼肉全系腌酸品,其他两餐无须举火,餐时亦不用碗筷,只须各净其手,捏糯饭成团而食。、、、、、、”,经济篇记:“谷类---糯米、粳米、、、、、、”。“杯民饔飧、以糯米为上,粳米次之,不食粘米故不种粘谷”。

“三江大糯”以富禄乡大顺村“大顺香糯”为代表,种植历史悠久。“大顺香糯”是上乘的粮食,是酿制佳酒、制作精美糕点的优质原料和送礼佳品。“大顺香糯”米质洁白,蒸煮食用清香味浓、柔软,有“一户煮粥,全村飘香”之美誉,老幼病弱和产妇食用,可以滋身补体。近年来,柳州市和三江县农业部门一直把“三江大糯”作为优质稻谷来加以培育,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进行品种选育和矮化,已取得了初步成果,通过优化后的品种开始推广种植。“三江大糯”一般在9月底至10月份收割,全县种植面积约18000亩,产量6500吨。建有“三江县禄富匡里得利粮油专业合作社”和“三江县富禄乡志刚大顺糯米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使“三江大糯”走向了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

五.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重阳酒

重阳酒

香粉重阳酒是苗族人农家最喜欢的传统饮料,是孝敬长辈、招待贵宾的上等饮品,故称“贵宾酒”,是鲜为人知的,真正的深闺美人,历史悠久,在苗家喝重阳酒有消灾祈福的神效,故又称“吉祥酒”。 香粉重阳酒是以苗乡的优质香糯、泉水、甜酒曲等为原料,采用元宝山苗族小罐家酿的传统工艺及现代科学技术精心配制而成,醇香扑鼻,被誉为重阳酒的酒中上品。香粉重阳酒不经过蒸馏,是一种低度黄酒,其热量120千卡/100毫升,酒中蛋白质为1.2—1.6/100毫升,含有18种氨基酸,及大量B族维生素,是原汁原味的绿色保健产品,酒精含量低,酒性柔和,适合男女老少饮用,营养丰富,常饮用能补血养颜,增强免疫,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促进睡眠、调理机体。长期适量饮用,令人精力充沛,容颜焕发,体质强健,符合现在人“喝酒要喝出健康”的理念。

“重阳酒”即用优质糯米酿成的甜酒,于重阳节装进小陶瓷坛子密封保存。可能是因为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宜,所以酿出的酒特别醇,是米酒中的上品,甜纯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重阳酒”即“菊花酒”。每年重阳节时,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长成,欲开花时,这就是制作“重阳酒”的上好的材料。

菊花酒的来源:

菊花怒放,重阳前后;赏菊饮酒,美妙习俗。华夏乃菊花之故乡,菊花乃高洁之灵秀。菊花入酒雅风绵延,重阳宴饮菊花美酒。爱菊赏菊终有因缘,饮酒菊花岂无因由。

一说重阳菊花酒,源于远古。杜康以果实造酒,演化为菊花入酒。古时菊花酒,乃前一年重阳节所酿。重阳之日,采初开菊花及少许青翠枝叶,掺与酿酒之粮食中酿制,放至翌年重阳饮用。相传饮菊花酒,可延年益寿。

一说重阳菊花酒,源于汉初。相传,每逢九九重阳,皇宫中均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高祖刘邦之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宫女贾某被逐出宫,遂将饮菊花酒之习俗传入民间。

一说重阳菊花酒,源于陶令。陶渊明隐居,爱菊饮酒,家贫,常不能如意。某重阳日,先生篱边赏菊,无酒不能一醉,忽见一白衣人前来送酒。问之,方知乃江州刺史王弘所差。先生即开酒瓮,对菊开怀畅饮,尽醉方罢。饮后人效之,饮菊花酒,因故盛行。

菊花美酒,重阳清幽;芳蕊琼浆,可以忘忧。

重阳酒的介绍及历史: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相关节日:

由于菊花酒的缘故,重阳又成了祭祀酒业神的酒神节。如《山东民俗·重阳节》介绍,山东酒坊于重阳节祭缸神,神为杜康。在贵州仁怀县茅台镇,每年重阳,开始投料下药酿酒,传说是因九九重阳,阳气旺盛才酿得出好酒。每当烤出初酒时,老板在贴“杜康先师之神位”的地方点香烛,摆供品祈祷酿酒顺利(见《中国民俗采英录》)。在湖南宁远,每于九月九日“竞造酒,日重阳酒”。这些风俗说明,重阳与酒的关系极深。

苗家重阳酒:

重阳酒——又称贵宾酒,亦称“吉祥酒”。重阳酒是苗族人和仡佬山乡农家最喜欢的传统饮料,是孝敬长辈、招待贵宾的上等饮品,故称“贵宾酒”:重阳酒,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晋代《抱朴子》记载,饮九九之重阳能延年益寿,直到明清,重阳酒仍是盛行的健身饮料,是重阳必饮之酒,据传记,喝重阳酒具有驱风避邪、祛灾祈福的神效,所以又称“吉祥酒”。

融水山佬重阳酒是以苗乡的优质香糯、泉水、甜酒曲等为原料,运用元宝山苗族小缸家酿的传统工艺及现代科学技术精心配制而成,并长时间封密窑藏于古老深洞之中,其越陈越香甜,在苗族之乡具有“香醇柔和”之美称,被誉为重阳酒的酒中上品。

山佬重阳酒属于不经过蒸馏的发酵原酒,是原汁原味的绿色保健产品,它酒精含量低,酒性柔和,适合男女老少饮用,符合现代人“喝酒喝出健康”的心理观念。

山佬重阳酒——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葡萄糖,常饮用能补血养颜,增强免疫,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对促进睡眠、调理机体和治疗女性痛经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长期适量饮用,令您精力充沛,容颜焕发,体质强健。

山佬重阳酒具有十分浓厚的民族特色,具有家酿糯精甜酒的品味,口感怡人,香醇甜美,风味独特,真可谓“打开酒坛,满屋飘香,喝上一口,昼夜留香“。

重阳酒是山乡农家最喜欢的传统饮料,重阳酒醇香扑鼻,越喝越想喝,往往哪时醉了都不晓得,醒来头不晕。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山乡家家户户选出一部分上好的糯米熬酒。重阳酒的制作方法与汉、壮族地区的甜酒制法相似,封密窖藏一段时间后才开坛饮用。

山佬重阳酒的传说:

重阳酒的来历反映出古代苗族人民纯朴善良的心地:不知道是哪朝哪代了,山乡被一些有钱人霸占了,广大的人民贫穷困苦,日艰月难。重阳节到来了,一对在山窝里开荒种地,相依为命的穷苦夫妻,没鸡没鸭,没肉没酒,只有半缸底米,只好熬了三碗稀粥过节。他们夫妻俩各地吃了一碗后,正在你推我让,谁也舍不得吃的时候,传来了敲门声。他俩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白发苍苍、衣衫破烂的老人。夫妻俩问道:老人家,你有什么事呀,”老人说:“主人家,我走远路经过这里,身无分文,已经三天都没有吃东西了。好心的人呀,能给我一点儿东西充充饥吗?夫妻俩赶忙把老人请进屋里坐下,把那碗舍不得吃的稀粥端给老人吃。“老人家呀,真对不起你了,今天是重阳节,我们家穷,只有这碗粥了,你不嫌弃,将就吃吧!”那老人也不客气,一口气就把粥喝光了。老人暖和过来后,对夫妻俩说:“谢谢你们了,我教给你们一种酿酒的方法吧!”于是,他把重阳酒的酿制方法教给了夫妻俩,然后告诫说:“这种酒千万千万不能卖!”说完,就不见了。

第二年重阳节到了,夫妻俩按照老人说的方法酿制出一种酒。这种酒真奇怪,留久了不但没有像别的酒那样变酸,反而越陈越香甜。打开酒坛,满屋子飘香。喝上一口,隔几夜嘴巴还留香。夫妻俩高兴极了,把这种酿酒方法告诉乡亲们。这样,幺佬山乡家家都喝上了神仙美酒。因为神仙交待过这种酒是不能卖的,因而市面上没有卖的。”

功效:

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重阳酒价格:

【商品名称】 重阳酒

【商品品牌】 山佬

【商品产地】 融水

【热门指数】5925

编 号 规 格

TC959 1500ml/坛 ¥45.00

TC960 1888ml/坛 ¥68.00

TC961 2008ml/坛 ¥258.00

六. 广西 柳州 柳江区 大肉姜

大肉姜主要分布在柳江土博乡和柳城龙美、冲脉、大埔等地,栽培历史悠久,面积达4000亩以上,年产量达600-800万公斤。大肉姜适3月清明前后种植,8月中旬至12月根据食用及加工不同要求可陆续采收。姜芽紫红色,姜表皮黄色,鳞茎稀疏,肉黄白色,单株重1-2公斤,最重2.5公斤。生长期180-270天,喜高温忌寒冷,畏强烈光照,喜阴凉湿润环境。姜分蘖力强,一般分生16-20条,肉质肥嫩,具特殊香辣味,是家肴不可少的调味品,较耐贮藏,适合作各种加工:姜干、姜粉、姜汁、姜酒、糖渍及酱渍等多种食品,有健胃祛寒和发汗功效。( 柳州)

七.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融水香鸭

融水香鸭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融水香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融水香鸭,俗称土鸭或糯米香鸭,是融水县农村群众长期封闭自繁自养形成的一个地方家禽品种,以耐粗食,体型小,绿壳蛋占50%以上,皮下脂肪少,肌肉丰满、瘦肉率高,肉质细嫩、鲜美、无腥膻味,含有特殊的肉香气息,故名“香鸭”。 该品种原产地为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心产区位于该县的三防、汪洞、怀宝、四荣、杆洞;滚贝、同练、安太、洞头、良寨、大浪、香粉、安陲等也有分布。

2006年6月18日经广西家禽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通过实地考查、听取情况汇报、审阅有关技术资料后,一致同意认定该鸭种为广西地方品种,并命名为“融水香鸭”。

经调查,2005年底融水香鸭存栏51230,其中保种群8500只,种鸭存栏3480只,能繁种母鸭2980只,种公鸭300只,后备种鸭4020只;年产鸭苗30多万只,肉鸭出栏30万只。

自1999年以来先后建立五个保种场,经三个世代选育后,在保留原有肉质品质的基础上,体形、外貌特征更趋一致,遗传特性基本稳定。

雏鸭绒毛颜色为淡黄色。成年公鸭头羽及镜羽有翠绿色金属光泽;颈上部有一非常明显的白羽圈;白羽圈至胸部背部前沿羽毛为棕红色,肩部羽毛为深灰色与白色相间;副翼羽有紫蓝色镜羽,鞍羽呈紫黑色;腹部羽毛由灰白过渡至白色;尾羽紫黑色与白色羽毛相间,有2—4根紫黑色向上卷曲如钩状的雄性羽。

成年母鸭头部腹侧的羽毛呈白色或浅灰色,与体羽有明显的界限;鬃羽为棕褐色;副翼羽上有翠绿色或紫蓝色金属光。其余部位的羽毛颜色有三种类型:即浅麻花色97%、黑白花色2%、浅灰色1%。

其肉色呈深红色;喙为橘黄色、褐色、喙豆为黑色;脚胫为橘黄色、棕色;皮肤为黄色。

融水香鸭的体形较小,躯体匀称、细短,翅膀长而粗壮。

该品种在本地条件下自繁自养形成的,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耐粗饲性强,性情温顺,适宜大群饲养,以放牧为主,可利用河流、水库、小溪、稻田放牧,饲喂主要采用本地生产的农作物及其副产品,特别是本地香糯,以保持该品种的原有肉质香味。

八.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烤田鱼

每年秋收时节,苗山群众聚集在山坡上进行别有风味的烤田鲤会餐,庆贺丰收和秋收结束。剪禾时,通常把有鱼最多的深水田留到最后来剪,当日邀请亲朋好友,带上美酒,蒸好糯米饭,一同到那块田里剪禾把。姑娘们进田剪禾,小伙们下田捉鱼,气氛热闹异常。剪禾结束,便在田边附近的山坡上烧起几堆篝火,用树枝或者竹子将全鱼夹成一排,拿到火边慢慢烘烤。

将田鲤烤得香气四溢并呈现出金黄色时,算是烤熟了,然后将几条小田鱼捣碎,配以烧熟的干辣椒、蚂蚁菜、野旱菜、食盐等佐料,做成风味独特的苗家鱼酱,吃时,夹鱼蘸上鱼酱,其味清香,鱼肉细嫩,肥美可口。这时就可以开怀畅饮了,一直喝到太阳西斜时才回去,留下一路欢声笑语。

九. 广西 柳州 柳江区 柳江生酸

柳江生酸

生酸:用荞头、生姜、辣椒、木瓜、萝卜、青菜等新鲜蔬瓜经传统工艺淹制而成,色泽鲜美,酸甜咸辣五味俱全,堪称开胃之极品。

十.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铜瓢粑

原料:纯米浆

佐料:时令素菜瓜,南瓜丁,红薯丁,莲藕薄条,葱花碎末,猪油。

所用器具为,手工打制之铜质小瓢,瓢打制呈五角心形,外径最大处6至10厘米,瓢深度1到1.5厘米左右,深度缘中心向边缘递减(类同平时舀汤用的小瓷勺)。瓢固定于一长约20到30厘米的同质地金属长柄上,此柄一般做成盘丝纹路,尾部向下拧成一牢固的小弯钩。

一般年节时下得空,乡下人便可以将自家舂的新米,村头石磨磨成白米浆,取了家来配以时令素瓜菜切成丁,分置几个碗碟里,准备妥当。然后架起一油锅,烧旺火,锅一侧边缘搁上一铁丝盘就网状铁架,架子四角通常带向下四条铁丝小腿,可锅边稳稳扣好。待到油得九份热, 用一勺子舀了米浆填那瓢子里去,此刻手要稳稳,让浆水自瓢中心向外渐渐铺开(米浆浓度要厚,如同没牙的小孩吮的那米浆。)。此刻佐料部分可一起匀入米浆里调好了,也可以留下部分精萃的,比如河里小虾米碎末,或者,碎猪肉之类的,带米浆在瓢里匀匀铺开后将其夹入到米浆的中心部分去,再舀部分米浆搁上头,将佐料埋置妥当。最后米浆会匀匀的缘着瓢的形状呈了粗浅的一个五角星外形,此刻手持长柄将瓢子稳稳沉入锅底最热的地方,米浆紧附于瓢内,不让溢出。火可大可小,将油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待到查其外形渐渐变色,且经油炸成形,可轻晃瓢子将之剥落。要火候把握得当,则脱落后的五角星形铜瓢粑大抵是七八分熟,此时依旧外焦里嫩,便渐渐浮起在油锅表面。再侯上一两分钟细查其色,已呈灿烂金黄,且浮动轻盈,有欣欣然状,则熟透矣,可出锅。市井间常有料理此熟食谋生者,备有尺半长竹筷一双,专为从油锅里夹捞搅动之用。

(手不稳者往往将米浆落那瓢子的边缘,则形状模糊,起锅之后也不甚好看)

油炸食品多香气扑鼻,此小吃亦如此,咬开一口则可品新舂之稻米,米味鲜醇,时令蔬菜裹挟其中于一片雪白中现其本色,或翠绿或藕红,或明黄,十分明艳醒目,内之佐料大多为米浆产生之高温水汽快速蒸熟,且由铜瓢粑外部米浆牢固包荷,则密制之味之香气不曾流失一分,观之品之岂不美乎哉……

此风味小吃,融安人嫁娶之时亦为待客之用。

柳州特产都有哪些柳州特产最出名的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