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中山路特产贵不贵 厦门中山路买特产攻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8 08:25:52

一. 广东省 中山 坦洲珍珠番石榴

坦洲镇因其水土的天然优势,所产出的珍珠番石榴,10多年来一直以风味清甜、果香浓厚的优点,享誉市内外市场。尽管珠三角多个地方都有种植番石榴,但均难以与之“匹敌”。根据省农业厅最新公布的2015年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名单,坦洲珍珠番石榴获得了省名牌产品称号。

珍珠番石榴是石榴家族的"名门",由于其形状椭圆如珍珠,加上表皮较其他品种光滑,颜色乳青至乳白,因而得名"珍珠"。与其他番石榴相比,珍珠番石榴的果肉脆爽化渣、果心较小、嫩滑少籽,相比之下更深得广大"吃货"的欢心。

二.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郭山蔬菜

厦门市同安区洪塘镇郭山村总人口2800人,耕地面积4500亩。该村是中国科教兴村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紫长茄大棚栽培示范基地、福建省科技示范村。拥有“郭山”牌紫长茄、“古樟”牌系列蔬菜知名品牌。全村98%的农户从事蔬菜种植,年种植面积达4500亩,其中紫长茄种植基地2300亩,产值4600万元。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位居洪塘镇首位。被评为“厦门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2003年12月郭山村成立了“厦门市同安区郭山蔬菜协会”;2008年10月成立“厦门市郭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基地建设、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指导,实行规模化、标准化、高效益生产,大力推广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合作社积极为社员与菜农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服务,并依靠合作组织与市场带动,初步形成“合作社+市场+农户”的运作格局。通过把农民单个无序种植吸纳到协会或合作社,形成有组织、有系统,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助推了紫长茄规模化、效益化发展。每年推广反季节紫长茄嫁接栽培2000多亩,茄子通过嫁接栽培,达到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青枯病、抗根结线虫,延长采收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每亩产值可达1.8-3.0万元。2011年,郭山村(紫长茄)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三. 广东省 中山 中山脆肉鲩

中山脆肉鲩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山脆肉鲩,广东省中山市地理标志产品。由于独特的养殖环境和技术,脆肉鲩肉质结实、清爽、脆口,耐煮不烂、且肉味清香可口,屡获荣誉,并远销港澳地区和南美部分国家。

中山脆肉鲩的养殖经过了特殊过程。第一步是养鱼苗,大约用一年时间养成半斤左右的小鱼,再花一年时间就可以养成5至7斤重,此时,它和普通的鲩鱼还没有任何差别。但在第三年,如果在25°C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喂养蚕豆,鲩鱼的肉就会慢慢变得脆起来。经过120天以上的蚕豆喂养,就形成了名副其实的脆肉鲩。大多数脆肉鲩的养殖户都是买回养殖2年的鲩鱼来培养脆肉鲩的。.

生产情况

中山市东升镇是原产地和主产区,21世纪以来,该镇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积极 图2 中山脆肉鲩养殖

.鼓励和大力发展以脆肉鲩为主导的水产养殖业,不断培育壮大“东裕”牌脆肉鲩品牌,使脆肉鲩养殖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了东升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一张特色名片。

2009年,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养殖面积达10240亩,占全中国的六成以上,广东省70%,成为中国最大的专业镇。2007年,中山市首届脆肉鲩美食节的成功举办,既让具有“中国脆肉鲩之乡”美誉的东升镇蓬荜生辉、蜚声海内外,更使东升镇“东裕牌”脆肉鲩成为众多美食家追逐的热点。与此同时,极大地促进了东升镇脆肉鲩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20多个城市及港澳地区和南美部分国家。在东升镇仅脆肉鲩养殖产业一项,就使农民一年增收超过2亿元,脆肉鲩已真正成为东升镇发展现代农业的拳头产品和富民支柱产业之一。.

养殖历史

中山发展脆肉鲩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973年,中山人便在长江水库利用水泥池、采取循环水饲养方式,成功培育出了肉质结实爽脆、耐煮不烂、且肉味清香可口的一种鲩鱼,后称脆肉鲩。20世纪80年代初,东升镇在中山率先采用池塘试养脆肉鲩,经过20多年摸索、实践和积累,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养殖技术,亩产由过去的750公斤提高到1710公斤。2006年3月,“东升镇脆肉鲩高产增效技术示范”项目,经广东省权威机构鉴定,项目总体达到国内同类领先水平。.

荣誉认证

2009年,东升镇的“东裕”牌脆肉鲩正式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允许使用中国绿色食品专用标志。2006年,东升镇的东裕牌脆肉鲩已获“中国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同年6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正式授予东升镇“中国脆肉鲩之乡”称号,该镇成为中国第一个以脆肉鲩命名的特色水产乡。2008年,中山脆肉鲩被评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中山脆肉鲩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8年12月10日起对中山脆肉鲩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中山脆肉鲩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中山脆肉鲩产地范围的函》(中府函〔2007〕16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中山市所辖行政区域。.

四. 广东省 中山 禾虫酿凉瓜

禾虫酿凉瓜

三乡地区原本也是鱼米之乡,禾虫、凉瓜这两种充满了田园风味的原料,组在一起则合成了一道田园风更浓郁的菜式。

师傅先是将凉瓜挖空,禾虫就酿在挖空的地方。据师傅说,禾虫中还加入姜、蒜、果皮、鸡蛋、胡椒粉、麻油、肥肉粒等,使得味觉更加丰富。当这些都酿入凉瓜后,将凉瓜放入平底锅中煎熟。凉瓜被煎得金黄,而禾虫则刚刚熟透,凉瓜的甘苦与禾虫的嫩香让人尝后齿颊留香。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还有月婆鸡汤濑粉、碧绿春荞河虾、家乡叶仔、榄角蒸芋糕等等,绝对能让食客享受到浓浓的家乡味。

五. 广东省 中山 子姜骨

沙溪人喜欢吃子姜骨,这与他们的烹制得好是分不开的。这种子姜骨吃起来甜中带酸,入口化渣,微微的姜辣和醋酸,令人胃口大开。制作子姜骨是沙溪每一位家庭主妇的拿手好菜。

选取细排骨,最好是略带肥肉的那种,这样的肥肉才不易塞牙。然后把排骨斩件,下生粉勾芡,跟着过油锅。将红谷米、牛尾汤、醋、片糖、盐下混在排骨上,放在煲里煲烂。接着把子姜加上糖,再用排骨汁打芡,上桌的时候,把子姜和排骨一和就可以了。

六.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黄金桂

黄金桂

厦门同安名茶,又名黄

,是乌龙茶中的珍贵品种,曾获全国优质名茶之冠。黄金桂具有萌芽早,采制早,上市早,外形细、勾黄,肉质香、醇、鲜的特点,使其成为乌龙茶中的珍品。

七. 广东省 中山 菊花肉、萌花宴

菊花肉是一块块经过巧制的半透明的肥猪肉,外面拌一层半鲜半干的菊花瓣而成,吃时肥肉清香可口,爽而不腻;菊瓣液香凝喉,芬芳扑鼻,是送礼佳品。菊花宴是小榄镇一带用菊花和四大家鱼(鳃、鲢、皖、鳊)结合烹调,制成菊花鱼球、菊花鱼、菊花羹、菊花鱼片、菊花虾球、牛肉、火锅菊花包等菜式,赢得国内外游客的赞赏

八. 广东省 中山 豆捞

沙溪“豆捞”煮熟的汤圆放在豆粉上,爆香的豆粉粘满了整个汤圆就是一粒粒豆捞。咬一口,中间的糖水汹涌而出,有种“爆浆”的感觉,爽的很,接着是满嘴浓郁的豆香……



“豆捞”是现今流行东南亚的一种新的饮食形式。传统的豆捞吃法都是火锅的格调。而我们中山人却打破常规,把传统的火锅“豆捞”做成小吃,“豆捞”起源于珠江三角洲,由广东打边炉演变而来,盛行于港澳。“豆捞”,就是“都捞”的译音。每逢佳节、喜庆之日,人们就会选择吃“豆捞”来映衬节日喜气,洋溢幸福的心情。因为它的含义有:捞人气、捞和气、捞运气、捞财气、捞喜气,捞起无尽的福气;天增岁月人增寿,义满乾坤德满堂!

九. 广东省 中山 坦洲黑蔗

坦洲黑蔗

黑皮甘蔗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高光效的植物,光饱和点高,二氧化碳补偿点低,光呼吸率低,光合强度大,因此黑皮甘蔗生物产量高,收益大。新植黑皮甘蔗采用栽种甘蔗苗繁殖,栽种后不久即生根,长出许多嫩芽,形成丛状。收割时仅收割黑皮甘蔗茎,将根仍留在土壤内,即宿根,来年,宿根重新分枝生茎;因此,黑皮甘蔗为多年生植物,它的收获多的可达7~8次,在中国一般为3次,即三年后挖去宿根,重新种植。

十. 广东省 中山 大魁黄沙蚬

黄圃大魁水道是有名的“黄沙蚬”产地,蚬肉鲜美可口,人们用蚬肉、腊肉粒、韭菜炒作馅料,用生菜包着吃,也是黄圃的一道特色菜。
厦门特产哪里买比较便宜正宗厦门中山街特产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