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特产是什么 贺州10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3 18:21:06

一. 广西 贺州 昭平县 贺州盘瑶度戒

在瑶族传统中,每个男子一生中要参加一次度戒,这样他的家庭才会传宗接代,祖辈勤劳、坚强、尊师、重礼、互爱等精神和传统也就可以传承下去。此次度戒共有41名男子参加,其中有6人是与妻子一起受戒。据说,夫妻一同受戒后,他们便会终生相爱,至死不渝,即使死后到了阴间,他们也同样会成为夫妻。

度戒仪式中,男子必须经历上刀梯、过火坑、度阴曹等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考验。上刀梯,人们在场地上搭起一个木头的平台,约3米高,摆上一把刀梯。这刀梯共有七个梯级,每个梯级都是由两把磨得锋利的柴刀组成,成“X”形绑在两根木头上。这一把把锋利的柴刀着实让一旁看的人担心不已。受戒的徒弟们脱了鞋袜,让师傅在自己的脚板上施“法术”。于是每个徒弟都变得无所畏惧,在师傅的带领下,一个一个地踩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爬上刀梯,登上平台。每当有一个徒弟登上平台,观看的人群就发出一阵欢呼,为徒弟的勇敢喝采。

过火坑,也是考验徒弟勇气的一个难关。人们在场地中间烧起一个火堆,放上六七块砖头。待到明火熄灭,变成一堆发红的炭粒后,过火坑仪式开始了。徒弟们跟在师傅的后面,光着脚丫,踩着发热的砖头,走过火坑。没有人退缩,徒弟们表现出来的胆量让一旁观看的父母感到无比自豪,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已经能够担当起家庭的重任。

度阴曹,即师傅们施展“法术”,让徒弟们一个一个地昏睡过去,他们的灵魂就会到阴曹地府游荡,然后师傅们再施展“法术”,把徒弟们唤醒过来。如此一来,徒弟们就不会惧怕死亡了。

在这4天4夜里,徒弟们经受住了上刀山、过火坑、度阴曹以及寒冷、困乏等的艰苦考验,今后他们将继承瑶族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精神与传统,并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实践、发扬这种精神与传统,挑起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重担。

二.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闽饼

闵饼又名头饼,是苏州同里闵家湾“本堂斋” ,颇负盛名的传统糕点,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其制作仅闵氏一家,世传其业,故称“闵饼”。闵饼原是江南农家自制的普通小吃食品,距今至少有五百多年历史。同里闵饼的配料与制作方法有独到之处,其色黛青墨绿,光亮 细洁,入品清香,嚼之甜而不腻。购之半月多,风味依然不变。

制作闽饼时先将闵草(学名苎麻,又名天青地白草)用石灰先打成汁,然后和糯米粉揉搓做成皮,配以豆沙、桃仁、松仁、糖猪油丁为馅芯,做成月饼状,蒸煮而成。闵草性味甘寒无毒,含有咖啡鞣酸、胡萝卜素、蛋白质、糖类等多种成份,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及安胎等药用价值。闵饼用“闵饼草”揉入米粉作皮,以豆沙、胡桃肉作馅,蒸制而成,是青团的一种,色泽黛青,光亮细结,入口油而不腻,清香滑糯,具有独特的江南农家风味。清代,闵饼曾被列为朝廷贡品,选送给慈禧太后品尝。明代画家沈周曾赋诗一首赞美曰:“香剂圆从范,青膏软出蒸。女工虚郑缟,士宴夺唐绫。”民国初年,闵氏在上海创建“大富贵闵饼公司”,产品远销海内外。

三. 湖南省 永州市 江华 瑶家腊肉

瑶家腊肉是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家腊肉精肉鲜红、肥肉透亮,入口香脆、肥而不腻,口感极佳,是瑶族同胞日常享用和宴客时最上乘的佳肴美食。

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湖南省永州市南部的一个县。江华县自古至今,人杰地灵,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第一瑶城”。

江华腊肉是瑶族同胞待客佳品,系瑶族祖先盘王首创而得名。其制作方法为江华瑶族同胞所独有,曾多次被国宴采用,深得品尝者交口赞誉。肉条通体金黄油亮,肉香骨脆,肥而不腻,风味独特,经年不腐。

制作腊肉是我县瑶民的一种习俗,一种文化。每年春节前,这里的瑶民们都要制腊肉。

制腊肉的最佳时间是在农历冬至之后立春之前,这段时间制的腊肉色美肉香能长期存放。其制作的方法是:买好新鲜猪肉后,把猪肉切成长条(每条1-2公斤为宜),然后洒上食盐与白酒(最好是三花酒)腌泡7-9天后,用温水洗净,再用绳子穿好挂在柴灶上,让它在柴灶上慢慢被柴火自然地熏干(如无柴火灶可晒干)。熏干后的腊肉呈焦黄色,熏久了变焦黑色。要是腊肉过了春季还吃不完,可用温水洗净晒干,再放进干爽的瓷缸里,可存放一年而不变质。

四. 广西 贺州 昭平县 昭平绿

昭平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昭平绿是广西贺州市昭平县的。昭平绿茶以“三绿四美”即外形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和茶形美、茶汤美、茶香美、茶味美的品质特点享誉区内外。昭平绿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昭平县是位于桂东粤西结合地带、森林覆盖率为84.2%的山区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峰高雾缭,甘泉潺潺山地较多,土地肥沃,土壤呈酸性至弱酸性,适宜茶叶生长。被茶叶专家称为最适宜绿茶生长的地方,当地群众喜欢把这里的“绿茶”统称为“昭平银杉”! 昭平县是全国茶叶生态最适宜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广西名优绿茶优势区、广西无公害茶叶示范县。

经过长期的品种改良、工艺革新和品牌培育,已创立了一批茶叶品牌,产品享誉区内外,昭平绿茶以“三绿四美”即外形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和茶形美、茶汤美、茶香美、茶味美的品质特点享誉区内外,销往上海、安徽、浙江等大城市,茶叶外销占到茶叶总量的95%以上。

2013年,昭平县茶叶协会申报的“昭平绿”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124998。

五. 河南省 郑州市 新密 密玉

河南省新密市是中国著名的密玉产地。密玉在国际上被称为“河南翠”﹐在中国﹐与新疆和田玉﹑辽宁岫玉﹑南阳独山玉并称四大名玉。按色泽不同分绿﹑红﹑白﹑黑四种﹐以深绿为佳。密玉在古时即被开发利用﹐多用来制作烟嘴﹑手镯等小件。助泉寺玉矿一九六0年曾经发现过一块高一点二八米﹑重一点三五吨的大玉﹐由上海玉雕工人雕刻为“中国登山健儿登上珠穆朗玛峰”工艺品﹐受到中国领导人称赞﹐现被列为国宝﹐保存于上海博物馆。几十年来﹐密玉多用于生产小型玉器和首饰﹐尤其是绿色密玉生产的饰物或艺术品﹐深受中外人士喜爱。

六. 广西 贺州 八步区 南乡白糯米糍粑

南乡白糯米糍粑是广西省贺州市八步区之一,它是以上等糯米为原料,将糯米掏洗净后浸透,放入蒸笼内,蒸至熟软松化。捞出放入石舀内,后用木棒捣碎后上锅蒸。再将蒸熟的糯米饭捣烂成软韧的糍粑,捞在盆内,趁热分成小团,再将小团捻扁成圆形。此食品具有美味香甜、松软爽口等特点。

七. 广西 贺州 贺州三黄鸡

三黄鸡:贺州市出产的“三黄鸡”,因鸡嘴、脚、羽毛均呈金黄色而得名。这种鸡具有肉纹幼嫩、平胸肉厚、味道鲜状美等特点,是宴席的上等佳肴。

八. 江苏省 徐州市 沛县 肉狗

狗肉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 并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各地兴起了吃狗肉热, 加之沛县的汁狗肉是汉高祖刘邦手下大将樊哙所 创,古今中外名扬。沛县有识之士便积极调查研究, 提出把肉狗养殖业作为一个产业开发, 发挥名人名效应,振兴沛县农村经济。目前已建成年产仔狗5000 条的 养狗场10个,养狗百条以上的农户600余家,全县养狗已突破15万条,规模养殖已经形成,并逐渐扩大。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 樊哙首创的汁狗肉 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沛县的狗肉加工业越来越兴旺发达, 从单一的个体作坊,走上了国营、集体、私营多家并举的格局, 以独 特的制作工艺、鲜明的地方风味、现代的包装技术, 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曾获省优、部优、国优、 国际金奖等殊荣。 近年来, 沛县每年生产汁狗 肉3000多吨,需要屠宰狗近30万条, 而农村散养的狗很少,主要用来看家护院,不病、不死、不出售, 因此缺口大,必须到内蒙、四川、山西等地购买白条狗。 如果 本县大量养狗,就不必要花大笔钱到外地购买, 且肉质新鲜。 所以我县就抓住市场狗肉供应紧张而价格上扬这一特点,引导农民利用空闲地,剩余劳力, 农活的间隙 时间,运用科学的方法发展肉狗生产。沛县农民素有养狗和食狗肉的习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对狗肉需求量的增加,养狗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沛县肉狗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 和发展,养狗的农户和养狗数量逐渐增多。为交易的方便, 沛城镇建立了狗市场,一些狗商看到市场行情好,不断从外地引进新品种入市,从而加速了沛县的肉狗改良。 为了沛县犬业的发展, 沛县一些有识之士对犬业生产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县中医院,年近80 岁的老中医魏以伦积累了大量的养狗资料, 写出了《沛县狗肉》、《犬趣》等等作出版发行。县多管局常胜平于1986 年对全县狗资源进行了调查,其调查报告受到省市科技部门的表彰。 县食品公司张洪京对沛县狗肉营养成份进行了测定,并在《中国养犬杂志》1993年第二期上发表, 成为我国狗肉营养成份测定最早的、也是唯一的资料,引起了国内营养学家的重视。樊哙后裔樊宪涛,投资60 万元,在沛县城北3公里处建造了一个肉狗繁育场,为沛县肉狗规模养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路作用。 之后,在崔寨、张庄等乡镇也先后建起了养狗场, 沛县出现了养狗热,使该县的肉狗养殖业推向了规模生产的轨道。 由于各乡镇规模养狗场的相继建立。 全国地众多客户纷纷前来参观考察、求购种苗。 为了杜绝不规范经营的现象,沛县畜牧主管部门最近采取有效措施, 对肉用种犬生产实现规范化管理。 要求凡在该县境内生产种犬的单位和个人, 都必须向县畜牧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出售种犬的要力理《种畜禽合格证》; 对外配种的要办理《种畜禽使用许可证》凭证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申请办证的必备条件是:肉用种犬应合格、优良,来源符合技术要求, 并具有系谱档案记载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母犬数量; 种犬场须配备相应的畜牧技术人员, 个体户须掌握一定的育种常识。另外,畜牧主管部门还要求,对外出售种犬, 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好防疫、检疫,保证品种质量。 并向用户提供合格证和防疫、检疫等质量保证手续, 签订有关合同。( 沛县)

九. 广西 贺州 钟山县 红花腐竹

红花腐竹

红花镇位于钟山县的西北部,思勤江上游,距钟山县城17公里,少数民族以壮族瑶族为主。全镇总面积109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34个自然村,82个村民小组。全镇耕地面积14700亩,其中水田面积13500亩,林地面积达13万亩。该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土有优质米、腐竹、香芋、大肉姜、水果,其中红花大米享誉区内外。特有的红花油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远近闻名的汤公温泉距集镇只有6公里。汤水龙口矿泉水厂生产的"红花山"矿泉水味道甘甜,爽口宜人。

十. 广西 贺州 八步区 开山白毛茶

开山白毛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开山白毛茶 产地: 贺州

    开山白毛茶栽培历史悠久,是广西名茶之一,主产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开山镇。生长在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云雾缭绕的群山中。采制工艺以手工炒制为主,制成的茶品质特色为:汤青叶绿、回味甘甜;外形细圆光直、白毫显露;冲泡后芽嫩叶绿,始饮时微苦,随后转甜,清香馥郁,满口生津;其苹果香味独特。色、香、味具美。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称其为“一品开山茶,天下无佳茗”从此,开山白毛茶美名远扬。

开山白毛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县生产的一种条形炒青。主销广西、北京等地。茶区该县桂岭,海拔 1000米以上,三面环山,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冬暖夏凉。茶树品种优良,叶形椭圆,叶质柔软。其品质特点条索紧细、匀整,呈螺形卷曲,银绿隐翠,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清澈,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爽回甘;叶底嫩黄匀整。

曾有史料记载: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桂林时,有-位老人请乾隆品茶。皇帝端起茶杯嗅了-下。忍不住赞叹一声“好茶”,并不住迫问“请问此茶出自何处”老人答道;“茶出贺县开山,开山茶也。此茶一道水,二道茗,三道四道味犹未穷。”接着皇帝冲上第二道水,轻呷一口, 不由自主地击掌叫道:“妙哉,真乃一品开山茶,天下无佳茗也。”从此,贺县开山白毛茶美名远扬至今。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地域范围

开山白毛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处于桂湘边界萌渚岭山脉的开山镇、桂岭镇、大宁镇和黄洞乡。开山白毛茶发源于萌渚岭山脉开山镇东南村的庙塘冲、高田冲、寨岩冲、公胆冲一带,原生态茶区海拔500米以上,三面环山,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冬暖夏凉。地域范围坐标为北纬24°46′24〞~24°28′54〞、东经111°41′12〞~111°47′41〞之间。地域保护范围的面积4000公顷,现种植面积 400公顷,年产量鲜茶500吨。地域范围属南岭山区丘陵区,桂岭河支流流经开山、桂岭、大宁、黄洞、贺街等镇,境内长100公里,出贺街镇流入贺江。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开山白毛茶(绿茶)外形紧细、匀整,有锋苗,白毫显露;香气清香、浓郁,苹果香突显;汤色清绿明亮;滋味醇厚甘爽。开山白毛茶属广西地方历史名茶,品质优异。 (2)内在品质指标:开山白毛茶(绿茶)主要品质指标:水分≤6.3%、总灰分≤4.92%、粗纤维≤11.4%,水浸出物≥56.4%、茶多酚≥23.6%、游离氨基酸≥2.5%。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须符合按照(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卫生安全指标要求。

广西贺州特产一览表贺州有什么特产和小吃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