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特产带回家有哪些 陕西西安十大特产有什么可以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30 23:34:07

一.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桂花稠酒

一般酒澄清,此酒粘稠,一般酒辣辛,此酒绵甜。乡民能喝,市民能喝,老人能喝,儿童能喝,男人能喝,女人能喝,健胃、活血、止渴、润肺。



相传太白饮此酒,成诗百篇。故历来文人到长安,专饮桂花稠酒。今有一学子欲做诗人,每次到酒店大饮觅灵感,但三碗下肚,则大醉,语无伦次

二. 陕西省 西安 新城区 冻冻肉

陕西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客桌上面上这样的一道菜,样子有点像凉粉,颜色是金黄色的,吃起来的冰冰的还酸辣的味道,口感有点滑,味道好极了,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冻冻肉。

冻冻肉的做法历史悠久,在制作过程中您也能感受到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冻冻肉是很有特色的陕西特色小吃,冻冻肉以猪皮 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为主,入口爽滑,清爽无比。

冻冻肉的制作方法

1、把猪皮上的毛处理掉 切成条状(短的);

2、把处理好的猪皮放到锅里添水,煮开,然后小火熬,不停的搅动,30分钟后即可关火;

3、把煮好的猪皮倒入碗中放凉,就会凝固在一起,成冻状(因为猪皮中含有大量的胶质);

4、把冻好的冻肉切块,放入蒜苗沫,酱油,醋,盐,味精,等调料即可。

小技巧:在煮猪皮的时候,放一点卤水进去,这样的冻冻肉味道会更加的美味的。

三. 陕西省 西安 西安玉雕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安地区就出现了用玉石制作的工具和饰品。汉元帝渭陵发掘的透雕玉奔马,是用上乘白玉雕琢而成的,在艺术成就和制作工艺上都达到了很高水平。西安出土的汉玉玺、唐玛瑙牛角杯和镶金玉镯等都体现了西安玉雕技艺的高超水平。西安玉雕产品精选蓝田玉、神木玛瑙等优质玉料,共有人物、花卉、鸟兽、炉瓶和装饰五大类,其产品造型优美,玲珑剔透,光泽晶莹,尤以具有汉唐风采的天王、菩萨、雄狮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手镯、玉碗、酒具深受中外游客喜爱。

信息来源: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四.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布贴绣

布贴绣是西安地区农村流行的儿童玩具和日用品,至20世纪80年代,布贴绣已发展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布贴绣品常见的有布老虎、布麒麟、布大象等摆饰和玩具,也有童鞋、童帽等实用品,多以动物为题材,通过捆扎、剪贴、刺绣等方法,制作成不同的图案形象,在造型上富于夸张变化,在色彩上明快强烈,绣工粗细兼具,富有浓郁的民间特色,是广大旅游者理想的纪念品。

信息来源: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五. 陕西省 西安 灞桥区 西安甑糕

甑糕是西安的特色小吃。蒸糕的深口大铁锅古名为“甑”,因此而得名。甑糕质地柔软细腻,这种甜品小吃是用糯米、云豆和红枣蒸成,蒸熟后香味四溢。甑糕的下层白饭渗入枣色,呈鲜润的绛红色泽,上面一层云豆,呈咖啡的褐色,再上层便是暗红色的枣泥,最后枣泥上又撒一层碧绿的葡萄干,卖相诱人。甑糕口感黏软香甜,又很饱腹,是当地人常吃的食品。

甑糕,是关中地区的传统早点食品,是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其特点是:枣香浓郁,软糯黏甜。在西安以莲湖区穆斯林制作的甑糕最为美味。西安回民街的“东南亚甑糕王”更是声名远播。

简介

在西安和关中地区,有一种深受群众喜受,物美价廉的传统早餐食品,叫做“甑糕”。甑糕,用甑做出的糕也。甑为棕色,糕有枣亦为棕色,甑碗小而粗瓷,釉舟为棕色,食之,色泽入目,合谐安心。

顾名思义,“甑糕”就是以红枣和糯米为原料,用“甑”蒸制成的“糕”。甑糕米枣交融,老幼咸宜,营养丰富,滋补性强,色泽鲜润,绵软粘甜,浓香扑鼻,久食不厌,风味独特。

甑糕是灵宝的地方风味小吃,相传,几百年前由陕西传入。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故而甑糕也叫劲糕。据传,甑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又有陶甑,商周时代发展为青铜铸成,铁器产生后,又变成了铁甑,近年也有用白铁叶子焊成的。陶甑蒸出来的质量最好。甑糕的原料是江米(传统是无锡糯米)、大枣(以灵宝毛头枣最好)其比例是每锅江米10公斤,大枣3公斤,泡米、装甑、加水与火功等,都有严格要求。

蒸甑糕时,将甑放在一个大口锅上,锅中添水,再将浸泡好的糯米、红枣铺在甑底。具体地说,要先铺红枣一层,再铺糯米一层,如此一层夹一层,共铺七层(三层米四层枣)。铺完后盖上湿布和锅盖。用旺火烧开,上汽后取湿布洒上清水,反复洒水三次,最后用文火焖蒸,五六小时后即可蒸成。

甑糕,形色俱佳,软硬适度,软甜粘劲,味道醇厚,实为冬春早点的佳品。

制作工艺

原料:甑糕的原料是江米10斤(传统是无锡糯米)、大枣3斤、(以灵宝毛头枣最好)、水30斤、葡萄干适量。

其比例是每锅江米10公斤,大枣3公斤,泡米、装甑、加水与火功等,都有严格要求。

做法:做甑糕在四关:

一泡米,米是糯米,水是清水,浸一晌,米心泡开,淘洗数遍,去浮沫,沥水分。

二装甑,先枣子、葡萄干,后米,一层铺一层,一层比一层多,最后上面再铺一层红枣(蜜枣)、葡萄干收顶。

三火功,一般是大火蒸约两小时后改用慢火再蒸五、六小时。

四加水,一为甑内的枣米加温水,使枣米交融,二为从放气口给大口锅加凉水,使锅内产生热气冲入甑内。

这样制作出的甑糕,不仅层层软硬适度,而且色泽鲜润,吃起来粘甜适口,滋味特美。

制作要领

西安甑糕的原料是糯米和红枣。其比例是:糯米65%、红枣35%。制作技艺比较别致,尤其要掌握好泡米、装甑、加水与火功等几个环节。西安甑糕,以莲湖区麻家什字穆斯林制作的为最佳。做甑糕要会蒸,还要会铲,会装碟,用专用铲刀将甑糕铲得枣米交融,红白相映,装入碟中,如琥珀,似凝脂,诱人食欲。80年代,西安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制作甑糕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王稳记,授予“甑糕技师”的技术职称。

六. 陕西省 西安 碑林 西安臊子面

特点: 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称,汤多面少,面条热得烫嘴,油要多。 主要原料: 精白面粉、猪肉、黄花菜、鸡蛋、木耳、豆腐、蒜苗等。 简要介绍: 臊子面历史悠久,清代已很驰名
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称。用精白面粉、猪肉、黄花菜、鸡蛋、木耳、豆腐蒜苗等原料和多种调味品制成。( 西安)

七. 陕西省 西安 临潼 临潼韭黄

 临潼韭黄 又叫黄牙韭菜,是冬季调节蔬菜市场之佳品,深受群众欢迎。
    临潼韭黄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人们就利用华清池的温泉水在冬季栽培韭黄。“至冬移根藏于地屋沟中,盖上厚干草,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嫩黄,谓之韭黄,比常韭易利数倍。(见元王祯著《农书》)骊山脚下温泉水水温高达43℃,并含有多种矿物质,菜农冬季利用温泉水灌溉,栽培的韭黄品质优良,茎叶宽大,色泽金黄,质地柔软,肥嫩多汁,味美可口,每逢年节上市,供应临潼、西安市场。据《续修陕西省通志稿》中对“韭”的记载中有:“案此秦地通产,临潼尤胜,其韭黄晚冬可剪,肥嫩味美,号为,乃温泉之力也。”可知“韭黄”为临潼已是久负盛名了。韭黄系韭菜遮光软化而成,生产周期短,收益高。解放前,临潼韭黄的生产,多集中在华清池附近,解放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栽培技术的提高,其他地方亦有生产。

八.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蓝田水晶饼

蓝田水晶饼:陕西名点,蓝田县食品生产,同西安德懋恭齐名,在群众中享有盛誉。成品小巧别致,面色全黄四周雪白,皮酥馅足,润香适口,油多而不腻,糖重而渗甜,具有浓郁的玫瑰芳香和橘饼清香。曾荣获国家优质产品、免检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

水晶饼是关中,陕西名点,以蓝田制作的为佳。水晶饼,油多而不腻,味浓而不馥,糖多却渗甜,清淡而美味,香味满口。

据说宋代名相寇准,为官清廉,办事公正,广受百姓爱戴。有一年,他回家探亲,正好赶上他的五十岁寿辰,乡亲们纷纷前来祝贺,为了答谢乡亲们的盛情,他就摆了“十三花”寿宴招待大家。有乡人送上一个精致木盒,从不收礼的他打开一看,里面装了一张红纸,写着一首短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另有五十个晶莹剔透、犹如水晶的小点心。寇准看后心里很高兴,忙请送礼人入席,家人们告诉他送礼人把东西放下就走了。寇准便留下一个点心做纪念,其他全部分给了来宾。后来,寇准的家厨对其进行了加工改进,命名为“水晶饼”。

九.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鸡蛋煎饼

1.打4个鸡蛋于一大碗中,顺时针搅匀;
2.放入一杯温水搅匀,放入适量面粉(能够调成稀的粘糊糊即可)搅匀;
3.放入适量植物油(避免煎时饼粘到上);
4.放入事先切好的菠菜沫,葱花沫(最好选取绿色部分),胡萝卜丝(2cm长左右),放入少量即可(否则煎饼容易破掉);
5.放入适量盐及适量鸡精,搅匀待用;
6.将平底锅中火烧热,勿需加油;
7.盛一勺上述准备好的鸡蛋面糊放入锅中央并立刻向四周散开成一薄薄的圆型。(将锅端起,向四周转即可),稍待片刻,待锅中饼可以晃动,即将其掂翻到另一测。约30秒到1分钟即可出锅;


十.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蓝田核桃

蓝田核桃生产历史悠久。为了提商核桃产量和品质,先后引进了河北露仁核桃、新疆薄皮核桃等品种,经过精心栽培管理,选育了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北仓湾803,并通过省级评定。经过20多年的大面积推广,全县核桃栽植面积达6万亩,年产量2.8万吨。其中发展北仓湾803优质核桃2万亩,年产量35万公斤,远销全国各地。

陕西西安特产送人一览表查询西安特产可以带回家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