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土特产马老板 广西马老板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1 03:04:30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惠水县 惠水马肉火锅

马肉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镁、锌、硒等矿物质,其脂肪的质量优于牛、羊、猪的脂肪,马肉脂肪近似于植物油,其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溶解掉胆固醇,使其不能在血管壁上沉积,对预防动脉硬化有特殊作用。惠水特色菜首选马肉,不少贵州好吃嘴专程前往品尝。清水马肉(杂)、麻辣马肉(杂)、干锅马肉是其主要的三个品种。马肉的吃法简单,制作也不难,其主料多为新鲜马肉,铺以马心、马脑、马筋、马肠、马肚、马白血等马杂,配以糍粑辣、大蒜、花椒、豆瓣酱、胡椒、鱼香菜等佐料精心烹制而成。

二.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马古塘莲子

南浦镇马古塘村:马古塘莲子。

三.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双城 黑龙江马

【种质原产地】 黑龙江省 双城、克山、拜泉县

【主产区与分布】 主产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黑龙江流域,松嫩平原。分布于黑龙江省双城,克山和拜泉等县。

【形成历史】

黑龙江马是在本地马的基础上,采取多品种复杂杂交而育成的新品种。自1950年开始,先后引用大、小阿尔登马、苏维埃重挽马、富拉基米马、奥尔洛夫马、苏高血马、顿河马和卡巴金马等品种对本地马进行杂交改良。由于杂交区域较大,引用的改良品种多,杂交方式多种多样,杂交组合多达60多个。主要的杂交方式是以轻、重品种与本地马轮交,其次是用重种级进和轮交;采取轻种级进和轮交的很少。

1960年,在杂交改良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拟定了育种方案,进行有计划的横交。

1965年开始自群繁育。经过横交的后代,均保存本地马、轻种和重种的血液:本地马的血液一般都保留25%。轻种和重种的血液,因杂交程序不同,各保持25-50%。从而兼收了不同品种的优点。为巩固优秀公马的不同优点,保持品种的合理结构,从转入自群繁育开始,即开展了品系繁育,在品种形成的同时,已建立了8个品系。

1975年黑龙江省畜禽育种委员会组织了黑龙江马品种验收小组,对各系统有代表性的10个单位22个育种点的7605匹黑龙江马进行验收,合格率达99.4%,确认已达到育种指标要求,定为新品种。

四. 广西 百色 田林 百色马

【主产区与分布】 中心产区位于广西百色地区的田林、隆林、那坡西林、凌云、乐业和百色等县。分布于广西河池地区的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南丹等县,以及云南省文山的广南、富宁、马关等县。

【形成历史】

百色养马的历史,在文献和出土文物、房屋装饰和壁画中均有反映。据《田林县志》记载:“迎娶时用轿马、鼓锣、灯笼火。”民间有饮酒及食牛、马、犬等肉的习惯。《凌云县志》记载:“行之一事,殊感两难,有余之家,常用轿马,畜马一匹。”1972年,百色地区西林县普合村出土的西汉文物鎏金铜骑俑,清康熙时修建的粤东会馆,屋脊上的雕塑壁画绘制有许多马俑和骑士。以上史实和文物艺术均说明百色地区养马历史悠久。百色山区牧地广阔,牧草丰富,全年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马匹在无棚舍条件下,放牧于高山峡谷之中,任其自由采食和繁殖,需要役用时,将马牵回圈养。使役时补饲玉米2-3kg,或糠麸4-5kg以及青草5-10kg。产区交通不便,历史上百色地至南宁和贵州兴义的往返货物均靠马匹运输。人民世世代代养马用马,对马的选育和饲养管理积累有丰富的经验。所以百色马是在产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经劳动人民精心培育而形成的。

五. 广西 桂林 叠彩区 广西瑶锦

广西瑶锦出自瑶族妇女之手,为广西瑶族人民服装或其他用品上织绣而成的装饰品,常用于床毯、被面、腰带、头巾、背带芯、绑腿等方面。分为织锦与绣锦两种。由于绣锦全用手工,可随时随地操作,且花纹不受经纬线的限制,可得心应手绣制各种形象。

六.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铁锋 “驿站”马肉干

“驿站”马肉干起源于明、清时期东北古驿站先民中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本品选料于嫩江草原上等马肉,采用站民传统配方和现代高科技技术精制而成。具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口感细腻、回味无穷的特点,是居家旅游、馈赠亲友、礼待宾朋的佳品。

七. 广西 桂林 平乐慈姑

慈姑秋种冬长,春节前后上市,广西各地均可种植,尤其以桂中地区的柳江县,桂东地区的八步区、平乐县,右江河谷的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等地居多。通常情况下,慈姑在早稻收割后种植,实行慈姑与水稻轮作。近年来,广西又积极探索出慈姑套种栽培模式。

慈姑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消炎解毒、生津润肺、健胃止咳等作用,是人们喜爱的日常蔬菜品种之一,特别是桂东北城乡居民食用慈姑已成为一种习惯,是当地人们每年春节必备菜品。

八. 云南省 临沧 耿马县 耿马傣味

傣族的饮食具有独到之处而又富有特色。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把酸和傣族联系在一起,无酸不成餐已成了傣族的饮食习惯,“酸摆夷”的称谓便是由此而来的,以酸见长的傣味已成了傣族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九. 山东省 东营 垦利区 渤海马

【种质原产地】 山东省广饶、寿光和垦利县

【主产区与分布】 主产于山东省广饶、寿光和垦利。分布于山东省东北的惠民、昌潍、烟台和潍坊市沿渤海各县;西部的无棣、沾化、垦利、广饶、寿光、昌邑。

【形成历史】

产区西部各县有悠久的养马历史。据1952年局部调查,当地马因体格较小,挽力较差,不能很好适应农耕、运输的需要。遂于1952年开始引入外来良种公马,对当地马进行杂交改良。其形成历经三个改良育种阶段:

1.引入轻型的苏纯血和苏高血改良地方马。山东省农林厅于1952年从河北省察北牧场调入10匹苏纯血和苏高血公马,当年在广饶、寿光、无棣、潍县、庆云五县,各建一处马匹人工授精站,利用人工授精方法配种,至1956年共生产各龄一代0马约2000匹。

2.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利用轻、重良种公马,以复杂杂交方式,进行轮交。1956-1958年,又引入苏高血母马6匹、公马4匹,拨给广北农场进行纯种繁殖;引进顿河母马10匹、公马8匹,先后由齐河畜牧场和支脉沟牧场繁殖。1959-1960年引入阿尔登母马17匹、公马2匹和苏维埃重挽母马13匹、公马3匹,分别拨给广北农场和昌邑种马场进行纯种繁育。

1963年,广北农场和山东农学院在该场已进行多年改良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渤海马的育种计划,并付诸实施。此后,渤海农垦局为所辖各农场制定了渤海轻挽马育种计划。从而形成了在产区以国营农场为基地,带动产区各县,全面开展群众性的马匹改良育种工作,每年改良马匹多达5000匹以上。

3.明确育种目标,开展横交固定。1974年,山东省组成马匹改良效果调查组,历时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在总结前二十二年改良效果的基础上,订出培育挽乘兼用的渤海马育种方案,次年建立山东马匹育种协作组,组织产区各县和农牧场协作联合育种。方案规定,凡经过轻重混血,达到育种指标的马匹及时转入横交,并选择一匹理想型0公马作为主力马,以扩大利用。历经八年的横交繁育,进一步巩固了改良效果。1983年11月,渤海马鉴定委员会通过品种鉴定,认为已达到预期的育种指标,正式命名为“渤海马”。`

十. 吉林省 白城 镇赉县 苏克马小米

苏克马小米

苏克马小米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镇赉县水草丰茂、沃土蓝天、物产殷实、无任何公害污染。这里盛产的苏克马小米米质好,色泽金黄,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老人、儿童、产妇的营养佳品,年产量1万吨。

广西隆安特产小马广西收购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