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特产网店加盟店 海南特产店旗舰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5 07:53:16

一. 海南省 海口 琼山 海南大米鸡饭

海南鸡是以“文昌鸡”出名,煮鸡的办法是最大的技巧,鸡好不好吃关键在于“煮”鸡这一过程,当然鸡也必须是文昌鸡。

鸡饭的主料是鸡和大米,最好的鸡饭选用的是“文昌鸡”。由于“文昌鸡”供不应求,一般鸡饭摊档选用本地种杂色鸡,要求是刚成熟而尚未下蛋的鸡,以1至1.5公斤为宜。大米选用上等新鲜的优质米,鸡是白切鸡,清汤中烫熟,皮色油黄,肉白且嫩,骨髓带血,吃来清甜爽口。

米饭的制法:一是猛火热锅中下鸡油、蒜茸或葱条爆香的鸡油倒进普通方法煮熟的热饭中,加少许精盐和味精搅拌均匀即可。这种米饭,油润软滑,香浓味爽。在街头店摊,白切鸡佐酒,鸡饭随之,其味悠长。


二. 海南省 定安 海南板烂羔

南风味小吃,其主要配料板兰叶,是一种热带草本植物,其汁液深绿,有特殊的板兰香味。归侨群众喜欢用板兰叶配制食品,此糕最负盛名。

用料:

粘米1千克、椰子2个、生粉1千克、白糖300克、炼奶250克、精盐5克、板兰叶数片,生油适量。

制法:

1、将粘米淘净,清水浸泡2小时,细磨成浆:板兰叶洗净,切碎磨烂,用洁白纱布包裹挤压出叶汁,椰子加工压出白色椰汁。

2、米浆掺入生粉搅拌揉和至起筋,加入白糖、炼奶、精盐及辑汁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分成2等份,将1份掺人板兰叶汁,调成绿色,另1份调入椰汁呈白色。

3、用平底蒸盘一个,抹上生油,倒入一层白色米浆,(厚约0.6厘米)上笼蒸5分钟至熟取出,再加入一层绿色米浆,再蒸5分钟,如此间隔反复蒸至第8层为化。

4、将蒸熟的板兰糕,置通风处30分钟,使自然冷却后,放进保鲜柜内增加凉度,取出切成菱形小块,摆盘便成。

特点:

色泽绿、白相间,层次分明,光滑洁亮,赏心悦目,椰香夹着特殊的板兰香,诱人食欲,入口清爽,甜滑润喉,且有清热、健脾、养胃的功效。

三. 海南省 海口 美兰区 海南咖啡

海南的咖啡十分著名。海南的地理条件最适宜生产高档的咖啡豆,国际上生产名牌咖啡的厂家,也在海南采购咖啡豆。海南的咖啡加工厂家众多,加工技术日趋进步,速溶咖啡已创出名牌--力神咖啡。此外,炒咖啡香味浓烈,椰奶咖啡品味独特,在海南咖啡饮料产品中各显奇能。

咖啡特色:原产非洲,属茜草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期2-4月,白色,数朵至数十朵丛生于枝条叶腋间,花瓣5片,芳香。果实为浆果,成熟期1-4月(中粒种)、9-11月(小粒种)、种子2粒(咖啡豆0,除可作饮料外,提取咖啡碱作麻醉剂、利尿剂、兴奋剂、强心剂。果皮和果肉可制酒精、醋,花可提炼香精,用作高级化妆品。

咖啡豆特色:浓而不苦、香而不烈、带一点果酸味,柔软香醇。

四. 海南省 儋州 儋州粽子

儋州粽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儋州粽子是海南儋州的。

儋州粽子是海南儋州汉族传统名点,具有悠久历史且风味独特。儋州粽子种类繁多,体态硕大,从叶到馅都极具特色,尤以伏波虾米红鱼粽、香肉粽、鱿鱼粽、干贝粽等最为出名。儋州粽子色香味俱全,且所有食材绝对保证原生态,没有任何的人工添加,现已成为海南畅销的地方之一。

儋州粽子是海南省三大知名粽子品牌之一,其历史悠久,在岛内外享誉盛名,从叶到馅都极具特色:儋州粽叶、苇叶,有一尺多长,叶色青翠,有清香味。粽子种类繁多,体态硕大,由猪肥肉、瘦肉、五花肉、鸡肉、咸鸭蛋、豆类、干红、鱿鱼丝等构成。在配料时,一般要用酒、蒜茸、五香粉、味精、酱油等混合腌制调料。随着商业开发的深入,儋州粽不断推陈出新,伏波虾米红鱼粽、狗肉(香肉)粽、鱿鱼粽、干贝粽等打出了响当当的品牌。

儋州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粽子在儋州一带流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儋州粽子历史悠久,且风味独特。”从可考的记载来看,自汉代以来,儋耳郡就己开始制作粽子。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王朝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如今的澹州市白马井,因伏波将军的白马踏出地下水而得名。此井中之水被取来蒸煮以虾米为料的粽子,故名“伏波虾米粽”。

北宋时,一代文豪苏东坡滴居儋耳,创制的“东坡粽”别具风味。东坡连续三个端午节都在儋耳度过,每年除了用传统的猪肉包粽,还教当地人包豆子粽、干鱼粽、虾仁粽、鸭蛋粽等,并以此类粽子作下酒菜。

到了南宋,道教南宗白玉蟾到琼州松林岭炼月-时,包清粽蘸蜂蜜糖而食之,白氏粽法曾流行一时。

及至明代,儋州洛基地区走出了“威武将军”符南进、“嘉应将军”符那宽,他们晚年荣归故里后,平时喜欢吃粽子,是为“洛基粽”源头。

抗日战争时期,“洛基粽”得到新的发展。镇上有一摊点女主人唐三婆,利用优质糯米加配料,制作一种三角形粽子,因色香味俱全,使“洛基粽”闻名遐迩。

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源远流长的儋州粽子已是集大成者。近几年海南端午节的展销会上,儋州粽子成为畅销的地方。

据《儋县志》载,“儋习礼义之教,有华夏之风”,“五月端午日,饷角黍,诸粽相馈,男妇系香袋。儿女彩索缠臂,涂1,饮昌蒲酒,柳艾悬门”。

如今,包粽子并将其作为礼物相互馈赠相沿成习。儋州市仍有一些地区以粽子作为婚嫁礼品,在吹吹打打的热闹氛围中,粽香陶醉了新人和宾朋。

儋州粽取材从叶到馅都极具特色:儋州粽叶、苇叶,有一尺多长,叶色青翠,有清香味。粽子种类繁多,体态硕大,由猪肥肉、瘦肉、五花肉、鸡肉、咸鸭蛋、豆类、干红、鱿鱼丝等构成。在配料时,一般要用酒、蒜茸、五香粉、味精、酱油等混合腌制调料。

粽子叶

儋州粽子叶一般为箬叶,箬叶即一叶兰。

一叶兰,又名蜘蛛抱蛋,别名大叶万年青、竹叶盘、九龙盘、竹节伸筋等,百合科、蜘蛛抱蛋属。多年生长常绿宿根性草本植物,根状茎近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具节和鳞片。叶单生,彼此相距1~3厘米,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近椭圆形,长21~46厘米,宽8~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多少皱波状,两面绿色,有时稍具黄白色斑点或条纹;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区以及海南岛、台湾岛等。中医以根状茎成分入药,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药材。四季可采,晒干或鲜用。能活血散瘀,补虚止咳。有助于治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腰痛,肺虚咳嗽,咯血功效。

只采用新鲜的叶子,叶子一般大小搭配好,因为只用新鲜的所以粽子的米会是青绿色,有一股叶子的香味。因为海南当地琼中一带地区大量产这种叶子,大陆产量较少所以儋州粽子只会用新鲜绿色的做为原料,不像大陆很多都是回收利用的。

糯米

儋州粽子使用的糯米全部是儋州当地种植的优质糯米,儋州拥有大量全中国唯一的火山岩海岸,有大片火山岩地貌其中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尤其是硒这种高营养价值的微量元素,著名的国宴饮料椰树矿泉水就是产自深层火山岩。市场上的火山岩优质大米甚至有的可以卖到50元一斤以上。部分粽子还将尝试使用黑糯米,是当地成功试种的品类,之前仅四川、贵州、云南有少量栽培,是较珍贵的水稻品种黑糯米被誉为“黑珍珠”,稻米类植物,是带有紫红色的种皮的大米,因为米质有糯性,所以又称为血糯米。黑糯米的营养价值很高,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黑糯米有补血养气功效,长吃可健身,也可泡酒。常吃黑糯米还有补肾的作用。中医认为“黑气入肾,黑色多补肾”。黑糯米煮枸杞,可治肝肾虚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黑糯米还可以使头发乌黑发亮,与桑葚、黑芝麻同煮效果最好。

猪肉

儋州粽子的猪肉均采用本土土猪或黑猪,儋州本地土猪一直采用原始的猪种培育,肥瘦均匀,肉质合口。传说当年苏东坡被贬到儋州的时候,就曾用当地的猪肉传授烹制东坡肉,对当地的土猪肉质称赞有加,很好的诠释的东坡肉的美味。最好的粽子都采用前夹心的部分,是前脚和胸部间无肋骨部分。质地松软,肥瘦相间,可以让粽子渗透有肉香味也能品味香滑可口的猪肉。有一句话称“吃肉就吃前夹心,喝酒就喝陈年酒”。

蛋黄

儋州粽子的蛋黄使用的是当地特有的海鸭蛋,俗称跑海鸭。跑海鸭是儋州政府为当地的海鸭注册的品牌。因为当地的海鸭生长在海边的红树林中,每次潮落,红树林里总会滞留有很多的小鱼、小虾、小蟹、小螺等海洋生物。这些高蛋白的天然饵料就变成了海鸭的美餐,使得海鸭体肥蛋多,蛋黄晶红、味美鲜香。因为北岸地区有大量的沿海地,鸭子经常吃完东西后回家的途中肆意奔跑,就有了这个贴切的名字。

制作粽子所用的都为腌制后的咸鸭蛋,经过清洗只保留了精华的蛋黄部分,绝对不留有蛋清破坏美味以及使得糯米夹生。采用当地特有的方法制作,让蛋黄鲜美,剔透,煮熟后还会有油脂渗出,配合粽子糯米和粽叶的清香产生独有的味道。再加上鸭子特有的饮食,让蛋黄在品尝起来有一股海洋的味道。

排骨

部分粽子加入了排骨,使得口感上有一种独特的感觉。经过长时间的烹煮,粽子的清香浸入了排骨,排骨的醇香也融入了粽子。品尝时一定要细心品尝排骨,可以体会到排骨在融合了多种食材后的独特美味,同时骨头长时间的烹煮,可以细细咀嚼,体味那种香味经由汁水入口的香甜。这个绝对是全国所有粽子中没有办法品尝到的美味。

红鱼

部分粽子加入了红鱼。

海南省儋州市及洋浦经济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儋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儋州粽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儋府函〔2015〕223号

海南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儋州粽子》(草案)

五. 海南省 乐东 海南椰丝包

特色:海南传统面点。先制成面包和水油酥皮,再包入糖椰丝馅料,捏成罗旋形,烘烤而成。

原料:高筋面粉500克、鸡蛋液100克、精猪油400克、白糖350克、酵母4克、添加剂4克、牛油50克、清水400克、鲜椰子丝500克、生油50克、炒芝麻仁50克。

制作:

1、用150克白糖与椰子丝拌匀,炒熟,掺入炒芝麻仁,成为馅心。

2、将高筋面粉开窝后,投入酵母、添加剂、牛油和30克白糖、200克清水,掺和揉搓至有劲成团,压气后复叠,静置30分钟,成面包坯。

3、取中筋面粉的三分之一与精猪油搓至细腻成团为酥心,再取三分之二面粉,开窝后投入清水、蛋液和白糖揉至光滑,然后包入酥心,压平叠3次3摺,成水油酥皮。

4、面包坯与水油酥皮分别压成长约80厘米的长块状,两块堆叠扫水,卷成圆筒形,用刀切件,每件包入20--25克椰丝馅,捏成圆球扭成罗旋形,置于已扫油的炕盘里,待起发3倍后,扫上蛋液。用180℃至200℃炉温烘熟,取出扫上黄油、糖浆即可。

特点:罗旋形,黄白相间,层次清晰,椰味浓郁,松脆适度。

六. 青海省 海南 鹿胃

鹿胃的主要功用:鹿胃为鹿身上采集的干燥胃。按中医中药“以脏补脏,以脏养脏”学说主要治疗脾胃虚寒症。主治:暧胃、温中、祛寒、健胃。适用于胃脘疼痛时发,攻冲痉挛作痛,或有腹泻,畏寒喜暧,热敷痛减,久治不愈者。

七. 海南省 三亚 玳瑁

玳瑁:别名十三鳞、瑇瑁、文甲,属于海龟科,学名为 Eretmochelys imbricata。

大型海龟,体长大者可达100厘米,体重50千克左右,背甲共有13块,作覆瓦状排列。缘甲的边缘有锯齿状突起,尾短,前后肢各具2爪。头、尾和四肢均可缩入壳内。背甲和头顶鳞片为红棕色和黑色相间。背甲平滑而有光泽。颈及四肢背面为灰黑色,腹面几为白色。

生活于暖水性海洋,每年夏季繁殖,在沙滩上挖坑,白昼产卵,每次产卵120~130枚。依靠自然界的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49~60天。性情凶猛,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海藻为食。

玳瑁的背甲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我国在广东省建立的惠东港口自然保护区就是以保护玳瑁、绿海龟等海龟为主。

产于台湾、广东及海南沿海。

工艺价值

玳瑁作饰品的原料取自其背部的鳞甲,系有机物。成年玳瑁的甲壳是鲜艳的黄褐色。此类饰品易蛀,清代晚期以前制作的玳瑁器至今已很难见到。

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

真假玳瑁鉴别

在宝石分类中,玳瑁被列入有机宝石类。其用途广泛,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喜爱。如何鉴别真伪,

1.强光照射法:将玳瑁在强光或电筒光下投射,真品可见通透的美丽花纹,透明的血丝状深入甲片内,其色斑 呈无数圆点状,如糜子小点聚集一起,形成边界参差不齐的不规则状。仿制品的血丝在表面成片状,斑纹呆板或呈团块状。

2.抛光法:玳瑁片经抛光后呈现一种独特光彩和神韵。仿制品则不具备这一特征。

3.燃烧法:刮削末点燃或以热针触之,真品火烧会有烧焦头发的味道。仿制品则为异味,电木发石酸气味;赛璐珞呈樟脑气味;安全赛璐珞和酪素塑胶则呈醋味。

4.手掂法:玳瑁密度为1.29g/cm3。塑料仿制品为1.05-1.10g/cm3,手感易分出。

5.切片观察法:将玳瑁用温水浸泡软化后,切片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可见红褐色球状颗粒,色斑呈圆形色素小点,具备清晰的斑纹结构。塑料制品具条状,可见界限明显的色带。

6.天然玳瑁与压制玳瑁的区别在于:仿制玳瑁因受热后颜色变深,且有空气泡,呈拉长状。天然玳瑁则相反。

7.拼合玳瑁是为了看去很厚,但从侧面观察,就可见不同片间有色泽区别;用放大镜观之,有粘胶痕迹及气泡残存。

8.市面上经常有用牛角来冒充玳瑁欺骗消费者,而牛角的色泽远不如玳瑁光亮,而且也没有玳瑁斑(也就是红黑透明黄夹杂的花斑) ,真正的玳瑁斑光泽好,花纹通透美丽;牛角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裂成一层一层的

9.玳瑁从水中捞出瞬间,水会向四周散开,所以玳瑁能避雾水、风邪。

八. 海南省 三亚 海参

海参喜欢栖息于透明度好、盐度高的海域,三亚各港湾岛屿都能见其踪影。海参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高级名贵海产品。海参食法多样:或烧、或烩、或炖,尤拌以鲜蛋同炒最上口。( 三亚)

九. 海南省 临高 临高猪

在澄迈、 昌江、东方、乐东、琼山等县市有分布。临高县土地肥沃,气候良好,作物以水稻和 茄为主,青绿饲料四季均可种植,农民一向有放牧习惯,该猪体躯较长,四肢较高,背线较直,蹄小、尖,系直、有力,毛色由头到颈、背、腰、臀及尾根均由黑皮黑毛连成一片。约占整体的1/3到2/5,腹部至四肢皮毛均为白色。

十. 海南省 定安 海南芭蕉

海南芭蕉—芭蕉科植物,热带、亚热带水果。茎可入药,利尿、治疗脑血栓;根可治疗感冒、胃痛。相传古时有位冯先生,夏日傍晚在书斋前偶见一绿衣女子从窗前经过,十分美丽,问其,自称"蕉氏"。冯拉扯女子入房,女子不从,匆忙而去,冯只扯下女子一片衣角,晚上藏于席下。次日看时竟是芭蕉叶,原来女子是芭蕉所变。

芭蕉系芭蕉科,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叶色嫩绿可爱,叶大达3至5米长,宽40至70厘米,植株高达5至7米。花自仲夏开至仲秋。花大如酒杯,色红如莲花者为红蕉,色白如蜡者为水芭蕉,花似象牙为牙蕉。 芭蕉是极好的庭荫树种。

芭蕉原产亚洲东南部和我国南部。习性喜暖,喜光而能耐阴,适应性强。生长温度为15.5至35℃,适温为24至32℃。越冬需用稻草包茎,用土壅根保护以防冻害。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而以冲击性沙壤土,PH5.5至6.5最为适宜。 繁殖用吸芽分株法。当吸芽高至40厘米以上时即可分株,另栽即成新株。地栽芭蕉不宜原地久植,一般3至5年需更换一次新地,长势则旺。

芭蕉苗长1至2片叶时,用妇女用的簪子或粗针在茎基处横刺两眼,则能抑制生长,用来装配盆景是极好的材料。用一长方盆栽1至2株茎叶婆娑的芭蕉幼苗,再配以秀石和抚琴的人物,即成“蕉石奏琴”盆景。

宋代李易安有词云:“窗前谁种芭蕉树,荫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余光分外清”。唐代姚合的《芭蕉屏》中有:“芭蕉丛丛生,日照参差影。树叶大如墙,作吾门之屏。稍稍闻见稀,耳目得安静”。

芭蕉的作用:

主治 1、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2、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3、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4、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5、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6、肿毒初发。用芭蕉叶烧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7、心痹痛。用芭蕉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海南特产店加盟开海南特产网店哪里找货源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