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特产小吃图片 福鼎十大著名小吃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1 00:52:18

一. 台湾省 彰化 彰化小吃

彰化县素来就是中部的米仓,物庶民丰,因而衍生了许多地方名食;加上境内的鹿港一度是清代大港,因此各地小吃也随着四方商贾在此云集。使得彰化小吃至今仍富享盛名。彰化小吃多为老字号,其中以肉圆名气最响,位于陈棱路的彰化肉圆、阿章肉圆、民生路地下道出口处的过沟仔肉圆,以及中正路的北门口肉圆,都是当地有名的肉圆店。而孔门路附近的“黑肉面”老店,以招牌黑肉面和口味香Q的排骨饭名闻遐迩;长安街上的猫鼠面名称怪异,味道却不凡,亦为地方小吃一绝。彰化市有多处夜市,供人寻访地道料实的乡土美味。其中以永乐街与太平街交叉处的夜市最热闹,较著名的小吃有文卜粿仔汤、赵记素食、虱目鱼米粉等;火车站附近的陈棱路小吃则多以店面形态经营,除了著名的肉圆和猫鼠面,尚有彰化素食;位于八卦山风景区入口处的中华路小吃,经过市容整顿后,规模虽已大不如前,但这儿的招牌小吃——公园芋仔冰,仍然是许多市民最好的消暑良方。除了彰化市区,附近乡镇还有许多令人垂涎的风味小吃,如北斗肉圆、员林的宝斗肉圆、三代相传的油葱粿,溪湖外环道的羊肉店,都值得一尝。( 彰化县)

二.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桐江鲈鱼

桐江鲈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桐江鲈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鲈鱼又称花鲈、与长江鲥鱼、黄河鲤鱼以及太湖银鱼并称为“四大名鱼”。

鲈鱼主产于福建、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但以福建福鼎产的桐江鲈鱼品质为优。

桐江鲈鱼生长在福鼎市桐江与东海的交汇处,在2007年的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福建闽威实业集团与中国工程院、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研究所雷霁霖院士对接了花鲈生殖调控与室内人工育种技术,大大提高了鲈鱼的品质,肉质十分鲜美。

鲈鱼体扁侧而长,背厚,肚小,口大,下颌长于上颌,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体背为青灰色,腹为白色,背和背鳍上有小黑斑点,鳞小,背鳍两个,稍分离,前背鳍为硬棘,后背鳍为较条,尾鳍叉形,鲈鱼肉坚实呈蒜瓣状,刺少,味鲜美,也是西餐常用鱼之一。鲈鱼鳔可制鱼肚。

福鼎桐江鲈鱼,体型修长而侧扁,背部隆起,是中西餐常用鱼之一。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鲈鱼性甘温,有益筋骨、健肠胃、加快愈合伤口之功能。鳃性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鲈鱼味甘、性平,入肝、脾、肾三经。具有加快愈合伤口、健脾、补气、益肾、安胎之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桐江鲈鱼历史悠久,在明代时期与黄河鲤鱼、长江鲥鱼、太湖银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鱼”。《福鼎县志》载:鲈鱼是福鼎主要鱼类品种,也是特色水产品之一。《福鼎风物志》载:据说福鼎能够立县,与这鲈鱼还有着莫大的关系。相传乾隆二年(1737年)三月乾隆皇帝下江南,偶遇鲈鱼羹后赞不绝口,并下令要年年进贡。福鼎坊间流传,正是因为乾隆皇帝对桐江溪鲈鱼的极力赞赏,回朝后特下赦令,乾隆四年(1739年)福鼎由霞浦县划出,始置福鼎县。桐江鲈鱼作为产自福鼎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桐江的名贵水产,在福鼎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鱼类资源,而是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伴随着桐江溪静静流淌,在福鼎的发展史上留下不可或缺的一笔。

桐江鲈鱼主要分布于福建省福鼎市行政区内的十一个乡镇(办事处、开发区)的海淡水水域,包括:山前、桐山、桐城街道办事处和贯岭镇、前岐镇、点头镇、白琳镇、佳阳乡、龙安开发区、店下镇、沙埕镇等;桐江鲈鱼地域范围是桐江溪流域和桐江溪入海口至沙埕港口以内的海淡水流域,介于北纬27°09′- 27°22′之间、东经120°11′- 120°25′之间,流域长度50多公里,流域面积达1275平方公里。 鲈鱼生产总面积7666公顷,总产量6000吨。

三.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鼎白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鼎白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

福鼎白茶原产于福鼎太姥山。据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公元前二三五八——二二五七年)有一0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

特定品质

福鼎白茶具有地域唯一、工艺天然和功效独特等特性,是最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珍品。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

文化典故

陆羽《茶经》据“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得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结论,告诉我们茶起源于远古。无独有偶,福建太姥山地区也流传一个相类似的神话传说:说尧时有一0,居才山(今太姥山)种蓝,见山下麻疹流行,便教人用茶治病救人,由此感动上苍,羽化成仙,后人尊其为“太姥娘娘”,并向她学习种茶。剥去传说的神话外壳,并从现实中寻找与传说相合拍的现实证据,不难印证传说的真实性,从而获得传说所承载的太姥山先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真实信息。店下马栏山和白琳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太姥山一带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活动,后人也考证出太姥娘娘其实就是神话了的母系氏族年代闽越地区部落联盟首领,或者说是当时古人类集群的代表性人物;1957年福建茶树良种普查时,就发现从太姥山区有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存在,而且传说中太姥娘娘-并得道升天的地方便有绿雪芽古茶树,福鼎大白茶、大毫茶也是从太姥山中移植出去的,这些都说明太姥山先民们完全有机会在太姥山区发现茶;太姥山区民间自古就有将晒干的茶芽(即“针茶”)收藏,用于治疗麻疹的验方,进一步说明茶最初是作为药用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远古时代,以太姥娘娘为代表的太姥山先民同以炎帝神农为代表中原古人类一样,发现茶并用茶治病。

福鼎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福鼎市现辖行政区域。

四. 山东省 青岛 李沧区 青岛小吃

青岛小吃

五.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锅边

锅边

福州风味小吃丰富多样,其中锅边,方言又称“鼎边糊”,已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听到“鼎边糊”3字,也会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了家乡的美景。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在铁锅里盛上蛤、香菇、虾米、葱、黄花菜及配料熬成的清汤,点着火,待铁锅上方四周烤热后抹上花生油,再将预先备好的浓米浆均匀泼在铁锅内缘四周,烘干后铲入汤中,稍煮片刻即成。刚出锅的鼎边糊白脆薄润,汤清不糊,食之细腻爽滑,清香可口。

福州人几乎家家都会做鼎边糊,每到中国农历立夏时节,福州市民与郊区的农民都要做鼎边糊过夏。因为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糊,不仅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尝。像涮鼎边糊一样,“一纹(涮)就熟”,借以联络感情。

六. 云南省 大理 大理风味小吃

大理风味小吃

七. 山西省 太原 晋源区 太原小吃

太原小吃

八. 福建省 南平 延平区 南平小吃

南平小吃

九. 福建省 龙岩 武平 龙岩小吃

龙岩小吃

十. 台湾省 宜兰县 罗东小吃

以罗东公园为核心的罗东小吃,集传统与现代各家小吃于一体,日夜皆营,知名度颇高,是多数人走访罗东必到之处。作为木材集散地的罗东发展成为工商重镇后,镇上逐渐聚集商家、小吃摊,林场肉焿、崔记早点便是著名的食摊;近年来,随着观光事业的推进,罗东公园周边的公园路、中山路一带,更进而规划为观光夜市,店面整齐划一,著实吸引不少人潮。每至傍晚,夜市内成排的商家开始点亮灯火,而人潮也陆续涌入,夜市内几乎都是小吃摊,蚵仔煎、担仔面、虱目鱼……都有着浓浓的乡土味。虽名为夜市,但其实许多店家在中午,甚至早上就开始营业,如知名的张秀雄咸米苔目即是,因此,不论何时到来,都有多种美味可供选择。( 宜兰县)
福鼎有什么特产好吃又简单福鼎小吃特产介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