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腾冲芒市旅游特产 云南腾冲瑞丽芒市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8 11:25:38

一. 云南省 保山 腾冲民俗文化 灰豆腐果

腾冲县是东南亚珠宝玉石的集散地和加工地。来凤山明朝蔺山墓0土的玉带钩和《徐霞客游记》对腾冲翡翠和玉石加工业的细致描述,均说明腾冲玉雕历史悠久。地方志中记载腾冲1949年前从事翡翠加工的作坊曾一度达到100多家,工匠超过3000人。清光绪《腾越乡土志》记载了清末腾冲玉石加工的盛况:“……制朝珠、手镯、簪珥、各玩器,琢磨之声达昼夜,彻通衢。居肆成事者数百人,散处村落者数千家。”

腾冲玉雕造型和表现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制作戒面、鸡心、胆坠、生肖、手镯、佛像、图章、龙凤牌、八仙、暗八仙、扳指、玉簪、耳片、花鸟鱼虫与走兽挂件、手玩件、摆件等几十种。传统工艺流程为冲砂、解玉(分为拉丝解玉和解盘解玉两个工序)、磨玉、打眼、“梭棱”、雕刻、抛光等工序。翡翠加工讲究碾磨过程,用传统工序制作,一个玉件从解、磨、细磨到抛光,每个程序都有不同的步骤,要不断更换各种型号的工具,以达到细腻的工艺要求。其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与明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玉雕工艺十分吻合:“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充分印证了腾冲的翡翠雕刻一直保留了传统工具和工艺过程。20世纪70~80年代,腾冲玉雕工艺有了改进和更新,采用了电动化机械和人工合成的金刚石粉末工具,提高了玉雕的产量和制作速度,但部分流程仍然采用传统工艺。

腾冲玉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加工和销售队伍,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独特技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体现了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工艺价值,是“腾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腾冲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宣纸

早在清代,腾冲人就利用本地盛产的枸皮、仙人掌生产出“观音塘大白纸”(后又称“余宣”),颇受书画界的青睐。当年徐悲鸿大师用之挥毫后,曾称这种纸不仅有“正宗”宣纸的种种优点“正宗”宣纸的种种优点,还有一大长处:作画后别人无法偷揭。70年代末,这一传统产品正式定名为“腾宣”。( 保山)

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每一样都有讲究。而远在滇西的腾冲,其生产的腾宣那是一段佳话。腾宣的质地、色感、吸水性都是不失为上好的书画用纸,并受到书画界的推重。1941年底,徐悲鸿大师从东南亚取道腾冲归国之时,曾特意买了三驮腾宣带回,并对一位画者称赞说,腾宣不仅有头宣(宣城纸)种种长处,而且还有一个头宣所没有的好处:作画后别人无法偷揭,故他认为作画用腾宣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三.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瑞丽柠檬

瑞丽柠檬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瑞丽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隶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陆路距省会昆明890公里,是起于上海的320国道的终点,是昆瑞公路与史迪威公路的交汇处。瑞丽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20摄氏度,最高气温36摄氏度,最低气温3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花开四季,果结终年,是种植柠檬的黄金宝地。

瑞丽市从1998年柠檬开发至今,已种植柠檬3.7万亩,预计2008年产柠檬1万余吨,果实套袋率占70%,品种以尤力克为主。瑞丽柠檬可四季开花结果,四季有鲜果上市。所产柠檬个大,油胞小,汁多,耐储运,柠檬酸、芳香油、维生素C、果酸含量较高。加之瑞丽冬季气温高形成一个“天然大温室”,有发展柠檬反季果一大优势条件。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方针指导下及当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求形势下,德宏州及瑞丽市党委政府已将柠檬产业列为“十一五”重点发展项目,并制定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道路,实行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逐步与国内外市场接轨,向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柠檬生产基地过渡”的产业发展思路。

目前瑞丽已有大量柠檬优质套袋鲜果供应上市,价格结合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定,我们诚恳欢迎国内外热爱、关心柠檬的有志之士到瑞丽投资建厂,种植开发柠檬,地方政府将给予优惠的扶持政策。

四.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刺绣

腾冲民间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腾冲历史悠久的刺绣孕育催生出了腾越园角工艺服饰有限公司。公司对民间手工刺绣图案进行了广泛的挖掘、收集、整理、精选、开发,并学习中国四大名绣的各自优点,融入到手工刺绣中,将这些工艺附着在产品上,形成了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手工园角刺绣文化图案,图案色彩艳丽、形象夸张活泼、栩栩如生,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温馨浪漫,具有很强的民族气息,适应不同的文化审美需求,创造出独特的园角刺绣品牌。使腾冲刺绣这一民间艺术品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发展。公司生产不同花色式样的背幺、马甲、围裙、手机套、手袖、披风、童装、鞋垫、民族服饰等九十多个产品,公司生产的刺绣产品,手工精美,有的顾客认为,比中国的四大名绣立体感更强。公司还申请了外形设计产品专利,已获得25项国家专利。

腾冲县的傣族村寨,几乎全都会制作傣家织锦,长期以来,傣族妇女生产织锦,主要是用来满足自家的生活所需,或者馈赠至亲好友,很少作为商品出售。近年来,傣族妇女们也把织锦带到县内或其它县市出售,深受客人的青睐。

傣家织锦的制作工具,是古老木织机,制作材料,仅是普通棉线及各色毛线、丝线。由于傣家织锦艺人心灵手巧,技艺高超娴熟,她们织出的成品自然也就不同凡响,织品构图精美,设计新颖,做工考究,色彩艳丽,用以制作筒帕的织锦,还织有孔雀、花草等图案,或织有汉文、傣文,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质优物美的生活用品和旅游纪念品。

五.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傣味蜂蛹

傣味蜂蛹

云南昆虫席里的一道名吃,把精心挑选的蜂蛹炸酥后加入木姜子、洋番茄汁、胡辣椒、柠檬水、茶树、香根等调料凉拌,酸辣爽口。提醒:要是你从来没有到过傣家做客,从来没吃过傣味,那么尽管放胆去吃,最好不要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反正只要好吃,口感好就行了,不要害怕,吃了不会坏肚子。平常都是吃我们已经习惯的食物,偶而吃点不大熟悉的东西,感受一下异地风情,这也是旅游者千辛万苦出来旅游所要寻找的。

六.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傣族葫芦丝

  葫芦丝是簧管乐器,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

葫芦丝:簧管乐器,又叫葫芦箫。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

傣族的葫芦丝又称为“筚朗叨”,意为“带葫芦直吹的筚”,它是把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入葫芦。竹管下端,嵌有铜簧片,中间一根较长的竹管开七个按音孔,前六后一,可吹出由(g~g1)一个八度的旋律音,称为主管。其余两根是副管,只设簧片、不开音孔,葫芦柄端开有送气孔或插入一小竹管形成吹口,吹奏时,主管奏主旋律,副管发单音,形成和声效果,音色柔美悦耳。

阿昌族的葫芦箫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泼勒翁”,意为“有葫芦的箫”。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6厘米,主管长50厘米,副管分别长33和17厘米,在两支副管靠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条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称葫芦箫为“拜洪廖”,3根箫管插入葫芦底部,用蜡封固,上端的竹制吹管仅长两厘米。尤为独特的是,主管除开有7个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主管演奏旋律,两根副管发出纯五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着时,还可将副管堵住。

葫芦箫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1958 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 个音。近年来,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

七.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撒苤

傣族风味饮食中有一道佳肴—撒苤,颇受各族群众的喜爱,就连北京、上海、广东的旅客吃后也感觉十分良好,再到德宏后,有的人还点名要这道菜。因撒苤汁是一种调料,需要烤熟的牛肚丝、牛肉片和凉米线沾着吃,因此,有人又称撒苤为“德宏的过桥米线”。

撒苤的制作方法是这样的:用净瘦黄牛肉l公斤剁成肉酱,再把刚杀的黄牛苦肠的液汁兑水煮开,用纱布过滤后备用,然后把新鲜韭菜细切后挤去水分,再配以香柳、盐、辣椒面、味精等调料把牛肉酱、苦水在一起拌匀,即可食用。撒苤吃的方法是:用米线或牛肚丝、肉片在撒苤汁里沾一下即食。

撒苤因有牛苦肠水不但具有丰富的百草营养成分,且有清热解毒和健脾开胃的功效,初食有点微苦,再食回味悠甜,加之配以具有药效作用的植物作料,撒苤便成了一道口味极佳的药膳食谱。胃热上火、风火牙痛以及内体的炎症,经食用撒苤一次,最多两次后即可消炎止痛,常吃撒苤还有预防癌症的作用。

撒苤因制作方法考究,刀法细腻,用料新鲜,佐料齐全,因而费时费工,是典型的“功夫菜”。

八.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酸笋

生、鲜、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点,而令傣家菜别具风味的最重要原因便在于香料独特——据资料显示,我国共有八百余种植物香料,仅在云南就有五百余种。傣族一直就有食酸笋的习俗,在亚热带地区漫山的竹林里,竹笋取之不尽,居住在这炎热地区的傣族人,将丰富的竹笋做成酸笋调味品,一方面食酸能防暑解热,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好地保存。

制作时取净罗汉笋(又叫甜笋)切丝,放入清水漂浸,之后捞进大缸用力压紧、封口,放置半个月待变“臭”变酸,就可以做调味品了。他们用酸笋煮鸡、煮鱼、煮田螺、煮菜、煮任何食物,滋味鲜、酸、辣、脆,妙不可言,傣族人随便哪家都有百来斤酸笋,一天也离不开。而第一次吃酸笋的人,大多数都难于接受它的怪味道,吃过几次又会被它臭中带香的奇异口感所折服。

九.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白茶

腾冲白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腾冲白茶

腾冲县茶叶协会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十.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羊奶果

【别名】牛虱子果、羊山咪树、长匍茎胡颓子

【来源】胡颓子科羊奶果Elaeagnus sarmentosa Rehd.,以根、果、叶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归经】酸,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收敛止泻。主治哮喘,虚咳,慢性支气管炎,肠炎,腹泻,跌打肿痛,风湿疼痛,黄疸。还可治吐血,咯血,咽喉肿痛,感冒,小儿惊风,疮癣等症。

每年3、4月份,早熟的羊奶果匆匆地扑入人们的眼帘:椭圆形,色红如血,略大于鸽卵。如拈一粒送入口中,轻轻一咬,酸甜的果汁便喷涌而出,但酸味过重,令人牙酥,如以糖水浸之则味甚佳美。

羊奶果学名密花胡颓子,为胡颓子科多年生常绿攀缘灌木,产亚洲热带,越南、马来亚、印度及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均有分布,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3—4月,果实营养丰富,可食率为73.3—91%,每100克鲜果含水90.6%,粗蛋白质2.45%,粗脂肪2.8%,总糖5.1%,总酸1.45%等。果实多汁无毒,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汁、汽水、罐头、蜜饯等食品。由于其果实成熟较早,可作水果淡季市场和食品工业原料的新品种。其根、叶、果均可入药,用于治消化不良、咳嗽气喘、咳血、腰部扭伤、痔疮、疝气等。

胡颓子通常生长于山地杂木林内或向阳沟谷旁,有时生长在三角枫或麻栎等树上,形成树上生树的奇特景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胡颓子也经常被作为观叶或观果盆景请入大雅之堂。

来芒市旅游可以带回去的特产瑞丽芒市可以带走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