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特产哪里最好 忻州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3 20:52:37

一. 山西省 忻州 保德 保德猪头肉

猪头肉的美味,于民间早就声誉鹊起,据说淮扬菜系中的“扒烧整猪头”火工最讲究、历史最悠久,是道久负盛名的淮扬名菜。猪肉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猪头肉适宜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肥胖、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猪头肉为动风发疾之物.凡有风邪偏盛之人忌食猪头肉。猪头肉的食疗作用,性平,味甘咸;补虚,滋阴,养血,润燥。

二. 山西省 忻州 代县 代县豇豆

代县豇豆,有长豇豆和饭豇豆三个品种,其颜色有纯黑、黄黑、紫色和褐色多种,豇豆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既可做豆馅食用,又可煮粥或做成多种面食。特别是与小米煮成粥吃,其味更加可口,备受人们欢迎。

三. 山西省 忻州 神池 神池麻花

神池麻花,为五台山区的名食之一,于食品业著称甚久,蜚声北方各地,其配料是酵肥三份,水二份半,油半份,糖、碱少许。炸时用葫油,要清澈澄净,以不起沫不冒大烟为宜。神池麻花看去色鲜美,闻之扑鼻而香,吃起来脆而不硬,酥而不散,香甜耐嚼,回味无穷。

制作材料:

精面粉、植物油、白糖、精盐、食碱各适量

步骤:

1.盆内加入面粉、适量的糖、精盐、食碱和水和成软硬合适的面团,摘成剂子,搓成小条,放在案板上,用洁布盖好。

2.取剂子用左右手从两头反方向搓,搓上劲之后,双手一提,面条自动盘成麻花,再用手搓紧,成麻花生坯。

3.锅内加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麻花生坯,炸至金黄色即可。

麻花的制作要领:面团要揉至光滑饧透,油炸时要用小火。

麻花的特色:色泽金黄,香甜酥脆,根大股匀。

四. 山西省 忻州 原平 原平梨

产地: 山西省忻州地区原平县境内

产于忻州地区原平县境内。原平,为国内著名的梨产地之一。

原平梨中,主要品种有夏梨:秋皮梨、油梨、香水梨、黄梨、才梨、瓣子梨。此外,酥梨是近十多年才发展起来的大面积产品。原平梨的特点是:个大、皮薄、水多、酥脆、香甜、果肉细、味美。

原平梨种植历史悠久,当地农民、梨农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种植与储存经验。当年的梨,在成熟后可储存6~7个月。还有的能储存到第二年新梨上市。初熟的梨,经过入窖储存,颜色由黄绿变成纯黄色,由初熟时的略带酸味变成了纯甜味。物美价廉又便于储藏,这是原平梨能远销而又受到大众欢迎的原因。

五. 山西省 忻州 繁峙 繁峙黄芪

繁峙黄芪,因产于北岳恒山亦称“恒山北芪”。繁峙黄芪,色泽光,外皮美,心黄,空心小,条粗而长,无叉枝,粉性饱满,含糖率高。黄芪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味甘,性温,是补气的要药,有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的作用。医学还认为北芪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治疗因化学物质及放射线接触,或原因不明的白细胞减少症。被誉为我国的“王牌正品”。远销南方诸省及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等地。

繁峙黄芪被誉为“黄芪王”,其条匀顺直,皮光纤细,色泽黄亮,粉性大,空心小,为中国北芪之正宗。恒山黄芪富台蔗糖、葡萄糖、淀粉、黏液质、叶酸、甜菜碱、胆碱、树胶、纤维素以及多种氨基酸。我国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黄芪列为上品,称其为补药之长。根入药,味甜,性温和,具有泻阴火、益正气、壮脾胃、去肌热、排浓止痛、活血医疮等功能,主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痛疽等症。当地群众用黄芪煮肉,可除去腥气,增加营养,黄芪羊肉汤是浑源一带款待贵客必不可少的佳品。

六. 山西省 忻州 神池 神池黍子

神池黍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神池黍子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的。神池黍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神池黍子产于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种植历史悠久。神池县独特的自然条件和高寒冷凉风沙大的特点,十分适合黍子的生长。黍子,性黏,常用来做黄糕、酿酒。黍子褪壳后本地人叫黄米,黄米可以做成各种传统美食;磨成面,谓之黄米面,又称糕面。用糕面做成的油糕,是本县人推崇的最隆重也是最传统的食品。逢年过节,油糕用来祭祀或家中有重要客人及逢重大节日,油糕也是必备佳品。油糕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口感绵软、筋道,吃了后很“管饱”,有民谚道“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荞面饿断腰”。

黍子,单子叶禾本科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北方,耐干旱,叶子细长而尖,叶片有平行叶脉。籽实也叫黍子,淡黄色,去皮后俗黄米,,黄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性黏,常用来做黄糕、酿酒。

黍子籽粒中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小麦、大米和玉米,尤其是蛋氨酸含量,每100g小麦、大米、玉米分别为140mg、147mg和149mg,而黍子为299mg,几乎是小麦、大米和玉米的两倍。

神池县海拨高、温差大、高寒冷凉。独特的地貌、完整的生态、凉爽的气候孕育了神池羊肉、月饼、胡油、南瓜等众多纯天然绿色食品。

2013年,山西省神池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神池黍子”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神池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地处管涔山西北麓,东与朔州市接壤,西与五寨县毗连,南距管涔隔宁武,北负洪涛界偏关县、平鲁区。地理坐标:东经111°42′—112°18′,北纬38°56′—39°24′,县域面积1472平方公里。神池黍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境内的龙泉镇、义井镇、八角镇、太平庄乡、东湖乡、大严备乡、贺职乡、虎北乡、长畛乡等9个乡镇23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东经111°42′—112°18′,北纬38°56′—39°20′。黍子年种植面积1300公顷,年总产6000-7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品质:神池黍子为糯性,呈淡黄色,去皮后俗称黄米,为黄色小圆颗粒,直径大于谷子,约2毫米;黄米磨成面,称黄米面,粘性很高,百姓一般做成油糕,当做上品,在家中来客,过年过节,重大活动中拿出招待客人。内在品质:神池黍子中蛋白质含量相当高,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含量最高。质量安全规定:符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茄果类蔬菜等37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的通知》中关于小杂粮的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小杂粮》NY 5305-2006,以及《GB4285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标准和要求。

七. 山西省 忻州 偏关县 偏关小米

偏关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偏关小米产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具有悠久的原始农垦文化底蕴,据《偏关县志》记载,谷子种植面积1951年为152704亩、1963年为130774亩,2012年为143000亩。据历史文献记载,谷子为偏关县缴纳公粮主要品种,且每年保持在15万斤左右。而且当地还有用小米做酸粥吃的习俗。《偏关县志》记载:相传战乱年间,主人淘米准备入锅,发生战乱,待战后归来舍不得弃之而熬粥吃来,结果发现适口性更好一直延续至今。过去在“十年九旱”的困难时期,偏关人靠小米度过了饥荒年代;现在,偏关成为山西省推广张杂谷子最早、种植面积最大、农民得实惠最多的县, 产量和效益也成倍增长。

偏关县地处黄土丘陵区,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小杂粮生产区,所产小米色泽金黄,口感光滑,熬稀粥时液面会形成一层米油皮,营养价值颇高。经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检测,含粗蛋白11.20%,粗脂肪4.84%,直链淀粉17.28%,胶稠度80mm,碱消指数3.4,具有和胃、安眠、健身、养颜等功效,是老人、病人、产妇宜用的滋补品。

地域范围

偏关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黄土丘陵区,为黄河从内蒙入晋南流的交汇处,境内山地属管埁山脉。东与神池、朔州市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南与河曲、五寨两县相连,北靠长城与内蒙古清水河县毗邻。地理坐标:东经111°21′—112°00′,北纬39°12′—39°39′,县域面积1685.4平方公里。偏关小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包括偏关县境内的老营镇、天峰坪镇、新关镇、万家寨镇、水泉乡、陈家营乡、窑头乡、楼沟乡、尚峪乡、南堡子乡10个乡镇224个村。东至老营镇贾堡村,西至天峰坪镇寺沟村,北至万家寨镇滑石村,南至楼沟乡杨家窑村。近几年谷子年种植面积保持在6667公顷以上,年总产40000吨。

八. 山西省 忻州 保德 保德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黄河经过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后,急转直下,流经忻州地区偏关、河曲、保德。这一时宽时窄,既有天选地设的安静环境,又有上游冲段河水弯弯曲曲,击沉淀的营养物质。黄河鲤鱼尤以保德县天桥峡及河曲县唐家会一带所产最负盛名,其特点是嘴大、鳞少,脊梁上有一道红线,肉肥味美,独具风味。捕鱼盛期在清明时节,谓之“开河鱼”。黄河鲤鱼,一般1.5公斤,大可2~3公斤。据传古时天桥每年捕鱼可获万斤。自明代以来,黄河鲤鱼被列为贡品。

九. 山西省 忻州 保德 保德红枣

保德红枣的主要品种是油枣,是山西省名枣之一,栽培历史悠久。1963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谷果树研究所,根据冯玉和家谱考究保德枣树栽培史约有1100余年。

保德县产枣区,集中在沿黄河的冯家川、神山、杨家湾、韩家川等村一带。以冯家川所产者为最佳。故流传着“口里猪,口外羊,冯家川的油枣寸半长”的谚语。该地区平均温度为9.5℃,年降雨量为599.4毫米,海拔850米左右,有利于红枣的生理生化活动和糖份积累。这一带主要栽培品种除油枣外,还有团枣、小枣。油枣得名始于清朝,相传康熙皇帝品尝了冯家川埝盘儿(地名)产的红枣后,觉得油性很大,称赞说“好油枣!”因之而得名。这种枣核小、肉厚、糖份大,外形椭圆,大小均匀,平均个重10.2克。干枣含糖量57.85%,含酸量1.87%,糖酸比3.09%。这种干枣肉润如油,糖丝长亮,品质佳美,誉满省内外。远销陕西、内蒙、东北等地,进而打进国际市场,很受欢迎。

十. 山西省 忻州 忻府区 忻州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栲栳kǎolǎo)是山西高寒地区尤其是忻州地区的一种面食小吃。栲栳是指用柳条编成,形状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象“笆斗”,民间叫“栳栳”。是用竹篾或柳条编制成的一钟上下粗细一致的圆框,形状象斗,是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钟用具,因“栲栳栳”形如“笆斗”故得名。

其中忻州的做法最典型:将莜面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酷似蜂窝。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汤调和,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异常,回味无穷。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中有“……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菜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生动地描述出山区人民的食俗风情。“莜面栲栳栳”这种山区普通的杂粮便饭,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忻州特产什么值得带忻州十大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