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特产常州有吗 无锡特产十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3 23:27:59

一. 江苏省 无锡市 江阴 烩鳝

烩鳝,是江阴历代名菜中的又一道以黄鳝为原料烹制也来的菜肴。其烹制成菜后,酥香松软,咸甜相隔,口味特别适应江阴人的爱好,且营养丰富,故受到历代江阴人的喜爱,能成为江阴的名菜。



烩鳝的烹制方法是:



取粗壮的活黄鳝两条,用开水烫死,抹去其身上的腻味,并去其头,尾,骨,划成鳝丝,粘上蛋清,待用。将炒锅置于灶上,加入油,用旺火烧热。待油温烧至六成热时,则将鳝丝投入,让其炸黄,然后,倒入漏勺,沥去油。



锅底留油后,复移灶上,将炸黄的鳝丝投入,加入黄酒,酱油,精盐,葱姜末和少许高汤,先用旺火煮之,待泡沫溢出,撇去,则加入白糖或冰糖用小火焖之。待糖化,即可起锅,装盆,食用。烩鳝与其他黄鳝菜相比,有不同的特点:既鲜又香,既酥又软,既咸又甜,口味,口感都比较好。



烩鳝,原本是江阴夏季的时令菜,以小暑前后食用的人为最多。其除了能独立地当作菜肴吃外,还能作为盖浇面的浇头使用。江阴历史上的名面――鳝浇面,用的浇头就是烩鳝,故鳝浇面也叫烩鳝面。

二. 江苏省 无锡市 惠山 梁溪脆鳝

梁溪是江苏无锡的别称,在无锡城西一条流经市区的河叫梁溪。相传它因南朝梁武帝时曾对其加以修浚而得名。也有的说是因为东汉名人梁鸿曾居于此地故得其名。无锡南滨大湖,西倚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城市。这里水产丰富,所产青鱼、鲫鱼、塘鲤鱼都鲜活肉嫩,特别是鳝鱼鲜肥细嫩,更受人们喜爱。据说在明末清初,无锡厨师就用活鳝,经开水煮熟去骨划丝,入油锅炸脆再用酒、酱油、糖、味精、五香料制成浓卤烩煮,鳝丝甜鲜松脆,是佐酒的上等佳肴。后来,此菜便闻名全城,驰名江苏各地,成为无锡著名的传统风味菜,现在上海许多苏锡风味菜馆都经营此菜。( 无锡)

三.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常州大麻糕

常州1糕是江苏省常州市的特色糕点。1糕色呈金黄,香脆松软甜鲜,皮薄酥重,层次分明,为江苏地区风味名点,其中常州最为著名。

常州1糕是独具常州风味和口感的传统美食之一。常州1糕制作工艺始创于清咸丰年间,由仁育桥畔的长乐茶社王长生点心师傅首制,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全球华人中最负盛名的美食家当数唐鲁孙,其系镶红旗清末贵族后裔,从小锦衣玉食,亲历皇家生活,精于口味家厨奇珍,又随先祖游遍华夏,尝尽各地美食。在唐鲁孙“何从遣有生之年”的美食名单里,赫然就有常州1糕和常州豆斋饼。

常州1糕,选用上等猪板油、上白面粉和脱壳芝麻、白糖、精盐等原料经熟练人手精制,然后用传统的桶炉烘制而成,颇具传统风味,有甜、咸、椒盐三味,圆、椭圆等形状,色泽金黄,皮薄酥重,油而不腻,香脆松软,层次分明。甜馅鲜甜爽口,咸馅喷香味美,因其老少皆宜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馈赠亲朋的名点佳品。常州1糕制作须经过和面、搅拌、揉搓、 包馅、成形、烘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做常州1糕,需要面缸、擀面杖、咸操、刷子、撩里(铅丝网成)、桶炉、铲子等传统手工制作工具。常州1糕制作工艺收入《中国小吃谱》。1983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1985年获市优质产品称号,1990年,入选常州十大名点之列。

现在市场上比较好的1糕有:在淹城美食街上的<常州麻糕店>生产的双桂坊牌1糕,这是由方兆兴大师的再传弟子,具有硕士学历的一级面点师严玉华女士打理的。还有:<马复兴面馆>在方兆兴、高金荣大师点拨下生产的<特制常州1糕>,这种麻糕每块重达220~250克,其中有一款椒盐1糕,是按传统配方恢复的一种叫“咸馅蘸糖”的工艺,这种椒盐1糕‘咸而不烈、甜而不腻’,现在还加了些松仁、瓜子仁、桂花,使这种1糕的口味更好。

常州1糕最好是要吃刚出炉的,才能体会到这‘脆’的风味,但大多数买到的麻糕都是冷的,作为礼品送人的1糕更不可能是热的,1糕冷了以后,一回软,口味要大打折扣,这也是一些外地朋友认为常州1糕不好吃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 江苏省 无锡 惠山 惠山泥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惠山泥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是江南风景胜地,游人来到高山,几乎处处都可以看到著名的惠山泥人。

据说从宋代开始,惠山就有泥人了。清朝以后,泥人的生产和销售达到了鼎盛时期。惠山泥人是用惠山脚下的泥土制成的。这种泥土不仅细腻韧糯,可塑性强,而且千而不裂,弯而不断。早在北宋照宁七年,苏轼途经无锡,即有“惠泉山下土如糯”的诗句。现在的惠山泥人,发展到用石膏制作,解决了惠山泥资源短缺的问题。

惠山早期泥人大致有1、人像和各种动物。前者售于佛教信徒作供奉用,后者作为儿童玩具。它们的长度一般在3—7厘米:造型简朴,粗犷略带夸张,绘彩色调鲜艳、单纯,对比强烈,显露出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其代表作是一对男女儿童,即泥塑大阿福。两个泥娃头绾双髻,笑容可掬,赤足盘膝,怀抱异兽,娇憨稚气,运人喜爱。

关于泥人阿福,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惠山有四只怪兽,即毒龙、恶虎、臭鼋和刁马,经常伤害人畜,践踏庄稼。后来有对名力阿福的双胞兄妹入山与四怪搏斗,四怪被除,兄妹俩亦因流血过多,离开人间。人们捏制了他俩生前形象,以作纪念。大阿福经过历代艺人的再三创作,栩栩如生,给人以健康、幸福和美好的感受。

惠山泥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手捏戏文、京剧脸谱、人物动物、实用玩具(带温度计或者卷笔刀之类)等,这些作品小巧玲珑,人见人爱,价格使宜,是访亲问友的最好礼品。

惠山的主要街道——横街和直衔有许多泥人店,成为远近闻名的“泥人一条街”,每天都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旅游参观团和游客。惠山泥塑除供应当地旅游市场外,还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各国。

五. 江苏省 无锡 新吴区 肉骨头

无锡叫化鸡现在是没人吃了,肉骨头大受欢迎。无锡人喜欢吃酸酸甜甜的东西,肉骨头的味道会令人想到糖醋排骨,但是骨头上面的肉更松、更厚、更酸甜适度,连骨头都酥得可以咬着吃。好几年前肉骨头就做成了真空包装,火车站常见人八盒、十盒地往车上提。

六. 江苏省 无锡市 无锡酱排骨

无锡酱排骨是江苏省无锡市的特色美食。无锡酱排骨是一道老少皆宜的江苏名菜,其色泽酱红,肉质酥烂,骨香浓郁,汁浓味鲜,咸中带甜,充分体现了无锡菜肴的基本风味。

无锡酱排骨和无锡清水油面筋、惠山泥阿福并列为无锡三大名产而驰名中外,兴于1872-1909年(清光绪年间),随着无锡市工商业的迅速发展,许多肉店聘名师,苦经营,创名牌,争生意,先后出现过“老三珍”,“陆稿荐”,“老陆稿荐”,“真正陆稿荐”等牌号。由于相互竞争,肉骨头的质量不断提高。

无锡排骨的烹制十分讲究。一是选料精,需取三夹精的草排为原料。这种草排为原料。这种草排,一头猪身上只有七八斤,它的特点是肉质细嫩。二是作料要好,需要用黄豆酱油,绵白糖,老廒黄酒,还有葱、姜、茴香、丁香、肉桂等烹调。三是操作要严,一百斤生的肉骨头,要加酱油十二斤,白糖三斤,黄酒三斤,用文火烧两个小时。最后制得六十四斤左右的无锡排骨,并保持其特色。

大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其中一节讲到无锡酱排骨,“虽然不是蔗糖产区,无锡人却执著地选择了‘甜’,当地人认为,酱排骨最能代表无锡的美食,除了在选料和烹饪方法的讲究,最富盛名的,还是它浓重的偏甜口味……传统做法里,食糖几乎占到排骨重量的十分之一,这在中国其他地区的吃客们看来,实在难以想象。”

七. 江苏省 无锡市 锡山区 龙凤腿

龙凤腿主料鸡丝、虾仁。将拌匀的鸡丝、虾仁均分在网油上,包成鸡腿状,放入七成热油,炸熟即可。此菜色泽黄,外松内,内鲜嫩。

【特点】:

造形美观,色泽褐黄,外松脆、里鲜嫩,口味香咸。

【原料】

鸡丝450克、虾仁100克。 猪肉油150克、鸡腿骨10克。鸡蛋50克、白糖10克、辣酱油7.5克、盐7.5克、绍酒20克、味精2克、葱20克、胡椒粉3克、淀粉20克、花生油1250克(实耗油150克)。

【制作过程】

将鸡丝、虾仁同放碗内,加鸡蛋、白糖、辣酱油、精盐、绍酒,味精、葱末和胡椒粉拌和待用。猪网油漂洗干净,切成10厘米见方的块,将鸡丝、虾仁分别放在网油上,鸡腿骨摆放在网油的一端包成鸡腿形。鸡蛋加干淀粉调和。油锅上火,烧至七成热(约175℃)时,将龙凤腿坯逐个沾满干淀粉,再拖蛋糊,滚上面包粉,下入油锅炸至淡黄色,将油锅移至小火上炸1分钟至熟,用漏勺捞出,整齐摆入盘中即成。

八. 江苏省 无锡市 锡山区 无锡水蜜桃

产于江苏无锡。无锡水蜜桃所以成为桃果中之上品,一是地理条件好。无锡地处长江之南,滨临太湖,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果实膨大期的需水量,为果肉细嫩、汁多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重视品种选育。以“二白”为主的优良品系,是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经过了多年的选培后代,又分别选出不同成熟期的姐妹品种。从7月上旬到8月上旬的早、中、晚熟类型的无锡水蜜桃;第三是栽培方法。无锡蜜桃的大田栽培,素以精耕细管著称。形美、色艳、味佳,皮薄肉细,汁多甘厚,味浓香溢。

九. 江苏省 无锡 宜兴 宜兴阳羡茶

宜兴阳羡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兴是我国久负盛名的古茶区之一,如今这里已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在宜兴山区,青山逶迤,绿带萦绕,百里茶区生机勃勃,清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人称“茶的绿洲”。“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阳羡紫笋茶历来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 无锡)

享誉一千多年的阳羡唐贡茶,当今作为国家级名茶的是“刑溪云片”和“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外形宽扁挺直,翠绿显毫,泡出的茶,汤色清翠明亮,叶底嫩绿成朵。阳羡雪芽,造型纤细挺秀,银毫披覆,犹如沾雪的幼芽,泡出的茶,汤色润绿透亮,叶底细匀幼嫩如雀舌。两种茶都香气清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十.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高塍猪婆肉

高塍猪婆肉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高塍镇的特色美食。宜兴高塍猪婆肉色艳、肉香、味鲜、皮沙,为大众喜爱的下酒之物,亦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高塍红烧猪婆(母猪)肉历史悠久。始出于宜兴市高塍镇桃园村陈氏家族,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先祖们以农耕为生,生活艰难,多有农户饲养猪婆,产仔出售,以补生计。每只母猪产了10窝左右小猪就无膘而不再怀胎,因其肉腥难食而不得不弃之。桃园村一陈姓农民,觉弃之可惜,遂试用多种佐料,烧制成美味猪婆肉。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途经宜兴高塍时,偶然用餐吃到了当地陈家猪婆肉店烧制的猪婆肉,觉奇香扑掉鼻味道上乘,连声称好,挥笔提匾:“高塍猪婆肉”。这匾被店家高挂于店堂,并将当天烧制乾隆所吃的猪婆肉汤敬称为“乾隆老汤”,嗣后,每每盛小勺“原汤”加进第二天烧煮的猪婆肉汤里,以此类推,即成“祖传秘方”。代代相传。现烧制的猪婆肉更是色香味齐全。

高塍猪婆肉的制作方法是:把不能再生仔猪的0猪,宰杀洗净后剁成6大块,下锅烹制,看着火候适时加上茴香、生姜、桂皮、芗草糖、黄酒等调料,其中烧制一只猪婆黄酒要用2至3千克之多,最后投下大红(食用色素),白肉由浅入深渐变赤色,煞是好看。随之飘出的香味也越来越浓。烧制时间一般为一天,当起锅时,那股鲜美而又奇特的肉香飘溢四方。一旦熟肉起锅来趁热尝鲜的络绎不绝。有买“厚头”腿肉的;有买“薄头”腰囊的;老人们喜欢既便宜又脆嫩的“省肠”(子宫)和奶酥;青年们喜欢啃猪蹄;更有人专买肉骨头啃。其中,用饲养时间超过4年的老猪婆烧制的猪婆肉,不仅油而不腻,而且肉皮香脆爽口(称之为沙皮),更是上品。其味之鲜美,没法用语言表达。卖肉人常用沿湖荷花塘采摘的荷叶,洗净晒干,作为猪婆肉的包装。

即使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仍有人在“地下作坊”烧制,只是不用色素,改用白烧,悄悄提篮小卖。马克思主义教育家蒋南翔提起家乡和红烧猪婆肉,称赞它是“名不虚传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并嘱咐高塍的干部要用高科技提高猪婆肉质量。1995年,台胞虞兆中返乡赠建“兆中图书馆”,见乡亲们用高塍红烧猪婆肉款待他,非常高兴地说:“一见家乡的传统美食,顿觉家乡父老更亲更近。愿这一地方风味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临行前,他还将乡亲赠送的猪婆肉带到了台湾。

现在的高塍猪婆肉已经借助真空包装行销全国各地。

无锡特产 排行榜江苏无锡特产是啥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