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12大特产 西双版纳特产最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2 07:45:25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骨头糁

此菜麻辣鲜香,酒香甜润,是布朗族开春后的美味肉食。常于冬末腌制,可贮藏2-3个月不变味,喷香扑鼻。与内地制地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用瓜叶包裹,入罐发酵而成

二.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西双版纳茶花鸡

西双版纳茶花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鸡是家鸡的祖先,因其啼声似“两杂茶花”故又名茶花鸡。公鸡体羽上体多红色,下体黑褐色。母鸡体羽上体大都黑褐色,上背黄而具黑纹,胸部棕色。该鸡成年公鸡体重1-1.5公斤,5月龄开啼。母鸡体重1-1.1公斤,6月龄开产,年产蛋130-150枚。蛋重约38克,蛋壳呈深褐色,孵化期21天。人工饲养原鸡具有适应性广、生长快、饲养粗放、采食量少、成活率高等优点。

寻常略大(雄鸟70厘米,雌鸟42厘米)的家鸡野生祖先。雄鸟上体力具金属光泽的金黄、橙黄或橙红 原鸡

色,并具褐色羽干纹。脸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红色,且大而显著。飞羽褐黑色,具栗色外缘。尾羽黑色具金属绿色光泽,中央两枚尾羽最长,下垂如镰刀状。下体褐黑色。脚蓝灰色。雌鸟上体大部黑褐色,上背黄色具黑纹,胸部棕色,往后渐变为棕灰色。 虹膜-红色;嘴-角质色;脚-蓝灰色。 叫声:只在春季繁殖季节鸣叫。雄鸟叫声如ge ge--ge ge中间有一明显停顿,最后的ge 非常短,如家养公鸡缩短的叫声。
体型近似家鸡。头具肉冠,喉侧有一对肉垂,是本属独具的特征。雌雄异色。雄性羽色很像家养的公鸡,最显著的差别是头和颈的羽毛狭长而尖,前面的为深红色,向后转为金黄色。这些狭尖的长羽 ,从颈向后延伸,覆于背的前部,比家鸡更为华丽。尾羽和尾上覆羽均黑,并具金属绿色反光,羽基白色,飞时特别明显。雌性与家养的母鸡相似,体形较雄性小,尾亦较短。头和颈项黑褐缀红;颈羽亦特长,轴部黑褐而具金黄色羽缘。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活血圣药”血竭

版纳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众多的奇异的药材,“活血圣药”血竭是其中的一种。血竭古称“麒麟竭”,主要医治:跌打、损伤、血瘀疼痛、风湿麻木、妇科杂症等病,同时也是配制“七厘散”药品的主要原料。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采用生长在季雨林中的龙血树,力口工成的“雨林牌”血竭是血竭中的正品,其疗效优于进口原料生产的皇冠牌血竭。1992年被云南省卫生厅审定为“云南优势药品”。1994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被国家科委评为金奖。1995年又获得第二届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和科技创新奖。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傣锦

傣锦是云南省傣族人民的民间织锦。傣族妇女人人会织,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傣锦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工艺品,以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绚丽、美观大方、坚牢耐用和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而著称。它的图案丰富多彩,有各种珍禽异兽的动物图案、五谷花卉和几何纹图案等。每种图案的色彩、纹样都有具体内容,如喜欢织红颜色的筒裙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象征吉祥;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收等。寓意深远的各种图案,显示了傣族人民的智慧,体现了对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傣锦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工艺,图案的设计是通过熟练的纺织技巧创造出来的。经常是单色面,用纬线起花,以花纹组织的要求非常严谨。傣族妇女首先将花纹组织用一根根细绳系在“纹板”(花本)上,用手提脚蹬的动作使经线形成上下两层后,开始投纬,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便可组成十分优美的傣锦。设计一幅傣锦图案,有时要几百根,几千根细绳,在“纹板”上表示出来,倘若结错一根绳,就会使整幅傣锦图案错乱不堪。傣锦图案的设计与组成真是巧夺天工,浸透着傣族妇女的智慧。

傣锦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发展,除了制作统裙,筒帕,床单,被面,窗帘,手巾等传统产品外,还设计制作出精美的傣锦屏风和沙发垫等新品种,以其鲜明的色调,瑰丽的图案,浓郁的民族风格,深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油炸蛹

油炸蛹又分为油炸蜂蛹、油炸粽叶卢蛹多种(竹蛹、粽叶卢蛹是嫩竹和嫩粽叶内生长繁殖的一种蛹)。这道菜只需将新获得的蛹用油煎熟即可。油炸蛹喷香扑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味美而又具有丰富的营养。( 西双版纳)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竹筒饭

云南的西双版纳是一个遥远而又美丽的地方,在这里生存的傣族人世世代代与竹有缘,人们种竹吃笋,又用竹子建房盖屋,还用竹子做成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如:竹桌、竹凳、竹汤匙、竹盆等,甚至做成竹锅烧茶煮饭。到了云南的西双版纳,就不能不尝尝那里傣家人特有的竹筒饭。

只需将新鲜竹节砍下,将优质糯米装入竹节,加水浸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塞住筒口,放在火塘内用文火烧烤或置于烤炉上烘烤把水煮干,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或地板上轻敲数遍,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融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竹筒饭是用新鲜的竹筒装上大米及调味料烤熟的饭食。多用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竹筒饭风味独特,源远流长,青翠的竹节里,米饭酱黄,香气飘飘,口感柔韧,味道极佳。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瑶族粑粑

瑶族粑粑,即瑶族粽子。是用糯米、猪油、肉掺拌在一起,用从山上砍来的粽子叶包成圆形,长约10公分左右的粽子,又叫做大粑粑。因用线绳或榄皮线条捆得较紧,故煮熟后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瑶族粑粑是端五节和其他节庆期间,瑶族招待客人和赠送亲朋好友的食品。( 西双版纳)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竹筒香茶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民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制法有两种,一种是采摘细嫩的一芽二、三叶,经铁锅杀青,揉捻,然后装入特制的嫩甜竹筒内,在火上烘烤,这样制成的竹筒香茶既有茶叶的醇厚茶香,又有浓郁的甜竹清香。又一种制法是将晒干的春茶放入小饭甄里,甄子底层堆放一层用水浸透的糯米,甄心垫一块纱布,放上毛茶,蒸约十五分钟,待茶叶软化充分吸收糯米香气后倒出,立即装入准备好的竹筒内。这种方法制出的竹筒香茶,即有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和糯米香。竹筒的口径约为6厘米,长25厘米左右,边装边用木棍将竹筒内的茶叶舂压紧,边装、边烤,边舂,直到竹筒内茶叶填满舂紧为止,然后用甜竹叶或草纸堵住竹筒口,放在离炭火约40厘米的三脚架上,以文火慢慢烘烤,约五分钟翻动竹筒一次,待竹筒由青绿变为焦黄,筒内茶叶全部烧干时剖开竹筒,竹香茶即制成。

饮用时,取出圆柱形的茶叶,掰少许放入碗中,冲入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竹香茶具有芽叶肥嫩,白毫多,汤色黄绿、清澈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回甜的特点。傣族群众到田间劳动,常常带上制好的竹筒香茶,在休息时,砍上一节甜竹,上部削尖,灌入山泉水在火上烧开,然后放入竹筒香茶再烧数分钟,待茶水稍凉后慢慢品饮。饮用竹筒香茶既解渴,又解乏,令人浑身舒畅。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粗制樟脑

樟脑,是以樟树为原料提取的林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医药和化工。天然樟脑在国际市场上较为走俏,具有较高的换汇率。我国的樟脑,仅福建、江西、云南和台湾等少数地区有产。西双版纳是云南历史上的樟脑主要产地。《十二版纳志》有记载说:“次于茶叶之外销副产品当推樟脑,每年由佛海至景栋输出大约在五百至六百驮,总值十三万左右之银元。”由此可见樟脑早已是西双版纳外销的。

西双版纳地区提取樟脑的樟树,与福建、江西、台湾的并非同种。以上地区的樟树,含樟脑、樟油于树干之内,须伐树干提炼,方可获得樟脑、樟油,得樟脑而毁樟林。西双版纳的樟树,樟脑与樟油主要含于叶内,只须取其枝叶蒸馏便可得樟脑樟油。

西双版纳的樟脑,又主要产于勐海县。樟树的分布以勐海县城所在地勐海坝子为中心。向勐宋、勐遮、勐混几个坝子的边沿和勐岗等地辐射。据勐海县科委80年代末期普查,当地共有樟树323499株,70%分布于勐海县坝子周围。主要有黄樟和毛樟两类,共十余种。其中有的主要含樟脑,有的主要含樟油。

西双版纳的樟树,多与茶树混种于茶园间,樟树与茶树的比例,一般为1:5。直到近代,勐海才开始建立纯樟林。

粗制樟脑,由农民用土法提取。提取方法旧志中记载为:“边民每于农事完时,多自由入山,采取樟叶,就地搭薪生火,用两口锅一个甑,即可以简单方法取得樟脑结晶。”如今农民提取粗制樟脑多用旧法,即将樟叶塞入经过密封处理的甑内,在锅内加水煮熬,甑顶部再置一口铁锅盛装冷水作冷凝器,使樟叶中挥发出来的樟脑遇冷后凝结于锅底,从而取得粗樟脑。每甑可煮熬24斤樟叶,一般可获2两左右樟脑结晶,提取率较低。80年代中期,当地科委、乡镇企业局曾委托有关单位对粗樟脑的提取设备进行研究改进,使出脑率从原来的2.1%提高到2.6%。

为提高樟脑的质量,勐海县建立了精制樟脑厂,收购农民提取的粗制樟脑,生产樟脑精粉。

樟脑含有一股特殊的香气,可结紫黑色果实。当地群众常嚼未熟的青色果治腹疼。用樟木加工厂的木箱,盛装衣物可防虫蛀。

十.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蚂蚱酸菜

稻收后的秋夜里,手持电筒或火把到田间去,蚂蚱们静静爬在稻茬或草禾上睡大觉,是捕捉蚂蚱的好时光。 蚂蚱是害虫,专吃嫩绿的稻叶,稻收时节,已吃得肥壮,蚂蚱捉回后,倒入沸水中,煮沸三至五分钟,捞在筲箕里晾干。用手揉去蚂蚱的双翅和脚。撒入适量的盐、辣子面、花椒粉、炒黄豆粉、数滴酒,轻轻揉均匀,腌入罐中,两三周后就成了清香润口的哈尼蚂蚱酸菜。奶浆菌酸菜 几阵秋雨后,黄红色的奶浆菌出得很勤。腌制奶浆菌酸菜,最好以当天生长当天采捡,菌盖尚未全部展开的为佳。 拧去带泥的菌脚,充分用清水浸泡,涮洗干净。把水烧沸后,倒入奶浆菌,煮熟,捞在筲箕中,晾至捏不出水为止。撒入适量的盐、辣子、花椒、炒黄豆粉、茴香子、草果面、数滴酒,拌均匀,装入瓦罐中,压实。两三周后,随时可以取食,蒸或油炸,生食或烧汤,酸度适中,生津润口。(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必买十大特产西双版纳特产排行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