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县土特产品企业信息顺企网 闽清食品厂房报价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7 06:03:32

一. 河北省 廊坊 永清县 永清驴肉

永清驴肉

永清驴肉是地方名优,俗称“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均为美味佳肴。大城驴肉源于明代,祖传方法制作,配料讲究,风味独特,有清香怡人,美而不腻之感,是饮食“三宝”之一。清朝总管太监李莲英曾将驴肉献予慈禧太后,得誉“地上珍品”之称,从此驴肉名声大振,路经之客必购品尝。改革开放以来,驴肉得以开发,采用传统加工制作方法,经高温消毒,真空包装后行销全国,已成为旅游食品,餐桌佳肴,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二.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闽清檀香橄榄

闽清檀香橄榄是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的。闽清檀香橄榄,又称白榄、青果、黄榄,其果较小,果皮深绿色,肉带黄色,质脆,清香可口,晚成熟品种。

闽清县种植橄榄的历史可上溯至唐代。上个世纪80年代末,该县开始大规模种植橄榄,至2006年橄榄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1996年,闽清县被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发展部授予“中国橄榄之乡”称号。闽清芳雨天源橄榄有惠圆、长营、檀香等多个品种,其中惠圆品种最多,每年产量是闽清所有橄榄产量的一半左右。闽清橄榄特别好吃,它比较嫩脆,又回味,甜的回味。

檀香橄榄为果中极品。其果小而圆,肉厚而质脆,始偿稍带苦涩,嚼后清香甘甜,回味绵长。自唐代以来,被列为贡品。

檀香橄榄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钙、铁、抗坏血酸等营养成份及微量元素,种仁含油58.1%,有降血脂、助消化、生津解毒、健胃醒酒减肥、促进儿童骨骼发育等功效。史书早有“味虽苦涩,咀之芳馥,胜含鸡骨”的记载。

闽清檀香橄榄药用价值很高,其根、果、仁、核均可药用。根:涩、微温,祛风、行气、止咳、止痛、散胸积气,治背筋酸痛、胸部积伤闷痛;果:治久咳、喉炎、骨鲠。《增补本草备要》记载橄榄能“清咽生津,除烦解酒”。《本草纲目》记载橄榄能“治咽喉痛”。

三.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灵山县藤编品、芒编品、竹编品

主要品种有桌、椅、茶几、花篮、花瓶、果篮、菜篮等,花色品种可根据客户需要生产,主要供出口。目前,灵山编织竹制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广受世界各地人民的欢迎。

四. 辽宁省 大连市 普兰店 普兰店石刻品

普兰店市生产的石狮、墓碑等雕刻工艺品及城市建设用材、路边石等,因其质量优良,加工精美,深受用户欢迎。石制品已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五. 河北省 廊坊 永清县 伊丽莎白瓜

伊丽莎白瓜

六. 河北省 廊坊 永清县 南沙酥

南沙酥

南沙酥又名八沟糖饼。以白糖、青红丝、瓜子仁、核桃仁及调料作馅,以面粉、养麦粉和面,包馅成型,烙制而成。酥脆、香甜、爽口,清康熙帝至平泉围猎,食而赞之,遂为贡品。已有500余年制作历史。

七. 河北省 廊坊 永清县 永清胡记烧鸡

始于清末,早于北京经营,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亲传四代,奉承独家中药秘方薰煮,煮至骨,肉相离而形不散之细处。葆有口味香润、松嫩、细腻之特点,畅销北京、廊坊及周边区、市、县,“胡记”烧鸡是永清知名老字号。

永清胡记烧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小吃。始于清末,早于北京经营,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亲传四代,奉承独家中药秘方薰煮,煮至骨,肉相离而形不散之细处,有口味香润、松嫩、细腻之特点。

永清胡记烧鸡是选用当地农家散养的健壮小土公鸡,(2市斤重以上)经宰杀、退毛,去内脏,泡净血水后,用蜂蜜上色,凉一会后,下至七成热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入老汤,并加入白芷、八角、凉姜、丁香等18味传统佐料,大火煮开,改用小火闷煮3-4小时,出锅后色泽金黄油亮,味道鲜美,肉烂脱骨,风味独特,是各种宴席,馈赠亲友之佳品。

八.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 八品莲花茶

八品莲花茶是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的。八品香莲是纯天然的有机茶品,内含世上少有的莲花胚胎素,具有活化肌肤,美容养颜的功效。

莲花茶以莲花为原料,是一种保持鲜花本色的高级天然饮品,既环保生态,又能触动饮茶者遐想……莲花茶富含维生素、抗坏血酸以及人体所需要的钙、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不但具有清火解毒、益肝健脾等功效,还能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莲花茶的泡法也有严格的要求,首先水温要控制在80摄氏度左右,再分次添加开水。冲泡莲花茶第一次只加少量开水,把莲花刚好浸没为宜,不要 加盖。待莲花完全浸泡展开,再续水冲泡,入味后即可饮用。喝完茶后,泡过的莲花不要扔了,可涂抹在皮肤上。

据悉,2013年西充县义兴镇百科生态园区共种植了200亩“八品莲花”,每一朵的价格可卖到15元。目前,“八品莲花”采取网上订单销售模式,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端市场。

九.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闽清糟菜

名扬海内外的闽清糟菜,酸甜可口,味道鲜美,清香扑鼻,开胃开脾。它特别适合作为早餐佐菜,同时它还是炖排骨、肉骨汤、鱼汤的上等佐料,尤其是用糟菜烧煮的上排汤,味道更是鲜美。

最正宗的闽清糟菜是梅城镇洋桃村人手工制作的。糟菜的原材料洋桃村人叫瓜菜(芥菜),瓜菜有两个品种:一种个头不高,枝秆叶都较嫩,这是专门作为蔬菜现吃的;另一种是枝秆叶较粗,个头很高,吃起来不太可口,但是经得住晒,因此特别适合制作糟菜。制作糟菜的每一道工序都非常讲究,从瓜菜的晒干程度、酒糟的选择和盐巴比例的搭配,再到把酒糟和按一定比例盐巴搅拌好的混合物抹到晒干后的瓜菜干上,甚至连怎么绑成一捆一捆,都是很讲究的。而且要制作上等的糟菜,这仅仅还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下面繁杂的工序丝毫不能掉以轻心。怎么把绑成捆的瓜菜放进干水缸里,层层叠好,直至最后封口,封好后还要把水缸倒过来放进木灰里,大约要经历六七个月后,水缸里的瓜菜才会变成糟菜。木灰最好是从灶台里直接泻出来,这种灰对制作上等糟菜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这种灰特别能吸收水分。如果木灰不能达到吸收水分的目的,那么,制作出来的糟菜就会变成烂叽叽的,严重影响糟菜的质量。

闽清糟菜原来只是在东南亚一带流行,因为那里的华人华侨特别喜欢吃糟菜,但现在,闽清糟菜已名扬全国。

糟菜还是闽清三宝之一。

闽清糟菜来历,闽清六都附近白岩山,山高林密,沟深洞多,三五十里方圆古木参天,荫翳蔽日,野兽多,猴子也多。庄稼菜园常受糟蹋,人畜不得安宁。农家为防兽驱兽,人人都会打猎捕兽,自制扒拨箭、绊兽索、张猫机等诱捕野兽。一天,有个农民在菜园中安张猫机,本来想逮野猫山兔,谁想把猴子套上了。猴子吱吱乱叫,当农民赶到时猴子已挣脱逃跑。猴子见人赶来,便起报复心。当天晚上招来群猴,把这菜园的萝卜、芥菜拔个精光。一时吃不完,就放在悬崖顶上晾晒,晒干后,用带咸酸味的树汁和泥搓软,腌藏在砍断的毛竹里,表面用黄泥封紧,乱草遮密。不久,毛竹里的腌菜被人家发现了,人们尝到别有风味的“酸甜菜”,赞不绝口。这事传开了,大家深受启发,加工出更香甜可口的腌菜:将鲜嫩芥菜晒干,用酒糟和食盐抹菜搓软装入瓮中挤压紧密,再用黄土密封瓮口,再将瓮翻倒扣盖在草木灰上,半年后取出,就是芳香扑鼻、脍炙人口的腌菜了。因主要用红糟腌,故俗称“糟菜”。

剑川县茂源土特产品加工厂青川县宝源土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