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有什么特产品 海口特产什么最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8 19:00:20

一. 海南省 海口 美兰区 曲口蚝

曲口的海鲜蚝,那真是好东东,曲口蚝就是全海南最靓的蚝,在别处还没有吃到如此鲜美无比的蚝呢!蚝的食法炸、烧皆宜,而铁板生蚝更有风味。

二.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海南黄牛

海南黄牛又称高峰黄牛,据1976年出版的《广东省畜禽资源汇编》记载:海南黄牛的主要特征是肩峰隆起,外表略似印度瘤牛(zebu),其次是头长、额短、耳大、角短小、十字部高、体幅较广、四肢坚细、皮肤柔软而富有弹性、被毛短密、尾长。海南黄牛于2003年列入《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海南黄牛属役、肉兼用型牛。

海南黄牛密集区为海口市秀英区的羊山地区,主要分布在石山、永兴、遵谭、十字路、龙塘、旧州等镇。

主产区为东方、乐东、儋州、澄迈、定安等五个市县,其他各市县有少量饲养。

海南黄牛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它长期以来在海南丰富草原的自然条件下,在劳动人民的辛勤培育和严格选育下,形成了耐热、耐旱、耐劳、耐粗饲和抗病力强等优点,深受当地劳动人民所喜爱,尤其是在火山岩缺水地带分布密集。

海南黄牛在海南西部地区农家饲养极普及,据海南省统计局2005年统计产区黄牛饲养量达43.56万头,占全省饲养量的62%,可繁殖母牛达10.7万头,占全省的56%,当年产仔7.15万头,占全省的63%。2008年饲养量47.87万头,其中存栏37.31万头,出栏10.56万头。

海南黄牛公牛肩峰甚发达,一般高达7—19厘米。4—5岁的公牛峰高平均为15厘米(12—19厘米),阉牛峰高平均为11厘米(6—14厘米),其大小与去势年龄有关;2—3岁公牛峰平均7厘米(6—12厘米)。母牛的肩峰较低或不明显。当地群众认为肩峰分为两种,一种是峰顶较宽而厚,称为“盘型”峰;另一种是峰顶较夹而薄,称为“鸡冠型”峰。

海南黄牛成年公牛平均体重达293—384公斤,最重达419公斤;成年母牛平均重达260公斤,最重达408公斤;阉牛平均体重312—331公斤。

海南黄牛属中度体型。体斜长指数为107%--117%;胸围指数为132%--139%;管围指为14%--15%。

海南产肉性能:据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007年测定屠宰率平均为50.43%,净肉率I(净内重/胴体重)为76.85。皮厚为0.32cm,脂肪厚:腰脂厚0.23 cm;背脂厚0.47cm。肌肉厚为:大腿内厚为5.33cm;腰部内厚为1.78cm。

海南黄牛繁殖性能:母牛出生后一般为19—21月龄开始发情,发情周期为15—20天,(未经产的母牛发情周期长些,约在25--30天)。发情持续期为1—2天,母牛初配年龄为21—24个月。多数母牛为一年一胎,也有三年二胎。若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母牛在产后经50—60天便可发情配种。母牛一般在14—15岁后丧失繁殖力,若饲养条件好,可延长其繁殖年限。受胎率达81%,小牛犊成活率在85%以上(海南省畜牧管理站资料)。小牛患病较少,成活率高达95%以上。据材料记录,小牛在10月至次年8月份出生最多。

对海南黄牛的品种的评估:二千多年来,海南黄牛在海南丰富草原的自然条件下,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严格选育下,形成了耐热、耐旱、耐劳、耐粗饲、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皮薄、产肉率高、肉质细嫩等优点。为更好地整理品种资源和发掘品种的生产潜力,必需将海南黄牛的提纯和加大人工草原建设,制订科学饲养管理标准,列入海南省农业科技项目。建立省级纯种核心群,建立起不同方式的保种体系。大力扶持专业户,实行本专业场选育和开展群众性选育相结合。在做好品种保护的同时,面向市场开发合理利用,逐步实现资源社会化,逐步形成以保护促进开发,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在草原建设上,推广种植优质高产的禾本科牧草—坚尼草、皇草、九尾草等;豆科牧草—苜蓿属的拉花草、新银合欢。将海南黄牛在现有的基础上从役用向肉用转变,从数量到质量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开辟国际市场。

三. 海南省 海口 琼山 海南煎粽

【菜名】 海南煎粽

【所属菜系】 海派菜

【特点】 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香滑可口,耐人回味

【原料】 糯米500克、莲子25克、冬菇25克,干虾米25克、干贝25克、叉烧50克、熟猪油50克、味精5克、白糖5克、精盐8克、生油100克、鸭蛋液适量

【制作过程】

1、将糯米掏洗干净,上笼蒸熟待用;将莲子煮熟透,脱皮、除心;冬菇浸透洗净,滚水烫过后切粒,干虾米、干贝洗净蒸过,叉烧解成粒状。

2、将以上各料和精猪油、味精、白糖、精盐等一起放入糯米饭中拌匀,掐成10个大小相同的饭团。

3、热锅下生油,将糯米团均匀醮上鸭蛋液,放进热油锅中慢火煎炸,不断翻转使之均匀受热,煎成金黄色即可。

四. 辽宁省 大连市 普兰店 普兰店石刻品

普兰店市生产的石狮、墓碑等雕刻工艺品及城市建设用材、路边石等,因其质量优良,加工精美,深受用户欢迎。石制品已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五. 海南省 海口 龙华区 绿茶和红茶

海南传统出产的大宗出口产品。尤其是红茶,香味纯正醇厚,受到国外用户特别是欧洲用户的喜爱。五指山红茶被专家评为上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白沙县的绿茶,也颇受欢迎。( 海口)

六. 海南省 海口 琼山 姜奶

又称姜汁奶。以鲜嫩生姜汁及沙湾水牛奶制成。其鲜嫩胜于豆腐脑,奶味清香,辛辣浓香,有暖胃、止咳等功效,尤宜老人食用。

七. 海南省 海口 龙华区 海南椰子果

原料:澄面250克,糯米粉25克,白糖10克,沸水400克,大油少许,绿菜汁少许,豆沙馅200克,可可粉少许。

制法:

1.澄面和糯米粉混合后,盛放在盆内沸水倾入粉中,立即搅拌匀,将粉扣在案上片刻,加入白糖和大油,揉细腻,便成澄面粉团,用湿面盖上待用。

2.将1/5澄面粉团,加入可可粉,4/5加入绿菜汁,揉匀揉细。取绿粉团1份,包入1份豆沙馅,做成椰子形。再取1份可可粉团在椰子胚上做成蒂,依次做完。上笼蒸5分钟取出,表面一层油即可。

特点:富有观赏性,味美好吃。

八. 海南省 海口 龙华区 芝麻糊

芝麻糊

芝麻要洗净,炒香。米洗净,浸透,与黑芝麻同放盆中,加入清水,同磨成浆水,如用布袋滤过,煮成的芝麻糊会更为幼滑。在锅内放清水八碗,倒入沙精煮溶,水滚后,将芝麻浆倒入,用饭勺或筷子搅匀,煲滚后上盖,改用文火再滚片刻后,香滑可口的芝麻糊便煮制成。据说此品对便秘者有疗效。

九. 海南省 海口 龙华区 海南清补凉

海口的夏天的白天又长有热,但太阳一落山,温度降下来了,随着阵阵的凉风,椰子树下,一家又一家的清补凉摊子也陆续地摆出来了。  

海南的清补凉摊一般设在路旁,摆小桌子和小橱窗,旁边摆上一个保温冰桶,几套塑料的椅子和木桌。清补凉摊的小橱窗里放着一排塑料碗。在摊子前挑好自己想吃的,多少和品种都由自己定,也可以由老板帮忙挑,放到碗里,然后,他会在碗里倒满糖水(或者椰子奶),最后再在碗里放上一大块冰。只放糖水的就是普通的清补凉,放椰奶的就是椰奶清补凉,清爽可口哦!



海南清补凉是风靡热带海南岛的特色冰爽甜品。主要是以红豆(绿豆)、薏米、花生、空心粉、椰肉、红枣、西瓜粒、菠萝粒、鹌鹑蛋、凉粉、椰奶等多种配料炮制而成的冰爽解渴饮品。一碗清补凉就是一幅晃动的画。颜色是张扬中隐含内敛的清秀。大红的西瓜、暗红的枣、红长弯动的通心粉、米白的蓬散的木耳花、可爱的绿豆、饱满的鹌鹑蛋……一样就是一种跳跃的颜色。它富含多种维生素、性质温和、有下火消暑、清热解毒、润滑肠道、健脾、补肺、减少脂肪、美容等功能。甜而不腻、爽滑润喉、冰凉可口。深受各省份游客的喜爱和好评,吃了还想再吃。

十.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锦山煎堆

煎堆在海南俗称"珍袋"。海南各地制做的煎堆种类很多,有馅料实心煎堆,有夹心煎堆块,还有没有馅料的油炸空心煎堆。文昌胰锦山镇的煎堆已有数丰年历史,是一种名小吃。其特点是制作精细、用料考究、皮脆馅香、味道浓烈馅能十多种料和素荤、甜、淡各种口味以及块状、丝状各种形状。锦山煎堆选用上乘糯米制作果皮(有些还有粘芝麻),用花生油炸熟,不论果皮,果馅都有浓郁的香味。
海口值得带走的特产有什么海口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