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客家特产有什么 广东兴宁最有名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5 16:18:09

一.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客家酿鸡蛋

客家人擅长做各式各样的酿菜。旧时,物质匮乏,酿鸡蛋是客家地区款待亲戚朋友的最佳菜肴。小时候都盼望着能多走走亲戚,好美美地吃上一顿香喷喷的酿鸡蛋。味道鲜美,营养素含量全面,尤含蛋白质及矿物质。

说起客家人喜欢做酿菜的情结,传说是一种对饺子的情结所造就的。酿就是把类似饺子馅料的酿酱酿进豆腐等主料里,就像是酿豆腐、酿苦瓜、酿豆芽等。由于客家对“酿”情有独钟,把其他包进去的菜式也叫酿了,如“酿粄、酿春”等。酿菜看似简单,其实做起来也颇为花心思,最注重的是厨娘的手巧与耐心。还有人说,嫁到客家的媳妇,只有把酿菜做好了,才能算是称职的客家新娘哦。

用料:

鸡蛋4个,猪瘦肉50克,香菜2棵,姜、葱、油、味精、食盐、干淀粉各少许。

客家酿鸡蛋制作

①将瘦肉剁成肉末,葱和姜切成碎末。

②炒锅上火,加入油20克,放入肉末炒开,加入葱、姜末和少量的食盐等调料,将肉馅烧熟。

③将3个鸡蛋放入清水中煮熟,取出去皮切成两瓣,去掉蛋黄,在原蛋黄处放入肉末。

④将另外1个鸡蛋打入盘中,用筷子调打成泡沫,加入少量干淀粉,搅拌均匀,将调好的浆汁盖在鸡蛋上,将肉馅盖住即可,放入香菜,置入锅中蒸熟,即可。

二.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溜锅板

溜锅板是个很形象的名词,它的做法是把粘米调成稠糊状,用汤匙挑 起顺着锅壁溜下去沸腾的热油汤里去。一般是放咸味,但也有放甜味的,依各人所好这种方法做成的面食,又软又滑,口感好极了。如果再加点正宗的客家水咸菜。。。。。。啧啧!!( 兴宁)

三. 广东省 韶关 浈江区 客家卤肉

客家人喜爱将猪肉卤腌储藏,慢慢享用,卤的时间越长,肉味越香。将卤肉切片,慢火煎干,香味浑醇而不肥腻,是地地道道的客家菜肴。

四.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客家咸菜

客家人有千年的手工加工历史,咸菜历来成为客家人家中必备家常菜。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配方和加工技术,现成为色、香、味俱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小吃,是居家旅行、馈赠亲友之佳品。

客家咸菜富含氨基酸、维生素C、粗纤维素等各种人体所需元素。长期食用,有消食开胃,去除油腻之功效。

特点:酸甜适中,具有开胃消食等功效。

五.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客家点心

靖安客家人约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于山上片.客家人用家种与野生售票自制风味点心和食品待客.有茄子干、苦瓜干、姜片等;用果子晒的有杨桃干、木瓜干、杨梅干等;用糖食加工的有油果子、炒米糖、灰水米果等。客家点心制作要求选料精、工艺巧、造型美、色香味俱佳。

六.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花生焖猪脚

猪脚富含大量的胶原蛋白,花生的益处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个搭配肥而不腻,美味之余还美容,特别适合女性哦!皮肤紧致有弹性,由内而外的美丽。

原料:猪脚700克,花生100克,蒜仁30克,盐10克,酱油15克,白糖5克,味精5克。

制法:先将猪脚洗净斩件,花生用温水泡透,然后把猪脚放入高压煲加入少量水压5分钟,取出,起镬,下蒜仁爆香,加入猪脚、花生煸炒,落汤水,调入味料,转入沙煲用中火焖至焾软即成。

七.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兴宁龙田龙眼

兴宁龙田龙眼

八.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广东甜玉米

广东甜玉米面积及产量占全国50%以上,以鲜苞销售为主。广东第一玉米主产区是惠州。

20世纪80年代,广西育出了超甜20号甜玉米,这是我国内地第一个甜玉米品种,独特的风味立即风靡一时,地头价达到了1-1.6元/公斤。甜玉米的种植面积从零迅速升到了6万公顷。从2004年开始,广西玉米研究所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泰国合作,引进了“洋玉米”及育种材料,和本地品种杂交。科研人员正从这些“混血儿”中选出适合广西本地水土的“接班人”,让玉米增添“洋”口味。

近年来,依托罐头食品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广甜玉米种植技术,使甜玉米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得到实惠的农民群众迅速扩大甜玉米种植面积。

九.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客家牛肉丸

大家熟知的牛肉丸,很多人误以为是潮州菜。其实是正宗客家菜。早期汕头卖牛肉丸的小贩大部分是客家人,他们挑着小担挨街串巷叫卖。尤其晚上,在韩堤路八角亭至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常有穿梭小舟,船头挂着一盏小灯,专为停驳在那里的客家货船供卖夜宵,专卖牛肉丸汤。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以罗锦章制作的牛肉丸具有特色而闻名。

福建永定下洋牛肉丸,也相传由广东兴宁人传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客家牛肉丸,用客家话讲是“牛肉搏丸”,其制作过程喊“捣肉丸”。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礼记注流》列有八珍,第五珍叫“捣珍”其法是:“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肱(读枚,脊侧肉)。每物与牛若,捶反侧之,去其饵(筋腱),熟出之,去其颤,揉其肉。”此法在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称为“跳丸炙”,是因其弹性能跳而名。可见,客家菜系的“捣珍”技法,出自古人,来自中原。如此种种,都说明客家烹饪术作为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勘称古意浓厚,是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生活中凝炼出的智慧结晶。

十.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客家白斩鸡

客家白斩鸡的入闽时间似乎应该定在西晋末的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当时正是中原士族大逃亡的又一波高潮,蜂拥入闽者主要有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客家白斩鸡,当时不过以普通汉菜的面目,隐没在八姓匆促的逃亡脚步和八闽荒凉的山水之间。今的白斩鸡却早已升格为“无鸡不成席”的“汀洲第一大菜”。客家白斩鸡选料极为讲究,最佳的材料必须是当年尚未下蛋、重量两斤半左右的母鸡,而且必须是河田鸡;阉鸡次之,公鸡又次之。此等大小的鸡,肌肉纤维间脂肪沉积适量,因此口感嫩滑,过大过柴,都不为美。

除却客家做法之外,亦有“海派”与“岭南派”。

兴宁客家十大特产排名梅州兴宁特产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