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吃的特产是什么 蒙古最好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6 06:48:34

一. 内蒙古 通辽 科尔沁区 科尔沁蒙古馅饼

科尔沁蒙古馅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古馅饼是科尔沁一种传统的特色美食,在通辽市民族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保护好这一特色美食,使其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使通辽特色饮食文化走向全国,一直是通辽市工商局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次调研,认为蒙古馅饼应有自己的商标,形成品牌优势,做大做强蒙古馅饼产业,把“科尔沁蒙古馅饼”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辽市工商局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和市商务局积极合作,请示自治区工商局、国家工商总局,积极商讨注册“科尔沁蒙古馅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事宜,尽力指导和帮助通辽市餐饮行业协会设计制作商标图样和申请材料。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在9月28日终于以通辽市餐饮协会的名义向国家商标局提出申请注册商品(30类)和服务(43类)两个类别的“科尔沁蒙古馅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商标局对“科尔沁蒙古馅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受理,标志着通辽市餐饮服务行业迈向了品牌发展新的阶段。

蒙古馅饼的诞生有800年的历史。相传800多年前,科尔沁始祖哈布图哈萨尔晚年喜爱面食“兀都麻(烧饼)”,后来,王府中的厨师借鉴中原地区葱油饼的制作方法,以小麦面做皮,用牛羊肉为馅,手工压制成饼,两面煎至金黄色,使之外皮酥香软糯,肉馅鲜嫩清香。哈萨尔食后大悦,名之为“沙粒饽饽(馅饼)”。400年后,这种食品随着部落的迁徙,被哈萨尔的后裔带到科尔沁草原广泛流传,被称为“科尔沁蒙古馅饼”。历史上,“科尔沁蒙古馅饼”曾经是“大清国母”孝庄文皇后和康熙、乾隆皇帝的最爱美食。由于它历史悠久、制作独特,酥软香嫩、营养丰富,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发展,已经成为科尔沁草原上的各族人民喜爱的食品。2003年元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通辽视察期间,在通辽科尔沁宾馆就餐,“科尔沁蒙古馅饼”成为主餐之一,曾受到-赞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以及冯小刚、李双江、蒋大为、德德玛等艺术家,都曾食用后并给予高度评价,赞誉为“草原饮食文化中的精品”。

由于科尔沁蒙古馅饼的独特风味,在1990年北京举办的第11届亚运会上,备受各国运动员的青睐;2002年,“科尔沁蒙古馅饼”被评为“内蒙古名点”;2012年在黄河美食节上获“中国名点”荣誉称号;通辽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于2012年10月24日成功制作出中国最大的“科尔沁蒙古馅饼”(直径5米、厚2厘米、重325公斤),并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至此,历经四百余年传承的“科尔沁蒙古馅饼”名满中华,成为餐饮界的标志性美食。

“科尔沁蒙古馅饼”是生活在科尔沁草原上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并传承与发展的特色面点食品,拥有浓厚的草原文化底蕴,在各级烹饪大赛中先后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地方名点。注册“科尔沁蒙古馅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于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美食文化名片,弘扬科尔沁美食文化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白宝龙)

二. 辽宁省 朝阳市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隆中御酒

御赐德府志等史料记载,“隆中御”白酒原名为白塔子白酒,因厂处辽代龙山县城(今遗址尚在),城内有座白塔而得名。酒厂始建于清康熙十年(公元一七零二年)。一七三六年乾隆皇帝北巡承德避暑山庄、当时喀喇沁左翼蒙古族权威扎萨克献上白塔子酒。乾隆饮后顿时龙颜大悦,并连声称赞“难得佳酿,味有隆中也”。随提御笔赐名“隆中御”。从此白塔子酒改名为“隆中御”,并成为地方官吏和蒙古王府历年进贡皇宫的最佳礼品,因此而闻名于天下。2012年被评为“辽宁省放心酒示范基地名酒”。

“隆中御” 系列白酒,所以能受到皇封御赐,除其具有古传统工艺、精选原料和专用设备之外。重要的是厂址院内有一口辽代龙山县“官用”的优质矿泉古井为基、水源干冽爽口,清澈透明、冬暖夏凉。炎夏用此水泡饭隔日不馊。经检验,25项指标全部符合国家GB5749-85食用水规定标准。隆中御酒厂的水酿酒好喝,泡茶香。

“隆中御”系列白酒,具有“无色通明、清香纯正、绵甜淳厚,回味悠长”等特点,并配有乾隆亲笔真迹的“隆中御”商标,以多种包装及容器形式装酒,别具特色。喀左隆中御酒厂隆重推出探索与创新的最新成果——隆中御青花瓷系列、褔酒系列、旗袍酒系列、十五年窖藏系列、老坛酒系列、红山经典系列、隆中御珍藏十五年经典商务酒系列等,适应了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求。

三.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玉泉区 内蒙古发菜

内蒙古西部地区盛产发菜,被称为“发菜之乡”。用它可以做菜,烹制佳肴,同时也是馈赠亲朋的礼品。发菜的营养价值很高,与鸡蛋相比,它高于鸡蛋的蛋白质65%,热量将近两倍,碳水化合物达35倍。另外,发菜还有很高的食疗作用,对于高血压、肥胖症、佝偻病、气管炎都有一定的疗效。

四. 辽宁省 朝阳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塔城精制陈醋

塔城精制陈醋产于辽宁西部的喀左县,为辽宁地方一大名产,因其产地大城子镇有一金代所建的精严禅寺塔而得名塔城精制陈醋。据传,塔陈精制陈醋始行于清康熙年间,后由移民喀左的山西移民传入制醋技术后发展而成,迄今为止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塔城精制陈醋以颗粒饱满的高梁为,辅之多种精料经过液化糖化,固态醋酸发酵,严格灭菌等独特工艺精心配制而成,与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齐名。塔城精制武汉醋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脂肪、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有开胃健脾、健骨强身之妙用。

五. 辽宁省 朝阳市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白塔子干豆腐

白塔子镇位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部,东与南公营子镇、西与山咀子镇为邻,南与葫芦岛市建昌县接壤,北靠平房子镇。境内大凌河、蒿桑河自西南向东北经流9公里,汇入大凌河。全镇辖13个行政村,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近年来,喀左县白塔子镇干豆腐作坊产业愈做愈大,从传统单户发展到规模生产,从本地做到外县市区,从当地出名到远地闻名,可以说是越做越大,越做越有名气。白塔子镇干豆腐普起源70年代初,最早在二道营子、头道营子两个村起步,最后延伸到于杖子、郭台子、三道营子村,现白塔子镇拥有干豆腐小作坊50家,年产量达到100万斤,年销售收入400万元,每年人均增加收入7500元。豆腐产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畜牧业的增值空间,有力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许多小作坊业主将做干豆腐剩下的豆渣作为猪饲料,不仅大大的降低了养殖成本,而且用都豆渣做饲料喂出的猪肉,好吃还环保。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养殖模式。

来源: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旅游局

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新城区 蒙古糕

内蒙古传统小吃。将黄米粉炒熟,加适量小麦面粉拌匀,冲入开水和成硬面团,加温发酵。把发酵好的面团捏成适度大小的圆圈,下入烧沸的植物油锅中炸熟即可。特点是外皮酥、香、脆,内部软、糯、甜。家庭逢年过节都要做糕招待宾客。

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 蒙古族头饰

蒙古族头饰

蒙古族头饰很美丽、华贵,一般用玛瑙银链珊瑚玉石穿缀而成。蒙古族服饰反映了蒙古族悠久的传统文化,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八. 辽宁省 朝阳市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喀左紫砂

喀左紫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喀左紫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喀左紫砂、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红山文化时期。喀左县城地处凌河上游,紫砂土矿藏十分丰富,具有较长的烧陶历史。

喀左紫砂陶器的装饰工艺水平很高,造型的设计、雕刻都十分讲究,运用的工艺手法古朴纯厚,产品具有北方特有的高雅气质。近年,又开发出大幅紫砂板,刻制出工艺挂屏。有书法、花鸟、山水、装饰画等。做工细致,着色古朴,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

喀左紫砂制品中,茶具、文具、彩绘花盘、釉面挂盘、花盆等品种一应俱全。其制品造型美观、质地细腻、透气性好,被评为辽宁省优质产品和轻工部优质产品。喀左为东北最大的紫砂陶器生产基地,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产地范围。

喀左紫砂产地范围为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主要原料为保护区内开采的紫砂矿,外观为紫红色、红色、黄色、浅紫色、绿色或黑色。

九. 内蒙古 乌兰察布 丰镇市 蒙古酸奶

由于白食是以奶为原料,加添白糖等调料制成,因此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而且极富营养价值,有些白食对风湿性关节炎等病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蒙古人在逢年过节或孩子穿新衣时,都要用白食涂抹一下,办喜事时做洞房用的蒙古包也要用白食涂抹,以示祝福。还有过生日、满周岁、行婚礼、出远门时,老人们都要端着雪白的奶汁举行祝福仪式,以求平安、顺利。

十.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蒙古炒米

有人说蒙古族的炒米是中国最早的方便食品。是不是“最早”,暂不追究,可由此引开的话题却是颇有意趣。蒙古语称炒米为“呼日森布达”,是草原牧民日常食用的主食之一。蒙古人不可一日无茶,也不可一日无炒米。有客人到家,好客的蒙古人总会佐着奶茶、奶皮、奶豆腐、黄油,在桌上摆上一碗黄橙橙的炒米。

炒米是蒙古民族的传统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汉朝时就有用煮、炒、碾等工序加工制作糜子的食用方法出现,到了宋末元初,蒙古族人民便开始广泛地食用炒米。

炒米的原料是糜米,要经过煮、炒、碾等工序制成。先将洗净、去掉杂质的糜米放入锅中煮沸,待破开米嘴后,马上出锅晾干再炒熟,炒锅中要加入干净的细沙和糜米混在一起。这样炒出的炒米发硬,有嚼头,是蒙古人喜欢的口感。但没有破嘴就炒出的炒米,发软好咬,但没有什么嚼头,被当地人称作“汉人炒米”。最后,将炒好的糜米用石碾碾去皮,既可食用。

蒙古人食用炒米的方法可为变幻无穷,讲究和多种食物搭配。干嚼可做零食,泡入肉汤可当主食。总之,怎么吃仿佛都是信手拈来,全凭个人口味。

蒙古族土特产有什么蒙古族的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