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有什么特产可以带走的 商洛各县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2 13:28:13

一. 陕西省 商洛 洛南县 杏醋

洛南人用杏做的醋颜色赫红,香味扑鼻,具有常食补胃,强身健骨诸功效。

做法:把成熟的杏子取出核,放进瓷瓮用木棍捣,捣烂后盖严。3个月后杏就变酸,这时取出和干净的麸皮拌在一起,捂上两天后倒在白布包里压实过滤,这时醋水就从布包里流了出来。过出的醋盛到坛里或者缸里,按50公斤醋加50克酒精的比例搅匀(白酒500克),然后盖严,放的时间越长,酸味越浓,而且不白花。

二.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三. 陕西省 商洛 洛南县 洛南豆腐

洛南豆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洛南豆腐是陕西商洛洛南县的。洛南豆腐位于秦岭南麓腹地的洛南县,因县城境内有一条长河穿境而过,县城地处洛河的南边,故而得名“洛南县”。久居洛南的人或到过洛南的人都知道洛南出产的豆腐驰名省内外,早在数百年前的明清时期就久负盛名,曾被皇室御为进膳贡品,并随当年地方商贾走货南北各地,民间有句说法:外地人来洛南,如果没有吃到一顿洛南的农家豆腐,洛南你算是白去了。

洛南豆腐尤以洛南县的洛源镇为主产地,后来遍布洛南各乡镇,洛南豆腐,雪白如玉,吃着柔软、细嫩、劲道、香醇!在城里乡里,豆腐都是一道好菜。蘸豆腐、炒豆腐、烩豆腐、水煮豆腐、油炸豆腐、豆腐丸子……,吃法多得不可胜数。洛南豆腐,被当做稀罕食品,常常赠送亲友,后来由于出产量大,不好保管,农户就把食后剩余的豆腐切成方块状,放盐水中煮过,放置太阳下晾晒至干缩状,于是就有了“洛河源豆腐干”的盛传。洛南豆腐干吃起来劲道入味,爽口,销往周边省份,于是乎盛传一句口头语“豆腐得味,胜似燕窝”之说。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保安镇、洛源镇、永丰镇、景村镇、古城镇、三要镇、灵口镇、柏峪寺8个镇及城关、四皓2个街道办现辖行政区域。

四.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丹凤葡萄

丹凤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丹凤葡萄,有近两千年栽培史。相传,唐太宗时,丹凤有突厥人进供葡萄,太宗指曰:“真龙眼也”,从此就有龙眼葡萄之名。清宣统三年,天主教徒华国文从西安往南阳途中,在丹凤龙驹寨发现酿制葡萄酒的上等原料,即丹凤葡萄,便从意大利传教士安西曼处学得酿造葡萄酒技术,在此创办美利酿造公司。所产葡萄酒质量上乘,成为过往客商“住必饮、行必带”之佳品,有“路过龙驹寨,喝酒不吃菜”之赞誉。

地域范围

丹凤葡萄生产区域位于丹凤境内,东至武关镇,西至棣花镇,北至峦庄镇,南至竹林关镇,地理位置北纬33°31′至33°48′、东经110°11′至110°41′之间,主要涉及丹江河及其主要支流武关河,两河流域阳坡地,包括棣花镇、商镇、龙驹寨镇、资峪镇、铁峪铺镇、武关镇、北赵川镇、竹林关镇、花坪镇、月日镇等乡镇,共涉及140个行政村及社区,总生产面积达 2000多公顷(合30000多亩),年产量4万多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丹凤葡萄外在感官特征:丹凤葡萄果穗重600g左右,果粒近圆形,呈红紫色;单粒重8g左右,果皮韧,果粉匀厚,肉白多汁,味酸甜清香;果汁澄清发亮,为鲜食酿酒兼用佳品。 2、独特的品质指标:丹凤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总酸0.6-0.7%,糖酸比20-25;同时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每100克平均含磷15-16毫克,钾75-80毫克,硒0.001-0.002毫克。 3、安全要求:丹凤葡萄执行NY5086-2005 《无公害食品落叶浆果类果品》标准,严格按照“丹凤县无公害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经农药残毒检测合格方可上市。

五. 陕西省 商洛 镇安县 岭沟米

岭沟米是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西口镇岭沟村的。岭沟红米色呈肉红,颗粒饱满,气味馨香,下锅煮蒸,浓香顿生,饭熟揭锅,郁香满怀,入口品嚼,甘馨味长。

岭沟米,产在镇安县西口镇岭沟村,曾为“贡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逃到西安,陕西布政司选岭沟米进献,慈禧以米为餐,香味奇特,久聚不散,沁人心脾,当即定为“贡米”。自此,“岭沟米”就成了王室御用物。

岭沟米生长的小地名叫杨家沟口。属北阳山谷地,山势宽敞,属“喀斯特”地貌。杨家沟口的水田中心,有碗口粗一股子浸水泉,常年涌流不息。泉水呈淡红色,油质状,夏季清凉,冬不结冰,浇灌着这片水田,得这股神水之助,这里的水田产出的大米清香袭人,尤其泉水四周的核心地块,更是馨香无比。

岭沟米的品种是地方古老的“冷水红”。约有百余年历史,其色呈肉红色。籽粒饱满。岭沟米下锅煮蒸,浓香立生,饭熟揭盖,郁香满怀;故有“一家煮饭,十里飘香”的赞语,也有“香米”之誉称。

解放后,“岭沟米”依然有名。1955年,陕西省委选购岭沟精米200斤由外事交际处招待外宾。1961年粮食部门遵照上级指示,定为镇安上等米,予以加价收购。1966年程家川稻农选精米50斤,上京敬献毛泽东主席、1总理。迄今,岭沟米由于栽培管理技术的提高,品质更佳,产量更大。已成为当地人民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每到收获季节,八方客商争相购买。

六. 陕西省 商洛 柞水县 柞水小炒

柞水小炒

原料:

精瘦肉4两、土豆1个、红薯粉条、木耳、青椒少许、

葱、姜、盐、料酒、味精、鸡蛋、粉面。

制作:

1

土豆去皮切丝,精瘦肉切丝加盐,料酒入味,加蛋清,粉面上浆,红薯粉条热水泡软,木耳、青椒切丝。

2

锅上火烧热加油半斤烧三四成热下肉丝滑散,

捞出待用。

3

锅留底油下葱、姜呛锅,

加入土豆、木耳、青椒丝、肉丝、粉条、盐、料酒翻炒熟加味精出锅装盘。(

七.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丹凤天麻

丹凤天麻是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丹凤天麻个肥色佳,表面皱纹紧密,皮细肉厚,质地坚实,断面白色,半透明,无空心,是天麻中的上品。

丹凤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独特的地域和气候是天麻的最佳适生地。

丹凤天麻主要品种以红杆天麻为主,主产于陕西省丹凤县北赵川镇,因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丹凤天麻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国内市场的大量需求与好评。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自1999年在丹凤成功种植,带动了更多农民朋友掌握了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天麻种植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得到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位于武关河流域上游的北赵川镇栗子坪村在2014年实现了每家每户都积极参与了天麻的种植。以蟒岭山脉桃坪、峦庄、庾岭、蔡川、北赵川等乡镇为主,初步建成陕西商洛全国最大的天麻产业基地。

丹凤天麻以野生天然箭麻为种麻,通过人工杂交授粉、培菌,扩繁出一代优质种麻,再通过无性栽培生产商品天麻。这种生产方法使丹凤天麻既保留了野生天麻的特有药性,又具备了有性繁殖的抗种性退化、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

“丹凤天麻”已入编《中国土特名产年鉴》。“丹凤天麻”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商标。

八.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贵州织金的特产-血豆腐

贵州织金的-血豆腐等系列腊味食品系清代兵部尚书总督太子少保丁宝桢家乡对皇宫的贡品。每年腊月间,将山区农家的肥猪屠宰、切块成片加以秘方香料腌制而成,将猪血与酸汤豆腐揉捏成丸; 然后皆以独特的方法熏制,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之一。
贵州织金风味土制烟熏血豆腐忠于传统,用料考究,加工精细,质量上乘。是山外赤子倍加珍视的家乡美味,亲友之间馈赠表意的上佳礼品。备受前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一织金洞旅游观光的中外来客普遍赞赏。

九. 陕西省 商洛 柞水县 柞水腊肉

柞水腊肉是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柞水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具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腊肉,又叫熏肉,是柞水的地方,是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柞水县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7-15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功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草做饭或取暧柴火顶,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下亲友熏上几块。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柞水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十. 陕西省 商洛 商州区 商州核桃

商州核桃是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的。商州核桃以果大、皮薄、仁饱、油香而享誉国内外。

商州是以中低山为主的土石山区,全区农耕地715286亩中,有坡耕地516043亩(其中:26°以上坡耕地209576亩)。有着适宜核桃生长的土壤气候条件,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四旁土地资源优化利用,现有30万亩土地资源适宜核桃基地建设。

商州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核桃产区。经过历届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的努力,核桃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核桃产业发展实现了由零散栽植向集中规模发展的转变,由实生建园向良种建园的转变,由低档次建设向标准化建园的转变,由单一扩大基地规模向新发展与嫁接改造和综合科管并重转变。截止2010年6月底,全区核桃面积发展到36.22万亩,其中良种建园7万亩,年总产达5800吨,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260元,户均收入1040元。核桃已成为商州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商洛十大特产适合送人商洛有什么可以买的特产送人呢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