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特产腊肉 湖北烟熏腊肉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7 14:58:56

一. 广西 贺州 富川瑶族自治县 瑶族烟熏腊肉

瑶族烟熏腊肉是广西贺州当地的特色风味美食,主产于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

产品特性

瑶族烟熏腊肉采用原汁原味的农家土猪肉为原料,配上瑶家特有的米酒腌制,打造出的健康腊肉具有肉香味浓,口感好,肥而不腻的特点,使人流连忘返。每年到了三荒四月青黄不接的时候,或家中有客人来了,热情的瑶族同胞就会在自家厨房的灶口或火塘上取下火烟腊肉,洗净灰尘,或整块,或切片,或蒸,或煮,或炒……待火烟腊肉熟透,猪皮变得如寿山石般黄亮,肥肉如琥珀般透明,瘦肉如黑玛瑙般精致,满屋子香气四溢,即可出锅上桌,再满上一杯瑶家自制的小锅米酒,夹几块肉,呷几口酒,让人赞不绝口。

制作工艺

先把猪杀好了,开边,除去不适用于做腊肉的肉料,再选择粘连着排骨的猪边剁成一片片约1——2斤重的肉块,放进坛子加入食盐、瑶家米酒和香料盖上坛盖进行腌制。待两三天后,猪肉从肉红变成泛白,即可出坛穿线腊制。

首先,瑶家人会将穿好线的肉块按顺序整齐地排放在竹竿上,抬出门坪或檐下,让冬日暖阳曝晒几天,待肉的水气充分散尽,这时,散尽水气的肉有了一些腊肉的颜色和味道,瑶民们就会把晒过了的准腊肉搬进自家的厨房,收拢置于火塘或灶口上方,让平日燃烧的柴火烟熏火烤。腊肉在柴草长期的烟熏火烤中,已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黑色的草木灰尘,质地也变得坚硬。此时,火烟腊肉即大功告成,随时可以取下食用。

营养价值

1、腊肉中磷、钾、钠的含量丰富,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元素

2、腊肉选用新鲜的带皮五花肉,分割成块,用盐和少量亚1或1、黑胡椒、丁香、香叶、茴香等香料腌渍,再经风干或熏制而成, 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二. 陕西省 汉中 镇巴县 镇巴腊肉

镇巴腊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产。而镇巴县的腊肉更是.其中的精品。“镇巴腊肉”之所以名扬陕南,其独特的腌制工序、选料考究、保存方式、烹饪技术等造就了今天的镇巴腊肉。
镇巴腊肉利用自然风吹干其水份,肉色鲜艳,香味醇正,不哈喉,无烟熏味,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了原汁水份,食用时无粗糙感,不上火。备受消费者的喜爱。这种无污染天然的腊肉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在镇巴的大小餐馆内,腊肉成为菜中之精品,五花肉、菜板肉,猪肘子均是腊肉中的上等菜肴。镇巴腊肉的吃法多样,煮熟以后可直接吃,肥肉不腻,瘦肉味美;可加入其它菜炖着吃,汤汁更是尽显其它炖菜无法比拟的味道;也可煮熟以后炒着吃,色彩比鲜肉更具魅力,口感和煮的味儿又有差别。
镇巴腊肉易于保存。一个夏天结束后,腊肉肉质不变质,在农户家里,一年四季都可以尝到腊肉,这得益于保存方式,有的置于火笼上,有的挂于通风处。
2010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对“镇巴腊肉”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镇巴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陕西省镇巴县所辖行政区域。.

三. 湖南省 邵阳市 城步 城步腊肉

城步腊肉源自野菜苞谷喂大的土猪,经过盐的浸透和柴火慢慢熏烤而成。烘腊肉,急不得,没有数月时间,肉里水气不会干,香气也就出不来。炕上腊肉,漆黑如锅底,有“黑武器”之称。然经洗净,它的精美质地就会呈现出来,肥肉透亮,精肉深红,吃起来精肉贼香,肥肉油滋滋却不腻。除腊肉外,还有畜肉、鱼、泥鳅、黄泥蛙等腊菜。

四.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腊肉夹儿

腊肉夹儿俗称肉夹子的腊肉夹儿最早始于明代,是凉州的“三明治”。制作时首先选用新鲜猪肉和传统腊汁,配以花椒、大香等传统炖肉佐料,经过独特的烹调工艺制成腊肉,煮出来的肉香而不冲、肥而不腻、熟而不烂,肉色金黄。用快刀将高庄馒头切成薄片,把肉片、猪肚丝等夹人,形成六夹或八夹。不论春夏秋冬食之,都很适口。

五. 湖北省 武汉 洪山区 武汉蛋酒

武汉早点蛋酒,是一种“过早”饮料,喝蛋酒多在吃油条或面窝之际。蛋酒香浓可口,色淡而甘甜,口感极佳,酒气不重,喝后却觉得身子暖和。许多家庭中喜欢用酒酿来制作蛋酒,在感冒初期当作特效药使用。喝了之后会出汗退烧。感冒发烧时,因为食欲低落,身体也容易虚弱,蛋酒中有蛋有酒,可以补给营养和热量。

如果是较小的孩子或是对酒精过敏的人,可以先将蛋酒放到锅中煮开,让酒精挥发后在饮用。趁着蛋酒温热时喝下,再睡个好觉,感冒很快就会好了。除了在感冒初期饮用外,蛋酒对恢复疲劳或治疗失眠都很有效。由于它可以让身体生暖,也很适合寒性体质的人饮用。

材料:鸡蛋1个,酒酿(米酒)适量,白砂糖1大匙。

制作过程:1、在锅中先放入水和1小匙酒酿。2、加入白砂糖,等到水沸腾。3、把鸡蛋放入碗中打散倒入锅中,改用小火煮,待到蛋花和酒酿(米酒)浮起即可。

蛋酒起源:蛋酒是17世纪从欧洲传入北美洲的。因为蛋酒主要是由牛奶,鸡蛋和酒混合制成的,所以它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典故。北美殖民地期间,人们用朗姆酒混合鸡蛋和牛奶来制作蛋酒。那个时候,朗姆酒也被称为grog,而制成的蛋酒也就被叫做“egg-and-grog”,当时乘放蛋酒的是一种叫做noggin的木质马克杯,时间久了,人们就将这种带有朗姆酒的蛋酒称为“eggnog”了。自十九世纪起,蛋酒开始在北美洲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已经成为圣诞节人们必备的节日饮品了。

蛋酒大致可分为谷物酒、香料草药酒、水果酒、奶蛋酒、植物浆液酒、蜂蜜酒和混合酒七大类;若以饮用时机来进行酒类的划分,又有餐前酒(开胃酒)、佐餐酒、餐后酒和特饮酒的不同。还有武汉早点蛋酒、客家点心蛋酒等。

六. 湖南省 湘潭市 韶山 乡里腊肉

这里所说的腊肉并不是城市饭店里的那种一小片一小片的腊肉,而是那种肥肥腻腻,大块大块的正宗的乡里腊肉。这种腊肉只有在乡下才有,即使是被带到了城市,那也一定是变了味道的。

乡里的腊肉黄中透黑,黑中冒着油,是用松枝和谷壳熏制而成的。把刚杀的大肥猪大卸成八块,放在盐水缸里浸上十天半月,再用绳子穿起来挂在炕上。炕必定是独占一间小屋,密封着。生松枝加上谷壳点燃后,慢慢燃烧,却燃不起火焰,只有一缕浓烟从火堆里冒出,慢慢地扩散,逐渐充满整个小屋。生火的人这时必然是三步并做两步地往外飞奔。等关上门,一边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一边用手揉着被熏出了泪水的双眼。方想离去,总又有点不放心,生怕里面有什么会引起火灾,于是再憋足了一口气推开门,在烟雾中摸索着来到火堆旁,再检查一下周围会不会有起火的隐患,这才狗急跳墙一般裹着一团烟雾飞奔出来。等得喘匀了气,身上兀自还冒烟。这时,如果在屋子外面张望,势必看见房顶的瓦缝里青烟缭绕,恍若仙境。

初时,肉还在吧吧嗒嗒地滴着盐水,但熏得三两天,水滴干了,肉也开始泛出浅浅的黄色。再熏上十天半月,黄色已经完全掩盖了原来的白色,变得黄橙橙的,极其诱人。但要让人一见就流口水,必然要等到一个月后,那时肉已经开始散发香味,这时烟雾可以小一些了。那香味是实实在在的,仿佛可以触摸到的,乡里人就喜欢这种实实在在的香味。花香太飘渺了,若有若无的,那是城市里的高雅人才感受得到的,乡里的人没有那份心思,只有这腊肉的香味才能令他们心里踏实,才能令他们在艰辛的劳作之后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腊肉熏得黄中带黑的时候,烟便可以停下来,家里人便可以经常进去了。有事没事只要经过这屋子,必定会仰头来望那一炕黑黝黝的腊肉。尽管已经数过很多遍了,但仍然禁不住再数一次,数着数着,脸色就变了,仔细一看,那腊肉的某一角竟然被老鼠偷偷吃了一些,于是就会大骂起来。

烟停了两三天,腊肉便可以收藏起来了,于是便把装谷子的柜子清扫一下。这种柜子是用上好的樟木做成的,既牢实又防蛀虫。先在柜子里铺上一层厚厚的干稻草,再将用尼龙纸裹好的腊肉放进去,上面再铺一层稻草,以预防潮湿。这样,腊肉便被稳稳地装在柜子里了。平时是不吃的,只有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或者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打开柜子,用磨得铮亮的菜刀切下一块,放到锅里去洗。待到洗干净了,腊肉便褪去了那层黝黑的外衣,变得黄橙橙、油渍渍的,别说吃,就是看一眼,也会是一种享受。

乡里腊肉切得很厚很大,若是炒,一碗腊肉必定有半碗油,乡里的人吃了这腊肉,喝了这油,身上便有了力气,眼睛便有了光彩。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干起活来生龙活虎。那些肉、那些油吃到了肚里,化做了力气和热血,也化作了坚毅和信心。

七. 湖南省 永州市 江华 盘王腊肉

盘王腊肉

盘王腊肉又称瑶山腊肉,是瑶族色香味上乘的佳肴美食。

俗话说:“南岭无山不有瑶”,千百年来,此处的盘王后裔赖以生存的地盘是莽莽青山、陡坡与峡谷,望天田土寥寥无几,黍菽、小米、旱禾,终年糊不上口,乃狩猎山兽略补食用。每次所猎山兽分食有余,则腌渍处理并悬挂于火炉头上让火燎烟熏使之不断干化,以备日后食用之需,谓之熏(或烘)腊肉。所熏烘的动物头身,从前皆是猎获的飞禽走兽,往后逐渐演化为庭苑饲养的牲猪与家禽,以致专取所宰牲猪肥瘦适量的精肉。历代相传以此法制作腊肉,系盘王首创,故名盘王腊肉。所以,每年十月十六纪念盘王生日的“盘王节”,瑶族同胞祭祀远祖时,总少不了这项精制的腊肉供品。

凡尝食过这种盘王腊肉者均皆体验到,经纯蒸或拌合配料爆炒摆放在桌面后,眼观其肉质金黄透亮,夹食则口感极佳,骨肉喷香皮脆,大块头也肥而不腻,留下了“冬至腊肉喷喷香”的口碑,遐迩闻名。

近年来,海外瑶胞年年都飘洋过海,返回中国,奔赴江华瑶山来寻根访祖,视此为瑶族圣地。1995年“盘王节”,当美国“全美瑶人协会”访华团一行31人,迈进盘王殿膜拜远祖盘王时,目睹着盘王腊肉祭品,其对瑶族共同祖先的思念孝敬之深情莫不油然而生,心潮激荡。他们皆以能亲见与品尝盘王腊肉而感到无限庆幸。

八. 云南省 普洱市 澜沧 富邦腊肉

富邦腊肉是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富邦乡的。富邦乡腊肉色泽鲜红、味美可口、色、香、味俱全,在乡内一年四季均可保存享用,远近闻名。

富邦乡位于澜沧县西北部,国道214线在乡境内经过,距县城64公里,交通便利。境内最高海拔2436米(乡政府驻地1850米)。年平均降雨量1800-2200米,年平均气温14.8℃,空气清新。由于富邦乡生态香腊肉产自高海拔地区,有“天然冰箱”保鲜,源料又比较生态,成品腊肉色泽鲜红、味美可口、色、香、味俱全,在乡内一年四季均可保存享用,远近闻名。其品种有腊腿、腊肉、腊肚、腊脚、香肠、小干肠等。

九. 广西 百色 凌云县 凌云腊肉

在凌云,壮族农家都有制腊肉的习惯。每年腊月,家家户户都腌制腊肉,多则几百斤,少则几十斤,用于过节、待客、送礼和自食。其做法是把要腌制的猪肉砍成块条状放在大盆里,挤去大部分血水,在肉的四周抹上盐巴、草果粉、八角粉、辣椒等香料。一个月后,将肉捞出挂在室外竹竿上晾干表面水分,然后挂在灶头上烘烤,直到把肉熏得蜡黄,尤以甘蔗渣烘烤的腊肉为上等。凌云腊肉色泽明亮,香气诱人,味美可口,油而不腻。

主要食材:腊肉

十. 河北省 保定 满城区 烙饼卷腊肉

烙饼卷腊肉

在全国,特别是在北方,用大饼、烙饼卷东西吃,很普遍,山东的烙饼卷大葱,西安的大饼卷肉,冀中的口袋饼等都是此类东东,但保定人,特别是老保定人却更加喜欢吃烙饼卷腊肉。

一般认为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过去腊肉都是在农历腊月(12月)加工,故称腊肉。

腊肉是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的,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西部地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保定的腊肉与四川腊肉有很大不同,但却又在冬天制作,我想这是他们都被称为腊肉的缘故。保定的腊肉比较四川腊肉,工序简单一些,一般是把猪肉去骨后,连皮带肉打成10CM左右的方子,直接在冰天雪地里塞进粗瓷大缸中,每码一层都要抹放大量食盐,有的干脆放暴盐(粗粒海盐),之后封闭大缸,一般至少得得到出了正月才开始食用,所以省去了熏制的味道。

但保定腊肉食用起来有些费劲,一般把肉取出来后,洗净,这个时候的肉更加紧缩,

有的时间长的方子肉上的肉皮都开始变得亮晶晶了,用刀切成薄如纸沙的肉片,放入鸡蛋和面粉和成的糊糊里,为了好味道,糊糊里也放入各色调味品,淹泽几分钟后,放入油锅中慢火炸,直到炸脆炸透。此时勤劳的妇人已经在旁边的大锅里烙出来热气腾腾的死面千层饼,不用多说,烙饼卷起炸得外焦里脆的金黄腊肉!

湖北腊肉十大特产武汉特产是腊肉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