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盆栽土特产报价行情 浦东新区口碑好的土特产报价行情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30 17:22:40

一. 上海市 浦东新区 脆皮乳鸽

脆皮乳鸽:这种乳鸽出生到长成约28天左右,重量达8两或1斤。在厨师的精心制作下,烤成焦黄,配以特殊佐料,肉质鲜嫩,口感外焦里嫩,老少皆宜。

二. 天津市 滨海新区 茶淀玫瑰香葡萄

茶淀玫瑰香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淀牌玫瑰香葡萄产于天津市汉沽区,位于天津市东部,渤海湾北岸,地处京津唐三角地带,地理坐标:北纬39°7′40″-39°19′56″。东经117°14′49″-118°3′ 39″。,京山铁路穿区而过,203高速公路、津汉、塘汉、汉南路横贯全区, 距天津港20公里, 距天津市区60公里,距北京市区180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二、自然条件

汉沽区属暖湿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有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1.9摄氏度,无霜期217天,太阳辐射总量134.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降雨雪平均527毫米, 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土壤中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特别是速效钾含量达,520ppm是我国最适宜的葡萄栽培地区之一。葡萄种植面积已达30000亩,总产量6000万公斤,人均收入4500元,葡萄已成为全区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三、种植生产情况

我乡现有葡萄栽植品种18个,主要以玫瑰香品种为主,占全区总面积的95%,该品种属鲜食与酿造兼用品种,在我区表现出很强的抗盐碱能力,产量高、品质好。含糖量高达20度,深受京、津、辽宁、河北等地消费者的喜爱,被专家、客商誉为华夏玫瑰香葡萄第一乡,成为中法合资天津王朝制酒公司的原料基地。 1994、1998年在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组织的名特优产品评比中都名列前茅,1995年获中国农业部农产品博览会银奖,1997年被天津市0命名为农业名牌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为“绿色食品”,并正式注册了“茶淀牌”商标。1998年被国家技术监督局定确为玫瑰香葡萄高产、高效标准化示范区(面积3万亩)。

四、合资合作意向

为使“茶淀牌”玫瑰香葡萄更快地走向国内外市场,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兴办以葡萄加工、储藏、保鲜等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企业,该区将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茶淀玫瑰香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天津市汉沽区人民0《关于划定茶淀玫瑰香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汉沽政函〔2007〕4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天津市汉沽区茶淀镇、大田镇、杨家泊镇、营成镇等4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天津市 滨海新区 “翠果“牌冬枣

大港区委、区政府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中,以建立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为目标,发展种植了10万亩冬枣,建立了我国北方最大的冬枣生产基地,同时,组建大港区翠果冬枣开发有限公司,实行定单农业,形成公司联农户,产、运、贮、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作为大港区农业龙头企业的冬枣开发有限公司,正在我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翠果牌"冬枣,大约在公元1560年,由本区崔庄村刘氏家族历经十几年嫁接成功,到现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翠果牌"冬枣是经过大港区工程技术人员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依据本区崔庄冬枣,培育、优选出的冬枣优良品种。本品属晚熟鲜食水果。果皮赭红光亮,色泽鲜艳,皮薄肉脆,果大核小,酥脆多汁,酸甜适口,品质极佳,平均单果重20克,各种营养指标均优于大部分鲜果,VC含量是金丝小枣2-3倍,是绿色食品中精品,被许多国内外专家誉为"天下奇果"之称。据《本草纲目》记载,冬枣具有"甘甜无毒、主心邪气、安中养脾、平胃通窍、滋补养颜、久服轻身延年"之功效。


为解决冬枣这一稀世珍果的贮藏保鲜问题,大港翠果开发有限公司斥巨资引进了意大利生产气调保鲜设备,兴建了国内一流的冬枣气调保鲜库。冬枣气调保鲜库是冬枣贮藏保鲜、保障冬枣周年供应的高科技示范工程,是冬枣产业化开发的龙头企业,天津市2001年农业产业化重点工程,保鲜库一期工程贮藏量容积5200立方米,贮藏数量700吨,冬枣贮藏保质期可达4个月以上。


      先进精良的恒温保鲜设备,完善系统的贮藏运输销售服务,保证了冬枣的绝佳口味和一流品质;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高效、规范的管理体系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


"翠果"牌冬枣销售价格

特级:60元/500克
一级:40元/500克
二级:30元/500克
三级:25元/500克


四. 上海市 浦东新区 粢饭

四大金刚其实是上海比较早的时候对四样上海典型早饭小吃的称呼。他们分别为大饼,油条,粢饭还有豆浆。直至今日,上海人还是热爱这些早饭。来上海旅游,不妨入乡随俗,要上这些经典小吃,尝试一下著名的四大金刚。

粢饭是江南最普及的民间早点品种,用粢饭包热油条捏紧,或可加其他配料,如:榨菜等,热吃甚美,且经济实惠。用糯米蒸制成饭,裹油条包捏而成。特点软、韧、脆,边吃边捏,别具风味。

粢饭又称糍(餈)饭,是江南最普及的民间早点品种,用粢饭包热油条捏紧,或可加其他配料,如:榨菜等,热吃甚美,且经济实惠。用糯米蒸制成饭,裹油条

粢饭

包捏而成。特点软、韧、脆,边吃边捏,别具风味。

简介 回目录

粢饭糕(cī,fàn,gāo)是上海人最喜欢的早点之一!大饼、油条、豆浆和粢饭被称为上海人早点的“四大金刚”,可见老上海人对它的喜爱程度了。

粢饭

将糯米、粳米(两米比例为3:1)掺和淘净,倒入容器中,用冷水浸没,至米粒吃水发涨,捞出沥干,将米放入垫有蒸草(或纱布)的蒸桶内,蒸桶放在装有半锅水的锅上,桶底离水面稍高,用大火蒸至蒸气上涌。面上米熟,浇淋一大碗热水,立即加盖再焖5分钟即成。食用时,取消毒湿布一块,摊在左手掌上;右手捞一团粢饭放在湿布上摊开,包入热油条1根,再放些白糖,用双手控拢捏紧即成。

原料配方 回目录

粳米1000克 花生油500克(耗200克左右) 盐20克

制作方法 回目录

1.先将米淘洗干净。

2.取锅,倒入米,加水浸没约5厘米高,随即加盐。再将锅置旺火上煮沸,然后改用小火掀开盖煮10分钟左右,待米粒全部膨胀,饭的表面只剩少量水分(稠米汤)时,将锅盖盖上,用小火继续焖煮约10分钟,煮至饭熟取出。

3.取适当大小搪瓷或铝制方盘,先在其周围有饭粒接触处涂些油,再把饭全部铲入盛具内。用清洁湿布盖上饭,揿平后,揭去布,随后将盛具覆置于清洁的面板上,倒出糕坯,冷却。

4.用刀将冷却后的糕坯切成适当大小的长方块。

5.将油倒入炒锅后,烧至滚沸。取几块米饭糕坯,一块、一块沿锅边放入锅内,同时用铲刀轻轻翻动,待糕坯全至金黄色盛出。如此继续氽炸。

小贴士:

1、饭盒四周涂上油,方便后面脱模。

2、粢饭糕进油锅炸的时候要一块一块的炸,否则很容易粘在一起。

3、炸好的粢饭糕要稍微冷却下才可以吃,否则会很烫。

产品特点 回目录

现氽现吃,香喷喷,稍带咸味,是经济早点之一。

历史渊源 回目录

过去,一些小的饮食店门口,支一口铁锅,倒大半锅油,将粢饭糕投下去,油锅马上欢腾起来,汹涌澎湃的情状。不一会,粢饭糕在油锅里露出金黄色一角,师傅用火钳翻几下夹起,排列在抓住锅子沿口的铁丝架子上滴油。

粢饭糕是长方形的,厚约三四分,炸得外脆里软,咬一口,咸滋滋的,还有一股葱花香。特别是四个角最先炸焦,有点硬,咬起来很过瘾。五分钱一块,清晨用大碗去买几块,与豆浆一起吃,算是改善伙食了。下午也有买,纯粹作为点心吃的。

那时候买食用油要凭计划,每人每月才半斤。每月的油票分四两和一两,一两的票可以买麻油。这是计划经济时代,上海油票的特殊设计,别的地方没有一两的油票,我不知道外地是如何买麻油的。上海人穷讲究,苦日子也要用麻油来增添一丝香味。一些老太太看到饮食店炸粢饭糕用这么多油,骇怕了,到处说这油锅里加了水。其实油水不容,哪有这个道理?

炸粢饭糕时,会有许多碎屑掉在锅里,师傅要不时地用漏勺打捞上来,否则会焦煳成煤屑一样。碎屑在锅底躺得时间长,特别香脆。我最喜欢吃碎屑,碎屑也是卖的,五分钱一大碗,得候巧。师傅不会等你,积满了一碗就随便卖给顾客。我家弄堂口的饮食店一度有卖粢饭糕,我想办法跟师傅套近乎,终于买到几次碎屑,而且是满满一大碗。此事被我哥知道了,批评我嘴馋,这样好吃,将来干不成大事。他还很认真地说:伟大人物都有一种特别的意志力和自制力,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这么一说,我才觉得事情有点严重,再也不敢去买粢饭糕碎屑了。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把自己的欲望克制得非常辛苦。那个时候,我已经在读《欧阳海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亚和舒拉的故事》了。

我不买粢饭糕碎屑,但并不反对自己看师傅做粢饭糕。做粢饭糕是很好玩的,大米与籼米按比例煮熟,起在另一口锅里,加盐,加葱花,用铜铲搅拌至起韧头。然后在洗白了的作台板上搭好一个大小与一张整张报纸相当的木框子,将饭倒进去,压紧实,表面抹平。到了下午,师傅将框子拆散,饭就结成一块巨大的糕了。然后用一把很长的薄刀将饭糕划成四长条,每条比香烟盒子略宽,转移到一块狭长的木板上。接下来,师傅要切片了。许多人认为粢饭糕是用刀切片的,错了,你看他从墙上摘下一张弓,这张弓很袖珍,用留青竹片弯成,弓弦是尼龙丝,用这样的弓切粢饭糕需要技巧,起码厚薄一样,否则顾客会挑大拣小。师傅切起糕来,一张弓仿佛在手中跳舞,上下自如。如果用刀切,粢饭糕就会粘在刀面上。切好后的粢饭糕看上去还是并在一起的,但第二天用时一分即开。

五. 上海市 浦东新区 高桥松饼

上海高桥松饼产自中国上海。用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为高桥四大名点(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因其入口酥松而得名。又因酥皮层次分明,每层薄如纸,别称千层饼。

上海高桥松饼饼色、香、味俱全,饼边雪白,饼面奶黄,油香扑鼻。尝之,松酥可口,甜味鲜美。1983年以来,高桥松饼分别获市优、部优产品称号,行销国内外中外人士同声称赞。

传说明末清初,浦东清溪镇上家家都会做各类塌饼招待亲友,后清溪镇毁于倭寇焚掠,此种点心及习俗便传至浦东高桥镇,约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镇上一大户赵小其之妻为做塌饼高手,所做之饼,小巧可口,又松又脆,入口即化;后赵家败落,为谋生计,赵妻将自制松饼,提篮小卖于茶坊烟铺,深受食客欢迎,被美称为“松饼”。

1925年,高桥镇张家弄妇女黄金娣,精心学习松饼制作技艺,并改进配料,以家庭小作坊方式生产,销售给镇上店铺,因其所制松饼皮薄、层多、馅足、酥松、香糯而声名鹊起。1931年,黄夫周百川在北街开店,招牌为“周正记”,并以“起首老店、松饼专家”自诩,一炮打响。从此群起仿效,全镇产销松饼店铺最盛时期达18家之多。

1930年前后,高桥商人张锦章在西街开设高桥食品公司,聘请茶食名师改进松饼技艺,使其越做越完美,并创制薄脆、一捏酥、麻酥、五香片等其它食品系列。同时广开分店和门市部。另有镇上“朱长丰”女店主黄静义与该店师傅陆采庆合股在高庙庆宁寺分设作坊,后发展为沪东食品厂;该店学徒马和尚也于1942年前后,在上海永嘉路开设高桥食品厂(后改称上海高桥食品厂)。高桥松饼由此走出高桥,名扬上海市区。

高桥松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成为上海名牌产品,其制作经验被著入《全国食品科技制作方案》一书。1983年被评为上海市优质产品。1985年被国家商业部评为全国食品优质产品,并被列入《中国传统食品大全》分册《上海传统食品》。也被称为“沪郊百宝”之一,曾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食品周报》、科技杂志等报刊和上海电视台多次作过介绍和报道。

六. 上海市 浦东新区 阳春面

对于上海本地人或在上海生活过的人来说,记忆中令人垂涎的味道不是什么山珍野味生猛海鲜,而是上不了台面的阳春面。

所谓“阳春面”,原指一种不加任何浇头的汤面,称“清汤光面”,是旧时上海最大众化的面点(也可作主食)之一。后因商贾人等忌讳“清”、“光”等不吉利字眼,有好事者取古乐曲名《阳春白雪》的阳春二字,改称为“阳春面”。是上海风味特色小吃之一,与生煎馒头五香豆一样格式在上海人心中。记得中学时读过日本作家票良平的《一碗阳春面》,那时起,对阳春面就有着一种良好印象,因为那面里有着亲情团结奋斗与抗争。后来发现阳春面不只是简单面食,里面蕴涵着的汁味竟然是上海滋味。上海阳春面讲究汤料,一大碗面,葱翠清汤青青白白,一抹面条排列整齐,如美女秀发一样惹眼养眼。这阳春面最早的汤料也的确是清水打底,后来,经过改进,使用清汤做底汤,才由清水变清汤。

如今阳春面大多配些浇头,也是花样百出,从低档咸菜萝卜辣酱到中档烤肉熏鱼酱排,还有高档黄鱼海鲜蟹黄等,可谓随心所欲了;碎菇虾皮紫菜也溜进阳春面,重重香味,将面味更上一码,让人齿颊留香流连难忘。尽管面含浇头多味多香,一旦吃起来,面是面,菜是菜,感觉两者根本就勿搭界。

阳春面之为上海的特色,就像大饼、油条、豆浆、粢饭“四大金刚”一样,乃是深深与上海人的生活维系在一起的。阳春面,是面中最便宜的东西,可依然保持着苏沪菜点的风格,不即不离、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七. 天津市 滨海新区 叉子火烧

叉子火烧已有三百年历史,其原料有面粉、植物油、芝麻仁、花椒面、盐和食碱等。制作工序有搓酥、和面、制坯、烘烤。烘烤时,先将带芝麻仁的一面向下放入吊炉中,温火烤至脱层,再翻烤另一面至黄色,并经三次掸水,然后摆在烤叉上。烤好后,呈微黄色,入口麻香微咸,酥脆适度。便于携带,易于保存。

八. 上海市 浦东新区 桂花糖藕

桂花糖藕

原料:

老藕2斤一般可以放糯米300克左右、食碱10克、绵白糖100克、最好再有糖桂花10克。

制法:

将藕清洗干净后,用刀斩去根及嫩头,削除藕节表面根须,在较粗的一端离节头约3厘米处切断,留作藕盖。

糯米洗净后沥干水分,灌到藕孔里面,边灌边用筷子压紧,使米灌得结实,装满后盖上藕盖,用竹扦(牙签也可以)将藕盖固定,使其不易脱落。

将藕放放锅内,加入清水淹没藕并加入食碱,放火上烧煮至熟透,取出藕沥干水分,装入盛器内放入冰箱冰至冷。将藕取出切成片,装入盆或碟内,撒上绵白糖和糖桂花后即可供食。

要点:藕应选用粗壮、洞孔较大者为制作,这样效果就好。

九. 上海市 浦东新区 浦东白猪

浦东白猪是我国少有的白色地方猪种,具有繁殖力高、母性好和肉质鲜嫩等特点。

浦东白猪全身被毛白色,头面有菱形褶皱,垂耳,鬃毛较粗硬。背线平直,臀部倾斜,有效0数8对以上。

浦东白猪6月龄时后备公猪体重74.53千克,母猪68.92千克;成年公猪体重215千克,母猪158.8千克。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小公猪在2月龄左右1时开始有爬跨现象,小母猪在3月龄左右开始发情,发情周期20~23大,持续期2~4天,发情征状明显,表现为不安,食欲减退,鸣叫,爬跨其他猪,频频排尿,外阴部充血红肿,触摸背部母猪举尾不动等。成年母猪和初配母猪分别在24小时和36~48小时内配种较为适宜。妊娠期112~114天。母猪多在仔猪断奶后的7~10天发情,也有在产后40天左右的泌乳期内发情的。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2.5头,经产母猪15.24头。

据1984年上海市南汇县测定站测定资料,浦东白猪宰前重为89.4千克时,瘦肉率为42.6%。

以浦东白猪为母本的三元杂交后代,其日增重比一元0猪又有所提高。大杜×(大约×长×浦)四元0猪的肥育期日增重为761.84克。

浦东白猪在南汇等县有较长的饲养历史,并表现有较好的繁殖性能和肥育性能,由汇县群众已将其作为当家品种,与其他品种猪进行二元、三元、四元杂交,所得0后代在繁殖和肥育等性能上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例如“大长浦”母猪产仔数达13.12头,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所产“杜大长浦”四元0猪日增日重为761.84兑,料肉比2.73:1,瘦肉率65.19%。由于含有浦东白猪血统,四元0猪肌纤维较细,肉色鲜红,肉质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用上述方法对改良瘦肉型猪肉品质,提高我国瘦肉型猪数量和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十. 天津市 滨海新区 杨家泊对虾

杨家泊对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严格审核,日前,汉沽“杨家泊”对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顺利获得通过。这是继“茶淀”葡萄之后,汉沽获得的第二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据介绍,地理标志是由“原产地名称”逐步发展而来的,在国际上被广泛运用于农副土品、传统的工业产品和手工艺品等诸多领域。根据《商标法》,地理标志是指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杨家泊是历史悠久的水产名镇,“千亩对虾养殖基地”获国家级无公害养殖基地认证,水产品获无公害产品证书。该基地还充分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进行反季节养殖,创造了对虾单位亩产1030公斤的全国第一纪录。该商标的成功注册将对汉沽的特色农业、旅游业、产业多元化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直接带动就业机会、农民收入的增加。

浦东新区口碑好的土特产图片宝山区盆栽土特产近期价格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