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冈最新特产鱼 日本福冈特产购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6 08:25:59

一.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东山萝卜西湖鱼

“东山萝卜西湖鱼”是剑川一句民谚,还被民间歌手编入白族调中歌唱,可见其名气之大。“东山萝卜”说的是产于剑川庆华、玉华带的蔓菁,剑川白族人的“土片此”。主要生长在高海拔的寒冷地区,开黄花。蔓菁的颜色一般都是白色,而东山萝卜(蔓菁)却是紫红色的,这也许是和这里的土壤里含有稀有的碳物质元素有关,而使这样蔓菁成为紫红色,肉质和味道比一般蔓菁佳好。到了冬季,把蔓菁切成片,用篾片穿成串,悬挂晒干,称为“干那夫”。可以做汤或炒菜,也可与猪肝胙一腌制成罐,是不可多得的绿色环保食品。

西湖鱼,指的是剑川的西湖的鲫鱼,鲫鱼又叫鲋鱼。即的意思是跟从;付的意思是附和、伴随。鲫鱼在水游走,往往是成群结队,相互跟从,所叫鲫鱼或鲋鱼。鲫鱼是淡水湖中常见的鱼,但是剑川西湖的鱼却比较特殊,其脊背呈黑色。云南其他地方的鲫鱼体色较白,体形也较大,而且刺也太多,不受欢迎。所以民国时期赵式铭在昆明时写道“昆明此物(鲫鱼)不少,然而不甚贵重。”由于其在昆明不贵重是因为其味不好之故,而引发了赵式铭的感叹。

接着他还说:鲫鱼“身团而紫鳞,吾乡最嗜些物,谓为滋补品。”而西湖鱼为何脊为黑色,这也许和西湖的泥土有关,因为西湖泥土是乌黑色的,表皮土层下面是草煤,过去每到冬末或春天,附近的村落都会到西湖中挖草煤。西湖鱼的脊背呈黑色,味道鲜美也许都和这泥土中含有的某种矿物元素有关。就向东山的萝卜一样,所以东山的萝煮西湖的鱼味道就十分鲜美。现在历史上的西湖已变成了桑田,幸好的是西湖遗址大部分被当地百姓开辟成渔塘。鱼苗放入里面养出来的鱼脊背还是黑的,味道也比别的地方鲜美。

二. 江苏省 苏州 常熟 河豚鱼

常熟长江口区,除盛产鲥鱼、黄鱼、刀鱼等美味海产外,还能捕到一种形如滚筒、眼小肥实的河豚鱼。 此种海产品虽然鲜美无比, 旧时有“吃了河豚百样无味”之说,但吃时千万要小心谨慎,切莫粗心大意。因为此鱼腹中有剧毒,其脊血、鳍尾、肝脏等处,都藏有毒汁,俗语有吃河“拼死豚”之戒。因此在食前,必须请有经验的老师傅将鱼腹内脏拣清,洗净,然后用油煮煎,再放入佐料反复烧煮,更烧得肉烂皮酥,方可食用。为了防止中毒,最好在吃鱼前烧煮一锅“ 芦根汤 ”以备解毒之用。总之,食用此鱼,必须特别小心,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 常熟)

三. 广东省 江门 恩平 山坑鱼仔

山坑鱼仔( 恩平)

四. 重庆市 璧山区 来凤鱼

来凤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璧山县来凤镇(现青杠街道来凤片区)地处重庆西部近郊,缙云山脚下,距主城区(内环的西环)27公里,是古代四大名驿之一。成渝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渝隆路、璧津路在此交汇,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小重庆之美称。

来凤镇以名菜“来凤鱼”闻名于世。“来凤鱼”历史悠久,数百年来历代烹制大师在继承川菜传统手法的基础上烧制出了以“麻、辣、鲜、香、嫩”为主要特征的“来凤鱼”,受到过往食客的喜爱。著名书法家杨宣庭欣然题书“鲜鱼美”,盛赞味在璧山来凤。

来凤原是成渝古驿道上的一个驿站,与龙泉驿、双凤驿、白市驿齐名,是成渝古道上的“四大名驿”之一;自古为鱼米之乡,《华阳国志·巴志》云:“土植山兮,牲具六畜,桑蚕、麻、鱼、盐皆纳贡之。”嘉庆《璧山志》载:“鳞之属有江鲤、崖鲤、白鲢、鳟鲫、七星鱼、红梢鱼、子巾鱼等”,其有盛产在璧山来凤璧南河中的“七星鱼”、“红梢鱼”、“青剥鱼”为历代贡品。

80年代初,以唐德兴、唐治荣为首的一帮厨师,在继承川菜传统烹制手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烧取出以“麻、辣、烫、嫩”为主要特征的“来凤鱼”,受到了过往食客的喜爱。著名书法家杨萱庭欣然题书“鲜鱼美”,盛赞味在来凤。引来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芬、游本昌,歌星李丹阳、蔡国庆,书法家范朴,政界要人中央委员、人民日报社社长高狄,原重庆市委-肖秧等专程到来凤吃鱼。一时间,食客不分远近,身份不论贵贱,云集来凤,共品佳肴。

“来凤鱼”是近年来重庆“江湖菜”流行之鼻祖,之后才有辣子鸡、芋儿鸡、邮亭鲫鱼、太安鱼等。而后来这些流行的“江湖菜”,在烹制手法上,都没有摆脱“来凤鱼”的影响。

从古至今,“来凤鱼”的形成大致有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大批来自江南鱼米之乡的移民来到来凤,他们除继续种田养鱼外,还把江南烹鱼的技术带到了巴渝,与巴渝川味结合,形成容闽、鄂、粤、湘菜风味与川菜风味的“来凤鱼”。传说康熙年间来凤驿有位名厨师唐聋子,善于烹鱼,能制出鱼品十余款,这大约就是“来凤鱼”的雏形。

第二阶段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府内迁重庆,作为陪都重庆的卫星镇——来凤一时冠盖云集,名厨荟萃。见璧河鱼美,争烹献艺,又极大促进了“来凤鱼”烹调技艺的进步。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云集来凤,喜尝来凤鲜鱼,那时“来凤鱼”就很有名气。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1984年党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0来凤区委、来凤区公所,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认真制定了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优惠政策。区委、区公所领导亲自帮助进场镇务工经商的农民解决征地、办照贷款等具体问题。一些有经营头脑的农民就开始筹划到来凤镇开办鲜鱼食店。时任县委-的胡朝木同志还亲自到新开食店祝贺。到1988年,以经营“来凤鱼”为主的食店已达到120多家。竞争促使来凤人不断钻研烹鱼技术;品种花样不断出新,因此而形成麻、辣、甜、酸、荔味、桔味、桂花味、菠萝味等十几种风味,珍珠鱼、琥珀鱼块、椒盐鱼柳、酸菜鱼汤、白玉鱼块、玛瑙鱼肠、虎皮鱼、张口鱼、蘸水鱼、粉蒸鱼、烧白鱼、脆皮鱼以及鱼卵、鱼松、鱼膏、鱼羹等上百款鱼菜。

“来凤鱼”现在除了在广州、成都、重庆、深圳等大都市有了字号,连美国旧金山等地的“-街”也打出了“来凤鱼”的招牌。“来凤鱼”真可谓誉满巴渝,香飘四海。

五.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福建丁香鱼

福建丁香鱼:主产于平潭、东山、同安及闽东一带,尤以平潭牛山渔场汛期,产量最高。丁香鱼除少数鲜食外,多经蒸煮、晒干加工成干制品,体洁白、个细小、味鲜美,易保存,为闽产海鲜的特殊品种。

六.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豆花鱼

岳西豆花鱼

主料:草鱼500克。

辅料:豆腐脑100克

大豆100克

辣椒(红、尖)50克。

调料:大蒜8克

大葱5克

姜4克

豆瓣酱8克

陈醋10克

料酒5克

白砂糖5克

胡椒粉5克

植物油20克

烹制工艺

1、将草鱼宰杀去鳞、鳃、内脏洗净,从背部对剖,除去骨、头、皮、将净鱼肉片成厚片;鱼头劈开,去掉鱼牙待用。

2、锅内注油烧热,下葱、姜爆锅、烹入料酒、加鱼头、水大火熬成鱼汤。

3、锅内注少许油烧热,下入辣椒段、豆瓣酱、熟大蒜头炒香,放入鱼汤、料酒、白糖、陈醋、胡椒粉煮沸,滤渣后加入豆瓣煮入味,捞出倒入盆内,再将鱼片放入汤汁中煮熟,捞出盖在豆花上,中间撒上熟黄豆和葱花;锅内注少许油烧热,浇在鱼片上,淋上香油即可。

七. 江西省 南昌 青山湖 米粉鱼

米粉鱼以其色、香、味俱佳、鲜、辣、热独特而闻名。食之使人口生津,食欲大振,即使是望辣却步的人也无不喜欢。更由于1929年毛泽东首次来南昌时,在陈奇涵同志家中品尝过后,给它起了个美称---“四星望月”而闻名遐尔。建国后被列入中国名菜谱,并作为中国民间独特食艺被拍成电影介绍到国外。

八. 福建省 泉州 惠安 崇武鱼卷

崇武鱼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到崇武不仅要欣赏下入围国家地理十大最美古城的风光,当然还要品尝一下当地最具特色的小吃。

崇武鱼卷是闽南一道特色食物,其主要原料为精选优质鱼,其中又以马鲛、鳗、鲨等最佳,高质量的鱼卷,入口柔润清脆,咀嚼时齿颊留香,既没见鱼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种特有的清鲜滋味。

崇武人出外探亲访友,喜欢带上他们的鱼卷,表达心意。崇武鱼卷是福建闽南一带的一道名菜,也是泉州的十大名小吃之一,在闽南举行的比赛中多次获奖,深受闽南百姓及来惠安旅游观光的游客的赞赏。

海防将士们的军粮

崇武小镇扼住重要水道,一直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自明初建城后,此地常有重兵把守。过去将士们出海巡防水阔路远,吃饭自然是第一要务。虽俯身便有大量海产品就地可取,无奈海鲜的保存时间不长,填饱肚皮便成了叫将士们头疼的难题。后来驻守此地的千户侯钱储,某天灵机一动,命人捞取海中的马鲛鱼,剔鳞去骨后擂成鱼糜,再配上地瓜粉等辅料蒸成鱼卷。经这样处理后的鱼卷保鲜周期拉长,且便于出海将士随时取用,有效缓解了海上军粮短缺的窘境。很快,将士们的新鲜吃法传到了普通百姓家。

传承至今,手工捶打、搅拌鱼糜仍被遵守古法的手艺人奉为不二法门——在惠安人的认知里,恰到好处的手工比机器更管用,打造出来的鱼卷也更美味。

可蒸可炒花样繁多

崇武鱼卷的吃法多样,爆炒、煎炸、清蒸乃至最“大道至简”的清水煮汤,都能将-的鲜美重新唤醒,咄咄逼人地直扑口鼻。

喜欢口味重一些的,爆炒和煎炸都是不错的选择。切片后的鱼卷加入肉丝、西芹、香菇丁等爆炒,再经热油烘云托月一番,逼出的鲜香简直叫人垂涎。若放入热油锅中煎炸,雪白的鱼卷便成了金黄色,视觉上格外讨人欢心。食用时,只须蘸取辣椒酱或番茄酱,于脆香之外又多了甜与辣的层次感。更粗朴一些的吃法,则不妨参照惠安人。当地百姓喜欢将鱼卷切片与面同煮,寻常无奇的面汤经鱼卷一提鲜,身价便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若能赶上现做的鱼卷刚蒸出锅,那便是品尝的黄金时期。此时的鱼卷尚未经二次加工,最大限度保留了鲜美的滋味。趁着外皮上都是温润的湿气,一口咬下只觉齿颊留香,简直叫人欲罢不能。

九.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黄河鸽子鱼

又名“宫筵鱼”。形体似鲤,但体窄嘴尖,酷似鸽子,得名鸽子鱼。其肉细嫩少剌,清蒸后淳香扑鼻,营养丰富,鲜养可口,具有醒酒解醉之效,祛寒保暖之功。由于鸽子鱼生活的水域小,黄河谷中水急浪高,难以捕捞,更显得珍奇名贵,在清代为贡鱼。( 银川)

十. 浙江省 衢州 开化 何田清水鱼

何田清水鱼是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何田乡的。何田清水鱼,因常年养于清水塘,鱼身黑黢,鱼目发光。烹饪时,取活鱼现杀,切成鱼块(亦有全鱼烧制的),下锅时油不宜多,且以清水炖煮,待鱼汤呈奶白色,粘稠状,附上常用的佐料即可。该鱼汤鲜肉嫩,令人唇粘齿甜,回味无比。

何田乡的清水鱼养殖始于唐代。经过多年发展,已从原先自给自足、用于改善生活的待客之物,发展为覆盖全乡1600多个农户、养殖面积11万多平方米、年产值近650万元的重要产业。全乡现有清水鱼专业合作社5个,规模化养殖基地4个,配送龙头企业1家,形成了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主导,以规模基地和养殖大户为节点,辐射全乡养殖户的生产合作体系。何田清水鱼多次获省农博会、渔博会金奖、银奖,并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远销省内外。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众多,已经成为开化的一张“金名片”。

何田清水鱼是开化的十大名菜之一。只是因为它所在的环境是外面不具有的。要选项用源头活水里生长的,份量适中的(500---1200g)草鱼。其实做法也很简单。和做鱼头豆付没有什么区别。就是还要放一点开化土产的紫苏。(先在炒锅放200g的猪油,烧热。再把鱼放入煎到两面黄。再放适量的黄酒,加入足够量的开水。放紫苏10g左右。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慢的滚,等到汤呈白色了,再放盐和味精。调好味后就可以起锅了。虽然简单,但它却有一方风味。可以一嚐。

福冈买什么特产福冈市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