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土特产超市 阳泉哪里有特产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6 15:12:05

一. 山西省 阳泉 郊区 阳泉砂货

[砂货]为本市。主要产于平定常家沟、移穰、东西小麻和郊区的小西庄、王垅、北庄等地。最早生产于唐朝;到明清时期,经过不断改进,就以其内外光洁、皮薄质细,耐酸耐碱,煮饭炖肉味道纯正无异味,盛饭放汤隔日保鲜保质不变色的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本市砂货种类繁多,其中常用的有火锅、茶壶、锅、瓢、盆、笼屉、罐、花盆等100余种。(阳泉)

二. 山西省 阳泉 平定县 平定荆花蜂蜜

平定荆花蜂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荆花蜂蜜的简称,也叫荆条蜜。是四大名蜜之一(荆条蜜、枣花蜜、槐花蜜、荔枝蜜);也是我国大宗蜜源中每年最稳收的蜜品之一。立秋前后,秋高气爽,荆花丛中,蜜蜂穿梭其间,采花露酿制成荆花蜜,浅琥珀色,入口留香,回味无穷,因其质优被称为“一等蜜”。荆花蜂蜜采自华北地区,南方少见。有清热去燥、解毒去痛之功效。

荆花蜜的蜜源为荆条花,荆条是一种灌木。荆条别名荆子、荆梢子、荆棵。马鞭草科。落叶灌木。掌状复叶,小叶边缘有缺刻状锯齿;圆锥花序,花篮紫色,核果。分布很广,是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的主要蜜源。一般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沟、谷底、河流两岸路旁和荒地。耐旱,耐瘠薄,但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水分充足处生长更好,流蜜较多。天然成熟荆条蜜在荆花开放季节,每群蜂可产荆条蜜15至50公斤。

荆条蜜含有较多的葡萄糖,所以容易结晶。葡萄糖是脑部细胞消耗最多的养份,所以荆条蜜对于脑力工作者、学生、上班族都非常适合。荆条蜜能促进体力恢复,也非常适合饭后容易困倦、体力消耗大、精神压力大者。

所在地域: 山西

申请人: 平定县蜂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平定县位于阳泉市南部。东邻河北省井陉县,南接本省昔阳县,西连寿阳县,东北同盂县接壤,西北与阳泉市郊区毗邻。县境内群山环绕,沟壑纵横,东部地势险要,山高谷深,悬崖峭壁,峰峦巍峨,谷呈V形。山地约87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5%,丘陵次之,约407平方公里,点占总面积的30%,水地平地7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5%,是一个典型的土石山区。辖区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有丰富的荆条资源。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平定县冠山、石门口、冶西、锁簧、张庄、柏井、东回、巨城、岔口、娘子关等10个乡镇、80多个自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5′55″-114°02′33″,北纬37°39′30″-38°07′30″。地域内蜂蜜受保护面积50000公顷(1万箱),年产量800吨左右。

三. 山西省 阳泉 平定县 平定黑釉陶瓷

平定自唐宋以来就制作陶瓷器。随着沧桑历变,生产工艺日臻完善。民国年间利用本地资源生产紫砂陶器,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当时的平民工厂生产的紫砂陶器和其他陶瓷誉满北方。60年代,平定瓷厂生产的工艺美术瓷曾在广交会上受到好评,远销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70年代末80年代初,平定陶瓷厂生产的棕釉龙纹杯碟、龙纹咖啡色茶具、蟠龙花瓶、仿宋黑釉缠枝牡丹纹刻花瓶和卷草纹刻花嘟噜都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其中棕釉瓷色调润泽,光亮明快;黑釉瓷剥底镏花,黑白分明。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年出口量达400多万件。

平定刻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是具有中国古代定窑系典型风格的,中国独一无二的民间特色陶瓷艺术。该瓷现有以黑釉刻花为主的包括棕釉、白釉、黄釉、仿哥开片釉、窑变釉、剪纸漏花加彩和木叶窑变釉等多种陶艺绝活。它是采用当地粘土(高岭土),用特殊的烧造工艺,纯手工制作的民间绝活。它以刀代笔,在坯胎未干前刻花,一气呵成。而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工艺是一种用黑白色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展示纯粹地道的、独特的、有着浓厚的民族民间特色的陶艺装饰语言。平定黑釉刻花陶瓷与国内众多名窑的别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工艺和产品充分展示出中国古代定窑系--平定窑黑(白)釉瓷的烧造工艺,以及具有定窑风格的仿宋刻花瓷绝活并独具风致的产品。

它有烧造釉色稳定、釉面光亮润泽、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灵活流畅、纹样生动明快、图案丰富多彩、题材广泛、主题切中“民间、民俗”四字、品种齐全、式样千姿百态等特点 。

四. 山西省 阳泉 平定县 平定冠山连翘茶

连翘,又名黄金条;每年早春时节开放着金灿灿的小黄花,花落后开始吐嫩绿芽,将嫩绿芽经过配料加工、泡制就可以成 为能够饮用的保健茶,名曰“连翘条”。

山西省平定境内有座冠山,山上遍布连翘,用它泡制加工成茶叶,常饮可生津解毒,清热泻火。相传,有一年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在烟雨楼喝了连翘茶,顿感心旷神治,全身异常舒爽。于是询问条由何处而来,方知是山西平定州冠山。随即下旨,把冠山连翘茶定为贡品,每年敬献50担,以供皇室饮用。制作连翘茶方法不复杂,就是将连翘嫩芽经过挑选,用清水洗净,上笼蒸制5~10分钟,以不过熟和软烂为宜;经晾晒或烘烤成半成品;然后煨糠,筛去粉末,再经窖花、提花、包装等工序,即为成品。其特点为:生津止渴,清热泻火,清凉提神。( 太原)

五. 山西省 阳泉 盂县 炒不烂

用料:

土豆,面粉适量。

调料:

鸡蛋(肉),辣椒,芝麻,葱,姜,蒜等调料适量。

炒不烂做法:

1、土豆去皮切丝。淘洗后晾干。

2、面粉中洒入少许食用油,土豆丝拌入,使面粉均匀的裹在土豆丝上面。

3、如上入蒸锅,蒸熟(约15分钟)。摊在面板上,待凉。

4、配料切丝。根据口味可以选择肉炒或蛋炒,(也可以加入青椒丝,火腿丝、萝卜丝……)。

5、可根据口味用花椒%26辣椒炝锅,先把配料中的菜(肉、蛋)炒熟,后加入晾好的土豆丝。翻炒均匀,加入盐和芝麻等。一道可菜可饭的粗粮食品就好了。

温馨提示:

1、土豆可以切丝也可以切小片(类指甲盖那么大)

2、土豆淘洗后需要控水,否则带水入面粉会成一团,很难蒸熟,样子也不好看。

3、面粉中拌油是为了防止粘在一起。上锅蒸的时候也可以拌一些油。蒸到一半时间可以用筷子翻翻,如果有成团的就挑散,否则蒸不熟。

蒸完一定要凉了再炒,否则很是容易糊锅或成为一团。

六. 山西省 阳泉 城区 土豆烩莜面鱼鱼

莜面和土豆的搭配,炒着吃既是菜又像是饭。莜面鱼鱼的制作方法也很神奇,纯靠精湛的手势将莜面搓成条状,慢慢用手揉搓,用巧劲挤压出无数酷似小鱼的莜面“鱼鱼”来,据说熟手能一只手掌下同时搓5、6根甚至更多的莜面条,制作莜面鱼鱼的速度极快。最后将土豆切成块与莜面鱼鱼和大蒜叶子一起炒熟,有时候加入茄子或者别的蔬菜,土豆口感酥烂而绵软却不散形,莜面软糯而有嚼劲,味道特别香。

七. 山西省 阳泉 盂县 盂县红小豆

盂县红小豆

主要产地西烟镇、东梁乡、南社乡。年产400吨,特点是含蛋白质脂及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用其煮粥、熬汤香甜可口;磨粉做面条白、软、薄、长,不涩不糊,易消化,其中红小豆有消肿、解毒之功效。

八. 山西省 阳泉 盂县 莜麦棒子

禾谷类作物。学名裸燕麦。根据播种期早晚分为夏征麦和秋蔽麦。莜麦籽粒瘦长,有腹沟,表面生有茸毛,尤以顶部显著。形状为筒形或纺锤形,莜麦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组成也较平衡。由于莜麦营养丰富,耐饥抗寒,在自治区西部被誉为一宝。征麦含糖分少;蛋白多,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的食品。又因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是老年人常用的疗效食品。加上盂县的水土的优势,唯一可以将莜麦面做成莜麦棒子,制成后炒,蒸,煮,拌都是风味绝佳的上等佳肴。

九. 山西省 阳泉 矿区 黑豆叶菜

山田种豆惧苗稀,田家辛苦怨调饥。
输租糠秕乘瓦缸,蓄菜备尝藿与薇。
新谷面登场,团团白露。
先期豆伤英,后期叶陨黄。
廑怀属少妇,茸草埋晨装。
相携或三五,—一执筠筐。
盈檐非染篮,越陌且寒裳。
行行拾绿野,捋取纤指长。
平畴闻笑话,篱落话农桑。
夫婿樵喝山如沃,煮菜连霄薪代烛。
中妇磨刀切叶细,溪头担浴漉檐际。
抱瓮聊度日,尝羹谋岁卒。
时和歌帝力,俗朴艰民食。
辛值长官清,与庶民休息。
登盘饺得菜根肥,欢溢年香闺菜色。


这是清代李正元的一首描写沤制豆叶菜的诗。细腻生动地描绘了农家制菜的紧张场面,表达了对家乡的风土食俗的深厚感情。黑豆叶菜是旧时平定县一带农家百姓常吃的一种腌制菜。在旧社会有这样的传说:“半田半水九分山,糠菜半年粮半年”。糠,即为谷糠,这里的菜就是指用黑豆叶沤制的酸菜。据说,早在晋献公时就有了吃豆叶的食俗。

每到秋后,平定一带百姓就开始了每年的过冬准备。先将豆枝青叶采回,放在通风处自然干燥,再将豆青叶切成细丝。然后用开水汆透,再用凉水过凉,放入大筐内,菜上压一块大案板,板上放石头,将豆青叶的水分挤压净。将挤净水分的豆青叶放入瓮里捣实,装满后压一块大石头。最后添入清水、米汤进行沤制。

腌制好的豆叶菜既可用于炒菜、又可浇汤煮饭,而且还有大凉败火、解渴消炎等药用价值。在外地工作的平定人回乡,总要提及有没有黑豆叶菜。无论走到那里一提起黑豆叶菜,就会如数家珍把这种特有的腌菜给你津津有味地讲述一遍。

十. 山西省 阳泉 盂县 豆面抿圪饾

豆面抿圪饾是盂县民间的一种普遍面食。有玉米面圪饾、白面圪饾、红面(高粱面)圪饾、豆面圪饾等。随着人们身体保健的需要,豆面抿圪饾在大小饭店中演变为一种风味小吃,成为最时尚的面食。豆面圪饾配上好的浇头也特重要,一般有肉炸酱、西红柿炸酱、家常臊子,还有酸菜卤,色香味俱佳。
阳泉十大特产店山西阳泉特产哪里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