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特产八宝豆豉 临沂特产八宝豆豉多少钱一箱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0 08:29:22

一. 广西 柳州 柳北区 果脯八宝饭

原料:

糯米1500克、莲子750克、红枣1250克、薏仁米500克、蜜冬瓜条500克、蜜樱桃250克、桂圆肉250克、瓜子仁50克、白糖、猪油、湿淀粉、纯碱各适量。

制作:

1.将炒锅置旺火上,锅内置一竹宵箕,加1500克清水烧沸,加入莲子、35克纯碱,用竹刷帚不断搅打去皮(约15分钟)后捞出,倒净锅水。第二次仍用同样方法,加1500克清水、15克纯碱继续在锅内搅打,直至去净莲皮为止(约5分钟)捞出,再用温水冲洗干净,用细竹签捅去莲芯,入笼在旺火上蒸半小时至熟透取出;

2.薏仁米洗净盛入碗内,加清水100克浸没,用旺火蒸约半小时至开花,出笼后再用清水淘洗沥干;

3.糯米淘洗干净,盛入瓷碗中,加500克白糖、1000克清水调匀后,入笼用旺火蒸半小时至熟透取出;

4.红枣洗净去核后与蜜冬瓜条、桂圆肉都切成0.3厘米见方的小颗粒;

5.取碗十个,将莲子、红枣、薏仁米、蜜冬瓜条、桂圆肉、瓜子仁分别顺次放入碗底,然后把熟糯米分别盛在上面,入笼用旺火蒸半小时取出;

6.炒锅置旺火上,放入2000克清水、1000克白糖,将蒸好的八宝饭下锅,一起拌合烩沸,再加入猪油75克,用湿淀粉调稀勾芡,起锅分盛十碗,分别撒上蜜樱桃即成。

二. 上海市 黄浦区 八宝辣酱

“八宝辣酱”是上海著名特色菜,它是由“炒辣酱”改良而来的。“炒辣酱”是个普通家常菜,以前在饭摊上供应,由于色深味浓,很适宜下饭。在40年代,九江路上的同龢馆厨师们参照上海本地菜“全家福”的烹制法,在炒好的辣酱上浇上一个虾仁“帽子”,又对炒辣酱的原料进行了调整充实,用虾仁、鸡肉、鸭肫、猪腿肉、肚子、开洋、香菇、笋片等八样主要原料烹制,故称它为“八宝辣酱”。“八宝辣酱”味道辣鲜而略甜,十分入味,大受食客的欢迎。后来,上海一些菜馆纷纷仿效,“八宝辣酱”就广为流传了。

基本特点  著名上海菜,此菜色泽艳丽光亮,鲜辣辛香.

基本材料  已上浆虾仁,花生米,猪腿肉丁,鸭肫片,笋丁各50克,
用料: 已浆虾仁,花生米,猪腿肉丁,鸭肫片,笋丁各50克,肉清汤熟鸡肉丁各75克,熟肚丁,豆瓣酱,白糖各,25克,熟猪油150克,水发海米,10克,湿淀粉40克.

烹饪方法:将鸭肫片鸡丁肉丁肚丁,笋丁,水发海米,花生米放在碗里拌和.熟猪油烧至四成热,放虾仁滑熟后捞出.锅内炒红辣椒煸出红油,放入已拌好的鸡丁等,加味精酱油白糖豆瓣酱肉清汤烧开,小火烧3分钟转大火,湿淀粉勾芡淋入熟猪油除锅装盘,将滑熟的虾仁和剩下的肉清汤烧开,湿淀粉勾芡加熟猪油,浇在鸡丁上即可.

特点:著名上海菜,此菜色泽艳丽光亮,鲜辣辛香.


三.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豆豉粑

大方豆豉粑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大方豆豉粑具有健脾开胃,助消化,促进食欲的功效,是烹调调料之一,在贵州省内外颇有名气。

豆豉粑是豆豉的衍生品,豆豉一年四季均可制作,但一般以在冬季其香味、质量最佳,其他季节由于气温高,豆豉发酵酵快,味差并稍带苦味。豆豉制作应选择粒大饱满、无虫蛀、无霉烂变质的大豆,用清泉水浸泡24小时后用大火蒸制20小时之后选择竹筐类易散发热量的容器,铺垫豆豉叶,让其自然发酵,成熟后将豆粒放入石碓中加入一定量食盐捣细,再发酵1个月左右。待天气晴朗时,将发酵好的豆豉取出捏成长方形的小块并抹光滑,放置在太阳下晒,随时用少量菜油抹面,并用木板轻轻将每面拍紧再晒,使之紧实不开裂。当水分降到20一定程度即可包装贮藏在通风干燥地方。 即成为豆豉粑。

四. 山东省 济南 历下区 八宝茶汤

小米水磨面炒熟,加桔饼、莲子、核桃仁、红枣肉、瓜条、芝麻、青梅、白糖,开水冲搅至糊状。色如淡茶,味香甜滑爽。

五.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豆豉剁辣椒

豆豉剁辣椒,系浏阳县历史传统产品,采用本地小红辣椒与优质豆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在湖南省内素负盛名。

原料配方:红剁辣椒94公斤豆豉5公斤味精300克麻油500克棕檬酸300克糖精10克

制作方法:将15度盐水倒入豆豉内,搅拌均匀,待盐水全部被豆豉吸收后放置备用。再按比例将辅助料全部放入剁辣内搅拌均匀,装坛,密封即成。

注意事项:用后应及时盖好,及防霉变,存放久了,由于豆豉液的渗透,色泽有所变化,但对质量与滋味没有影响。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莲子八宝饭

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从挖掘出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我们可以看到,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曾食用过莲子。

“莲子八宝饭”是东平传统名吃,也是宴席上常备的甜食之一(按我国传统习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才是甜菜)。所谓八宝,除江米外,一般有莲子、红枣、薏米、白果、核桃仁等。东平湖盛产莲子,故以多放莲子为其特色。

一、烹调方法:先在碗底一圈圈摆好莲子、红枣等物,再把淘好的江米放上,而后上笼蒸熟。吃时把碗翻过来扣在盘子里。这样,莲子等物在上,江米饭在下,再放上白糖、青红丝,端上饭旧,颜色鲜亮,粘甜可口。

二、原料:主料:莲子30克,菱米20克,鸡头米20克,大枣15克,桂园15克,青梅10克,什锦果脯10克,江米100克。调料:白糖、水淀粉

三、制作过程:1、江米煮至5成熟待用。将其它主料洗净,在沸水中氽一下待用。2、将莲子、菱米、鸡头米、大枣、桂园、青梅、果脯依次摆在汤碗中,江米置于其间,与碗口平,放入蒸笼中煮20分钟取出,扣入汤盘中,呈镘头状。3、勺内放清水,白糖烧沸后用淀粉勾芡熬成糖卤,将糖卤从“馒头”顶上倒下,卤将“馒头”均匀漫裹,即成“八宝饭”。

三、风味特点:红、白、绿相间,若宝石镶于玉石之内,晶莹光亮,色彩诱人;香甜可口。

七. 浙江省 丽水 松阳 八宝灯盏盘

用调稀的面糊,用勺舀少许,放上带有的胡萝卜丝、咸菜丝等八宝菜原料,再复以面糊,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时取出,即成八宝灯盏盘。

松阳街头时见这种小吃,路人腹肌眼馋,可随见随买,趁热即食,别有一番风味。在松阳靖居一带还有现做待客的习俗。

八. 江西省 九江 湖口县 湖口豆豉

地处鄱阳湖口长江南岸,并有“水绕三山同楚地,势连五老共洪都”之称的江西湖口县,盛产一种有名的--"豆豉",此豆豉色泽黑亮,颗粒均匀,香味浓郁,美味可口,用这种豆豉烹饪的"豆豉烧肉"、"辣味凤尾鱼"、"家乡豆腐"等菜肴,已成为湖口传统风味名菜,颇受中外客人的青睐,蜚声四海。

湖口气候温适,土壤肥沃,盛产粮棉,黑豆也是当地有名的经济作物。湖口黑豆个大粒圆,营养丰富,是加工豆豉的良好原料。据传,湖口豆豉最早始于清初,当时只是农家作为豆酱形式出现的,直到咸丰年间才作为单独商品正式上市。多年来随着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湖口豆豉质量也越发提高,并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传统风味。

说到湖口豆豉的创始,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那是在清朝咸丰年间,高安县有一个姓卢的小皮匠,专做祖传的木履(古时一种套在布鞋外面的雨鞋)。有一年高安遭受洪涝,庄稼欠收,人们连吃饭都困难,木履生意自然清淡。迫于生计,小皮匠带着妻子,离开高安,出外谋生。小俩口挑着皮担儿,几经辗转,到了湖口住了下来。灾年到处一般,小皮匠所做的木履在湖口同样难以卖出。好在湖口县是长江、鄱阳湖口重镇,交通便捷,来往客商较多。小皮匠手艺好,不做木履可修鞋、靴,因此,靠修鞋补靴总算能勉强糊口。有一天小皮匠逛街,发现当地不少农民挑着黑豆(即黑壳皮大豆)在市场上卖,上前一问价格也不贵。这聪明的小皮匠灵机一动,心想:"何不用这黑豆来做豆豉卖呢?"于是回家和妻子一商量,妻子觉得这主意不错,便买了十来斤黑豆子,找来木盆、坛子,细心选豆、漂洗、蒸煮、盖上稻草,让豆子发霉。约莫过了十来天,小皮匠扒开稻草一看,黑豆上竟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霉衣。小俩口满心欢喜,立即把霉豆抬到石钟山矶头上,让鄱阳湖清水慢慢冲洗干净。然后回家翻晒,装进木盆。过了些日子,盆中发出阵阵香味,妻子打开盖一看,嚯,绝了!这豆豉又黑又亮,香味浓郁,真是再好不过。

小俩口好不高兴,满心欢喜把豆豉拿到街上去卖。来往行人一看,这豆豉粒粒匀称,黑中见亮,其香无比,十来斤豆豉不一会抢购一空。从此,小皮匠做的豆豉一下轰动了湖口县双钟镇,生意红火得忙不过来,后来干脆皮匠活儿不干了,一心专做豆豉买卖,果然生意兴隆发了财。许多人都想学小皮匠做豆豉的手艺,纷纷上门求教,小皮匠也不保守,把自己做豆豉的方法和盘托出,并告诉大家,这里有个决窍,就是将发了霉的豆豉,一定要挑到石钟山矶头上去冲洗,因这儿是长江、鄱阳湖二水相汇之处,黄、绿两色清水从矶头缓缓而过,用这独特的水洗去豆豉上的霉衣,豆豉就越发芳香,味道越发鲜美。因此,湖口豆豉有别其它地方生产的豆豉。

自晚清以来,虽战乱不断,百业凋蔽,而湖口豆豉生产却一直未停止过。开始时是一家"卢泰生号",后来发展到六家生产作坊,年产豆豉一千余担。如今,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开发生产湖口豆豉,商业部门还专门设立了豆豉生产厂,组织青工学习老师傅技艺,使豆豉产量、质量大大提高。不仅供应本省,而且远销湖北、湖南十多个省市。湖口豆豉已成为名扬大江南北的土特名产。

湖口豆豉起源于战国时代。相传有一丐娘,携儿带女沿鄱阳湖口的湖滨村落乞讨,当地农民常以熟黑豆相济,丐娘儿女久食生厌,便瞒娘倒入篓中,并采路旁黄荆柴枝叶遮盖。若干天后,篓内溢出醇香气味,尝其已经发霉的黑豆,味道鲜甜酥香,口感甚佳。渐渐家喻户晓,成为烹饪调料。到晋代,经五柳乡莲花寺僧人指导,总结出熟黑豆发霉制作方法,并正式称其为豆豉。

湖口豆豉传统制作工艺极为讲究,原料是当地滨湖地带的黑豆,经过选粒、清洗、浸泡、滤干、蒸煮、冷却、接种、制曲、洗霉、拌料、发酵、晾晒、成品包装等一系列程序。明清时期,湖口豆豉只单一的淡豆豉,逐渐发展到淡豆豉、咸豆豉、甜豆豉、香辣豆豉和五香豆豉等多个品种,同时又按豆豉含水成份不同分为干豆豉和汁豆豉两大类。湖口豆豉不但是普通百姓家庭的菜肴佐料,也成为宾馆酒店宴席中的佳品。

湖口豆豉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鲜美可口。2008年6月,湖口豆豉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6月,湖口豆豉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商务部冠名湖口豆豉“中华老字号”。

九.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王太守八宝豆腐

八宝豆腐”原是清朝康熙时代的宫廷名菜。据说,康熙在位时十分喜欢食用质地较熟、口味鲜美的莱肴。清宫御厨便经常用鸡、鸭、鱼、肉去骨制成菜肴,以供其享用。一次,御厨用优质黄豆制成的嫩豆腐,加猪肉末、鸡肉末、虾仁末、火腿末、香菇未、蘑菇末、瓜子仁末、松子仁末,用鸡汤烩煮成羹状的菜肴。康熙品尝后,感到豆腐绝嫩,口味异常鲜美,极为满意。他认为此菜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用豆腐、香菇、鸡肉等养生佳品为原料,可使人延年益寿;

二、是豆腐烹调得法,鲜美细嫩,胜于燕窝。

因它是用八种不同的优质原料制成,故被康熙赐名为“八宝豆腐”,并将其列作他最喜爱的御膳和宫廷宝菜之一。而且他还命宫中文人将“八宝豆腐”的用料及制法写成御方,将其作为金银财宝一样重要的礼物,赐与江苏巡抚宋牧仲等宠臣。后来,他又将此方赐给尚书徐乾学(号健庵),不久徐将此方传给门生楼村,楼村又传给自己的后人。

至乾隆时代,其方已传给了楼姓王的外甥孟亭太守,故又称"王太守八宝豆腐",并在北京和江浙地区首先出名。

----清代著名的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守八载说:“王太宝豆腐,用嫩片切粉碎,加香覃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同入浓鸡汤中炒滚起锅。用腐脑亦可。用瓢不用著。孟亭太守云:‘此圣祖赐徐健庵尚书方也。尚书取方时,御膳房弗银一千两。太守之祖楼村先生为尚书门生,故得之’。”“八宝豆腐”自此广泛流传各地,现为江浙地区一款特色名菜。

秘方:

嫩豆腐1块(重300克左右),熟鸡肉30克,熟火腿25克,猪肉末、油酥松仁末、水发香菇末、蘑菇末、虾米末各15克,瓜子仁末2.5克,鸡汤150克,盐、味精、熟鸡油、酒各少许,熟猪油、湿淀粉各50克。

做法:

1、 豆腐用清水过净,去边,切成小方块,放入碗内。虾米末加酒稍浸。将鸡肉、火腿分别切成末。

2、炒锅烧热,用油滑锅后,下猪油,

将鸡汤和豆腐丁同时倒入锅内,用勺炒和,加虾末、盐烧开后,加猪肉末、鸡肉末、香菇末、蘑菇末、瓜子仁末、松仁末,小火稍烩后,旺火收紧汤汁,放味精,加湿淀粉勾芡,出锅装入汤碗内,撒上熟火腿末,淋上熟鸡油少许即成。

特点:洁白细嫩,滑润如脂,滋味鲜美。

诀窍:必须用嫩豆腐,以纯鸡汤煨煮。要恰当掌握火候, 当豆腐下锅加汤接近烧沸时,即移火烩,切勿滚烧,使豆腐熟而光洁,不起泡和蜂窝眼,鲜嫩入味。

十. 海南省 乐东 椰子八宝饭

椰子八宝饭

海南椰子八宝饭是海南最常见的美食之一,因饭中有莲子、百合、红枣、冬瓜糖、花生仁、豆沙等八种食物而得名。那么海南椰子八宝饭怎么做呢?详细的做法如下:

糯米洗浸、晾干,莲子、百合、红枣、冬瓜糖等煮熟,连同“八宝”中(豆沙除外)的其他料在一个盘子里摆放整齐,将糯米炒到八、九成熟时下蜜糖(或白糖)、香油,加上豆沙置另一盘中,然后将糯米蒸熟反扣于已装八宝料的盘子中,这样,原大盘中的八宝就露于盘子上层。八宝饭软糯粘滑,造型美观,口味清甜,是家庭团聚、婚嫁喜宴必不可少、既可当菜又可当饭的一道菜。

海南人为何特别独爱八宝饭,其一、八宝饭在宴席上往往是较后上,其类似于西方的餐后甜食,而海南人较喜欢甜食。其二、取其吉祥含义,因无论是“八宝”之名还是其用料中的“百合”(有百年好合之寓意)、“红枣”(有早生贵子的寓意)莲子(连生贵子),此外,八宝饭的造型及甜味还有圆圆满满、甜甜蜜蜜的寓意。

临沂特产八宝豆豉800克多少钱一箱临沂特产八宝豆豉怎么是黑色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