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平原特产大全 太湖县特产礼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7 14:37:10

一. 山东省 德州 平原县 恩城签子馒头

恩城签子馒头

平原县恩城镇在一百多年前就有20多家经营签子馍馍,其中陈家馍馍铺声誉万佳;而陈氏第三代传人陈荣合的签子馍馍更佳,以用料精细,味道宜人而名传遐迩,倍受青眯。

签子馍馍选用优等小麦磨成“78”面粉当基本原料,将“肥头”(酵面)加入适量碱面(0.5公斤“肥头”加1克碱面)后,和以“嫩面”,在案板上揉匀,用

特制木杠反复挤压,然后切段手搓成形,两头尖,中间粗,插入带竹签的蒸笼,上锅急火20分钟蒸熟,即可出笼食用,其个体形状独特:长20厘米左右,顶端尖细,中间圆而粗(直径3.5厘米左右),底端较顶端稍平钝,略呈纺锤形。

其色白润如玉,油光有微亮。其味道香甜,嗅之芳气扑鼻;食之甘甜如饴,柔韧可口。

签子馍馍之形、色、味俱佳,蛋白质、糖份等有机物含量高,营养丰富,老少咸宜食用。

恩城镇地处平(原)、邯(郸)公路和德(州)、高(唐)公路的交汇点,商贾行人过往该镇者慕名争购,以一饱口福为荣,用以馈赠亲朋为幸。

二. 江苏省 无锡市 滨湖区 无锡太湖白虾

太湖白虾是太湖名产,俗称“水晶虾”,其壳极薄,通体透明,晶莹如玉,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可烹制百十道莱肴,著名的“醉虾”,上桌后还在蹦跳,吃在嘴里,细嫩异常,鲜美无比。享誉中外。白虾壳薄,活时透明,死后变成白色,因此而得名。据《太湖备考》记载:“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大抵江湖出者大而白,溪河出者小而色青……青虾、白虾以色名世。”白虾多于夏季产卵,卵附在母体游泳足上,子虾孵出后即离母体,寿命一年。太湖水面辽阔,基础饵料丰富,在资源利用上还具有很大潜力。白虾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虾中含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以及钙、磷、铁、无机盐和维生素A等。

清《太湖备考》上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的记载。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是人民喜爱的水产品。用白虾做的“醉虾”放在桌上,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白虾剥虾仁出肉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去皮后便是“湖开”。虾还可入药。托痘疮、下乳汁,壮肠道。是强壮补精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后喝一碗虾米汤,顿觉肠胃舒适,美味不尽。

三. 江苏省 无锡市 滨湖区 太湖鸡

【主产区及分布】 中心产区在太湖周边地区,主要分布于无锡市滨湖区、惠山区、锡山区,宜兴市,常州市武进区,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市等地

【形成历史】

太湖流域早在周代已有养禽并食用其肉、蛋的习惯。太湖流域盛产稻、麦,是农产品富庶的地区,且群众素有“进九吃母鸡”的养身之道,还有走亲访友赠送鸡蛋、母鸡作为礼品的为人之道,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社会条件下,经当地人民长期选育形成该品种,并以太湖命名之

【皮肤颜色】 皮肤呈白色或浅黄色

【鸡冠颜色】 单冠直立,冠齿6~8个

【体型特征】 体型中等

【其它特征】 羽毛紧贴,尾羽上翘,具有黄喙、黄脚、黄羽的“三黄”特征。喙呈黄色,前端稍向下弯曲。冠、肉髯呈红色。耳叶多呈红色,少数白色。虹彩呈橘黄色。胫呈黄色

【品种优缺点】 太湖鸡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适合舍饲或放牧散养、性成熟早、肉质细嫩鲜美等特点

四.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太湖蟹

太湖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名称:太湖蟹

产品产地:湖州太湖水域

产品季节:从寒露到立冬

产品特性:蟹黄肥厚,肉质细嫩,腴美异常。

产品成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核黄素、硫胺素等。

产品功效:药用价值甚高,能散淤血,舒筋接骨,解毒,蟹爪还有催产下胎之功能。

产品简介:太湖蟹,生长于太湖水域,亦称螃蟹,其背壳坚隆凹纹似虎色青黑,腹青白色,腹下有脐,雄尖雌团,内有硬毛。蟹系洄游性生物,每年秋冬,二龄蟹性腺成熟,便成群结队顺流东下,至江海交汇处的浅海中,繁殖而后终生。次年初夏,孵化后的蟹苗又逆流而上,返回至太湖水域落户,经多次蜕壳,逐渐长大,次年便成大蟹。太湖蟹个大体重,传统吃法有清蒸、水煮、面拖、酒醉、腌制等,取出蟹肉后,还可制成蟹肉狮子头、孔雀虾蟹、蟹油水晶球、炒蟹粉、蟹粉小笼包等名菜、名点。俗话说:“蟹味上桌百味淡”。


产品历史:螃蟹在我国沿海有许多著名的产地,历来以阳澄湖和太湖出产的最著名,而两湖螃蟹又各有千秋。据《太湖备考》载:“出太湖者,大而色黄,壳坚,胜于他产,冬日益肥美,谓之十日雄。”太湖螃蟹尤以个大肉紧、油足黄多而别于阳澄湖,称雄市场,人们比喻阳澄湖蟹为“闺阁传秀”,而太湖蟹则是“剽悍健儿”。

产品典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菊花诗会》,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赋诗,写尽了螃蟹的本质属性以及 曹雪芹对持螯赏菊的思念。宝玉的“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五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秋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黛玉的“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娜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 我千觞。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宝钗的“桂霭相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五. 山东省 德州 平原县 仙丹

“仙丹”牌烤蛋经过多年研究,全套引进韩国设备,选用新鲜鸭蛋、鸡蛋,采用特殊工艺在国内独家生产的国家级专利食品。



烤蛋是经过特殊工艺,特定温度段烤制,不但保持鲜蛋原有的营养成分,而且大大降低蛋黄中胆固醇含量,使蛋内呈浅咖啡色半透明状,其营养成分可全部被人体吸收,特别是钙质被人体吸收量最为突出,最适合高血脂、高脂肪及糖尿病人等人群食用。本产品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提供质量保证。



烤蛋口感筋道,风格独特,口味醇香,食用方便,即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烹调,还可块冷拼,特别与方便面共食,味感尤佳。该产品优于淹制品,耐储存,携带方便,是外出旅游、野外作业、高原哨所、体育团队不可缺少的常备食品,是节假日馈赠新友和老年人的最好礼品。

六.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太湖四珍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太湖银鱼,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盛世产银鱼。宋人有“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将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银鱼被列为贡品,与白虾、梅鲚并称为“太湖三宝”。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大银鱼和雷氏银鱼。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太湖银鱼春季在太湖边芦苇和水草茎上产卵,产期主要集中于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此时也是捕捞银鱼的汛期。东山有“王月枇杷黄,太湖银鱼肥”之说。银鱼营养丰富,肉质细腻,洁白鲜嫩,无鳞无刺,无骨无肠,无腥,含多种营养成分。冰鲜银鱼大部分出口,远销海外,人称“鱼参”。经过曝晒制成的银鱼干,色、香、味、形经久不变。

太湖白虾,又名秀丽长臂虾,俗称“水晶虾”,生长在太湖开阔折水域中。据《太湖备考》记载“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大抵江湖出者大而白,溪河出者小而色青……。”白虾通体透明,晶莹如玉,略显综色斑纹,头有须,胸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叉形,大多生长在水草繁茂、风平浪静的开阔浅滩。虾以植物碎片、有机残渣和弱小无脊椎浮游生物为主要食饵,生长期一般为一年左右。白虾没有专门汛期,五到七月是白虾的产卵期,也是捕捞旺季,此时的虾腹中虾籽饱满,渔民称“蚕子虾”。这个时候的虾肉特别鲜美,虾籽充足,虾脑充实。太湖白虾营养价值极其丰富,肉嫩味美,壳薄新鲜,做成的菜肴,色、香、味、形俱佳。太湖白虾加盐煮熟晒干,可制成虾干,去皮即成虾米,大的称“湖开”,小的称“湖米”。

太湖的梅鲚,又称鲚鱼。东山常见为梅鲚和刀鲚,头大,尾入而尖,体形侧扁似竹刀,骨嫩鳞细,银光闪闪,肉质肥嫩,一般长六至十二厘米,隔年的刀鲚可长达三十厘米左右。《万历野获编记载》:“从明朝洪武年起,太祖命每年岁贡梅鲚万斤。”故又称“贡鱼”。梅鲚生长在浮游生物丰富的开阔水域。每年春季,梅鲚鱼开始产卵,夏季见子鱼,初秋可长到六厘米左右,形状似凤尾鱼。每年太湖梅鲚生长其间,太湖“封湖”禁捕,到八月中旬开湖,全湖捕船云集,统一起捕,蔚为壮观。八月到十月的三个月是围捕梅鲚旺季。梅鲚鱼体形虽小,力道很足,游速很快,渔民要用七道篷的大船拖网追捕。故渔民有“梅鲚头上七道篷”之说。如果再追不及,篷与篷间再加风袋,增加船速,超过鱼速,达到追捕目的。一对渔船,昼夜捕捉,多时能捕鱼一至二吨,收入可观。梅鲚鱼不仅细嫩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元素,被视为席上珍品。梅鲚大部分晒成梅鲚干或制成罐头食品公司,远销海内外。太湖蟹是我国有名的淡水蟹之一。肉质鲜嫩,味美,黄多脂肥,历来被誉为蟹中之珍品。“九月团脐十月尖”就是说,九月要吃雌蟹(寒露以后),十月要选雄蟹(立冬左右),这时,他们的营养价值成分极为丰富。

太湖蟹有生殖回游的特性,在江海交界处繁殖,淡水中生长育肥,太湖蟹体形大,青背白肚,黄毛金钩,完全可与阳澄湖大闸蟹媲美。太湖蟹一般净重200-250克左右,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核黄素、硫胺素等。药用价值甚高,能散淤血,舒筋接骨,解毒,蟹爪还有催产下胎之功能。( 长兴)

七. 山东省 德州 平原县 锅烧鸭

特点:外香脆,肉鲜嫩,造型美观,色味俱佳。



原料:净雏鸭750克。 肥肉丝30克、鸭蛋一个。酱油10克、葱段10克、姜10克、精盐4克、绍酒20克、八角5克、桂皮3克、花椒3克、面粉25克、淀粉25克、花生油1000克。



制作过程:将净雏鸭洗净,从脊背处割开,去鸭嘴,放锅内加水烧开,煮至八成熟捞出。剔去鸭骨(保留鸭掌),放大碗内,加酱油、清汤、葱段、姜片、精盐、绍酒,八角、桂皮、花椒,切下鸭头、鸭掌备用。将鸭蛋打入碗内,加面粉、淀、粉和适量清水调成浓糊,将一半倒在平盘上抹平,把鸭子皮面朝上放在盘内的糊上,再把碗内的蛋糊均匀地抹在鸭面上。



炒锅加花生油烧至八成热(约200℃)时,把鸭子从盘中慢慢拖进油内,炸两面均为金黄色时捞出沥油,然后改切长4厘米、宽25厘米的长条,再将鸭头剁两半,连同鸭掌一并摆成原形,装盘即成。

八.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太湖银鱼

太湖银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银鱼是太湖著名。因此,银鱼亦称脍残鱼或王余鱼。清康熙年间,与梅鲚鱼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银鱼形似玉簪,细嫩透明,柔若无骨,色泽似银,春秋时期太湖已盛产银鱼。品种有大银鱼、雷氏银鱼、太湖短吻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等。银鱼肉质肥嫩鲜美,营养丰富。银鱼炒蛋、银鱼丸子、芙蓉银鱼和银鱼馄饨等是太湖名菜名点。

亦称冰鱼(icefish)或玻璃鱼(glassfish)。

银鱼科(Salangidae)银鱼属(Salanx)多种半透明鱼类的统称。见於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很少长於15公分(6吋)。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太湖银鱼,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大银鱼和雷氏银鱼。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

异名

王余(《尔雅》郭璞注),蛤残鱼(《尔雅翼》),银条鱼(《日用本草》),面条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大银鱼(《鱼类分类学》)。

来源

为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动物银鱼的全体。

动物形态

银鱼,体细长,近圆简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生存环境与分布

可以生活于近海的淡水鱼,具有海洋至江河洄游的习性。分布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尤以鄱阳湖,长江口崇明等地为多。我国的太湖盛产银鱼。少数种类分布到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库页岛地区。

化学成分

可食部100克含:水分89克,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物1.4克,灰分1.0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

性味

《日用本草》:"味甘,平,无毒。"

归经

功用主治

补虚,健胃,益肺,利水。

①《日用本草》:"宽中健胃,合生姜作羹佳。"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利水,润肺,止咳。"

③《医林纂要》:"补肺清金,滋阴,补虚劳。"

④《随息居饮食谱》:"养胃阴,和经脉。"

相关传说

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一日,龙王派他们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他们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以后,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愿回水晶宫了。后来,龙王知道了着这件事,认为银果、银花违犯令条,罪不能容,便派水兵水将,将他们捉拿回宫问罪,并传旨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从此,银果,银花只能在浅水处游动。他们感情深厚,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缓慢。银果随着银花总不远游,并为银花寻找食物。不料这又被龙王知道了,龙王顿时大怒,即刻传旨,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相互流泪不止。银果说:“这不是让我们断子绝孙吗?”银花接着说:“我们已是夫妻,怎能没有儿女,我决意破肚而死。这样能保全后代繁衍下去。”说罢,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他安置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这是一段神话故事,不足为信。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确为事实。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

银鱼营养分析

银鱼属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中医上认为其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宜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九.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太湖大闸蟹

太湖大闸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太湖蟹是我国有名的淡水蟹之一。肉质鲜嫩,味美,黄多脂肥,历来被誉为蟹中之珍品。“九月团脐十月尖”就是说,九月要吃雌蟹(寒露以后),十月要选雄蟹(立冬左右),这时,他们的营养价值成分极为丰富。

太湖蟹有生殖回游的特性,在江海交界处繁殖,淡水中生长育肥,太湖蟹体形大,青背白肚,黄毛金钩,完全可与阳澄湖大闸蟹媲美。太湖蟹一般净重200-250克左右,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核黄素、硫胺素等。药用价值甚高,能散淤血,舒筋接骨,解毒,蟹爪还有催产下胎之功能。 “秋尽江南蟹正肥”。中秋以后,太湖螃蟹性腺成熟,正是赏菊食蟹的好时节,历来吃蟹有“九雌十雄”的习惯。这时的太湖螃蟹,油足肉紧,煮熟后雌的壳内呈桔红色的“蟹黄”,雄的壳内呈半透明乳白色的“蟹膏”。据清《清嘉录》描述:太湖地区有炸蟹习俗。“湖蟹乘潮上簖,渔者捕得之,担入城市,居人买以相馈贶,或宴客佐酒。有九雌十雄之曰,谓九月团脐佳,十月尖脐佳也”。“蟹味上桌百味淡”,即指吃过蟹后再吃任何其它菜肴,便会觉得如同嚼蜡一般淡而无味。 吃太湖蟹既是品尝佳味,又是一种艺术享受,历代文人为之吟诗、著文、绘画甚多。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大观园内食蟹吟诗的热闹情景:“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捣姜兴欲狂”,逼真地道出了吃蟹的最好季节和方法。

十. 江苏省 苏州 张家港 太湖活蚬

太湖中河蚬总存量有7万吨左右,居全国五大淡水湖之首。河蚬口味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水鲜品,日本市场需求量较大。东山的渔民,在捕鱼闲季捕捞河蚬,现捞现发,捕涝、挑选、运输、进仓控制在3天内。吴县1985年出口活蚬780多吨,占全省活蚬出口总数的62.47%;1978~1987年间向日本出口活蚬5344吨。
太湖县必买十大特产安徽太湖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