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西藏土特产 正宗西藏特产出售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7 21:56:11

一. 西藏 拉萨 拉萨风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风筝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风筝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泽当等地,并传播到邻国尼泊尔、不丹,清代盛行于藏族上层。十三世01偏爱风筝,曾为专供风筝和加工筝线的“上哉”加封印章。

1八月卫藏地区风力较足,是放风筝的季节。民间认为,风筝放早了,秋季就会过早终结。拉萨风筝的放飞有许多规定。在时间上,拉萨在雪顿节后放飞,日喀则必须由东头宗的俗官先行放飞。风筝的形制与使用有年龄的规定,如六轴、八轴、十轴风筝,必须按年龄大小分开选择。藏族风筝形态较为单一,多为菱形平面,但讲究彩绘图案,有“加沃”(大胡子)、“古玛或古那”(钉头或黑头)、“米洛”(瞪眼)、“其瓦”(龇牙)、“帮典”(围裙)、“嘎林”(腿骨号)六种。因色彩艳丽,放飞时天空一片斑斓。平时这些风筝悬挂在墙,视为升腾运气的圣物。

拉萨风筝的放飞技巧体现在空中的争斗玩耍。放线与收线的微妙变化,可以使风筝在空中迅速地升降、旋转、左右打滚。最大的特点是“打架斗殴”,最后断线飘走者为败。各种打斗技巧最后都集中在“绞线”上,线的质量至关重要,故在制作时有一道工序即上“那”。“那”的主要成分是玻璃碎粉,加入一种粘性较好的植物“旺拉”,调上捣碎的大米、白糖和水搅拌煎熬。等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将“那”放在手心,将风筝的线从指间穿过,使粘上粗细不等的“那”如同锯齿。拉萨风筝的制作具有季节性。每年秋季在拉萨、日喀则等城镇有人专门做风筝出售。日喀则的拉达卡其和拉萨的次仁等家族风筝制作技术精湛、特色鲜明,颇有影响。但现在一批有造诣的风筝艺人相继去世或年迈古稀,技艺面临失传。

二. 西藏 山南 乃东区 西藏风干肉

风干的牛羊肉,是藏民喜欢的食品。一般在每年冬天,往往是11月底做。这时气温都在零度以下,藏民把牛、羊肉割成小块串上,或用竹笼挂在帐房、屋檐下的阴凉处,使之冰冻风干,自然脱去水分,第二年3月后取下烤食或生食均可,味道鲜美。

三. 西藏 山南 扎囊县 西藏雪莲花

雪莲花为西藏东北部海拔3500~5000米雪域的天然纯净野生产品,药材正宗、品质优良、功效卓著。 性味:苦、微苦、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消肿、止痛。用于头部创伤、妇科病、类风湿关节炎、中风、高山反应、外敷消肿。用法:酒剂:雪莲花50g;白酒500ml,浸泡10天,每天30-50ml。 刀伤出血:本品碾为细粉、外敷。

四. 西藏 山南 措美县 狐皮帽

狐皮帽

藏族同胞戴狐皮帽由来已久。据传,古代藏胞戴狐皮帽与今日的观念截然不同。古代曾有过一条法律,谁在战争中临阵脱逃而被抓获者,令其戴上拖着尾巴的狐皮帽,让他在大庭广众下亮相出丑,并接受同伴们的斥责。无疑,谁戴上狐皮帽,将是一种耻辱。17世纪左右,藏王废除了这一条法律。

然而戴狐皮帽防寒却流传下来了。如今,狐皮帽依然用整只狐皮加工制作,其头尾、四脚均完整保留,并改进了做帽的工艺技术。几乎每个藏胞都有一顶心爱的狐皮帽,他们头戴狐皮帽,身骑高头大马,肩背五响叉子枪,腰携金边三龙碗,这是西藏山区藏胞一生不离的四件护身宝。狐皮帽不仅用于防寒,而且是藏胞头上的一件美丽的装饰品。藏胞戴上一顶狐皮帽,给人以粗犷英俊、威武雄壮之感。

五. 西藏 山南 加查县 加查木碗

加查木碗

加查木碗是在西藏久员盛名的民族工艺品,取木材独特,做工精致,美观大方,品种齐全,是富具藏族特色的饮食炊具中的上等佳品及旅游工艺品中的精品。

加查木碗分大中小三种规格,颜色主要有红、黄、白白之种,花级主要有自然木纹、藏画雕刻等几种,小号碗开口大而向外撒开,简易盖,主要用于唱青稞洒和酥油茶,中号碗开口大向外撒开,一般用于吃来饭,土地(语言意思为面条、面疙瘩),大号碗及上下两半,上半为半琼形稍扁,亦可盛菜,下半亦为半球形稍扁配有碗底,主要用于盛菜,有时也用吃饭。木碗做工独到之处在于选材,主要选用木疙瘩、疙瘩、桦树疙瘩和小杜鹃根疙瘩,原因是这种料做成的产品经久耐用不裂缝,质地坚硬,外表光漏、华丽,质量上乘,卖价高,效益好。

经过长期改进、发展,木碗不仅品种花样繁多,同时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各种先进文化,兼具民族特色,世界特色、现代特色,但是制优仍处于做坊时代由乡间农户量散经营,质量参差不一价格200元个,50元个,20元个不等。不成规模,整体效益差。因此“十五”期间县委、政府将其列入四大特色经济之一高度重视,大力开发,采取多种渠道集资办、厂、力、企,多种形式经营,力主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营选加查支柱产业、优势品牌和拳头产品。

六. 西藏 昌都 江达县 藏式面条

藏式面条用较浓碱水和面,使之发黄,然后压成面条,煮熟后盛碗,加入适量骨汤、熟菜油、牛(羊)肉丁,拌匀食用。

口感清淡、味道清香、制作方式简单,适合各年龄层的人食用。

七. 西藏 林芝 米林县 米林核桃

米林县地处藏东南,自然条件好,适合核桃树的生长,在米林县各乡镇都有大面积栽种核桃树。而且所产核桃仁饱满、多肉、营养丰富,据统计米林县核桃年产150吨左右。

核桃是西藏古老的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相传是文成公主进藏时自内地带入,繁衍至今。核桃树在米林境内广泛分布,许多核桃年龄古稀,仍然是技繁叶茂,生机盎然,核桃年产量近80吨左右。核桃是西藏古老的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相传是文成公主进藏时自内地带入,繁衍至今。核桃树在米林境内广泛分布,许多核桃年龄古稀,仍然是技繁叶茂,生机盎然,核桃年产量近80吨左右。

八. 西藏 昌都 江达县 雪鸡

雪鸡

雪鸡鸡形目,雉科,鸟类,人们传说中美丽的凤凰就是雪鸡。雪鸡有四季更衣的本能,而且衣着华贵高雅,美丽无比,孔雀自愧不如、丹顶鹤望而却步。在公园里百鸟群聚中,它仿佛就是鸟类的王子。春天,雄鸟通体白色为主,杂棕紫色、银灰色;夏天羽毛为淡黄色、黑褐色,此时最象传说中的凤凰;秋天,又为棕黄粟色和银灰色,冬羽全身变成雪白色,雄雌大致相同,似乎哪一种鸟都无法和它这种本领相比。当然这种特有的珍稀灵性,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狼、虫、虎、豹侵袭,是一种物种天演的自然选择。

雪鸡和家鸡差不多,嘴的形状象鸡,雪鸡最美的是头上鸡冠两则竖起两条头翎,翎毛随着季节和场合的变化而变,冬日雪白,夏日金亮,在求偶时闪绿,要和敌手博斗时又鲜红无比,鸡冠高耸,造型似花,双眼斑谰闪目,美丽诱人,眼睫毛是白色,黄金色,眉毛青亮,有时又雪白,有时翠绿,时时变幻着奇异无比的光彩,显得亮丽迷人,人间有凤头之说,雪鸡的头真可谓天下一绝,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都是一种美。

雪鸡另一绝是它的尾羽,比体长1/3,最长的有两根,中长和短的有8根,尾羽的色彩夏黄冬白,和全身变化基本一致。雪鸡在闲暇打扮之时,会使尾羽展放出和身体不同的色彩,如全身褐色之时,尾羽变绿,全身变成白色之时,尾羽发黄,尾羽不仅有装饰之效,还有起风时固定全身,转弯时调整飞行动作,求偶时飞翘、抖亮的功能。

它求偶时高雅文明,往往雄鸡围着雌鸡跳三圈舞,雌鸡无动于衷,还要唱上3支不同的歌,然后采两粒花籽给雌鸡,雌鸡接受,才唱着歌0,唱得歌儿动听悦耳,歌中带哨,哨中有妙,妙中又传情,世人有凤求凰之说即由此而来。雪鸡求偶0时勇猛无比,如有虎狼冲了美好的情场,雌雄飞上前,会啄瞎虎狼的眼睛。一般雪鸡求偶0时虎狼都不敢上前,稍后窥测,准备等雄雌0情尽力竭之时,才敢袭击。

雪鸡喜食松籽、花蕊、雪兔、雪鼠以及一些林间树丛的昆虫,择居性强,喜栖居在胡杨、山杨、雪岭云杉的树上,这些树都有梧桐树之美,一般的水曲柳、沙枣树、杏桃树它是不屑一顾的,所以人间有“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之说。

巴音郭楞的猎人们不猎杀雪鸡,他们认为是神鸟,一是会变换羽毛,二有凤头之美,三有择居之雅,有时猎人捉几只,供观赏之用是有的,雪鸡肉骨有暖胃补肾之功能,还是一味名贵的中药,雪鸡主要分布在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的高山丛林中,它似乎总是选择高处,那些地方虽然寒冷,但是它从不怕风雪严寒。

九. 西藏 拉萨 达孜区 西藏卡垫

“卡垫”是藏语小型藏毯的意思。是藏族家庭的床上用品。古城江孜是生产卡垫的著名城市,有“藏毯之乡”的美称。据历史记载,600多年前就织出了柔和、美观、结实而又富于西藏民族风格的藏毯。这里手工业久负盛誉,从老人到小孩,都有一手织毯的本领,80%的居民从事织毯业。新建的江孜地毯厂生产的地毯、卡垫、挂毯、壁毯、靠垫、喇嘛坐毯等,花色品种有几百个。另外拉萨地毯厂也是藏毯的重要生产基地,除自给外,还行销于欧、美、日本、印度和尼泊尔等国家。

十. 西藏 山南 贡嘎县 辣牛肚

详细说明:原料:牛肚300克

配料:干辣椒10克、青尖椒、香菜段

调料:葱姜、料酒、盐、味精、酱油、花生油、花椒各适量。

制作:

1、干辣椒、青尖椒切丝,葱姜一半切片,一半切丝。

2、牛肚洗净放锅内加水、葱姜片、料酒、花椒煮至熟烂,捞出切丝。

3、炒锅注油加热,下入葱姜丝、辣椒丝、煸炒片刻。烹料酒,放入牛肚丝,加酱油、香菜段、味精,炒匀装盘即成。

西藏土特产专卖店有名的西藏土特产专卖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