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农业土特产 乡村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3 00:49:18

一. 北京市 海淀区 芸豆卷

芸豆卷原是民间小吃,后成为宫廷小吃品种。传说是慈禧太后听见宫外有小贩叫卖,便召进宫内品尝,觉得很好吃,于是命令御膳房专门制作,芸豆卷成了慈禧的御前御点。

制作方法:

芸豆卷要用白芸豆破碎去皮,放在盆里用开水浸泡一夜,将豆皮泡出浮水面去净,再用温水淘净。用淘净的芸豆瓣放入开水里煮,加一些硷,煮1个小时后,用漏勺捞出,用布包好,上屉蒸20分钟,取出过箩。将碎瓣擦成泥,再用箩过滤成小细丝。

将芸豆丝倒在干净的湿布上,隔着布搓揉成细泥,用一块干净的湿白布平铺在案板上,将芸豆泥搓成3.5厘米的细条,放在湿白布上压成片,用光滑的刀面反复地抹,直至芸豆条抹成0.1厘米厚、15厘米长、6厘米宽的长方形薄片,然后抹上一层细豆沙馅,顺着湿布从长的边缘两面卷起,用双手隔着布轻轻捏一下,压一下,使它略微粘在一起,不再分开,切齐两边,再切成2厘米的段即成。

芸豆卷色泽透亮,红白相间,香绵爽口。

二. 北京市 海淀区 蛤蟆吐蜜

豆陷烧饼又称-吐蜜,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见品种,因其以豆沙为馅而得名,在烤制过程中,因烧饼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豆馅,挂着烧饼边上,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烧饼为-吐蜜。

据史书考证,烧饼是汉代班超同西域时传来的。〈续汉书〉有记载说:“灵帝好胡饼。”胡饼就是最早的烧饼,唐代就盛行了。〈资治通鉴.玄宗〉记载:安史之乱,唐玄宗与杨贵妃出逃至咸阳集贤宫,无所裹腹,任宰相的杨忠国去市场买来了胡饼呈献。当时长安做胡麻饼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辅兴坊的店铺。 为此诗人白居易赋诗一首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谗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说在咸阳买到饼象不象长安辅兴坊的胡麻饼。胡麻饼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盐面清油、碱面、糖等为原辅料,和面发酵,加酥入味,被揪剂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炉烤制,因而白居易说“面脆油香”了。

此做法与现代烧饼差不多。宋代陶谷的《清异录》一书记载:“僖宗幸蜀之食,有宫人出方巾包面粉升许,会村人献酒一提,偏用酒浸面,敷饼以进,嫔嫱泣奏曰:‘此消灾饼。’乞强进半枚。”说的是880年8月,黄巢农民起义,兵逼长安,唐僖宗仓皇出逃,没有吃的,宫女用宫中带出的一点面粉,用村里人送的酒,一起和面,先在锅内烙,后在炉内烘熟,拿给他吃,说这是消灾的饼。僖宗勉强吃了半块。这种先烙后烤的方法和现在相同。“消灾饼”不用芝麻,大概就是现在的火烧了。

三. 北京市 海淀区 海淀樱桃

樱桃属于蔷薇科樱桃属落叶果树。我国作为果树栽培的樱桃有中国樱桃、甜樱桃、酸樱桃和毛樱桃。樱桃成熟期早,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誉,果实营养丰富,含铁量高,具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对贫血患者有一定的补益作用。果实性温、味甜,有调中益脾、调气活血、平肝祛热之功效。

1、红灯:平均果重9.6克,最大果重11克。果实肾形,果实黑色,鲜艳有光泽,肉厚柔软多汁、味甜,耐贮运,6月上旬成熟。

2、意大利早红:平均果重9克,最大果重12克。果实紫红色果肉紫红色,细嫩多汁,风味果肉紫黑色,质细多汁,酸甜适口,适应性强,耐贮运,5月中旬成熟。

3、抉择:平均果重11克,最大果重15克。果实近圆形,果实紫红色,果肉紫黑色,质细多汁、风味甜,抗寒高产,耐贮运,5月中旬成熟。

4、友谊:果实个大;平均单果重15克。果实紫色,果肉质细多汁、风味甜,丰产性好,6月是旬。

5、极佳:平均果重6克,最大果重8克。果实近圆形,果实紫红色,果肉紫红,果肉硬质细多汁,酸甜可口,花粉量大,耐贮运,5月上中旬成熟。

6、早红宝石:平均果重8克,果实同心形,果实紫红色,果肉紫色,质细多汁,酸甜适口,抗寒抗旱,5月上旬成熟。

四. 北京市 海淀区 京西稻

京西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京西稻米即“京西贡米”,主产于北京市西部海淀区上庄镇西马坊东马坊等地。京西稻是具有千年历史的京西稻通过生态种植与生产而来。

属粳稻亚种,颗粒圆润,晶莹明亮,蒸成米饭香甜细嫩,松软可口,尤宜煮粥,汤汁澄滑,香气四溢,但米粒不散碎。产区居玉泉山附近,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以泉水灌溉,水温平稳,水温与气温差异小,适宜于水稻正常生长发育,致结实率高,垩白率偏低,米质优良。

京西稻主产区位于紧邻生态环境完好的翠湖湿地海淀区上庄镇西马坊水稻种植基地。据史记载,迄今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当年乾隆帝下江南,携回紫金箍水稻良种,在京西试种,所产谷米供宫廷食用,因而又誉之为“贡米”。

早在东汉时期已开始种植,清雍正年间稻田面积有所发展。乾隆帝下江南,携回紫金箍水稻良种,在京西试种,称之御田;所产米供宫廷食用,称之贡米。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改土治水,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并选用高产、优质品种,做好良种提纯复壮工作,先后推广“银坊”、“水源三百粒”、“黄金”、“白金”等良种,

1976年开始选用“越富”作为一年一熟的春稻主栽品种。

2006年以来又筛选出“秋光”做为麦茬稻主栽品种。并小面积扩大试种“幸实”优质新品种,同时少量种植香稻等特异品种。京密运河建成通水后,种植地区已从原来的海淀乡,逐步扩大发展至四季青乡、永丰乡、温泉乡、北安河乡、苏家索及东北旺农场等地。

所在地域:

北京

申请人: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京西稻主要分布在海淀西山东麓沿线,包括上庄镇的西马坊村、东马坊村、上庄村、常乐村,四季青镇的玉泉村,共5个行政村及国家级翠湖湿地公园和海淀公园。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9′35.71″~116° 14′06.18″,北纬40°04′46.99″~40°09′34.34″之间。总生产面积135公顷,年产量7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京西稻属于优质粳米,米粒椭圆丰腴、晶莹透明,米饭富有油性、黏而不糯、软硬适中、清香有弹性,米粥颜色青绿、香气独特、口感黏滑有米油。主要品质指标均达国标二级以上,整精米率>70%、垩白粒率<15%、垩白度<2%、透明度1级、直链淀粉含量16-18%、胶稠度>70mm;蛋白质含量6-8%、赖氨酸含量0.34%左右、粗脂肪含 量约2.6%。要求生产、加工、销售严格执行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T/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企业自制的《绿色食品大米种植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大米生产操作规程》、NY/T1056-200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等国家、地方标准。

五. 北京市 海淀区 辣拌芥梗

辣拌芥梗

原料:芥梗数根,红辣椒、青辣椒各1个。

配料:辣椒酱、盐、白糖、醋、辣肉酱、味素各1大匙,姜丝少量。

做法:

1、把芥梗用清水浸泡,换水洗干净。然后用盐拌匀,腌制15分钟。最后搓洗,切成细长条状。

2、青、红辣椒洗干净,去蒂去籽、切丝,姜切丝,都撒在腌过的芥梗上。

3、然后把配料搅拌在一起即可。要点:芥梗是东北一种山草药的根部,貌似小人参,用的时候要清洗干净,换几次清水,去除其苦涩味,如果可以,最好浸泡久一点。也可以先尝一下,觉得没有苦涩味再制作。

六. 北京市 海淀区 荷包里脊

荷包里脊

原料:鸡蛋3个、猪里脊肉100克、小葱1支、绍酒10克、精盐1.5克、味精2克、芝麻油10克、香菜少许、生猪膘油1小块

、熟猪油1000克(耗约50克)。

制法:1、鸡蛋磕开,如盐0.5克,味精1克,搅打成蛋液;里脊肉、小葱切成末,放绍酒和精盐、味精各1克,拌匀成馅,分成24份。2、香菜去黄叶、老梗,洗净用冷开水泡过。3、锅子烘热,用膘油将锅润滑,然后倒入一小汤匙的鸡蛋液,在锅中呈半凝结时,放入1份里脊馅,用筷将蛋皮对折拢(如家庭做荷包蛋那样),并用筷在馅的上方轻轻一夹,共做24只。4、原锅放入猪油,七成油温时,把做好的荷包里脊全部投入炸约10秒钟,捞出淋上芝麻油即成。装盘后边围香菜。

七. 北京市 海淀区 北京烤肉

北京烤肉

烤肉包括牛肉和羊肉。烤法是用一种烤肉专用工具──铁炙子。它是由熟铁制成直径约二尺的圆形铁盘,下面烧木柴,上面烤肉。先将肉片放入调好的佐料中浸透,桌上放铁炙子,铁面用羊尾油擦拭,下面用松木或松塔烧火,上面放葱丝,把浸好佐料的肉片放在葱丝上,用特制的长约一尺半的大筷子翻动,待牛肉呈现酱紫色,羊肉呈白色时,即可食用。边翻边吃。

八. 北京市 海淀区 京酱肉丝

  京酱肉丝是传统北京风味菜。选用猪里脊肉为主料,辅以北京"六必居"黄酱及其它调味品,用北方特有烹调技法"六爆"之一的"酱爆"烹制而成。特点咸甜适中,酱香浓郁,风味独特。


原料:豆腐750克,肉茸150克,鸡蛋1个,料酒20克,味精1克,精盐5克,面粉15克,湿淀粉30克,葱、姜丝、酱油各10克,清汤100克,油50克。

九. 北京市 海淀区 海淀玉巴达杏

海淀玉巴达杏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海淀玉巴达杏是北京市海淀区的。海淀玉巴达杏个大皮薄,香醇味美,曾为宫廷贡品。海淀玉巴达杏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海淀区杏树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卧佛寺面面皆杏花、杏树可十万株,此香山第一圣处也”,至今海淀西山一带仍然有许多野杏树。另据清《帝京岁时纪胜》描述:“杏除香自、八达杏之外,有四道河、海棠红等杏,仁亦甘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农工商部奏准,兴办京师农事试验场,面积1067亩,即有杏树栽植,供试验、改良、推广。北安河的杏、南安河的梨、西山樱桃皆享誉京城。杏树是长寿树种,现海淀保存下来的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杏树有几十株,仍然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生生不息。海淀杏在长期栽培中,形成了众多名特优品种。在栽培品种中,以玉巴达杏为主。1990年出版的《北京果树志》记载了北京市海淀区地方包括玉巴达在内的鲜食杏品种8个。玉巴达杏个大皮薄,香醇味美,曾为宫廷贡品。

海淀区杏树栽培历史悠久,玉巴达杏个大皮薄,香醇味美,曾为宫廷贡品。目前,海淀区杏树种植面积4000余亩,主要品种为海淀原产的玉巴达杏,2013年受冬春气温较低和近期雨水影响,产量有所下降,总产约有150万公斤,采摘价格在10元左右。

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申报的“海淀玉巴达杏”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海淀玉巴达杏主要分布在海淀区西山东麓沿线,包括苏家坨镇七王坟村、西埠头村、车耳营村、西山农场、徐各庄村、北安河村、南安河村、草场村、周家巷村、聂各庄村,温泉镇白家疃村、温泉村、杨家庄村,西北旺镇冷泉村、韩家川村,四季青镇香山村(1街坊、2街坊)。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3′~116°16′,北纬39°58′~40°06′。栽植面积约270公顷,年产量约16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海淀玉巴达杏果形较大,单果重50~70克;果实扁圆形,果顶微凹;梗洼广浅、肩平;成熟时果皮底色黄白,阳面有鲜红晕;果肉细腻,柔软多汁,口感香味浓郁,味酸甜;半离核,仁甜。品质优良。含可溶性固形物为10.0%~13.0%,含酸量为1.60%~1.80%,每百克鲜果含维生素C 6~6.5毫克。要求生产、销售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4285-1989)、《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6-2002)、《鲜食杏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DB11/T435-2007)等国家、地方标准。

十. 北京市 海淀区 北京桂花陈酒

桂花陈酒,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酿造历史。清朝初期潘荣陛所撰《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曾记载,其酒“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味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

北京葡萄酒厂酿制的桂花陈酒,以多年陈酿的上等白葡萄酒为基酒,配以桂花为香料,是一种高级无药料的滋补饮料酒。色泽金黄,晶莹明澈,有鲜美的桂花清香和葡萄酒的醇香,香气协调馥郁,酒味芳香醇厚,微酸微甜,酸甜适口,满口生香,回味绵长,饮后幽雅宜人,有舒筋活血、增加热量、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解除疲劳之功效。

桂花陈酒,原名“桂花东酒”,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酿造历史。但这种酒一直“栖身”于深宫禁苑,后来,酿制此酒的技艺失传。清朝初期潘荣陛所撰《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曾记载,其酒“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味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

1956年,北京葡萄酒厂喜获“桂花陈酒”的酿制秘方,根据秘方要求,选用了一种含糖度达十八度以上的名贵葡萄品种为原料,配以江苏省吴县的桂花为香料,同时加入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泉”——玉泉山的泉水。经过反复酿制试验,终于使这一昔日为王侯独享的美酒进入寻常百姓之口。取毛泽东“吴刚捧出桂花酒”的名句,定名为“桂花陈酒”。爱新觉罗·溥杰品尝此酒时,当即挥毫赋诗云:“八月桂凝香,晶莹琥珀光,绍赓前代味,十亿共饮尝。”

北京葡萄酒厂酿制的桂花陈酒,品质优良,风格独特,是一种高级无药料的滋补饮料酒。色泽金黄,晶莹明澈,有鲜美的桂花清香和葡萄酒的醇香,香气协调馥郁,酒味芳香醇厚,微酸微甜,酸甜适口,满口生香,回味绵长,饮后幽雅宜人,有舒筋活血、增加热量、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解除疲劳之功效。

1961年,在全国葡萄酒、果酒协作区第六次会上,被评为名果酒;1963年、1979年和1983年,在全国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国家优质酒,1983年荣获国家优质食品银质奖章;1985年3月20日至1986年10月24日,分别在法国国际美食评奖会、西班牙第四届国际饮料酒评选会和法国巴黎第十二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三块金牌。在美、英、法等国家的女士饮此酒后,称它为“妇女幸福酒”;日本、泰国和港澳地区的酒客,称它为“贵妃酒”。

海淀区农业土特产有哪些海淀区农业土特产批发市场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