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特产多少钱 达拉特旗主要消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0 16:51:04

一. 内蒙古 赤峰 翁牛特旗 青铜艺术品

赤峰市力王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青铜工艺品和艺术挂毯等产品生产的民营企业,创办于1995年。

力王青铜艺术品刚一问世,便受到了世人的青睐,产品畅销,供不应求,既进入寻常百姓家,又能登大雅之堂,新华每日电讯、新华互联网、报纸、电视台多次给予报道;国家外交部、中国对外友好协会指定力王公司为国家级礼品供应单位;江泽民、朱容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将力王公司艺术品馈赠外国首脑,特别是“世纪宝印”已成为包括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普京在内的22个国家首脑的收藏珍品。

二. 内蒙古 兴安盟 扎赉特旗 保安沼大米

保安沼有机大米产自东北松嫩平原西部-内蒙古扎赉特旗保安沼地区,这里土质肥沃,空气清新,无任何工业污染。所产优质大米久负盛名。产品选用优质粳稻品种,开发处女地种植,引绰尔河水自然灌溉,生产过程中采用炒土育苗方式,杀死土壤中有害病菌、虫卵及草籽,杜绝使用化学药剂。施用农家肥补充水稻生长养分,杜绝施用化肥。全程利用稻田养鸭、养蟹除杂草,辅以人工拔草,杜绝使用任何除草剂。采用生物、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大米外观晶莹剔透,自然清香,内在营养丰富,食味上佳,成为食用和馈赠亲朋的上等佳品。

三. 内蒙古 鄂尔多斯 达拉特旗 蒙古帽子

蒙古先民最早是用貂皮、狐皮、羊皮等兽皮制作帽子的。后来逐渐有了棉、麻、丝等制作材料。其材料主要来自周围的农业地区。虽然说头巾的产生早于帽子,蒙古人一直把巾、帽并用至今。只是男士系扎头巾的方法、样式与妇女有所区别,而且一般不戴颜色鲜艳的头巾。

蒙古帽子大体上有冬、夏两种类型。在12~13世纪,蒙古男士在帽顶插上海青鸟或游隼的羽毛,把款式设计成猛禽形状,这就是后来称其为栖鹰冠的帽子。栖鹰冠的由来与蒙古某些部落把海青鸟当作自己的祖先_——图腾有关。当时的蒙古成年男子戴尖顶或圆顶栖鹰冠,贵族或汗(部落首领)的栖鹰冠还要讲究质地,夏天用上等锦缎,冬天用狐、貂皮制作,并配以金、玉顶珠。贵妇人则戴宝革卡(宝革涂革或罟罟)帽。

在任何重要场合蒙古人都注意帽子及其戴法。迎接客人时不论男女也要戴好帽子出来见面。这有双层意思,一方面证明自己的体面,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客人。尤其是古代,女人如果没有帽子或来不及戴帽子就不能出现在陌生人面前。到了近、现代之后,蒙古社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差别,但是再穷的人家也要想尽办法置办好出嫁姑娘的头饰。这与蒙古人尊重帽子的习俗不无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蒙古风俗文化中有个别极端的例子。如拜见特别重要的人物或举行祭奠活动时,反而要摘下帽子。祭奠天地、向佛祖磕头、见德高望重的长辈时都是如此。在史书中明确记载,成吉思汗小时候,逃脱了三姓蔑儿乞惕的追杀,躲进不儿罕山之后,摘下帽子,揭开腰带,向这座圣山磕了九头,行了长跪礼。所以磕九头行长礼是蒙古人最虔诚的礼节。

四. 内蒙古 鄂尔多斯 达拉特旗 鄂尔多斯黄河鲤鱼

鄂尔多斯黄河鲤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鄂尔多斯黄河鲤鱼是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的。据伊克昭盟志记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市之前的称谓)有些零散的渔业捕捞,局限在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沿黄平原。这些地方靠近河畔的农家有捕食黄河鲤鱼的习惯。“打鱼划划渡口船,海海漫漫达拉滩”,就是对这种捕捞生产的反映。黄河鲤鱼在历史上曾作为贡品上贡朝廷。至今黄河鲤鱼以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闻名全国。常吃鲤鱼对肝、眼、肾、脾等病有一定疗效,还是孕妇的高级保健食品,经济价值很高。自辽代圣宗帝起,直至天祚皇帝,年年千里迢迢,自宫而出,群臣簇拥,嫔妃随行,浩浩荡荡,奔向北方,于黄河岸边安营扎寨,就春寒料峭之风,凿冰取鱼,祭天、祭地、祭祖先,举行“头鱼宴”。“头鱼”,即“开河鱼”,现如今在北方民众无比喜食。

所在地域: 内蒙古

申请人: 鄂尔多斯市水产管理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鄂尔多斯黄河鲤鱼具体保护地域是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杭锦旗、准格尔旗和鄂托克旗沿黄地区,属鄂尔多斯市水产管理站管辖。地理坐标为:106°41′—110°27′E,38°18′—40°52′N之间。总面积419154.73公顷,每年产量为980万公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鄂尔多斯黄河鲤鱼,体态丰满,体形纺锤状,扁长而肥,头小尾短,背脊高宽,腹部肥大。鳞大,背部鳞色呈淡黄褐色,体侧鳞色金黄。刚出水时,胸、腹、臀、尾各鳍均呈金黄色和橘红色。 2、内在品质指标:鄂尔多斯黄河鲤鱼,肉嫩味美,刺少肉多,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鄂尔多斯鲤鱼能供给人体优良的蛋白质,其蛋白质的利用率高达90%以上。且鱼肉松软,易于消化吸收和利用。所以,鲤鱼很适宜儿童、产妇、孕妇及年老、体虚弱者食用。鲤鱼的脂肪大部分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脂肪呈液态。这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此,如能长期食用鲤鱼,不仅能增加多种营养,维护健康,还能防治冠心病,延年益寿,且兼有滋补食疗作用。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喜食鲤鱼。烹调鲤鱼的技艺更是五花八门,红烧、清炖、清蒸、糖醋等食法,无不脍炙人口。李时珍曾说:“诸鱼唯此最佳,故为食品上味”。以鲤鱼为原料烹饪的各式名菜,更是驰名中外。鲜样中水份含量在78.3-82.2%,蛋白质含量在17.1-17.5%,脂肪1.5-2.5%,钠37.4-77.8mg/100g,钙11.8-34.7mg/100g,铜0.48-0.77mg/kg,锌9.2-15.2mg/Kg,铁0.81-1.2 mg/100g,锰0.01-0.03 mg/100g。 3、质量安全要求:3.1检疫:不得带有患出血病、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粘孢子虫病、鲤春病毒病及其它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疫病、原生动物及单殖吸虫病病原的个体。3.2为了保证鄂尔多斯黄河鲤鱼的品质,便于长途运输,在成鱼上市前应有适当的停饲时间;水温在16℃以上时,应为7d以上;水温在16℃~25℃时,应为5d~3d以上;水温在25℃以上时,应为2d以上。

五. 甘肃省 定西 陇西县 陇西钱肉

陇西钱肉:又称金钱肉,蝴蝶肉,系将腌制的驴鞭肉切为薄片,中间各具小孔,其形如古钱,因称。其色美味香,柔韧耐嚼,营养丰富。有壮阳、强精之效,可医肾虚、阳亏诸症,被称为“陇西一绝”。本品于唐代已有名气,常进贡宫廷。

六. 内蒙古 通辽 扎鲁特旗 扎鲁特绿豆

内蒙古扎鲁特旗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宜绿豆生长。扎鲁特绿豆生育期为90-95天,生产的绿豆籽粒饱满均匀、有光泽、色泽浅绿,所含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较高,据测定,含蛋白质为22-30%,淀粉为55-60%。

扎鲁特绿豆主要用于制作粉丝,糕点,豆芽等食品,同时它有解毒和解暑的疗效作用。也制作一些保健食品,在市场上备受人们欢迎。近些年来,扎鲁特绿豆不仅在国内有广阔的市场,而且远销到日本,成为国内外市场的走俏产品。

目前,扎鲁特绿豆在扎旗种植面积每年达40-60万亩,平均单产80公斤左右,总产量达3200-4800万公斤。

七. 陕西省 延安 宝塔区 风味钱钱饭

粗粮精制的钱钱饭。黑豆经浸泡,膨圆胀大,放在碾上压成片,形如铜钱,所以百姓称"钱钱饭"。豆钱二成米八成,对掺起来,逐次下锅,待豆钱半熟时,再放小米。可驱寒保暖,通体舒泰。据说貂婵就是吃钱钱饭才变得美艳动人的。( 延安)

十六国时期,石勒与牧马元帅汲桑起兵反晋,汲桑兵败被晋军士杀死,石勒因为兵败后,军士伤亡严重,无奈引兵投降了汉王刘元海。汉王平时得知石勒善用兵,且英勇善战,遂亲自召见,盛情款待,封石勒为安东大将。石勒受封后,统领大军,转战于并冀,与王弥、王波形成割据势力。光初二年(公元319年)称王建立后赵。光初十年(公元327年)石勒大败刘耀,刘耀带领残兵败将逃跑,石勒率领三军奋勇直追,追到离石西北(今临县境内),在紫金山间安营扎寨。

临县久旱,加之兵祸连年,百姓饥寒交迫,到公元328年,远近亢旱,赤地千里,石勒军士饥肠辘轳,无以为食有的士兵偷窃、抢掠百姓财物。石勒整动军纪,命士兵采集榆钱饱腹。把钱钱用水掏静,掺小米熬成“钱钱饭”充饥。石勒还命士兵带上“钱钱饭”赈救灾民。使当地人度过了灾荒。后百姓为纪念石勒赈救灾民,在紫山修建应候庙,亦名石勒寺,俗称大王庙。每逢忌祀,总要供奉“钱钱饭”。无榆钱季节,以黑豆捣扁而代之。后逐渐流传下来,延续至今。

“钱钱饭”的原料为小米和黑豆。钱钱的制作是把黑豆用开水煮过,煮到膨胀即可,凉后置于石头上(有一个平面即可),用铁锤捣,捣成铜钱厚薄为宜。钱钱饭的做法比较简单。首先将小米用凉水淘过后下锅,再把钱钱煮进去,约二十分钟即可,即可食用。爱吃稠而糊者尚需继续熬煮,此为纯钱钱饭。也有将蔬菜混入钱钱米中熬煮。诸如红薯钱钱饭,土豆钱钱饭。红薯钱钱饭是从农历九月收获红薯到次年夏前。百姓以红薯代替粮食做餐,先将水烧开,然后放进红薯,待水沸后,再放小米,钱钱煮熬成稀状或稍稠状即可食用。

“钱钱饭”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夏有止渴消暑作用,冬有保温驱寒功效。

钱钱饭由粗粮精制。原料为黑豆,经过浸泡,放在碾上压成片,形如铜钱,所以百姓称“钱钱饭”。豆钱二成、米八成,对掺起来,逐次下锅,待豆钱半熟时,再放小米。

八. 内蒙古 赤峰 翁牛特旗 扒鸡茸发菜

内蒙古名菜。以内蒙古发菜为主料,鸡茸为辅料扒制而成。将发菜用温水泡发、清洗整理干净。鸡脯肉制成茸状,加蛋清、淀粉和精盐、味素调成糊。净发菜拖鸡茸糊下入热水锅汆熟捞出,码在盘内。勺内放底油,葱、姜丝炝锅,烹料酒,添鸡汤,加精盐、味素等烧开,捞出葱、姜丝,撇去浮沫,用淀粉勾成芡汁,点香油浇在主料上即成。此菜具有质地软嫩滑爽,口味清香鲜咸,色泽黑白相同等特点。

九. 内蒙古 赤峰 翁牛特旗 赤峰对夹

内蒙古赤峰的饮食特点仍以内蒙古草原风味为主,大街上有很多出售风味小吃的摊点,多以烤制的面食为主,具有酥脆香甜的特点,如哈达火烧、对夹(一种饼夹肉)等。 赤峰对夹被称之为中国的包肉汉堡。

主要组成:酥饼+熏肉

工艺:把饼烤熟,然后有刀在饼侧面开口,塞进熏好的肉即可食用。

特点:香脆可口!!

对夹源于一种“杈子烧饼”,这种烧饼与普通芝麻烤饼除了在和面和制作工艺上有所不同外,还在于从吊炉取出之后,再摆到一种铁制杈子上,回炉以微火重烤一遍,这样做成的烧饼,外脆内软,别有风味。对夹内的熏肉也十分讲究,精选十几种配料调味,香而不腻。对夹外表金黄,层次分明,具有北方特点,香酥脆,肉细嫩,瘦而不柴,肥而不腻,亦有南方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具有理气、养脾之功效。

对夹之来历,得从康熙、乾隆年间说起,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正值太平盛世,乾隆每年旧历五月都要到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避暑狩猎。据讲,一次狩猎木兰围场,追逐一只斑斓猛虎,来到了红山(赤峰)脚下,终于猎虎如愿。乾隆皇帝就在赤峰下洼子“松山馆”用亲带御厨摆下了满汉全席大宴群臣。除烤全羊外,三十八味宫廷御膳美味佳肴中,就数对夹名列前茅,众臣食之赞不绝口。由此制作秘方传入民间。

赤峰第一个对夹铺“复生隆”由苏德标的父亲苏文玉于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开创。最初开设在赤峰的头道街,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迁址二道街华兴饭店东隔壁。 2003年,“福兴楼对夹”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点。”

达拉特旗特产农特产品达拉特旗有什么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