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市鄄城县特产 鄄城县各乡镇地方名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2 01:28:03

一. 山东省 菏泽 郓城县 皮家烧鸡

皮家烧鸡是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的。郓城皮家烧鸡出锅后具有外形美观、色泽诱人、味飘三家、香压八方、熟烂脱骨、香透骨髓、绵甜爽净、咸而不腻、高钙易吸收、回味悠长等特点。

山东郓城皮家烧鸡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三九年, 皮家烧鸡起源于《水浒》中宋江的故乡,历史悠久。创始人皮自祥,是位德高望重很有发展眼光的生意人,在战乱时期,不断进取,穿梭于各集市之间,解放之后,集百家之长,创建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味道,名传黄河两岸。

几经多年的发展沿革和不断地探索改进,皮家烧鸡现已成为一家集连锁经营、软包装、保存、长途配送,全国超市旺销的新型产品加工企业,在同行业乃至全国熟食市场均占有了一定的比例,占有了一席之地,并创立皮婆婆品牌,影响日深。

皮婆婆烧鸡采用农家散养鸡,先进的宰杀,配以百年老汤、十几种名贵香料、温火焖煮、高温杀菌等24道工艺流程制作成品。烧鸡出锅后具有外形美观、色泽诱人、味飘三家、香压八方、熟烂脱骨、香透骨髓、绵甜爽净、咸而不腻、高钙易吸收、回味悠长等特点。经常食用皮婆婆烧鸡还能强生健脑,填精补髓、延年益寿,是难得的滋补珍品。

80年代在《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10多家新闻刊物曾经报道。2004年11月经济发展联合会,授予“地方名吃”荣誉称号,2005年7月获得中国食品研究会、《世界蓝天杯》十大驰名标志品牌,同时被中国食品研究会、国际风联指定为贵宾专用精品生产厂。2006年通过国家质检局验收,取得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007年市质检局推荐到《牡丹晚报》、《菏泽电视台》进行产品质量优良、企业行为良好、社会美誉度高的企业宣传,被评为“质量放心品牌”同时被授予“菏泽十大名吃”。08年被“国际牡丹花会”指定为专用精品生产厂,同时被菏泽人民政府授予“地方知名品牌”称号。是广大消费者一致公认到的品牌超群、制作精良、经济实惠、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的营养产品。

二. 山东省 菏泽 单县 单县油煎包

油煎包,是单县名吃之一,数县城刘隅首骆家的最好。它分荤素两种。荤馅包以羊肉泥为主馅,配以各种辅料,包成月牙形。素馅包用韭菜、鸡蛋、豆腐片调馅,包成椭圆形。荤素两种包子,都是用发酵的面做皮。包好馅后,摆在平底锅内,浇上水糊,用火烧开熬干后,加上香油煎成,外表油光发亮,入口焦香酥软。

三. 山东省 菏泽 成武县 成武芸豆

成武芸豆是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白浮图镇的。白浮图镇“翠博”牌芸豆被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白浮图镇位于成武县城东20公里,地处苏、鲁、豫三省三县(成武、单县、金乡)交界处,是闻名全国的“芸豆之乡”。近几年,该镇以发展早春大棚芸豆为特色产业,以大蒜和棉花为传统优势产业,集中力量,整体推进,探索出了一条富镇、富民的成功之路,被省政府列为五万亩无公害中温棚芸豆示范基地。2011年,白浮图镇“翠博”牌芸豆被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四.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杞条及其制品

曹县杞条质地柔软、色泽洁白、杆茎均匀、无叉细长、韧性好、易加工。栽培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是国内著名的优质杞条生产加工基地。1949年前,境内杞条种植主要集中在县城东北古营集马庄一带。1949年后,种植区域不断扩大,由古营集扩大到普连集、莘冢集、倪集等地。1986年,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至1995年,面积已达2000公顷。1996年始,县委、县政府将普连集、古营集、倪集、王集规划为杞条发展重点乡镇,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栽培,集约化经营,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路子,促进了杞条生产的快速发展。2004年,曹县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中国柳编之乡”。至2009年,全县杞条种植面积达到6500公顷,年产杞条15628吨。

20世纪60年代以前,曹县杞条主要用来编织簸箕、簸箩、斗子、活筐等农家生活用具。70年代,条编工艺品开始出口国外。80年代起,加工企业逐渐增多。2000年后,普连集、古营集、倪集、曹城镇等乡镇条柳编加工业初具规模。至2009年,以山东省曹普工艺公司、鲁艺公司、曹县正达工艺品公司为龙头的杞条加工企业发展到40家,年加工条编制品620万件,产品远销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东南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曹县生产的条编制品占天津进出口公司同类出口产品的五分之四,占广交会条编销售产品的五分之三。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五.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绿豆糁丸子

产于孙老家镇孙老家村,有近二百年的生产历史。有牛姓、马姓两家,世代相传,两家经营的绿豆糁丸子皆因风味独特而久负盛名。后孙中一在生产经营花生米的同时,兼营绿豆糁丸子,2005年,孙中一注册“孙中一”牌绿豆糁丸子商标,专营礼品包装及袋装丸子。

孙老家绿豆糁丸子,精选优质绿豆,浸泡去皮,细磨成糁,加海米、红虾、葱姜、精盐、调料粉,手工挤成直径1厘米~1.5厘米的丸,用豆油、棉油炸两遍而成。丸子炸成后,像小核桃大小,呈深红色,久贮而不腐,久煮而不膨,适于各种烩菜、火锅、砂锅食用,亦可干吃。逢集之日,牛、马两家皆有丸子汤出售,依个人之爱好,佐以麻汁、蒜汁、香菜、食醋、辣椒油等调味品,其风格独特,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邻近县市时常有人慕名而来,一饱口福,走时还要捎上一袋两袋,或自家享用,或馈送亲朋,曹县人外出寻亲访友,亦常以此为礼。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六.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曹州木瓜

木瓜系蔷薇科,木瓜属落叶小乔木,在菏泽有500多年的历史,是菏泽传统的栽培树种,,菏泽古称曹州,故木瓜又称曹州木瓜或曹州光皮木瓜,迄今牡丹办事处芦固堆村还保留着明朝栽植的木瓜30多株,另外地区农科所也保留着120多株120年前栽植的木瓜。木瓜有很多优美的传说,传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用的降龙木就是用木瓜枝做成的。据《菏泽县志》记载,“菏泽木瓜始于元朝,广于明清,栽培历史悠久。”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木瓜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研究发现和利用。木瓜果实有很高的观赏品玩价值,成熟的果实金黄色,散发出浓郁的芳香,且香味持久,自然存放可放至翌年3月,置于宾馆,饭店、客厅、卧室、几案显得清新高雅;木瓜树是理想的园林绿化树种,木瓜叶片革质,墨绿光亮,花朵鲜艳。花期近2个月,树干斑纹清晰,每年4、5月份,树皮片状剥离,呈云纹斑状,百年大树,枝若游龙,是观叶、观花、观果、观形的理想绿化树种。近十年来,许多大城市的公园、植物园、绿化工程出高价从菏泽引种木瓜作为重要的园林景观。木瓜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酸、涩、温特性,有舒筋活络、温胃化湿等作用,主治腰腿酸痛(麻木)、吐泻腹痛,四肢抽搐,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据1989年商业部济南果品研究所关于木瓜的药用、食用价值资料考证,木瓜含有广谱抗菌作用的齐墩乙酸,在中药木瓜片中含量为1.08%,鲜果实的含量为0.07%,其对伤寒、痢疾杆菌和金色葡萄球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近人们研究发现木瓜果实含SOD3227个活性单位,是葡萄干的200--500倍,目前尚未发现比木瓜果实含SOD更高的果实,木瓜汁是生产养颜、护肤、抗衰老等高级化妆品的重要原料。

曹州木瓜的主要品种有:玉兰、豆青、粗皮剩花、细皮子、大佛手、小佛手、狮子头等。1990--1992年由海俊年老师主编的《木瓜志》做为《山东果树志》的重要的一篇,由山东省科技出版社出版,2001年邓文田、程春中在牡丹区工商局备案相继成立了曹州木瓜研究所和曹州光皮木瓜研究所,程春中又在国家工商总局为木瓜树和木瓜果注册了“降龙木”和“降龙果”商标。由牡丹区林业局曹保芹撰写的《木瓜优良品种--玉兰》在《中国果树》2004年第一期上发表。

木瓜树和木瓜苗的身价倍增,木瓜果实每市斤3--8元,最高可售至20元∕斤,一株20多公分的木瓜树售价1万元到几万元不等,1株嫁接好的木瓜成品苗也在15--30元之间,木瓜种子价格一路攀升,每市斤100--300元不等。随着育苗量的面积的增加,木瓜小苗的价格在下滑。木瓜大树多为零星栽植,目前农民多以繁育苗木为主。据区林业局果树站调查统计,2005年底木瓜面积236亩,产量22万斤。 

七. 山东省 菏泽 东明 东明集烧鸡

解放前东明集就有烧鸡加工户,20世纪80年代后,加工户渐多,比较有名的加工户有李家、周家、胡家。其制作过程为选用家养柴鸡,脱毛洗净,下油锅炸至一定程度,再放到兑好的汤里煮,并按一定配方下10多种佐料,煮成后出锅。加工好的烧鸡外红、里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佳肴和馈赠的上好礼品。

美食类型:特色小吃

美食推荐:东明县东明集镇及城区五四路

八. 山东省 菏泽 鄄城县 旋木制品

旋木制品具有造型精巧别致、图案新颖、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生动传神、乡土气息浓郁的特点。

在旋做时老式旋床的原料适用长度为50厘米左右,其粗细可在1.5-2厘米之间自由调节。因旋木轴头碗直径为4.5厘米左右。因此,粗于轴碗的原料在旋做时要将原料的一端砍削至适用。细于轴碗的原料在旋做时要将轴碗用木块填死,再用钻刀钻出适合原料粗细的孔,才能安装原料开始旋做。老式旋床的动力由人脚踩提供。方法是:在旋轴中段缠绕三圈指头粗细的麻绳或更细些的牛皮条,绳的两头下垂分别系住两根木棍的前端。木棍的后端则搭在机架座机板下的横杆上。旋木者坐上座机板,两脚依次踩动两根木棍,踩下右棍轴头向右旋转。旋木者面对所旋原料,腰前顶一根木棍做支杆,支杆的一端钉有铁钉,穿在支架上的园孔内。旋木者右手持刀,左手辅佐,旋刀要放靠在支杆上,防止刀的抖动,也利于旋木者控制刀具。新式旋床的出现使旋木者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原料限制也大大放宽。旋木原料长度可放至80厘米甚至更长,原料粗细也可在25厘米至2厘米之间自由调节。

鄄城当地盛产杨柳木,做旋木玩具的木材一般是较粗点的树枝。树的主干部分可以用来做家具,枝枝杈杈的树枝,用来做旋木玩具正好。旋木原料选择有一定的讲究。选取二至三年以上生无果节和虫眼的干木,按照旋木制品的大小把木材截成一段一段的,这些木材就成为旋木的原材料。然后剥去中段外皮,两头不剥,以防干裂。经风干至含水量到50%以下,才可使用。过干可造成加工困难,过湿会造成变型和干裂。

旋木伊始,品种较为单一,主要旋制各种实用刀把、木碗、木人、花啦棒槌、耳报子神、猴子爬杆、三羊抵头、公鸡叨架。随着旋制刀具的改进和旋制技术的提高,旋木品种不断增多。主要有笔筒、脸盆架、挂衣架、书画轴头、轴杆、彩蛋座、茶叶筒等。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演变,旋木品种逐渐发展到今天60多个品种,通过因材而异的加工,取得各种不同的效果,利用木材本色,略施彩绘,便成为生动活泼的不倒翁、小猴吃桃等玩具和形象逼真的桃、梨、苹果、柠檬和蘑菇等水果蔬菜;利用木材细白的颜色,施以火烙,便成为古朴典雅的梅花鹿、小鸡等摆件;利用木材的韧性,挖空毛坯,绘以水墨丹青,又能做成实用大方的笔筒、茶盒等用具。

九. 山东省 菏泽 定陶区 陈集山药

陈集山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陈集山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陈集山药”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陈集人民种植山药已有两千余年,久传不断、延绵至今。据《定陶县志》记载:春秋末期,商祖范蠡弃官经商,携西施从越国迁居到天下之中的陶丘(今定陶县)定居经商,因西施有“食薯蓣(山药)、美体容”之好,故引种薯蓣,在陶丘北(今定陶县陈集镇)一沙壤平川繁衍驯化。

至清朝道光元年,定陶县陈集镇陈集村的谷韫璨(字宝岩1794-1861)考中武进士,曾任省塘、山西游击,抚标中军参将,蒲州副将,湖南衡州、永州总兵。谷韫璨曾多次将家乡陈集种的山药进贡于朝廷,得到朝廷赏识,后被提升为广西省水陆提督。

清朝光绪年间,陈集东李庙村李守身在朝里做侍卫,将陈集种植的山药进贡于光绪皇帝,光绪食后大喜:“此山药乃珍品也!”

由此,“陈集山药”名声大振,在朝野内外广为传颂。据《定陶县志》记载:……清朝光绪年间,曾为贡品,主要集中在现陈集镇一带,时称“陈集山药”。其产品以“细、长、直、圆,质地坚硬,面、甜、香、绵”见长……。陈集谷氏族谱有记:陈集山药献皇上,保健佳品响四方,道光食之赞珍品,百姓效仿食御粮。“陈集山药”亦在此时正式得名。随着“陈集山药”名声的传播,种植面积随增,周边亦有种植,但风味俱佳,唯陈集独有。

2009年11月1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年第105号公告,批准了“陈集山药”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申请,并确定“定陶县绿博源陈集山药专业合作社”为第一批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在相关产品上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依法接受监督。

山东省定陶县陈集山药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独特的山药文化,山药种植已有2400余年历史,目前已成为菏泽市的一大特色产业,被评为“菏泽十大名吃”,成为当地群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陈集山药两个品种:西施种子、鸡皮糙。其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口感集“面、甜、香、绵、爽”于一体,药用保健价值上乘。2008年被国家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陈集山药原产地)。

陈集山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东省定陶县陈集镇现辖行政区域。

菏泽鄄城县十大特产鄄城有哪些特产外地买不到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