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特产迷你蕃薯 家乡特产红大薯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7 10:09:31

一.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磐安元胡

磐安元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1500吨,约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磐安元胡外观黄亮,圆坚饱满,生物碱含量高。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优质产品金奖。

二.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磐安拉面

磐安拉面,又叫抻面,制作拉面,首先要求配料准确。一般的配料标准是:标准粉五斤,兑水三斤至三斤二两(冬增夏减),食盐一钱五分,碱面五钱左右。和面时,打出面穗,揉成面团,兑水扎软,饧半小时后,加碱水揉匀,然后慢慢揉成长条,合拢旋成麻花形,如此反复多次达到粗细均匀时,放在案板上用干面粉滚匀,去掉两头,双手各执一端,上下抖动,用力抻拉,拉开,并拢,再拉开,再并拢。一般拉成六十四根为宜。下锅时,一一手执两头,一手钓中间,掀去头尾,落水煮熟捞出,浇上调料即成。高明的厨师,一分钟能拉水面团三斤、抻拉十二扣,计八条、八千一百九十二根,细着银丝,根根不乱,连接起来,竟有十二华里长。

三.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清蒸石斑鱼

石斑鱼无论咸水还是淡水,都是鱼中的名品。淡水石斑鱼也并非磐安独有,但磐安石斑鱼个小、体瘦,健壮有力,引味和回味都有无穷的魅力。

磐安是浙江的“四江(钱塘江、曹娥江、灵江、瓯江)之源”,山高谷深,涧水清澈,流速湍急。说来难以置信,不论山有多高,涧有多陡,只要有流水的地方,就能见到石斑鱼的身影。石斑鱼有一道道漂亮的条纹花斑,胆子小,怕见人,以洞穴为生。犹如顽童一般的幼鱼常常无所顾忌地在浅滩里嬉水,稍长后才像害羞的姑娘躲在山涧的深潭里不肯示人。石斑鱼喜食荤腥,用细嫩的米虾或红头白颈的蚯蚓垂钓,很容易上钩。它对生存环境很敏感,只要水域受到一点点污染或者脱离活水,就无以存活。因此,有经验的垂钓者,总是用网兜网住石斑鱼,再把网兜置放在流动的清水中。

石斑鱼生长奇慢,5年生也不足一两。不过,正是这一特性成就了石斑鱼的美味,因为生长奇慢或者是性子急躁的动物都是美食,比如甲鱼、乌龟、螃蟹等等,而石斑鱼两者兼而有之,是美上加美。

石斑鱼肉质细嫩,清雅幽芳,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都难以掩饰它的美味。老家地处东阳江横锦水库上游,吃鱼十分便当。儿时的餐桌,除了拥有咸菜、霉干菜外,大概就是那盘红烧石斑鱼了,因为妈妈的手艺除了红烧外,其它方法一巧不通。而在我的印象中,无论那种鱼,也只有红烧的好吃,感觉那看相特别诱人,味道特别浓烈,香味特别持久。然而,近年来,一股清蒸之风从餐馆溢出弥漫到家庭,成了饮食界的时尚。这不,我在家里也尝试着“蒸” 了一回,并渐渐地喜欢上了。

细细想来,清蒸的工艺也许比红烧还简单,只需蒸前在鱼身上抺一点盐和猪油(其他油亦听便),腹内塞一根小葱和数根姜丝去腥足矣。仿佛是潺潺清流拂尽体内的杂质,清蒸石斑鱼保持着它的原味,肉纤维细嫩,清甜而绵柔,一丝聚清水之鲜的纯净气息游离其中,因此品味的过程,是如探触清水如镜,绿柳拂月的宁静致远境界。

    家常菜数不胜数,所列三款难窥磐安家常菜一斑,因为即便是炒菜心、炖豆腐这样简单的家常菜,只要加入一点点创意,也能以不平凡的美味“抓住”人们的胃口,就看巧妇、巧男们如何创意了。吃遍天下美食,好吃还是家常菜。“山珍海味千般好,不及家常日日鲜。”身居斗室,敲着键盘,码出的文字都是“纸上谈兵”。要知家常滋味好,不妨创意烧一回。

四.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磐安生态龙井

磐安生态龙井是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的。磐安生态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光润匀整,色泽翠中呈宝光色,香气清高鲜爽,滋味鲜醇爽口,汤色鲜绿明亮。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境内山峦起伏,山清水秀,常年云雾缭绕,生态环境非常的优越,在2000年磐安就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2年被命名为生态龙井茶之乡。

磐安自古产茶。据传,晋道士许逊布道进入磐安玉山,在茶农家喝了十分香醇的茶叶,便流连忘返。当时由于茶叶滞销,茶农正愁眉不展,许逊见了这满山的茶树,还有堆积如山的茶叶,就决定住下来,帮助茶农解决这个难题。于是他一面教茶农改进茶叶加工工艺,保持绿色原质和白毛特色,制成了“婺州东白”,一面派道徒四处施茶游说。从此四方茶商纷纷慕名前来收购,玉山茶叶供不应求,玉山的古茶场便成为磐安最早的茶叶交易市场。在唐代,境内大盘山一带采制的“婺州东白”即被列为贡品。现保存完好,始建于宋重修于清的磐安玉山古茶场,占地3000平方米,是我国幸存唯一的古茶场,2006年05月25日,玉山古茶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为纪念许逊道长对茶农的贡献,玉山茶农在茶场山麓建庙宇塑金身纪念他,每年都有庙会。

磐安县2007年全县茶叶总面积6.4万亩,总产量2123吨,总产值14013万元。,其中以龙井茶为主的名优茶产量1212吨,产值9938万元,占茶叶总产量的53%和茶叶总产值的94%。农民人均收入中有25%来自茶叶,其中重点产茶区玉山区域。根据2001年 10月2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磐安县的玉山区域被划为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区。2002年1月8日,磐安县政府向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正式申报“中国磐安·生态龙井茶之乡”称号。3月中旬,通过组委会审查批准。 4月8日,组委会与中国农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正式命名磐安县为“中国磐安·生态龙井茶之乡”,磐安县成为全国首个获此称号的县(市)。

五.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生态龙井茶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总面积1195.68平方公里,其中低中山面积968.40平方公里,占86%;耕地面积71.33平方公里,占面积的6%,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山峦起伏,山青水秀,常年云雾缭绕,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445.80毫米,年均气温16.10℃,是一个典型的纯山区县。
生态龙井茶按传统工艺手工制作而成。成品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嫩绿光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杏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六. 广西 防城港 东兴 蕃薯粥

蕃薯粥属素粥一类,它的做法非常简单,把新鲜蕃薯切成片状或块状,待锅中的水热起来后放进去煮至水开,然后放米煮熟即可。它的特点是清甜顺口,在炎炎酷暑中特受欢迎。 

七.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磐安名茶

磐安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磐安茶叶早在唐代就负有盛名,被列为贡品。恢复县建制以来,我县立足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狠抓茶叶结构调整,加快名优茶开发,逐年改造低产茶园和引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实施科教兴茶战略,推进茶叶产业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县茶园面积基本稳定在3.5万亩左右,茶叶产值从1983年的222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7548万元,是复县初期的34倍。“磐安云峰”茶先后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15次,在’91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评为“文化名茶”。在’95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又获“金奖”。“磐安龙井”茶也先后多次获奖,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金华)

八. 甘肃省 天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磐安香醋

逢春牌磐安香醋是由水、玉米、高粱、大麦、小麦、麸皮、食盐和几十种名贵中草药材,经传统配方与现代工艺结合生产而成的纯粮优质食醋。具有醇香可口,甘酸适度之特点。磐安香醋生产历史悠久,长达250多年。以色香味佳驰名陇上。根据中医理论说:“醋具有疏经活络,活血祛瘀,健胃消食,养肝健脾”之功效。实为家庭必备之调味品。( 天水)

九.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浙贝母

浙贝母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浙贝母

产品产地:浙江磐安

产品组成:鳞茎中含浙贝母碱、贝米芬、贝来新、贝米替丁等多种生物碱

产品功能:入药有润肺除烦、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等作用,主治外感咳嗽、吐血、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产品简介:浙贝母,别名贝母、浙贝,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下鳞茎入药

产品季节: 种子地贝母在5月枯苗后仍继续留在地里,以减少烂种,至播种前夕(9月底)才起土,这段时间称休眠期其关键是套种好其他作物,以便遮荫降温,同时做好清沟排水和消灭地下害虫等,确保浙贝母安全过夏。种贝起土后按大小为四档,精选二号贝作为下年种子地用种,其余一号贝、三号贝、四号贝可供商品地作种,并分别种植。

产品历史:浙贝母原产象山县。据传清代康熙年间,开始由象山农民从野生转入家种,故称“象贝母”。300年前由象山传入鄞县樟村一带种植,因收益甚高,面积逐年扩大。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1933年前后,在樟溪河谷至鄞江一带东西40千米,南北15余千米,种植面积5000余亩,总产量400吨左右。建国后浙贝母生产发展迅速,尤其1971年以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十.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磐安玄参

磐安玄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玄参种植面积7000多亩,总产量近2000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磐安玄参质坚性糯,皮细肉黑,枝条肥壮而得名“乌元”,长年供南京金陵等大药厂。
浙江特产烘干小香薯康平特产红毛凉薯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