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特产蚕 土蚕吃法大全图解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0 16:36:30

一. 辽宁省 沈阳 新民市 铁板烤鸡架

铁板烤鸡架

铁板烤鸡架也是沈阳的特色小吃,鸡架就是去掉鸡肉的鸡骨架,将洗干净的鸡架用盐等调料奄好,放在两个大铁板之间一夹吱啦吱啦一响,香味扑鼻,将鸡骨头都炸香后放入孜盐、辣椒,就可以吃了。在夏天许多东北大汉,一个鸡架一瓶雪花啤酒就是一顿饭了。让你看起来吃的很香,很馋人。

二. 辽宁省 沈阳市 于洪区 年豆包

年豆包是用黏米面作皮,小豆作馅而制成的一种包子,也称"黏豆包",因为是在过年的时候制作,又称"年豆包"。在关东地区过大年(春节)不分汉族、满族都有蒸上几锅"年豆包"的习俗,或者冻上准备在正月里留着吃,或者送给城里的亲友。

三. 辽宁省 沈阳市 康平县 康平四粒红花生

康平四粒红花生主产地是康平县海洲乡。粒红色,椭圆形。生吃具有养胃补血的功能,红皮还具有造血功能,所以经常食用有益于身体健康。海洲乡的花生均产在绿色无公害基地上。

四. 辽宁省 沈阳 康平县 玛瑙

    “玛瑙”一词源于佛经,梵语叫“阿斯玛加波”,意为“马脑”。因为古人不了解玛瑙产生纹带的原因,认为是“马脑的变石”。后人认为“马脑”属玉,于是改成斜玉的旁儿,转为“玛瑙”一词。

    玛瑙属于隐晶质石英,是具有不同颜色的二氧化硅溶体,分期沿岩石的空洞或裂隙周围向中心填充所形成的同心层或平行层纹状矿物,呈玻璃光泽,主要产于火山岩裂隙及空洞中。

    具有同心环带状、层纹状,波纹状、缠丝状、草枝状等各色形态的美丽花纹是玛瑙最大的艺术特色。其花纹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白、灰、黄褐、黑等。因为玛瑙具有天然毛细孔,所以还可染成红、蓝、绿、黄、褐紫等各种颜色。

五. 辽宁省 沈阳 铁西区 老龙口陈酿头曲酒

“一杯老龙口,一盘童子鸡”,这是长期以来东北民间流传着的美酒佳肴传说。老龙口陈酿头曲酒是沈阳市老龙口酒厂的传统产品,最能代表老龙口酒特色。具有酒液清亮透明,窖香浓随,绵甘爽净,余味悠长的大曲酒典型风格。 历届都被评为辽宁省名酒,荣获特别奖。 1980年被命名为辽宁省优质产品。 1984年,在轻工业部酒尖质量大赛中荣获银杯奖。

在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口,有一块三角地带叫老龙口,这里的地下水清冽甘甜,不同一般。公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在老龙口建起了酿酒作坊。老龙口陈酿头曲酒就是在这个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百多年来,老龙口的品牌和知名度逐渐扩大,并被广为人知。清代,老龙口的酒一直作为珍品进献宫廷享用,皇帝每次到东陵拜祖、都要饮用此酒。

老龙口酒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1号,始建于2002年。老龙口酒博物馆采用清代古建筑形式,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展区面积为999平方米,酒馆面积201平方米),停车场面积10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为2200平方米。设计立面借鉴清代牌楼形式,其两侧配以朴素的硬山卷棚建筑,屋面采用青瓦,外墙为青砖砌筑,梁、柱、门窗等木结构件采用人工彩绘或油饰,整体建筑以博物馆为主,两侧配以清代酒馆、清代酒作坊,形成我国白酒文化的展示平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馆内分为 “酒文化展区”和“酿酒老作坊展区” 两大部分。“酒文化展区”又包括“酒的源流”,“酒规酒俗”,“酒具酒器”,“酒诗酒画”,“老龙口发展史”,“老产品陈列室”等六个部分。收藏酒具四十余件,名人字画五十余幅;二十世纪不同时期老龙口老商标两百余张,老产品三百余瓶;老龙口部分产品获奖奖杯、证书;十九世纪末老龙口盛酒容——酒海及其残片。“酿酒老作坊展区”生动再现了中国传统酿酒的工艺流程,展示了古法酿酒的各式器具;酿酒所需的各种原料;在厂内挖掘出土的百年古残石磨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老龙口部分老产品等。

六. 辽宁省 沈阳市 大东区 游龙戏凤

游龙戏凤由辽宁盛产的刺参、笋鸡、人参制作而成。

游龙戏凤也是辽宁菜的名品之一,选用当年产的刺参、当年的笋鸡以及东北的人参,放入酒精锅中烹制而成,用料考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七. 辽宁省 沈阳 康平县 康平干豆腐

康平干豆腐(绿色牌)

康平绿色牌干豆腐以“干、薄、细”著称。“干”是指豆腐压得实、干爽;“薄”是指每张豆腐厚薄如纸,太阳底下能透亮儿;“细”是指豆腐里不含豆渣,口感柔和。“干、薄、细”是干豆腐的三大特色。

八. 辽宁省 沈阳市 大东区 熘肝尖

熘肝尖

材料:猪肝50克,胡萝卜ZO克,黄瓜ZO克,酱油、料酒、食盐适量,味精少许,烹调油10克,葱、姜、蒜末少许。

制法:

1.将猪肝切成3厘米见方的片。

2.将黄瓜,胡萝卜切片备用。

3.将食盐、料酒、酱油、葱、姜、蒜未对成碗汁。

4.锅内放油加热至八成热,放入肝片滑开,放入胡萝卜、黄瓜片和碗汁,大火炒熟即可。

九. 辽宁省 沈阳市 辽中区 辽中大米

辽中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辽中大米是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的。辽中大米米粒晶莹透明,煮成的饭,香、软、弹、滑,丰富的营养和优质的口感使其成为稻米中的佼佼者,是国内公认的好米。辽中大米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辽中大米”米粒呈椭圆形,粒长4.7mm,籽粒长宽比1.7,有自然稻香味,米粒清洁、晶滢透明、光滑,呈乳白色,手摸有凉爽感。大米蒸煮时,米饭浓香持久,饭粒完整柔软油润。米饭冷后不硬且有黏性。外观晶莹透明,大米成熟度好,糯性大,含有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形成渊源

“辽中大米”历史悠久。于20世纪初落户辽中,已有100多年历史,现已遍布全境。因为我县特有的土壤、气候、温度、湿度和纬度关系,辽中的大米为一季大米,“每年产出一次的频率,使其更好汇集了阳光和土壤的精华,米粒晶滢透明,煮成的饭,香、软、弹、滑,丰富的营养和优质的口感,成为稻米中的佼佼者,是国内公认的好米”。

生产情况

近年来,辽中的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在传承传统种植技术的同时,在品种选育、育苗、栽培等进行科技创新,保证了“辽中大米”独有的品质。根据市场需求,提升“辽中大米”的知名度,通过展会、推介会和有关媒体集中宣传报道等形式,加大“辽中大米”的宣传力度,使“辽中大米”成为稻米业界的知名品牌。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协会,稻米加工企业,实行了“专业合作社(协会、加工企业)+基地+农户+技术(标准)+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截止目前,全县水稻栽植面积发展到60万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63%,年产优质水稻43.5万吨。

产品荣誉

“辽中大米”久负盛名,借其美誉辽中县先后被授予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优质粳稻主产区”。实施了“国家优质粳稻项目主产区示范工程”,“东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示范工程”,“部、省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项目。并注册了“ 实在人”、“龙聘”、“蜜阳”等商标,“辽中大米”被更多的消费者高度认可。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辽中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辽中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辽宁省辽中县现辖行政区域

《辽中县人民政府关于辽中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区划定意见的函》,辽中政〔2013〕84号

辽中县农业技术规范:DB210122/T02-2012《辽中大米》

十. 辽宁省 沈阳 浑南区 老边饺子

老边饺子是沈阳著名小吃。由边福于1828年从河北省传入沈阳。将绞碎的猪肉煸炒后,用鸡汤或骨头汤煨制,做成蒸饺。老边饺子选料精,用料广泛,品种多,味道好。

老边饺子是驰名中外的沈阳特殊风味,它历史悠久,从创制到现在,已有160多年历史。清道光八年,河北河间府任邱县边家庄,有位叫边福的来沈阳谋生,在小津桥搭上马架房,立号边家饺子馆。虽然门面简陋,但由于精心制作,风味独特,并以水煸馅蒸饺闻名遐迩,深受人们欢迎。边家饺子因为肉馅是煸过的,所以叫煸馅饺子,但由于主人姓边,所以人们都习惯称之为老边家饺子。老边饺子先后在沈阳开三家分号,由边氏后裔——边跃、边义、边霖弟兄三人分别经营。由于业务不断发展,企业不断改进,老边饺子已发展成为一个设备完善,分工精细的专业饺子馆。

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

调馅:先将肉馅煸炒,后用鸡汤或骨汤慢喂,使汤汁浸入馅体,使其膨胀、散落、水灵,增加鲜味。同时,按季节变化和人们口味爱好,配入应时蔬菜制成的菜馅。

剂皮和制,也独具一格。用精粉掺入适量熟猪油开水烫拌和制。这样能使剂皮柔软、筋道、透明。老边饺子除蒸煮外,还可烘烤、煎炸。

老边饺子由于皮薄肚饱,柔软肉头,馅鲜味好,浓郁不腻,因此,凡远近来沈客人,都愿品尝。1964年邓小平同志到沈阳视察时,品尝过边霖包的饺子,吃后非常高兴地说:“老边饺子有独特之处,要保持下去”。1981年夏天,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侯宝林亲临品堂老边饺子,吃得兴致勃勃,称赞不已,席间余兴未尽,挥毫写了八个大字:“边家饺子,天下第一。”

辽宁特产蚕蛹中国柞蚕之乡南召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