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龙眼是特产吗 简单介绍龙眼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2 00:52:08

一. 重庆市 涪陵 涪陵龙眼

涪陵龙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涪陵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加之冬无严寒,是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难得的一块晚熟龙眼生产宝地,因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果实富含营养,深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龙眼作为涪陵之一,受到人们一致好评。三峡工程蓄水后,涪陵区沿江区域龙眼种植条件变得更加优越。依靠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2007年,当地成功培育出了“涪陵黄壳龙眼”,并荣获重庆市优良龙眼品种称号。

二. 福建省 泉州 惠安 崇武鱼卷

崇武鱼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到崇武不仅要欣赏下入围国家地理十大最美古城的风光,当然还要品尝一下当地最具特色的小吃。

崇武鱼卷是闽南一道特色食物,其主要原料为精选优质鱼,其中又以马鲛、鳗、鲨等最佳,高质量的鱼卷,入口柔润清脆,咀嚼时齿颊留香,既没见鱼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种特有的清鲜滋味。

崇武人出外探亲访友,喜欢带上他们的鱼卷,表达心意。崇武鱼卷是福建闽南一带的一道名菜,也是泉州的十大名小吃之一,在闽南举行的比赛中多次获奖,深受闽南百姓及来惠安旅游观光的游客的赞赏。

海防将士们的军粮

崇武小镇扼住重要水道,一直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自明初建城后,此地常有重兵把守。过去将士们出海巡防水阔路远,吃饭自然是第一要务。虽俯身便有大量海产品就地可取,无奈海鲜的保存时间不长,填饱肚皮便成了叫将士们头疼的难题。后来驻守此地的千户侯钱储,某天灵机一动,命人捞取海中的马鲛鱼,剔鳞去骨后擂成鱼糜,再配上地瓜粉等辅料蒸成鱼卷。经这样处理后的鱼卷保鲜周期拉长,且便于出海将士随时取用,有效缓解了海上军粮短缺的窘境。很快,将士们的新鲜吃法传到了普通百姓家。

传承至今,手工捶打、搅拌鱼糜仍被遵守古法的手艺人奉为不二法门——在惠安人的认知里,恰到好处的手工比机器更管用,打造出来的鱼卷也更美味。

可蒸可炒花样繁多

崇武鱼卷的吃法多样,爆炒、煎炸、清蒸乃至最“大道至简”的清水煮汤,都能将-的鲜美重新唤醒,咄咄逼人地直扑口鼻。

喜欢口味重一些的,爆炒和煎炸都是不错的选择。切片后的鱼卷加入肉丝、西芹、香菇丁等爆炒,再经热油烘云托月一番,逼出的鲜香简直叫人垂涎。若放入热油锅中煎炸,雪白的鱼卷便成了金黄色,视觉上格外讨人欢心。食用时,只须蘸取辣椒酱或番茄酱,于脆香之外又多了甜与辣的层次感。更粗朴一些的吃法,则不妨参照惠安人。当地百姓喜欢将鱼卷切片与面同煮,寻常无奇的面汤经鱼卷一提鲜,身价便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若能赶上现做的鱼卷刚蒸出锅,那便是品尝的黄金时期。此时的鱼卷尚未经二次加工,最大限度保留了鲜美的滋味。趁着外皮上都是温润的湿气,一口咬下只觉齿颊留香,简直叫人欲罢不能。

三.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德昌龙眼

德昌龙眼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以上大树年产量达1000多斤,近六年来,县委、政府将其 列入“154”发展战略规划,大量从广西、广东等地引进良种嫁接亩,在适宜区大量发展,进行规模栽培,到2002年,全县龙眼已发展50多万株万余亩,集中连片种植的面积近2000亩,最大片395亩,文是国已进入试挂果期,估计产量153斤。

其中,从广西、广东引进的良种品种如储良,在德昌表现极侄,其特点:肉原核小,易剥、肉爽脆,汁少,剥壳后果肉表面不流汁,用纸点不沾湿,含糖高,甜如蜜,香味浓,嚼之满口芳香,其鲜食风味之优美较原产地广西、广东有过之面无不及,另一特点烛:同广西、广东比较,德昌龙眼成熟期较晚,较之广西、广东估计要晚熟40天左右,因此,极具市场竟争力,近销西昌、攀枝花、远销成都、重庆、其新鲜度是外地龙眼永远无法相比的。

四.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云乡储良龙眼

  云乡储良龙眼以云乡盛产质优而得名。1991年,云乡镇首从高州引入试种8公顷,经省果树研究所及鹤山科技局等支持帮助,一举成功,发展至今有270公顷。因培育得法,兼水土灵气,故能青出于蓝,蜚声远近市场。该品种植株生势好,树冠呈圆形或半圆形;枝条节间较短,分枝多,树皮粗糙;果实大,粒大小均匀,呈扁圆状;单果重12~14克;果壳黄褐色,表面光滑;肉乳白色,不透明,厚0.65~0.67厘米,易离核,肉质爽脆,味清甜,质上乘,核较小,果实可食率74%;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21%,全糖18.6%;每百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52.1毫升,果实制干率高。1999年,云乡镇龙眼总产量240吨,收入220万元。

五. 福建省 泉州 惠安 惠安余甘果

惠安余甘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甘果又名牛甘果, 油甘果,因其吃起来“先苦后甜”得名。 目前市场上也有野生牛甘果卖和水果型牛甘果两种。与野生牛甘果相比,水果型牛甘果具有果大、肉厚、纤维少、营养丰富、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而且吃起来更加甘甜爽口。

惠安县紫山镇发挥拥有6万多亩余甘果树基地、年产余甘果15万吨的优势,请来浙江大学医学院等高研院校的专家,开发出余甘果饮、余甘冲剂等系列产品。盛产“皇帝甘”的尾山村,开发绿色食品余甘茶系列后,余甘珍品身价增加10倍。国内一些航空公司和旅游点纷纷订购。

牛甘果在印度被奉为圣果。明朝正德皇帝下江南时,曾品尝过惠安南田的一株余甘子树的果实.并诰封为“皇帝甘”这抹余甘子的树龄已高达630多年,虽然清朝时被雷电劈成两半.但至今仍郁郁葱葱,而且每年结果。此树已被引入重点文物保护古树,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皆称其为国宝 闽南民间有句谚语:“甘回味甜,越吃越少年”,还有“余甘吃了回味甜,老人吃了变少年”的民谣。

惠安县紫山镇发挥拥有6万多亩余甘果树基地、具有产余甘最有利的天时、地利、良种三大因素,名产“田船余甘”的产地山峰环抱,构成长弧形,状如一船,又因山洞溪流两岸均为田洋,故名田船余甘。余甘果是以惠安官溪、蓝田两地产优良余甘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并结合现代技术制作而成。它曾被美国《侨报》赞誉为“世界余甘珍品”。现今余甘成品主要有:余甘果干、余甘蜜饯(冰余甘)、余甘冲剂、富硒泡腾片、含片、浓缩汁、速成溶粉、余甘露等系列产品。

六. 广西 崇左 大新县 大新龙眼

大新县龙眼栽培历史悠久,是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之一。大新龙眼以果大、肉厚、味道甘甜、数量多、产量高而驰名区内外,畅销内地、港澳、东南亚,多年来均供不就求。荣获2001年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大新县委、县政府一直把龙眼生产列为本地的一项特色支柱产业来抓,紧紧围绕“以品种改良为前提,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优化果品质量,提高水果的竞争力和效益”为思路,大力实施龙眼的优果工程。目前,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6.1万亩,其中石硖、储良、大乌园等龙眼面积1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2%。

龙眼在大新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百年树龄以上的龙眼树随处可见。据有关资料记载,栽培史近千年以上,且品质上乘,素有“龙眼之乡”之美称,1986年大新县被定为第一批全国“六大龙眼基地县”之一,2001年大新龙眼参加北京农业国际博览会荣获名牌产品称号。大新龙眼因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而驰名区内外,所产龙眼及加工产品远销区内外甚至销往美国等国家。近几年来,大新县致力于实施龙眼“优果工程”,优化品种结构,采用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龙眼产量和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2005年大新县龙眼生产基地经自治区农业厅批准,取得创建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县资格。目前,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6.1万亩,其中石硖、储良、大乌园等龙眼面积1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2%。主要品种有石硖、储良、大乌圆、广眼、福眼、本地实生龙眼等,果肉白色透明,香浓味甜、核细,可以鲜食或加工成桂圆干、桂圆肉。目前,大新龙眼主要的加工成品有桂圆干、桂圆肉、桂圆糕、桂圆酒等,大新龙眼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从2004年起,大新县每年都在龙眼收获季节举办龙眼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通过举办龙眼节进一步提高了大新龙眼知名度,树立了品牌意识,龙眼产、供、销达到了更高层次。

七. 福建省 泉州 惠安 洛阳鲫鱼

洛阳鲫鱼,俗名紫鱼,是古代宫庭贡品。鲫鱼头小,有鳍。主要产地洛阳江象浦湾。象浦湾风平浪静,饵料丰盛,是鲫鱼生存的良好环境
江湾泥滩多为赤色黄土,鲫鱼时时以嘴触土,天长地久,鲫鱼的嘴也变成黄色,与其他乌嘴鲫鱼不同。待到秋风起,鲫鱼又大又肥。 其烹制可清蒸、油煎,也可炖汤、粉炸。肉质细腻,味道喷香,实为海味之珍馐。曾有诗人吟哦赞曰:“锦鳞细口肥鲫鱼,不是洛江总不宜。”( 惠安县)

八.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红核龙眼

该品种树生势十分壮旺而迅速,树高大。树冠半圆形或圆头形,枝条长而粗,抗逆强,耐旱耐瘠。叶墨绿色,长随圆形,宽大而厚,叶面叶脉呈波浪状,小叶边缘向叶背微卷呈船形。花穗大,座果率高,小果着生密集,果穗大,穗重500-800g,果粒大小均匀。果实中等大,圆略扁,单果重8.1g,果皮绿褐色,中等厚。果肉中等厚,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肉质嫩脆,汁多,味蜜甜,风味浓,可溶性固形物24.7%,可食率62.5%,品质中上等。种子大而扁呈红色(故名红核)。极高产稳产,是上山理想良种。七月下旬成熟,为早熟良种。( 高州)

九. 福建省 泉州 惠安 惠安紫山余甘

惠安紫山余甘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年产量超15万吨。紫山余甘,果似珍珠,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还含有抗癌防癌物质──硒

余甘具有生津止渴、清噪护喉、润肺降压,消滞化痰、抗癌防癌及抗衰老之功效,医学界称之为"天然维生素丸"。余甘是一种高膳食纤维、低能量的食物,富含抗坏血酸(维生素C)和钙质,并含有相当量的钾和镁,属高钾低纳的水果。
紫山余甘名扬天下。1987年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果品”;1993年被林业部评为“名、特、优果品”;1995在省举行“余甘品尝会”上,不同品种分别获一、二、四名。( 惠安县)

十. 广西 贵港 桂平 桂平龙眼

桂平是广西有名的龙眼之乡,出产的龙眼以量多质好而闻名海内外。主栽品种大乌圆和广眼,果大肉厚,肉质脆嫩,味甜如蜜,鲜美爽口。大乌圆每公斤鲜果60至80个,特大的只有36至40个,宜鲜食和加工鲜肉糖水罐头。广眼每公斤鲜果80至120个,大的60至70个,宜加工桂圆肉、龙眼干。桂平龙眼及其各种制成品,向来博得区内外厂商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龙眼的经济价值很高,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干果。鲜龙眼晒干或烘干,叫龙眼干,可长期贮存食用。龙眼干去壳去核后,叫圆肉。广西桂圆肉驰名海内外,桂平出产的“桂圆肉”是其中的佼佼者。最近,利用鲜圆果肉做原料研制成的新产品糖水龙眼罐头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果核含淀粉高达70%,可酿酒、制香糊和加工成活性炭。龙眼木质坚硬,纹理细,是制工艺品、造车船及家具的上乘材料。

桂圆肉色泽黄亮、透明、干爽、糖分足,泡开成梅花状,是传统的名贵滋补品,有“强魄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之功能,置干燥密封瓶内,可长期保存。

桂圆肉除入药外,两广人常配以沙参、玉竹和猪肉熬汤,味甜不腻,作为暑天佐膳佳肴,名之日清补凉;或以桂圆肉煮鸡蛋,作为产妇或病后体弱之滋补品;或将桂圆肉配上若干味补药泡成药酒,对神经衰弱、气血两亏患者有特殊疗效,也是年老气衰者的常用保健饮料。

桂平县龙眼主产于金田、江口、南木等乡镇,其中金田镇产量占全县的1/5。县内现有龙眼树40多万株,最高年产1981年达347.97万公斤,接近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居当年广西之冠,是本县出口换汇率很高的商品。鲜果远销全国各地及港澳地区,著名的桂圆肉、龙眼干

还远销欧美各国。

龙眼是哪里的特产最好惠安本地特产有哪些水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