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有什么特产 莒县土特产礼品有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7 06:45:01

一.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涛雒羊肉面条

涛雒羊肉面条,久负盛名,是日照的传统风味面食之一。

涛雒羊肉面馆,最著名的有高家和黄家面锅。清朝末年,涛雒商贾云集,贸易繁荣,高、黄两家办起了饭馆,创出了“羊肉面条”的名吃。凡来涛雒的商客无不饱尝,总是赞不绝口, 高家由高常祥带领三个儿子设立了“西记”。黄家由黄永桢、黄老七兄弟俩经营,设立“同会馆”。两家各有千秋,相比之下,高家面锅,声誉较高,生意兴隆,常盛不衰,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涛雒羊肉面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面粉由人工石磨研成标准“七五”面,每百斤面粉加碱粉0.5斤、食盐0.5斤、水30斤,搅拌均匀用手揉制,次数越多,面色越白,弹力愈大。然后,用擀面杖手工擀碾放皮,擀至麦皮薄如纸透明发亮,然后用刀切成四棱形。

高、黄两家饭馆用羊,多系五莲山、乔子山及嶝山的优良品种,每只百斤左右。购来后圈养一段时间,随吃随宰。宰羊也很讲究,首先将活羊洗澡梳毛,开刀放血、刮皮掏脏、清水冲洗。然后,用口小肚大的罐形铁锅,慢火清炖至八万熟时,取出肉块,剔除羊骨,切成薄片备用。

烹调羊肉汤时,将原汤、原肉(切好的肉片置于大锅)加酱油(1%)、大蒜(1%)、姜片(0.3%)、葱(5%)等佐料,进行泡制。吃时再加香油、醋少许,并加香菜或韭黄借以调味,并衬青头。好的羊肉汤,清澈透底,汤肉分明,清香扑鼻,深受顾客欢迎,俗话说:“吃了涛雒羊肉面,甭再围着天下转”。



涛雒镇: 高家面馆 黄家面馆

二.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莒县南涧小米

莒县南涧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峤山镇的小米种植历史久长,优质小米种植带占地5000余亩,年可出产小米320余万斤,以南涧村出产的小米最具有代表性。峤山镇此次申报的划定保护范围为7个社区,辖46个村,地域保护种植面积335公顷。该镇地貌类型多样,东部丘陵、西部平原,土壤呈弱酸性,富含有机质,矿物质元素,极适宜于小米的生长和发展。

莒县南涧小米

粮食

山东

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莒县峤山镇所辖46个自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4′00″~119°00′15″,北纬35°33′15″~35°41′00″

三.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莒县葡萄

莒县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莒县葡萄

莒县葡萄协会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葡萄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干,并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食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

四.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莒县扇贝

在海产品中有一种非常名贵的东西,叫作干贝。目前出产的干贝很少远远赶不上人们的需要,所以它的价格特别高。干贝是用扇贝的闭壳肌制成的。扇贝也属于双壳类软体动物,它只有一个闭壳肌,所以是属于单柱类的。它的贝壳很像扇面,所以就很自然地获得了扇贝这个名称。

扇贝的种类很多,中国海记录到44种,比较常见的有我国北方的栉孔扇贝和南方的华贵栉孔扇贝广东沿海的日本日月贝,闭壳肌的干品称为“带子”。扇贝的贝壳色彩多样,肋纹整齐美观,是制做贝雕工艺品的良好材料。到海边工作、旅行或休养的人们,都很喜欢搜集一些扇贝的贝壳作为送给朋友的纪念品。扇贝和贻贝、珍珠贝一样,也是用足丝附着在浅海岩石或沙质海底生活的,一般右边的壳在下、左边的壳在上平铺于海底。平时不大活动,但当感到环境不适宜时,能够主动地把足丝脱落,做较小范围的游泳。尤其是幼小的扇贝,用贝壳迅速开合排水,游泳很快,这在双壳类中是比较特殊的。扇贝一般在海水退潮的时候露不出来,所以捕捞它就比较费事了。在我国沿海,捕捞扇贝主要在北方,而且只有山东省石岛稍北的东楮岛和渤海的长山岛两个地方最有名。

五.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浮莱山石砚

浮莱山石产于浮莱山南麓砚一带,另有洛山温砚、寨里龙尾砚等,统称浮莱砚。其特点是:砚石理细而质润,手试如膏,似有油液渗透,与墨相亲,发墨如泛油,墨色相凝如漆。颜色有绀青、褐黄、沉绿等,石内布柑黄色大冰纹,构成天然而有规律的图案。

浮来砚石载于史籍,雍正《莒州志》转载:“东坡守密州,取龙尾石制砚,并为之作铭”;明万历中,浮莱山砚曾作为贡品,深荷宸赏。其后,因开采无方,遂淹没不彰。

浮莱山石产量极少,据称现在砚石已经不易得到,是鲁砚中数量十分稀少的一个品种。

浮来山在莒县城西二十华里,砚石产于浮来山后。此处发现砚石已很久,所以附近有村名砚疃村。石材在周围沟壑、溪边土层中可以挖到,但不甚集中。浮来山石理细质润,与墨相亲,发墨有光。色泽有绀青、褐黄、沉绿等。典型的浮来山石是沉绿地,布柑黄色大冰纹,冰纹与石地色异而质同,青黄相间,构成天然而有规律的图案。浮来山石多为扁平石饼,固边有天然风化石纹,纵横交叉,别具风趣,无须雕琢,即成砚材。

六.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莒县黄芩

莒县黄芩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莒县黄芩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莒县黄芩

药材

山东

莒县库山中药材协会

莒县所辖库山乡、东莞镇、碁山镇、桑园镇、洛河镇、峤山镇、夏庄镇、寨里河镇、刘家官庄镇、龙山镇、长岭镇、陵阳镇、招贤镇、城阳街道、店子集镇等15个乡镇(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5′~119°06′,北纬35°19′~36°02′

七.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莒县绿芦笋

莒县绿芦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日,莒县绿芦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顺利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并取得使用权,成为日照市继“日照绿茶”“莒县大姜”之后获得的第三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了解,莒县绿芦笋占全国绿芦笋出口的70%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意味着本来优势就十分明显的莒县绿芦笋将会被更多人所熟知。

价格高莒县绿芦笋比肩猪肉价

5月24日,莒县小店镇金墩三村李召贤说,今年绿芦笋的价格提高了很多,“去年才7元多一斤,现在都10多元钱一斤了。”他告诉记者,金墩三村种植芦笋的农户有1000多户,少的每家有一两亩地 ,多的每家种植了七八亩地 。谈及莒县绿芦笋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会给农户带来哪些好处时,李召贤表示,农民更关注的是收入,“绿芦笋出名了,价格肯定会提高。”

李召贤说,绿芦笋的种植比较麻烦,管理也需要很规范,他们村的农民大部分都加入了村里的胜华农业合作社,合作社是和企业、基地 、农户连接的,会对农民提供一些技术指导,并且会免费发放一些有机化肥和生物农药,一般一亩地能发到500元的保障费。“绿芦笋作为蔬菜价格太高了,一斤绿芦笋甚至贵过猪肉,一般人不舍得购买,绿芦笋发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居多,大部分都是保鲜绿芦笋。”李召贤说。

规模大150亩基地有30多处

24日,日照恒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宏春告诉记者,绿芦笋分为春笋和夏笋,春笋一般4月上旬可以开采,今年受气候影响,比去年晚了大约半个月,4月下旬才开采,“夏芦笋要8月份开始采,我的示范区有150亩,今年计划再增加50亩。”记者看到绿芦笋的示范基地被隔离出来,李宏春介绍说,主要是为了防止被周围的田地污染了,周围的小麦等作物会喷洒一些农药,这些农药容易被风吹到绿芦笋的示范区中,引起污染。

“像我这样规模的绿芦笋示范区在莒县有30多处。”李宏春介绍,基地主要是租用农民的土地 ,而种子是1980年从美国引进过来的,种子不能重复使用,绿芦笋要先经过培育,然后定植,“绿芦笋今年定植明年春天就可以采摘了,一般可以活15年~20年,第三年到第十年是高峰期。”

销售好出口量占全国的70%

山东新辰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蒲玲玲介绍说,他们公司绿芦笋示范基地有3000亩,其中莒县500亩主要在小店镇,还有2500亩示范基地在山西。随后,记者穿上工作服,经过一系列消毒进入车间。据蒲经理介绍,目前绿芦笋出口主要以速冻绿芦笋为主。绿芦笋的加工先经过粗加工,进行切割、按长度分机,然后清洗、漂烫,最后速冻包装。

记者在芦笋的包装箱中看到了每个箱子上都有追踪号。品管员杨先生告诉记者,在种植的过程中有农事操作记录 、所用的机械、施用的有机肥料等情况都有记录 。

“现在绿芦笋的出口价格一般一吨可以卖到25000元左右,精笋可以卖到30000元左右。”李宏春表示,他不担心销路问题,绿芦笋在国际上都很认可,莒县也是全国出口绿芦笋的大县。

据悉,目前莒县已建立了30处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县已建成的绿芦笋加工企业16家,年加工出口绿芦笋3.1万吨,出口创汇0.68亿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绿芦笋出口基地,占全国绿芦笋出口的70%。莒县绿芦笋经加工已出口到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资料 绿芦笋营养价值高

据日照市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师刘军介绍,芦笋生长过程中,笋尖露出地面,经光合作用后呈现绿色,被称为绿芦笋;若加盖土壤不受阳光照射,就保持白色,称为白芦笋,“绿芦笋经过光合作用叶绿素丰富 ,维生素的含量也比较高,吃起来脆而可口,并且营养价值较高,特别是维生素、钙、铁的含量远高于白芦笋。”刘军表示,绿芦笋确实有降血压、软化血管等功效,绿芦笋中含有可膳食纤维,其中的木质素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

八.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海参泡饭

海参泡饭

海参泡饭是将海参用蚝油、鲜汤烧制,配以油菜心、米饭制成的一款营养丰富色泽搭配美观的高档菜肴。

九.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莒县大姜

莒县大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莒县大姜”,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注册批准。至此,“莒县大姜”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成为所有莒县地产大姜的“身份证”,成为莒县目前惟一一枚,也是继日照市“日照绿茶”之后在日照落户的第二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金字招牌”

在莒县,大姜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很早以前就有史籍记载“莒地产芋”,其中的“芋”就是今天的大姜。从莒县地方史志的准确记载追溯,莒县种植大姜至少已有380年的历史。

据了解,莒县大姜有着“外皮金黄、皮薄肉大、肉皮鲜嫩、粗纤维少、口感脆、辛辣适中、姜味浓郁”的“金牌”质量,早在十几年前就漂洋过海畅销日本、韩国,并远销欧洲、西亚等地区,为当地农民挣“洋钱” 闯出了一条宽阔的致富路。目前,在莒县从事大姜专业种植的乡镇多达8个,其中以莒县峤山镇尤为突出,在全县的5万多亩大姜种植面积中,该镇就占了1.6万亩,全镇大约有40%以上的人口收入全部依赖大姜种植,而且该镇还有多位经营者在荷兰、美国、日本等设立了多个大姜进出口贸易公司,年出口创汇逾亿元。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反映该商品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据调查显示,农产品在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价格上涨的幅度一般较原来少则上涨20%,多则能上涨50%,甚至更多。

成功注册的“莒县大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一次对“莒县大姜”的优良品质予以见证,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和促进旅游发展等方面,将会发挥独特的作用。

莒县特产必买清单莒县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