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银饰特产 茶陵银礼品制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3 09:33:46

一.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广南民族银饰品

广南民族工艺厂以传统手工工艺为主加工的各种金银饰品享誉海内外。1985年以来,先后有30多种产品获“省优”、“部优”称号,曾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加工仿古工艺银饰826件。1999年在北京“七五”星火计划科技博览会上有18种产品获国家金奖。其主要产品分为7个系列。即:民族首饰系列、戒指系列、耳环系列、项链系列、餐食系列、各种锁系列、金饰品系列。所生产的马衔杯纹银壶、龙风杯、丝瓜瓤手镯、灯笼耳环、大龙手镯等畅销、远销港澳台、欧美和东南亚等。(广南县)

二.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紫皮大蒜

茶陵紫皮大蒜因皮紫肉白而得名,是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特色品种,与生姜、白芷同誉为茶陵“三宝”。民间流传着茶陵大蒜是“一蒜入锅百菜辛,一家炒蒜百家香”。茶陵大蒜是一个经过多年选育,逐渐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个大瓣壮、皮紫肉白、包裹紧实、香辣浓郁、含大蒜素高等优点。

茶陵紫皮大蒜

茶陵紫皮大蒜的图片

大蒜是茶陵传统特色的品牌农产品,系茶陵“三宝”之一,以个大瓣壮、皮紫肉白、包裹紧实、香辣浓郁而驰名国内外。茶陵大蒜曾因品质上乘,明清时被列为“贡品”,五十年代曾在全国农展会上展出,八十年代获“湖南省优质农产品证书”。茶陵是湖南省的大蒜主产区,1935年全县种蒜1万亩,占全省大蒜总面积的37.94%,总产1500吨,占全省总产的44.92%,产品销往湖北、广东及东南亚地区500吨,1947年,全县种蒜达1.3万亩,总产2125吨,外销995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茶陵大蒜面积产量大幅度下降,种植面积逐渐回升,年种植3500亩,年总产500吨上下,近几年,由于政府重视,年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蒜球总产5000吨。

茶陵大蒜公认的原产地是潞水镇,有名的“龙溪蒜”就产自这里。潞水位于县西北山区,深植于罗霄山脉之中,地处偏远,原来交通极不便利。但这里产的蒜却个大瓣壮、皮紫肉白、包裹紧实,且味香辣浓郁,很早就成为其它地方引种的珍品。

据说有一年夏天,天大旱。赤松子随炎帝神农氏去茶陵露岭采药,酷暑难忍,回来后就患了痢疾。神农找来一种草药给他服用。连服两天后,病就好了。赤松子问这药草叫什么名字,神农说还没有取名。赤松子将这株草药左看右看。见尾巴上有个“脑”。蔸子上还有个“脑”。就把这草取名“双脑”。后来,写成“大蒜脑”。简称“大蒜”。至今,露岭东麓还保留着药堂(后衍化为郁堂)的地名,这里出产的大蒜最有名。

茶陵紫皮大蒜因皮紫肉白而得名,是茶陵地方特色品种,与生姜、白芷同誉为茶陵“三宝”。民间流传着茶陵大蒜是“一蒜入锅百菜辛,一家炒蒜百家香”。茶陵大蒜是一个经过多年选育,逐渐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个大瓣壮、皮紫肉白、包裹紧实、香辣浓郁、含大蒜素高等优点。1986年和1992年先后获湖南省首届优质农产品证书和省优质产品银质奖。产地主要分布在虎踞、平水、潞水、思聪、米江、城关等乡镇,主要产品有青蒜、蒜球,分别在12月~翌年2月,4~5月出产。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凤凰银器银饰首饰

古城区内银饰较多,作工精巧,款式多样。这里的银饰分老银和新银。老银从民间收集而来,无论在作工和设计上都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这里一般以苗族银饰为主,这样的银器价格较贵。新银,现代加工及设计,都具有标准含银量,因款式和做工不同而价格不同。按重量算的有3元/克、8元/克、10元/克等,按件算的15-60元/件,一般来说按件算的性价比要高。
苗族银饰以其种类繁多、造型精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极具审美的“银饰文化”。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但从佩戴部位上划分,大体可分为头饰、胸饰、背饰三大类。头饰有银帽、银盆、凤冠、苏山、髻簪、耳环、项圈等;胸饰有胸链、针筒、围腰,外加手?、戒指等及披肩、腰带等。苗族银饰大多保留着原始的韵味,许多造型反映了苗族人民曾经的信仰追求和生活习俗。

在凤凰古城内销售的银饰有老银和新银之分,老银是从民间收集而来的辈辈相传、有较长使用年限的银饰制品,有较好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一般价格较贵。新银是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时尚的加工品,按标准含银量、款式和做工,一般按件算价格,现场加工按重量算的有3元、5元、8元/克等....

在凤凰古城购买银饰最好到挂牌经营的银铺,看看有没有银器加工销售许可证,银饰制品有没有品质保证书,小店或兼营的店铺质量难保证,至于大街流动摊贩上的银饰基本上都没有真品。如果是买老银最好请专业人士当参谋。

四.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白芷

白芷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性温、味辛,能祛风止痛。茶陵盛产白芷,量多,质量好,名扬中外。

茶陵白芷栽培历史2000年,是茶陵“三宝”之一,誉满全国。茶陵白芷古称“楚芷”,今称“茶芷”和“抗芷”、“川芷”并列为全国三大名芷,1987年出版的《全国土大全》,茶芷名列白芷榜首,茶陵白芷菊花心,个大洁白又无筋,气烈香重药味浓,是芷类之中的上品。茶陵发展白芷,有独特的土壤、气候资源,悠久的栽培历史,较强的品质优势,在同类药材中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五.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黄平县 黄平银饰

主要是苗族银饰和革家银饰。苗族的银饰分为首饰、颈饰、腰饰和手饰;革家的银饰分为首饰、颈饰和手饰。无活苗家银饰或革家银饰,各自都有其较固定的款式,不但造型不同,就连银饰上的花纹和图案也各有其特色。苗族银饰常以狗、猫、马、鱼、虫、花、鸟为图; 家银饰则爱用太阳、星辰、龙凤、蝙蝠及部分植物图样构图。式样的不同和图案各异,使黄平银饰显得丰富多彩,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六.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组庵鱼翅

又叫红煨鱼翅,是湖南传统名菜。组庵鱼翅用料讲究,制作独特。需选脊翅,去粗取精;另用母鸡一只,猪前肘一个,虾仁、干贝、香菇等佐料适量备用。母鸡、猪肘同时用中火开,小火煨好取汤。鱼翅胀发后用畜汤蒸制后,再入虾仁、干贝、香菇等佐料煨烂而成,此菜味道醇厚,鱼翅糯软,营养丰富,实为菜中珍品。解放前,曲园酒家操作此菜,颇得食客赞赏。

一位是谭延闰(1880--1930),湖南茶陵人,字组庵,晚清翰林院编修,民国时期曾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等职。他一生食不厌精,因而谭厨名扬海内,其中厨师曹四做的鱼翅菜更是名不虚传。“组庵鱼翅”就是根据湖南名菜“红煨鱼翅”加工改进的。

组庵鱼翅的制法是,先将水发鱼翅、鸡肉、五花猪肉分别经开水锅中焯水洗净,切成块状和片状待用。再取火瓦钵一只,垫上竹算,分别将原料和调料放上,并压上瓷盘,先旺火烧开,再用小火煨至软烂,取出后装盘。将原汤加入八成热的熟猪油,并放味精等调料,用湿淀粉勾英,淋上麻油浇入,撒上胡椒粉上桌。此菜的特点是色泽红润透亮,鱼翅质软味鲜,汤质醇厚肥美。所以此菜以“组庚”命名,流传至今。

七.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八. 海南省 陵水 银饰

银饰是海南省苗族同胞最喜爱的装饰品。儿童爱戴银饰帽,年轻的姑娘爱戴银质耳环、插花、手镯。海南苗族同胞精心制作的银饰品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如项圈和手镯就有实心、空心、镂花、圆柱、六方形、棱角形等。海南苗族的银饰,多数是由本民族的银匠专门制作,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图案优美、巧夺天工。

九.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黄牛

茶陵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茶陵黄牛是该县养殖范围较广的特色农产品,由农民天然放牧。茶陵黄牛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11年1月,茶陵黄牛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茶陵县属半山、丘陵地区,草场资源丰富,饲养黄牛历史悠久,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草食动物发展基地县,2011年“茶陵黄牛”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为了推广先进的科学饲养技术,加快我县黄牛产业的发展,县政府研究决定,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养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副理事长许尚忠同志为茶陵县黄牛养殖首席技术顾问,主要为养牛大户提供科技指导,并于7月9日由县人民政府给他颁发了聘任书,聘用时间10年。

据悉,茶陵县是农业大县,各地农民均有养黄牛的习惯。茶陵黄牛由农民天然放牧,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新世纪以来,茶陵县肉牛养殖发展迅速,全县现有6个肉牛养殖带,遍及全县14个乡镇,规模养牛村23个,常年存栏黄牛700头以上,养殖黄牛100头以上大户有13户,50头以上有36户。2011年,全县发展黄牛4.2万头,出栏黄牛1.8万头。

茶陵黄牛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2011年3月,茶陵黄牛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认证,注册了“茶陵黄牛”商标,这也是黄牛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

十.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苗族银饰

苗族银饰以其种类繁多、造型精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极具审美的“银饰文化”。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但从佩戴部位上划分,大体可分为头饰、胸饰、背饰三大类。头饰有银帽、银盆、凤冠、苏山、髻簪、耳环、项圈等;胸饰有胸链、针筒、围腰,外加手??、戒指等及披肩、腰带等。苗族银饰大多保留着原始的韵味,许多造型反映了苗族人民曾经的信仰追求和生活习俗。
茶陵十大必买特产茶陵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