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特产趣事 100个欧洲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7 22:19:14

一. 欧洲 土耳其 土耳其地毯

土耳其地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青铜器时期。公元前5世纪,波斯人从米底亚人(土耳其人的古老祖先)身上学到了这门技术。1949年从阿尔塔山上出土的地毯残片被考古学家证明正是米底亚人的杰作。在卡帕多其亚高原上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一首民间歌谣:“那弯弯曲曲的小路啊,铺满了充满活力的地毯,描绘着节日和盛宴的喜庆。它们更是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准备的,重重叠叠,就在通往宫殿的门外。”

地毯的质量通常是由其编织密度决定的,购买地毯你得翻看毯底,结打得越细地毯也就越结实,而且结织法织出的花色复杂,外形美观。毯底图案一样要清晰如毯面。在土耳其的农村很多人自己织地毯,耗费几年的时间才织出一张地毯,这种地毯价值连城。一些极品地毯一平方厘米内竟然有900多个结。

使用的染色材料决定了一张地毯的寿命。仅用传统蔬菜上色的基里姆花毯最为人们所赞赏,它是用土耳其本地的各种植物浸泡后提炼出来的,而且对羊毛侵蚀较轻,使地毯精美雅致、持久耐用、永不褪色。草根可以产出砖红色到橙色、粉红色和紫色等各种颜色。而看起来不自然的颜色很有可能使用了化学原料。

土耳其地毯分许多种类,有毛地毯、麻地毯,最昂贵的是丝地毯。纯丝地毯的价格几乎是普通地毯的3倍,通常面积较小,精致大方,比较适合亚洲气候。有些地毯之所以特别便宜是因为只有结上的部分是羊毛,而底子则是棉质的,它的使用时间不会太长。极品的“黄金地毯”,以金丝银线和羊毛交织而成,缀上珍珠、宝石,价值连城,是王宫的专用品。

二. 欧洲 荷兰 荷兰奶酪

荷兰奶酪——奶酪王国的瑰宝
根据最早的记载表明,荷兰的奶酪工业始于9世纪。这些奶酪出产于里斯兰省,为莎琳马格宫廷所享用。
在中世纪,奶工业已日趋成熟,在哈勒姆、林登和里沃登都建有专门的奶酪称量市场,用以规范奶酪的大小。
早期的荷兰奶酪保藏性特别好,它们不易变质而且易于运输,因此通过陆路运到德国,甚至通过海运送到波罗地海地中海及更远的。几个世以来,荷兰奶酪的出口一直在不间断的续,最远的达西印度群岛东和南美洲,到目前止兰酪的出然非常成功,荷兰有“欧的菜篮子”之美誉,对很多人来说荷与奶是义词。荷兰奶酪最具代表性、最有名的就是如同车轮般大小的黄波奶酪(Gouda),黄波奶酪占荷兰总奶酪产量上,外表征像个黄色的大车轮,表面覆有一层标明口味的薄蜡,乳味比较浓重也受欢迎。红波奶酪(EAM)世界上唯一保持完美球形的奶酪,是荷兰各类奶酪中第二重要的产,占荷兰奶酪总产量的15787%。黄波奶酪与红波奶酪均属原味奶酪,其营养白!
荷兰是真正的奶酪王国,每年出口奶酪40多万吨的产量高居世界第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400年。奶酪对荷兰来说除了是每日必备食品外,也是一个了解传统荷兰的绝佳途径。甚至荷兰人在拍照时也都是说:“Say Cheese!”。这种奶酪文化在阿克马、豪达和艾登等城市都留下了痕迹。
“豪达”、“艾登”和“莱登”奶酪是所有荷兰奶酪中最著名的产地。豪达奶酪占总奶酪产量的50%以上。艾登奶酪是世界上唯一保持完美球形的奶酪,是荷兰各类奶酪中第二重要的产品,占荷兰奶酪总产量的27%。莱登奶酪由于添加孜然香料,因此也与众不同。

三. 欧洲 瑞士 瑞士军刀

瑞士-(德语:Schweizer Armeemesser或Schweizer Offiziersmesser),又常称为瑞士刀(Schweizer Messer)或万用刀,是含有许多工具在一个刀身上的折叠小刀,由于瑞士军方为士兵配备这类工具刀而得名。在瑞士-中的基本工具常为,圆珠笔、牙签、剪刀、平口刀、开罐器、螺丝起子、镊子等。要使用这些工具时,只要将它从刀身的折叠处拉出来,就可以使用。

由来
1891年,瑞士人Karl Elsener是最早制作瑞士-的人。当时的瑞士-有木制的手柄(今日多为塑胶和金属制),并仅有两种工具,分别是螺丝起子,和开罐器。在1897年时,Karl Elsener发明了新的弹簧,瑞士-才开始能够装进比较多的工具。1890年代是瑞士军方开始使用瑞士自制刀子的年代,过去他们都采用德国制的刀子。
1909年,Karl Elsener开始在瑞士-的红色握把上刻白色十字盾牌来做商标,并以母亲之名Victoria来命名这个产品,创立了Victorinox(维氏)。1940年代,驻欧洲的美军相当喜爱这种多用途的小刀,但因不会发德语Offiziermesser的音(德文原意为“军官刀”),便称此刀为Swiss Army Knife(瑞士-)。目前Victorinox依然在供应瑞士军方这种小刀。
另一家向瑞士军方供应瑞士-的公司是Wenger(威戈)。除了这两家公司以外,还有众多的厂商生产类似的多用途工具刀。但是一般只有Victorinox和Wenger的产品才被认为是正宗的瑞士-。2005年维氏兼并了威戈。
发展今日瑞士-种类相当繁多,里面所搭配的工具组合也多有创新,如新增的液晶时钟显示、LED手电筒、电脑用USB记忆碟、打火机,甚至MP3播放器等等。
现如今瑞士军队仍配发瑞士-!2008年2月,瑞士军备局对包括维氏公司在内的7家国内外厂商提供的新-进行了评估。7月,有关部门对-质量、技术性能进行分析后,认为维氏公司生产的-性价比最佳。

四. 欧洲 法国 轩尼诗

爱尔兰人李察·轩尼诗,与1756年在法国康那克地方创立了轩尼诗公司。经过了一个世纪,正逢制造白兰地热潮。制造商到处林立,令酒类爱好者困扰不已,这个时候正好是1865年拿破伦三世时代,该公司开始使用能够证明产品级别及品质的星号,并且获得极高评价,后来轩尼诗就成了白兰地酒的代名词,一直存在至今。

轩尼诗是世界销量第一干邑,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陈年生命之水蕴藏。

轩尼诗秉承其家族对酿制干邑一丝不苟、力臻完美的优良传统,严格控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并贯彻轩尼诗之原创精神,为高级干邑之标准。

自创立以来, 轩尼诗家族有着久远的传统,每一代均存留着一种私人珍藏的干邑专门供家人和挚友享用。今天,轩轩尼诗酒图片欣赏(20张)尼诗欣然呈现限量版的轩尼诗珍传,令创于1865年,为志庆轩尼诗干邑创立一百周年之干邑重生。这品酒家的干邑是需要深谙个中奥妙,和对干邑有热忱的鉴赏家才能充分欣赏到其独有的贵族风格和罕贵的和谐美。这新装鲜亮版1865珍传干邑是向轩尼诗非凡的历史致敬,其标签是根据公司创于1865年之首个正式标签重新制造的。

五. 欧洲 法国 法式洋葱汤

法式洋葱汤属于法国大餐中的粥羹汤,特点是较典型的法国风味,味道香浓。做法一材料:牛肉汤2000克、洋葱500克、色拉油150克、盐20克、胡椒粉少许、面包片少许、沙司少许。做法:第一步先把洋葱切丝,并用色拉油炒熟,至褐色。然后就是第二步在锅中放入洋葱,百里香抄下、牛肉汤搅拌,加白兰地并煮沸,加入盐、胡椒粉即可。最后就是第三步出汤时,在汤盆内加入面包片,并撒入沙司即可食用。

做法二材料:洋葱200克、白葡萄酒一杯、面包片4片、黄油和瑞士干酪若干、橄榄油3匙、面粉1匙、食盐、胡椒粉。做法:1. 在一个大的炖锅里融化黄油,并放入洋葱,用中火加热五分钟。2. 当它们变得柔软时,在上面撒上面粉并搅拌直到充分混合。3. 接着加热五分钟,加入葡萄酒、温水、盐和胡椒粉,并用小火加热15-20分钟。4. 把汤盛在有盖的汤盘里,在上面加上薄面包片,再在薄面包片上撒上磨好的干酪。5. 最后在烤箱里烘焙几分钟即可。

六. 欧洲 法国 香槟

香槟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

巴黎北部香槟地区

气味

因为二氧化碳气体的关系,打开后果香四溢。

特色

是最著名的起泡酒,但不是所有的起泡酒都能叫做香槟,香槟酒的定义有严格的标准。

酿造

采用独特的瓶内二次发酵技术,即通常说的“香槟法”。方法是将事先酿成的静态无气泡的白葡萄酒装到瓶中,然后添加糖汁与酵母,在瓶中进行一次小规模的发酵,这次发酵的目的就是让酒产生气泡,制成香槟。

搭配中餐

可以当开胃酒,也可以当餐酒来饮用,适宜搭配烤乳猪、烧鸭等粤菜,因为香槟的酸甜口感可以极好的化解菜肴的油腻,同时气泡会感觉舒爽。

美酒起源香槟是法国人的骄傲却带给全世界欢乐,F1方程式赛道的终点,冠军尽情喷洒香槟的泡沫来庆贺胜利;玛丽皇后二号下水的一刻,一瓶香槟砸向船头象征着对她一帆风顺的祝福。名流雅士都在颂扬香槟,包括最有权势的男人:丘吉尔、拿破仑,和最风情万种的女士玛丽莲·梦露、蓬皮杜夫人。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说:“我毕生唯一的遗憾,是没有享用更多的香槟。”

虽然现代意义的香槟酒诞生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是香槟地区种植葡萄和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以前。从公元5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香槟地区凭借其紧靠马恩河的水路运输优势,将葡萄酒卖到罗马帝国重要的葡萄酒市场。从公元987年,Hugh Capet在香槟省的首府兰斯市(Reims)加冕成为法国国王,从此之后一共有37位法国国王在此加冕,于是兰斯成了中世纪法国的宗教和政治中心,这也让周围葡萄园的建设受益匪浅。1584年,香槟省出现了第一家具有正规意义的酒厂——古塞(Gosset),当然那个时候酿的是普通的静态葡萄酒而非带气的香槟酒。

现代的香槟酒,满带欢腾气泡的香槟酒的发明是十七世纪晚期的事情。在香槟省奥维耶修道院曾经有一位叫做佩里侬的修士(Dom Perignon),他在1668~1715年是修道院酒窖主管。很多美丽的传说讲了他在偶然状况下发明起泡香槟的故事。不过当时的佩里侬修士整天在为如何防止香槟发泡而犯愁,根据当时的条件,修士更倾向于酿造好的静态葡萄酒,于是他发明了用红葡萄酿造白葡萄酒和将不同的原酒进行调配的方法。而葡萄酒起泡,完全是不得已的事情。虽然并非是佩里侬发明了香槟,至少不是他一个人发明的,但是仍然不能否定他香槟之父的地位。

在过去的100年里,香槟的名称被无休止地滥用,美国有上百万瓶的劣质起泡酒标着“香槟”的字样。为保护这个民族骄傲,法国人在全世界打了700多个官司来维护香槟酒名称的纯洁性,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只有来自法国香槟产区的起泡葡萄酒才能配得起香槟这个名字!”

名字由来

大约1688年,在法国的香槟省有位叫派里朗的修道士,他对酿酒有极浓厚的兴趣,可是由于香槟省地区偏北,阳光不足,天气较为寒冷,缺乏良好的气候条件,很难酿出好酒。有一次修道士发现他酿出的酒不够甜,于是往里加了些白糖。白糖不能完全溶解,他又将酒加热,不料加热后放出二氧化碳冒起小汽泡,变成高级佐餐酒,为了纪念这位修道士对酒的贡献就以Don Perigoon作为高级香槟酒的名字了。[

七. 欧洲 德国 德国甘菊

德国甘菊为四季开花之植物,广生于欧洲,是极为普遍的家庭园艺植物。又称为野菊花或五月草(闻起来似母菊属,学名Anthemis cotula,一种气味浓重的紫苑科草本植物)。在中欧,德国甘菊普遍地由药品业栽种以作为制作药品的商业用途。

七月二十六日生日花:德国甘菊(German Camomile)
花语:长寿(Long Life)
德国甘菊是纪念圣母玛利亚的母亲-圣安的花朵,她以高龄仙逝。因此他的花语是-长寿。事实上这种花具有降火、镇定神经的效果,对於养生长寿的确有帮助 。
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很注重养生之道,健康情况良好。谈起恋爱也不愠不火、恰到好处,喜欢踏实、认真的培养感情。
在古代的基督教中,有将圣人与特定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因循于教会在纪念圣人时,通常是以盛开的花朵来点缀祭坛所致。而到了中世纪后,在天主教修道院内,更是有如园艺中心般的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朵,久而久之,教会便把366天的圣人分别与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花历。由于当时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于南欧地区,南欧又属地中海型性的气候,非常适合栽种花草,各种花百花竟放,每一种花都有着丰富的含义。

八. 欧洲 土耳其 土耳其咖啡

咖啡在十六世纪传入土耳其,并开始商业化。由于横跨欧亚的地理位置,土耳其迅速地将咖啡广传到欧洲大陆。而由于土耳其咖啡最能保留真味,且代代相传。土耳其咖啡是一种采用原始煮法的咖啡,有许多土耳其人,尤其是女性,喜欢用土耳其咖啡所残留的咖啡渣痕,来占卜推算当日运势,这样使我们在喝咖啡之余,更增添几许异国情调的神秘。以咖啡渣占卜的效果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但可确定的是:咖啡渣具有相当医疗效果,对除臭、杀菌、防腐的效果亦相当好,所以可以将咖啡渣放置于墙角下或冰箱内来消除异味及冰箱怪味,并可以防虫蚁。

目前土耳其咖啡并不常见,而它的口味,主要可以分为苦(Skaito)、微甜(Metrio)以及甜(Gligi),这三种口味。烹煮方法主要是以一种名为Briki的不锈钢锅,将咖啡粉磨得很细,直接放入锅中烹煮,一直到煮沸腾为止,然后再将火关掉,全部倒入杯中。

土耳其人喝咖啡,残渣是不滤掉的,由于咖啡磨得非常细,因此在品尝时,大部份的咖啡粉,都会沉淀在杯子的最下面,不过在喝时,还是能喝到一些细微的咖啡粉末,这也是土耳其咖啡最大的特色。土耳其咖啡还有一项特色,就是在喝时,是不加任何伴侣或牛奶的,并且在烹煮咖啡时,先加入一些糖,而糖的多少主要也是随个人喜好,有人喜欢喝苦的,一点糖都不加,而有些人,则喜欢较甜的口味。

另外,为了能真正品尝出土耳其咖啡独特的味道,还会附赠一杯冰水,在喝土耳其咖啡之前,最好先喝一口冰水,让口中的味觉,达到最灵敏的程度,之后就可以慢慢体会出土耳其咖啡那种微酸又带点苦涩的感觉!

土耳其咖啡 - 历史

土耳其咖啡中东古国,宛如一千零一夜里的传奇神话,是蒙了面纱的千面女郎,既可以帮助亲近神,又是冲洗忧伤的清泉。要说咖啡,不能不提土耳其咖啡,是因为无论从回教或是基督教立场说咖啡起源,它的故乡都是在遥远神秘的中东山上。经过十三到十五世纪,长达三百年的回教宗教界禁止角色,咖啡在十六世纪正式传入土耳其,开始商业化,并且迅速传至欧洲大陆。这种盛行于希腊、东欧、中东、北非等地的咖啡饮用法,一般人惯称土耳其咖啡或阿拉伯咖啡,至今仍保持着早期宗教仪式话的神秘感。

传统土耳其咖啡的做法,是使用烘培热炒浓黑的咖啡豆磨成细粉,连糖和冷水一起放入红铜质料像深勺一样的咖啡煮具里(IBRIK),以小火慢煮,经反复搅拌和加水过程,大约二十分钟后,一小杯五十cc又香又浓的咖啡才算大功告成。由于当地人喝咖啡是不过滤的,这一杯浓稠似高汤的咖啡倒在杯子里,不但表面上有黏黏的泡沫,杯底还有渣渣。

在中东,受邀到别人家里喝咖啡,代表了主人最诚挚的敬意,因此客人除了要称赞咖啡的香醇外,还要切记即使喝得满嘴渣,也不能喝水,因为那暗示了咖啡不好喝。阿拉伯人喝咖啡,喝得慢条斯理,它们甚至还有一套讲究的咖啡道,就如同中国茶道一样,喝咖啡时不但要焚香,还要撒香料、闻香,琳琅满目的咖啡壶具,更充满着天方夜谭式的风情。一杯加了丁香、豆蔻、肉桂的中东咖啡,热饮时满室飘香,难怪阿拉伯人称赞它:麝香一般摄人心魂了。

九. 欧洲 意大利 白松露菌

这些奇特的松露来自意大利北部的皮德蒙特高原,每磅售价为1350美元到2700美元。而在2007年,还曾有一位富豪以创纪录的33万美元买下一颗3磅的白松露。

白松露菌是一种菌类植物,这种植物的生长周期非常长,无法人工种植只有野生品种, 而且还是深埋在地底的,所以非常罕见。最有趣的是,想要采集这种白松露菌的话,都需要动物帮忙,因为只有它们的鼻子能够准确地找到这些深埋在地底的珍贵食材。全球食家甘愿付上真金白银,全为了白松露菌独一无二的香味。白松露菌是现时最昂贵的食用菌类,只会在每年10月至12月期间,于意大利和克罗地亚北部出现。

白松露菌

(Tubermagnatumorwhitetruffle)野生植物菌类,近似东菇、牛肝菌之类,产于意大利,被世人抬举,只出现于拍卖会及传媒头条新闻。由于珍贵,有白色钻石之称。白松露菌是食物的调味料,要生吃,免煮,因为最有用的是白松露菌的香甜味,似蒜头的浓郁香味,遇火会走味。白松露菌于1950年首次被发现,之后更成为宴会中的佳肴。

松露喜欢碱性的石灰土,土壤粗松且易排水透气,夏天生长期时需要下雨,需一点水分但不能太多,它也怕春天时下又大又长的雨;因为松露无法自己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生长用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必须和橡树的根须共生存活,利用橡树的根须来吸取养分,因此,松露的生长范围一般都在林木聚集的树丛间。也因此,松露的人工栽培更为不易,如在橡树根部植上松露菌丝,在七至十年后,幸运的话,就有收成松露的可能。过熟的松露会在土里解体腐烂,释出孢子,发芽长成菌丝,遇到橡树根须后产生共生长大。

由于白松露菌散发着一股带有蒜头味的浓郁香气,意大利平民喜欢用来伴着芝士片或面包同吃,用于菜式之上则有助提升食物的香气及味道。由于只能靠具有认可牌照的狗只以灵敏的嗅觉挖掘,并且为保持鲜度,挖掘后只可存放约十天,致令白松露菌身价不菲。

在欧美地区,它就如鹅肝酱和鱼子酱般高贵,每克售价约需100港元,比起法国著名的黑菌,要贵上四倍。白松露菌一般重30至40克,外表色褐粗糙,质地坚硬。掘出后把表面泥土擦净便可以了,不必清洗,为保持鲜味,最好于两星期内食用。

松露本身吃起来并无特别的味道,但因为散发着特殊的气味,自古便有许多人为之着迷。1825年时法国著名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JeanAnthelmeBrillat-Savarin)在其著作《味觉生理学》(PhysiologieduGoût)中便盛赞松露为“厨房的钻石”。欧洲人将松露与鱼子酱、鹅肝并列“世界三大珍馐”,属于高贵食材之一,特别是法国产的黑松露(TubermelanosporumVitt.)与意大利产的白松露(TubermagnatumPico)评价最高。

十. 欧洲 德国 德国馄饨

德国馄饨(德语:Maultasche),是德国施瓦本地区的面食。

简介

德国馄饨的馅是用绞碎的猪肉、菠菜、面包屑、洋葱、和一些西洋芹菜做成¸然后用面皮将馅包起来。德国馄饨和意大利菜的意大利饺很相似,祇是德国馄饨比较大一点,德国馄饨的大小为8到12厘米,通常一人份为 2个至4个。

起源

德国馄饨传说是由 Maulbronn 男修道院的修道士所发明的,因为修道士为掩饰在四旬斋(复活节前四十天期间)期间偸吃猪肉而设计的。

吃法

德国馄饨传统的吃法有两种,一是煎饺,将Maultaschen 切片,然后将洋葱和蛋一起用油煎。另一种吃法为放汤,德国馄饨和蔬菜汤一起煮。现在的德国馄饨的馅已经由原来的一种变为数十种,从纯蔬菜的馅到鲑鱼的馅皆有。

欧洲必买十大特产世界各国特产详细列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