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带回来的黄冈特产 黄冈什么特产适合送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6 01:04:52

一. 湖北省 黄冈市 蕲春 蕲竹

蕲竹是湖北蕲春县主要之一。明代弘治《黄州府志》:“蕲竹,亦名笛竹,以色莹者为簟,节疏者为笛,带须者为杖。”因为它产在蕲地,其性能状态与一般竹子不同,故名蕲竹。一般竹子为环节,蕲竹为绕节,节与节之间辗转相绕,组成一个个的棱形,壮如罗汉肚。蕲竹有大小之分。大蕲竹有茶杯大(蕲春县文化馆保存一段蕲竹,长五尺许,直径二寸许),小蕲竹只有手杖粗。大蕲竹贵在作簟,色泽晶莹,有如琉璃、美玉,质地坚韧,劈蔑如丝,用于作簟,柔软如绵,折叠如布。热天,人睡在上面,既透凉,又爽汗;起身后,而迹经久不更。故在唐代就有许多文人写诗赞美它。韩愈诗曰:“蕲州竹簟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环奇。”用它做的竹笛、萧管,音质清幽柔和,有细水下幽潭,珍珠落玉盘之妙。白居易形容它“笛愁春尽梅花里,簟冷秋生薤叶中。”

蕲竹原产于蕲春附近的麒麟山、百家治山和县北的三角山、大桴山一带,数量不少。由于太出名了,求送者多,叫它难立于世。现在仅大同、三角山的偏僻地区还有少量野生蕲竹,年年仍有新竹暴出。林业部门已采取了措施,加以培育和保护。近年有奇物回的趋势。

二.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苕果儿

家乡黄梅有一种土得掉渣的土,那就是用红苕为主原料做成的食品,我们都叫它苕果儿。过去每到腊月,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挑好日子做苕果儿。

红苕就是红薯,是我们这里的通俗叫法。因黄梅上乡独山一带土质好,种出来的红苕个大,味甜,当地人就把红苕加工成苕粉,然后作为多种食品的主原料。如可以做鱼面,苕粉皮儿,苕果儿等。

黄梅做的苕果儿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细沙烘炒的,还有一种是油炸的,做法不一样,味道也自然不同。

细沙烘炒的苕果儿,是把红苕用刀切成长条状晒干后与干净的细沙,一同放置于铁锅中烘炒,待其变脆后,即可在筛网中过滤沙子。

而油炸的苕果儿,更是香甜。是把苕去皮,蒸煮熟成糊,加入芝麻,白糖,均匀铺开晾晒,晒干后用切成大小片状。油炸时,我们这里都用菜籽油小火油炸。

小时候,家里是没有零食的,街上也没有买的,我们也没有零用钱。所以能有点吃的,也就是那些在腊月炒制的“腊货”了。糖粑、花生、苕果儿都是平时没有,过年才有的让我们看了流口水的美食。

记得每年腊月,母亲都要选一个晴好的天气做苕果儿。早上天蒙蒙亮,母亲就先把灶火生旺,再把洗干净好了的苕都放在蒸笼里蒸,蒸熟后去皮,这时候加点黑芝麻和白糖,摊成饼状。最后就切成长条或者菱形,有的要放在外面晒,有的就放在油锅里油炸,我们这些小孩子在旁边要么帮生火,要么帮忙切苕果儿。

刚出锅的苕果儿,个个金黄,含在嘴里,还没有吞进去,那香甜的味道就直入喉咙到心到肺。在过去油是凭票供应的,相当紧张,家里平时炒菜都不会多放一滴油的,而到了腊月油炸苕果时,母亲都特别大方,放了一大壶油,这也是我们沾油荤最多的时候。吃着香甜可口的苕果儿,我们小脑袋瓜里就甚至认为,这个世界上最美味的食品就莫过于黄梅的苕果儿。

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各类美味的食品也越来越多,只是再怎么吃也吃不出童年时苕果儿的那份真和香。

信息来源:黄梅县人民政府网 曹锦军围炉 作者: 曹锦军

三. 湖北省 黄冈市 英山 英山桔梗

英山桔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英山桔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主产于英山、红安等县市。英山紫苔山桔梗,收缩均匀,横断呈菊花纹状,曾获1938年巴拿马博览会金奖,称"英桔"。红安桔梗以色白体实饮誉中外,素有"安桔"之称。"英桔"、"安桔"均俏销于市。

英山桔梗(英桔)产地范围为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孔家坊乡、石头咀镇、陶家河乡、草盘地镇、杨柳湾镇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种源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A.D.C.)。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300m至800m,土壤类型为黄棕壤,质地沙壤土,土层厚度≥40mm,有机质含量≥1%,土壤pH值5.1至6.5。

三、栽培管理

1.繁殖方式:采用种子繁殖。

2.播种:

(1)时间:春播:每年4月。秋播:每年9月至10月。

(2)方式:条播或散播。苗高10cm至12cm时定苗,定苗密度每公顷播种量≤2万株。

3.优育方法:在不蓄种的情况下,开花前即时摘除花蕾5至6次;在盛花期摘除残余花蕾或适时于朝露干时掐去花朵。

4.施肥:每年每公顷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2.5吨。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与加工

1.采收时间:生长期≥18个月以上时采收。采收时间为每年的9月下旬至11月中旬。

2.加工方法:洗净用竹刀或瓷片刮去外皮,禁用金属刮。晒干或烘干,烘干温度≤70℃,干制至水分≤15%为止。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呈圆柱形或略纺锤形,下部渐细。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不去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质实体重,硬而不易折断。断面菊花心明显,味微甜后苦。

2.理化指标:总灰分≤6.0%,浸出物≥17.0%,桔梗皂苷≥0.1%。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四. 江西省 上饶 信州区 上饶市的特色菜

上饶市的主要特色菜有:三丝鱼卷----------- 特点:造型美观,鱼肉洁白,入中鲜嫩。斩虾丸 -------------特点:颜色外黄内嫩,香味扑鼻。清炒龙凤------------特点:龙凤佳称,香味浓厚。清蒸荷包红鲤鱼------特点:颜色鲜美,形状美观,肉质鲜嫩。鳙鱼头烧豆腐 -------特点:嫩滑鲜美,盈香满席,后味无穷。清蒸甲鱼------------特点:形状完整,营养丰富,香味浓厚。咖哩猪排------------特点:色泽金黄,香脆可口。鸡丝马铃蛋----------特点:色泽雪白,美味可口。鸡丝锅巴----------- 特点:鸡丝嫩滑,造型美观,鲜美可口。雪中得宝------------特点:色泽清雅,造型美观,鲜美可口。拔丝苹果------------特点:焦脆,香甜,可口
( 上饶)

五.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六.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糖粑

提起糖粑,黄梅人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它就是纯白色上等糯米爆花和优质的麦芽糖揉在一起后切成的块状物。吃到嘴里香甜,松脆,满口生津,回味无穷。是我们那个年代过年时的一道美味佳肴,也是我们小时对过年的无限期盼的切实原因之一吧!

糖粑好吃,但制作起来还是有点讲究。它首先是精选上好的小麦,和上等的糯米,比例大约是一斤糯米兑一两小麦,把小麦洗干净,凉在簸箕筐里,十天左右进行催芽,要保证每天喷三四次水。糯米则要放在土灶上用汤锅煮熟,等小麦发芽后,把麦芽晒干与糯米饭一起混合均匀,亦可直接与刚出锅的糯米饭一起倒入大锅中,加入水,(注:水一般为淹没一巴掌为宜)均匀搅动,用文火加热,保证温度始终在30度上下,让麦芽与糯米饭发酵,形成液体。因为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十多个小时并且中间不能熄火,所以,过去生火原料一般选用干牛粪或稻谷壳,塞满灶膛让其自身慢慢燃烧。经过一夜后,一切恰恰好,铲起用纱布亦可用其稀布加以沥干,残渣不要,把沥下来的液体复入干净大锅中用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慢熬,要经过十小时左右,才能形成麦芽糖,也叫糖稀。小时为了吃到糖稀,我们兄妹几个眼巴巴地围在锅边,时不时砸吧着垂涎欲滴的馋嘴。就在即将出糖时,父亲便会大声道:糖来了,糖来了。我们几个便欢呼雀跃起来,又熬了一段时间后,父亲便在锅里铲了几勺糖稀给我们吃,记得我最爱的是锅边的那些糖块,因为糖稀处在锅的边缘,锅底又在不断加温,所以就形成了麦芽糖块,我总是铲起来用手捏着边炫耀边满足的品尝着,小小的心灵早就幸福的乐开了花。

爆米花是制作糖粑的关键食材之一,是用精质糯米,冼净后放置木制蒸笼里蒸熟,放在蔑筐里晾干,然后放在阳光下暴晒七天左右,使其成为米籽,最后将米籽放入锅中炒,锅里面可得放干净的沙子,使米籽受热均匀,这样白白胖胖的糯米花就出锅了。

把糯米花倒入锅中和糖稀捏揉在一起,这可是技术活,如果拿捏不到位的话,它们是散的,然后用铲子铲到木制盘里或书用抽屉里,上面盖上干净的柔布,这时需要大人们赤脚在上面反复踩,记忆中的父亲踩着糖粑,总是那么的欢快,他矫健的身姿总让我感觉是在跳着一场优美的舞蹈,直至踩结实了我还在旁边沉醉的欣赏。这时父亲便把踩结实的糖粑小心的倒扣在干净的木板上,再把覆盖了糖粑的木板抬到并列摆放整齐的两条长凳上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切糖粑。切时父亲便在刀口上抹点清油,告诉我说这样切下去才不会沾刀口的,我看着父亲一刀一刀的切下去,他的刀功也是我最欣赏的,大小均等,形状整齐的糖粑就这样一小块一小块的出现在我的面前。至此,糖粑制作就0成功。儿时就盼这刻到来,看着白花花的糖粑纷纷落入盘中,我们便迫不及待的用小手拿上几块跑到边上嘻闹着吃了起来,那种情景,至今难忘。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过年也不用再这么辛苦的制作糖粑了,只要去市场上买就行了,而且延伸了许多不同口感的糖粑,如添加芝麻的,用粟米制作的等等,但是我想这种古老的制作方法应该记录并传承下来,那种揉合着天伦之乐的情形也不至于消失。

七. 湖北省 黄冈市 麻城 张广河天麻

张广河天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张广河天麻

麻城市三河口镇张广河天麻产业协会

天麻是一种珍贵药材,具有平肝息风、祛风止痛、降血压、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天麻喜湿,不耐高温,海拔600米以上山腰最宜种植。以三河口镇张广河为中心的九个村仿野生天麻种植主产区,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6°c,日照1600-2513h,日照充足,降雨量充沛,适合天麻的生长,自然气候条件决定了张广河天麻“个大、肉肥、色黄白、质坚实、无空心”的优良品质。

多年来,三河口镇政府大力推进“张广河天麻”特色基地建设,并于2016年成立了张广河天麻产业协会和天麻种植合作社,将特色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积极推动合作社与贫困户对接,免费提供种苗和种植技术指导,并以保护价回收产品。该镇现有种植农户5000余户、从业农民20000余人,种植面积80000余亩,年产量约500万斤,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产品畅销湖北、安徽、河南等大中城市和省市地区,出口到新加坡、香港。

八.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严和尚的烧猪头

严和尚的烧猪头:严和尚,城关西街人。曾在今红旗商场附近开夜市馆。他的烧猪头最为出名。他切的猪头肉薄如纸而不腻,味道鲜美,成为汉川小吃一绝。他的卤兔子,素火腿(豆棍)、鲜豆丝也很受顾客欢迎,他的面条是现撵现卖,人们晚上消夜,总爱到他那里去“尝新”。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蕲春 蕲山药

蕲山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蕲山药是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的。蕲山药,形似棒槌,棒长20~30cm,重100~500g,鲜品表皮色黄亮,有须根,内质色白细腻而多汁,味清爽香甜,煮食汤色纯白,糊厚滑爽,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蕲山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蕲山药是蕲春县青石镇的传统,也是桐梓河流域的重点农作物,其优质美味闻名于世。“蕲山药”盛名由来已久,“蕲山药”有三奇:一奇是长在青山绿水间。“蕲山药”主产于蕲春县青石镇高溪村一带,这里位于神奇的北纬30°,北倚大别山,南临长江,青山绿水,环境洁净无污染。二奇是用在饮食延年寿。蕲山药枝肥个大,淀粉丰富,色白多汁,食味香甜。据《本草纲目》记载:蕲山药,“甘,温平无毒”,有“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之功效。蕲山药富含多种营养,尤其多糖含量高。其中多糖是公认的山药主要活性成分,据报道,山药多糖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抗突变、抗衰老等药理作用。而山药做粥叫“神仙粥”,山药做粒叫“仙人粒”。 三奇是种在田野效益丰。2013年,青石镇高溪村种植的“蕲山药”亩产3500-4000斤,售价平均6元/斤,亩平纯收入16000元以上。产品远销全省各地乃至外地区。

桐梓山药以高溪为龙头,带动芭桥、龙溪、界岭、温泉、许冲等村形成了连片种植5000亩规模,申请注册了“蕲山药”商标,改进了包装,效益明显提高,亩平均产值达到12000元,亩平均纯收入过万元。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交替明显。山药生长期为10个月,蕲北山区的冲积物作为山药生长的土壤。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生产的山药,营养成分非常高,省农科院已成功试制了十几种产品,有山药面、山药粉、山药片、山药罐头、山药糕点等。

青石山药具有明显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通过GAP生产、中成药加工、国际标准化认证,青石山药将走向国际市场。

2013年,蕲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蕲山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蕲春县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鄂东边陲,位于北纬29°59′-30°41′;东经115°12′-115°55′。县境地域东与湖北省黄梅县、武穴市和安徽省宿松县3个县接壤;西与湖北省浠水县毗连;北与湖北省英山县和安徽省太湖县两县交界;南与湖北省阳新县隔江相望。蕲山药主产区为蕲春县三个乡镇,位于北纬30°14′-30°28′;东经115°44′-115°55′之间,其中在青石镇10000亩、刘河镇2000亩、漕河镇3000亩等3个乡镇一些区域,生产面积共计15000亩,总产量在2250万kg。

十. 湖北省 黄冈市 罗田 楚乡酒

罗田“楚香牌楚香酒”系湖北楚香酒厂生产。它色清透明、清香纯正、醇甜适口、窑香浓郁、回味悠长,为湖北品酒。自1982年以来一直蝉联湖北同类产品第一名,1984年以来一直荣获湖北省优质产品称号,1991年以来连续五届荣获湖北省消费者满意杯金奖。并曾获得1997年湖北省工业精品名牌产品展销会金奖、第二届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名牌酿造品称号等荣誉。

湖北楚香酒厂位于罗田县凤山镇义水河畔,始建于1952年,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现已建成曲酒、酒精、包装、食品饮料、矿泉水5个分厂,拥有白酒、酒精、大曲、滋补酒、果露酒、汽水、纸箱、矿泉水等8条生产线。白酒、矿泉水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
黄冈特产送人必买清单山东爸爸给儿子带黄冈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