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昭阳区铬鼎土特产经营 昭通家乡特产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8 00:17:45

一. 云南省 昭通 昭阳区 昭通油糕饵

霍达的一本《穆斯林葬礼》中提到过油糕饵。在昭通,油糕饵是一种有滋有味被丰富了的生活味道。成为昭通小有名气的小吃,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在昭通,生活的民族主要有回、汉、彝,这鲜香的美食已伴随昭通许多的岁月。不管这是哪个民族的,在昭通,油糕饵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主打小吃。不过为此还得早起,否则早已空空。所以清晨朦胧的时候,整个城市就已蔓延油糕饵金色的味道。

想必在此生活成长的人,一闻到这个香味,该会想起多少儿时美好的回忆。所以说,味道,真的很神奇。不用刻意去记忆,再次闻到的时候,自是明白。

油糕稀豆粉历来是昭通人的传统特色小吃,金黄酥脆的油糕、清香四溢的稀豆粉的完美结合,让这一小吃经久不衰。油糕是以洋芋为主要原料的,选用昭阳区高寒山区如小龙洞、靖安西魁梁子等地出产的优质洋芋,煮熟后切碎,裹上薄薄的米浆,放入油中炸至金黄后捞出。炸好后的油糕色泽金黄,外围香酥爽脆,内里糯软香甜,散发着洋芋特有的香味。

把烤好的饵块,抹上香香的花生酱、甜酱及办好佐料的辣椒酱,放入油糕包起来,咬一口,油糕的酥脆,饵块的糯软,辣椒酱的香辣,便充盈你的整个味觉世界,久久不肯散去。

一张薄薄的饵,抹上辣椒酱、甜酱什么的,有的还要加上葱末、肉末或者豆腐粒,从烈烈的油锅里夹出一个滚烫的油糕放在抹好佐料的饵上,将饵包好,一套完好的油糕饵就可以下口了,吃一嘴,满口生香,痛快淋漓。油糕饵块因其物美价廉、方便快捷被众多的食客青睐,有人戏称它是“昭通的肯得基”。

但凡有油糕饵的地方,也有卖稀豆粉。油糕饵配上稀豆粉,就是绝配。

稀豆粉选用优质豌豆,磨细成面粉状后加入生姜等作料熬制而成。熬好后的稀豆粉,色泽淡黄,清香宜人。盛入碗中,撒上少许葱花、辣椒面、花椒面等,稀豆粉的淡黄,葱花的碧绿,辣椒面的鲜红,让人一看,不觉口内生津,喝一口,咂咂嘴,真是爽阿!这一美味,不仅养眼、养胃还养颜呢!因为稀豆粉以豌豆为原料,所以,经常喝稀豆粉还能祛斑养颜!

很容易见到昭通最好的画苑宾馆接待贵宾,也要弄几碟油糕饵和几碗稀豆粉摆上餐桌,这足以看出油糕饵稀豆粉在昭通人心目中的地位。

把油糕饵泡在稀豆粉里吃,那稀豆粉用豌豆磨成,柔滑细腻,营养颇丰,利于消化,还有美容功效,去吃上几次,果真不俗,那味温润、绵久、耐品,而且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小孩子的胃口。

现在,油糕饵稀豆粉仍然一天天丰富着昭通人的生活,让昭通人的日子更有盼头、更有滋味、更有感觉。

二.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榆林豆腐

榆林豆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驰名中外的榆林豆腐具有白嫩细腻、味香可口、营养丰富、价廉物美的特点,是榆林地方第一名菜。远方来客,都以品尝榆林豆腐为佳趣。
榆林豆腐有悠久的历史。远在明代,榆林古城为长城线上的九边重镇之一。随着城市的扩大,兵民日益增多。但是,由于塞外副食品缺少,居民便用普惠泉流出的桃花水做豆腐食用。食之白嫩、细腻,昧香可口,与外地豆腐就是不一样,慢慢就成为军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食品之一。
榆林豆腐是用优质黄豆和“桃花水”磨制加工而成,点豆腐用酸浆,则做出的豆腐色白、嫩软、韧细、味美、康熙皇帝巡榆时,当地名厨上了此菜,味美鲜嫩,皇上赞不绝口名之“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从此名传古今。.

历史渊源

豆腐作为一种传统养生食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刘安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招方士数千人在八公山说仙论道,炼丹著书。在炼丹中以黄豆汁培育丹苗,豆汁偶与石膏相遇,形成了鲜嫩绵滑的豆腐。刘安炼丹不成却发明了豆腐。之后,豆腐技法流入民间,广为传用。经历代推广,继承和发扬,现在,豆腐巳成为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 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融入世界饮食文化,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和欢迎。
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在典籍中有许多记述,《辞源》载曰:“以豆为之。造法,水浸磨浆,去渣滓,煎成淀以盐卤汁,就釜收之。又有人缸内以石膏末收者。相传为汉淮南王刘安所造。”英国最有权威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二卷690页提到:“豆腐的制作技术始于中国的汉朝。”丈史资料《古寿春漫话》、《秦春文史资料》、《淮南史话》、《州来古今》、《八公山古今》、《蔡楚古今》、《洛间春秋》和《安徽旅游》、《神秀八公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等书刊, 均有刘安发明豆腐的文字记载。
榆林豆腐有悠久的历史,始创年代有待考证。远在明代,榆林古城为长城线上的九边重镇之一。随着城市的扩大,兵民日益增多,由于塞外副食品缺少,居民使用普惠泉流出的“桃花水”做豆腐食用。食之白嫩细腻,味香可口,与外地豆腐就是不一样,慢慢就成为军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
公元1518年(明代正德十三年),武宗未厚照巡视榆林,住在凯歌楼。地方官将豆腐献上,武宗食后非常满意,赞叹为京城所不及,于是在榆林期间,每日必食。从此,榆林豆腐誉满京华。清康熙皇帝巡视榆林,吃了榆林的菠菜烩豆腐后,吟出了“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鹅。”的诗句。康熙回京后,有一日忽然想起在榆林用过的美肴,命御厨仿做,御厨莫知所措,派人赴榆调查,方知是“菠菜烩豆腐”也。榆林豆腐更是名扬天下。
据载,榆林城里的“豆腐巷”是因为做豆腐最早而出名。1948年,榆林城有传统豆腐坊25家。建国后,1956年公私合营,把个体户组织起来,生产收入由门市上缴商店,称为“豆腐业商店”。20世纪六十年代榆林豆腐传统制作逐渐转为半机械化,20世纪七十年代完全转为机械化,传统制作技艺逐渐消亡。1983年成立“榆林豆制品厂”,1996年解体。榆林豆腐采用酸浆点制,技艺独特,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享誉全市乃至西安、北京、内蒙、山西、宁夏等地。
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城区有豆腐作坊300多家,从业人员千余人,每天生产水豆腐约7万斤,向本地销售约三分之二,向周边地区销售约三分之一。2005年8月,“泓玉豆腐”成功地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每小时可产豆腐1500斤,生产能力较人工生产提高了10倍。根据市场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全区大力推进豆腐制品的生产, 豆腐从业人员正在就豆腐的保鲜、保型、包装、销售、运输、花色品种、卫生质量等方面进行研究推广,新型的,科技含量高的“榆林豆腐”品牌将会更响亮。.

榆林豆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榆阳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陕北凉粉

凉粉是陕北特色风味小吃之一,用绿豆粉面制作的叫“绿豆凉粉”,用扁豆粉面制作的叫“扁豆凉粉”,由洋芋淀粉制作的叫“洋芋凉粉”,由荞麦糁子制作的叫“荞面凉粉”。其中尤以子长县的绿豆凉粉为上乘,色泽嫩绿鲜亮,而且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凉粉有冷热两种吃法,盛夏时节冷食最佳。用多种调料调制后清爽可口,酸辣香味具全。

四. 北京市 朝阳区 糖火烧

糖火烧是北京人常吃的早点小吃之一,已有 300多年历史,以大顺斋的糖火烧最出名。

要先将红糖加面粉搓散烤熟,加入麻酱、桂花、油,和成芝麻酱馅;用干面粉加发面,发酵后对硷。醒面后,将面按成500克一块搓成长条,然后甩成栅子,抹上糖酱,随荮随卷成筒形,揪成50克小剂,揉成圆形小桃,摁扁码入烤盘,放入烤炉烤熟,熟后晾凉,放入木箱中闷透闷软即可食。
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适合老年人食用。 缸炉烧饼原为河北省小吃,后传入北京, 成为北京小吃。其特点是用缸作成炉子,将烧饼生坯直接贴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

制作方法二

盐加清水化开,和白面成面团;油加热后晾温,放小米面和均匀,成为酥油瓤;将和好的面团揉成长条,压扁按平,压成长条的大片,将油酥瓤均匀地涂在大片上,由外向里卷成卷,压成长条,揪成8厘米长、3厘米宽的剂子,压成横8厘米、竖18厘米的大片,前后折叠三层;再 压成横8厘米,竖12厘米的大片,前后折叠,中间搭在一起,成为中间三层、两边两层的生坯,然后将芝麻均匀撒在生坯上,翻过来撒些水,在面板上磨出浆水,即可上炉烤。 上炉时生坯横放在手上,自右至左把缸口贴满,再自上而下贴满,之后盖上盖,稍后把火拨开一半,再过3-5分钟把火全部打开烘烤,烧饼成虎皮色时即可出炉。

制作方法三

原料:面粉500克、酵母粉5克、温水350ML、红糖500克、芝麻酱500克。(这里的馅料 糖火烧

是非常多的,一般的糖火烧也就用这一半的量。放多少麻酱放多少红糖,完全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吧)
做法:
1、面粉+酵母粉,倒入温水和成面团,饧30分钟。
2、擀细红糖中的硬块,与麻酱一起拌匀。
3、将面团擀成长方形,均匀涂上麻酱红糖,卷起。
4、卷好的卷略压扁,从两边向中间折叠。
5、擀成长方形薄片,一切两半。
6、取切好的一片,从两边4/1处向中间折叠两次,再擀成片,卷成卷。
7、揪成一个个小剂,两边收口向下捏紧成圆形。
8、稍压扁,烤箱预热180度烤约25分钟。

五. 云南省 保山 隆阳区 鸡棕

鸡棕,在食用野生菌中为珍品。又名鸡脚蘑菇、伞把菇、蚁棕等。在我国以云南省出产最多,最好,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也有出产。鸡棕生长在每年的秋季前后。以味道鲜美似鸡香而倍受人们喜爱。可用鸡棕单独做汤或炒吃,也可炸、腌、拌、烩、烤、焖、清蒸其味都鲜美无比。《本草纲目》中是这样记载鸡棕的“益味、清神、治痔”。传说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非常受鸡棕的美味。在每年鸡棕上市时,都要让驿站飞骑传递进京。现在昆明市各大百货店、副食品店都有鸡棕罐头,或鸡棕的干货卖,一年中无论什么季节里都能买到。

六. 云南省 昭通 水富县 昭通酱油

昭通酱油是昭通市万和酱园厂产品。昭通酱油的制作是按照传统的工艺方法,用黄豆、小麦为主要原料,经过1年左右的酿制过程精制而成。由于工艺讲究,制作认真,在整个酿制过程中不加入任何辅料,品质优良,鲜美醇正,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具有浓郁的酱香及脂香气;滋味醇厚鲜美,甜咸适口,经久贮存,不变质,不变味,是滇东北地区中首屈一指的调味桂品。( 昭通)

七. 云南省 昭通 昭阳区 土三七

三七别名:土三七、旱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

干燥全草,茎呈青绿色,易折断,中间空心,叶皱缩,上、下面均灰绿色,但大多已脱落。气无,味微涩。亦有带根者。以色绿、身干、无杂质者为佳。根茎较短,略呈块状。根数条,粗细不等,表面灰棕色,质硬,断面暗棕色或类灰白色。支根圆柱形或略带圆锥形。不易干燥,干后质较疏松,暗褐色,表面不平坦,呈剥裂状。茎圆柱形,长30~50cm,表面暗棕色或紫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皱缩,常脱落,互生或近对生,展平后呈倒披针形,灰绿色或棕褐色。聚伞花序顶生,花黄色。气微,味微涩。

三七为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茎直立,不分枝,单生或数茎丛生。单叶互生,叶片质厚,倒披针形,长5~8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几无柄。聚伞花序呈伞房状,顶生;萼片,绿色,线状披针形,不等长,长3~5mm,顶端钝;花瓣,黄色,椭圆状披针形,长6~10mm;雄蕊,较花瓣短;心皮,卵状矩圆形,基部合生,腹面有囊状突起。蓇葖果,成熟时向外平展,呈星芒状排列。花期6~8月。果期7~9月。

八. 云南省 昭通 昭阳区 昭通稀豆粉

昭通稀豆粉

昭通稀豆粉选用优质豌豆,磨细成面粉状后加入生姜等作料熬制而成。熬好后的稀豆 粉,色泽淡黄,清香宜人。盛入碗中,撒上少许葱花、辣椒面、花椒面等,稀豆粉的淡黄,葱花的碧绿,辣椒面的鲜红,让人一看,不觉口内生津,喝一口,咂咂 嘴,真是爽阿!

这一美味,不仅养眼、养胃还养颜呢!因为稀豆粉以豌豆为原料,所以,经常喝稀豆粉还能祛斑养颜!不过,最妙的吃法是把刚从油锅中捞出的油糕 和荞皮放入热气腾腾的的稀豆粉中,油糕荞皮在稀豆粉中吱吱作响,一时间,油糕的香味,稀豆粉及葱花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胃口大开,端起一碗,风卷残云狼吞 虎咽也罢,慢条斯理细嚼慢咽也罢,都能让你从这一美食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九. 北京市 朝阳区 郎家园枣

郎家园枣是赫赫有名的北京水果。在朝阳区王四营乡的500亩枣园内,一颗颗红艳艳的枣子挂在枝头,宣告这一阔别北京市场40多年的特优枣品种恢复种植成功。

栽培历史悠久、中外驰名的郎家园枣以朝阳区高碑店乡郎家园产地命名,清朝时被列为皇宫御房贡品之一。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郎家园一带变成工业区,郎家园枣濒临绝境。

1987年,朝阳区农林所与北京农学院合作,开始了郎家园枣的恢复发展研究实验。今年春,科技人员在王四营乡育成品苗100万株,播种酸枣苗200亩,为下一步繁育成品苗做好充分准备。

郎家园枣种植的一个难题是坐果难、产量低。一棵自然生长十几年的大树,一年产果大概只有2公斤。科技人员采取加强肥水管理、恢复树势、花期喷水喷硼、环剥等多种措施,使郎家园枣的产量大大提高。

十. 云南省 昭通 昭阳区 昭阳油糕

油糕是昭通人的传统小吃,是昭通人早点常吃的。金黄酥脆的油糕让人一吃难忘。

油糕以洋芋为主要原料,选用昭阳区高寒山区如小龙洞、靖安西魁梁子等地出产的优质洋芋,煮熟后切碎,裹上薄薄的米浆,放入油中炸至金黄后捞出。炸好后的油糕色泽金黄,外围香酥爽脆,内里糯软香甜,散发着洋芋特有的香味。

昭通市昭阳区小峰土特产品店昭通牛街田姐土特产专卖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