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土特产干货 玉溪红塔区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5 06:13:03

一. 云南省 玉溪 新平县 百抖茶

百抖茶是云南凤庆独特的传统茶俗,也是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群众一种颇具当地特色的饮茶方式。当地的彝族、傣族老年人,特别喜饮瓦罐烤茶。云南玉溪凤庆的百抖茶,亦称土1夫茶。因其制作颇费功夫而得名。有客至凤庆人家,主人就会一边烧水,一边将小茶罐放于火塘里预热至一定火候,即放入茶叶并快速抖动,以让茶叶在茶罐里翻腾。从茶叶发泡至微呈黄色,需有节奏地抖动上百次,直到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时,即冲沸水入罐(注入部分水,不满罐)。这时罐内发出“嚓嚓”声。茶汤化作茶沫、茶泡罩在罐口上下涨落,如此反复冲入沸水三、五次,至茶汤不溢出罐口为限,这茶香四溢的“百抖茶”就大功告成。

百抖茶的功夫在于一个“抖”字。抖是百抖茶的关键。要注意的是,抖时罐始终不离火苗,且要不紧不慢地科,以让茶叶在罐中受热均匀,既不焦,也不夹生,这样制作出的百抖茶才能剔其涩苦味,而入口香气四溢,舒心爽口。凤庆百抖茶既是当地农村喜闻乐见的传统饮茶方法,又是当地群众用以治病的土方、良方。

在百抖茶中滴入白酒几滴,可治风寒感冒;如加些焦糊的大米又可治痢疾;添上少许经火烧过的食盐,又可成为止泻的良方;而放入姜丝或姜片,又能治疗流感。凤庆百抖茶以其独特的制茶方式和浓郁的清香,成为凤庆县对外交往的一种别具特色的传统礼仪活动,当地经常以“百抖茶”的制作表演及“百抖茶”的品饮,招待各方来宾。

在百抖茶中放入姜丝或姜片,又能治疗流感。凤庆百抖茶以其独特的制茶方式和浓郁的清香,成为凤庆县对外交往的一种别具特色的传统礼仪活动,当地经常以百抖茶的制作表演及“百抖茶”的品饮,招待各方来宾。在许多农村,每当家里办喜事的时候,都得请专门的泡百抖茶的师傅,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图省事,泡茶就用玻璃瓶,很不在意用什么方法将茶的滋味烹饪出来。

喝烤茶是新平县者意地区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一种爱好。烤茶时,先把小瓦罐放于火上烤热,再放入茶叶,然后边烘烤边轻轻抖动,直至茶叶颜色变黄,发出焦香气味时,再将其倒入杯内,用沸水冲泡饮用。须注意的是,茶叶如烤不到火候,就透不出特有的焦香,但如烘烤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茶叶焦糊而失去茶味。这就要求茶烤至恰到好处,故须经上百次的抖动而使茶叶受热均匀,这百抖茶名称也因此而来。烘烤时也有不再取出茶叶而用开水直接冲泡的,开水一倒进罐内,便发出“咕隆隆”的声音,因此,有的人把这种方法冲泡的茶叫做“雷响茶”。因为茶要烤得恰到好处,需经过百多次的抖动,因此人们又叫它“百抖茶”。这样的茶,不仅色好味浓,而且喝起来香气扑鼻,沁人肺腑,令人赞叹不已。

二. 云南省 玉溪 华宁县 华宁土陶

华宁土陶历史悠久。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9年)江西景德镇人车鹏到华宁首开陶业生产。600多年来,华宁陶业人继承传统工艺,致力于陶艺的发展,古老的陶艺焕发出勃勃生机。产品以华宁特有的优质白胶泥为原料,烧制出的陶器质地细腻,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其釉色黄如纯金,绿如翡翠,白如羊脂,兰如宝石,紫如剑气,青如松烟。产品由单一的生活陶发展至建筑陶、园林陶、工艺陶,生活陶和东巴文化陶五大系列700多个品种,年产陶600余万件。产品经质量认证达国家GB9179-88标准,被评为中国首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1997年工艺陶获首届国际爱因斯坦新发明、新技术产品博览会暨国际荣誉评奖会金奖。2000年"宁州"牌彩陶被评为云南省名牌产品,东巴文化陶则在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旅游商品展销会及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华宁土陶以其深厚的民族传统内涵,成功地实现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一次次握手,从美国到日本,从泰国到新加坡,不同的国度、民族、文化都为这闪耀着华夏文明之光的华宁土陶所倾倒。

三. 云南省 玉溪 华宁县 干米线

选用优质大米为原料,经九道工序加工而成。产品色泽洁白,清亮透明,丝质细腻,筋骨好,柔软可口。贮存时间长,可煮食、凉拌或炒吃。

四. 云南省 玉溪 峨山县 蘸水鱼

蘸水鱼

蘸水鱼,是近年来流行于曲靖地区的风味鱼肴,多选用鲤鱼烹制。古诗里,最富传奇色彩的要数鲤鱼。鲤鱼,自古被誉为诸鱼之长,不仅味美,且有不规则五彩斑纹的花鲤和红黄色深浅不一的色鲤通常被放养供游人观赏,被视为吉祥的象征,鲤鱼跳龙门就是美好愿望的展现,而佛教则常将它作为放生物。但民以食为天,鲤鱼必是人们果腹之物。用它与胡萝卜配伍,经水煮调味便成了蘸水鱼,看似貌不惊人,但当你目视汤滚浪涌的鱼锅之中时,五彩纷呈,一股鱼香扑鼻而来;当你把那鱼肉挑出来入蘸水一涮,五滋六味吸入肉中,入口一尝,会品出一种奇特的鲜味,鱼肉滋嫩而爽口,周身通泰,果腹又养“心”。当肉吃得差不多时,将陈列旁边的时鲜蔬菜、薯藕瓜果顺手放入锅中,边煮边食,荤素互配,又是一方滋味。

制法:将鲤鱼杀后,去鳃除鳞洗净,砍下头,身切段,放入冷水锅中,鱼头先下,肉身在上,放入姜片、葱段、胡萝卜条,下些料酒和盐,上火煮沸,打去浮沫约煮五六分钟,点入少许色拉油,鱼肉即熟又刚到好处,便可先食鱼肉。用碗一只,下入盐、葱花、姜蒜末、糊辣椒面、花椒面、香菜末,兑入原汁汤成蘸水上桌。煮鱼之水,最好是矿泉水。鱼,最好是1500克以内的春鱼和秋鱼。

鲤鱼虽色泽有异,但性味功用相似,其味甘、性平、滋补、健胃、利水。每百克鲤鱼肉中,含蛋白质17.7克、脂肪5.1克,还含钙、磷、铁、维生素A、B、烟酸等。胡萝卜性味与鲤鱼相同,健脾、补血、助消化、助发育。其营养有两大特点,一是含糖量高于一般蔬菜,并有一种芳香甜味,二是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关于胡萝卜素的驱汞作用,国内外杂志均有报道,指出胡萝卜中的果胶物质,可与汞结合,有加速排出人体内汞离子的功能。胡萝卜含丰富的维生素A,利于儿童牙齿和骨骼的发育,对青少年的发育成长很有帮助。

五. 云南省 玉溪 澄江县 澄江藕粉

澄江藕粉产于玉溪澄江县坝区。它杂质少,色纯白,含水低,含有较高的成丙种维生素和磷质糖分子。澄江藕粉之所以有名,主要是这里的莲藕大部分的顶端不结莲米。所以藕节粗壮肥大,汁多肉嫩,淀粉含量高,它的营养成分都集中到了淀粉里,所以淀粉的质量较高。澄江藕粉性平和,对肠胃病还有通气解热的作用,即是保健营养品,又可作辅助药物,馈赠病人最佳。

澄江气候温和,水域丰富,种藕历史悠久。据《澄江府志》记载:“澄江暖于云(即昆明),寒次之,盛暑极热,雨即凉,霜雪严寒,一晴即湿,有‘四时皆春’之谣,产稻藕。”有诗赞城南荷花十里云:“禄谷平铺十里长,红孽袅袅映湖光。风吹菡萏香生韵,雨浮琅玕影信凉。”

澄江荷藕以其肥壮、粉多、味浓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以鲜藕为原料加工的澄江藕粉,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特食品。它以质地纯净,冲调后透明如晶,食之醇甜清香,细腻润滑,余味无穷,使人感到舒畅,故而誉满全省。

澄江藕粉建国前均由个体户和农户加工。20世纪30年代,赵茂堂进行专业生产创设“永茂祥藕粉精制造厂”,产品称为“永茂祥藕粉精”。因选料认真,加工精细,质量较好,又在昆明市“大娱乐”电影院制成幻灯片进行宣传,加之抗日时期迁到澄江的中山大学师生购买馈赠亲友,使得名声大振。那时年产藕粉二万余斤,大部产品通过赵家的亲戚及民国时期“云南省食品协会”主席黄佩然介绍销往省外,远至香港。县内大仁庄宋浩然随后进行了专业生产,号称“藕粉大王”。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仍以加工藕粉作为副业生产。合作化后由集体组织加工,产品由供销社收购,最高年产达到五万多公斤。

为了确保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和发扬光大先人所创的名特食品,增加产量满足需要,自1986年开始,由供销社系统自行加工,采用先进的工艺和科学的生产流程,改变了过去湿粉用日光照晒,受大气尘埃污染杂质多和阴雨天气需多日凉干质量差的问题。仙湖食品厂于1989年推出了“仙湖牌旅游藕粉”新品种,精纯度大为提高,食用更加方便。凤麓供销社“明珠食品厂”继承传统加工工艺生产,十分注重质量,改革沉淀工艺,产品质量稳步上升。

“仙湖牌”藕粉,经云南省产品质量检验所检测,冲烫后具有藕粉的特有清香,无异味,无杂质,无铅、砷有害物,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先后获玉溪地区“优质食品”,全省供销社系统“优质产品”金钟奖,“中国妇女儿童食品四十年博览会”铜奖,并参加第十届亚运会购物中心展销,又获“中国旅游购物节旅游产品天马银奖”。

藕粉是淀粉类之精品,传统食用方法是:取少量凉开水溶化干粉,调成糊状,用沸开水冲烫即成透明如晶的熟食品,加入适量食糖即可食用。“仙湖牌”和“明珠牌”藕粉,勿需先调成糊状和放糖,取干粉直接用沸开水冲烫即可,食用更为方便。

六.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三道菜

江川,山青水秀,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星云湖、抚仙湖似两颗明珠镶嵌于群山怀抱之中、李家山犹如一座巨大的“古墓”埋藏着古滇文化的秘密;界鱼石如同一张无形的天网,神秘地隔断两湖鱼虾。聚此山水地脉之灵气,江川人勤劳智慧,人文内涵深厚,民间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三道菜”其实就是鱼、羊、鸡的三种吃法。鱼以酸辣为主,成品酸辣鱼,酸的舒心,辣得可口;“羊”则以清汤羊肉合着蘸水而食。蘸水配料独创,鲜、辣、麻等尽在其中使人食欲大增;鸡采用几种名贵药材配制后清炖而成。苦、凉、甜有机地溶在一起,回味无穷。

“三道菜”在选料上严格标准,所取之羊均为40公斤以上的黑山羊,鸡是江川的土鸡,鱼也是江川的本地鱼。“三道菜”吸取了民间(鸡、羊、鱼)各种做法的精华,主要原料皆来自当地民间,每道菜都用多种佐料严格配制加工而成。独特的配方,使其色泽、口味鲜艳诱人,食之脍炙人口。

七. 云南省 玉溪 华宁县 木瓜凉水

“木瓜”非南方木瓜树上结的那种牛奶头似的吊吊瓜,而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取其籽,捣烂,再做成水晶一样透明的胶状物,撒入星星点点的芝麻粒,冷却后犹如果冻,却软溜溜的近乎无形,打成小块儿放进有冰块的杯、碗里,加点红糖水,再放少许玫瑰糖,即制成木瓜凉水。

喝这种木瓜水有趣的不在于大口豪饮,而是手捏一根细细的饮料管子,将那“庞然大物”吸了进去,再从另一头溜入嘴里,咕噜噜下咽,柔滑凉甜的感觉便一齐涌向心头,既饱了肚子,又能降火。

八. 云南省 玉溪 通海县 通海萝卜红

通海萝卜红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由云南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申请的“滇宝”牌通海萝卜红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注册为原产地标记产品。

通海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地肥沃,是紫萝卜最为适宜的生长地。通海紫萝卜又称红萝卜,为通海县特有品种,其外形钝圆,直径10厘米左右,长15-25厘米,最大的2公斤,平均重约0.5公斤,是一种无毒、无害、含红色素较高的天然植物。长期以来,通海人民用红萝卜来浸泡白萝卜,使白萝卜染上红色后食用。为使这一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地方特色经济,1997年1月,县里建成了天然色素厂,后更名为云南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在市县科技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公司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提取的天然食品着色添加剂萝卜红色素已得到可口可乐集团亚矿研发中心的认可,并出口日本和欧美。

为保护产品知识权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确保通海萝卜红色素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得到合法的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和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优质产品产业化发展,该公司以“滇宝”牌萝卜红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申请原产地标记产品注册,经审核、考证、评审后,获得注册。

九. 云南省 玉溪 红塔区 玉溪烟叶

玉溪烟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主要在玉溪市八县一区,这里的烟叶在全省都是最优的,但大部分都被红塔集团收购了,只有很少的外调到省外。现在,红塔集团的原料基地在省内主要有玉溪、大理、楚雄、昭通,每年收购量在500万担左右,用于近500万箱名优烟的生产。来自云烟之乡玉溪的原料,是红塔山几十年不衰的根本原因。“玉溪”烟就是全部选用玉溪烟叶来做的,所以他们说,天下烟叶在云南,云烟之乡在玉溪。

云南

玉溪市人民0烟草产业办公室

玉溪市红塔区、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等一区八县海拔1300~1900米之间的平坝、低中山地带和中山地带,共计6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16′~103°09′,北纬23°19′~24°53′。

AGI2010-07-00403

十. 云南省 玉溪 元江县 元江酸角

元江酸角是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的。酸角分甜角和酸角,甜角是后来改良后的品种。两种东西的区别就是在于味道一个酸一个甜。

酸角学名罗望子,产在云南。它的外形酷似香肠,硬硬的壳里裹着厚厚的果肉,果肉外面被两三条叶脉似的“筋”缠绕着,果肉的里面藏卧着几颗核(籽)。酸角分甜角和酸角,甜角的味道不苦不酸不辣不涩还真是有点甜,确切地说好像果脯的味道。甜角是天然的果脯。

酸角又称罗望子、“木罕”(傣语),一种外表长的像花生内心像干桂圆的,是云南省低热的河谷地区的热带果实,有两个类型:甜型和酸型。生长于元谋、宾川、元江、西双版纳等地。大乔木。最高可达25米。耐瘠、耐旱,忌寒。叶对生,荚豆微弯,宽1.5-2.5厘米,长5-10厘米。果肉褐色。有甜角、酸角两种。含蛋白质3.1%,碳水化合物71.8%,纤维3.0%,维生素C、A、B1、B2,钙,磷,铁。

酸角果肉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元素,其中含钙量在所有水果中居首位,具有清凉解署,开胃健脾之功效,直接口含甜角可生津去暑,止咳化痰,消除咽喉疼痛,帮助消化,洁齿固齿,为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

它具有很高的保健疗效,能防治腹泻、气胀、麻痹、瘫痪、坏血病,可杀死人体寄生虫,减缓酒精、曼陀罗中毒。如与食盐拌用可作为去风湿病搽剂。

玉溪土特产哪些值得带走玉溪特产排名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