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茶卡盐湖附近有什么特产 茶卡盐湖的风土人情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8 06:22:43

一. 青海省 海西州 格尔木市 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牧区群众款待宾客的美食,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初次吃手抓羊肉,会有原始之感,经多次品味,则越吃越馋,使人经久难忘。“手抓”是青海高原上有独特风味的吃法,在全国也颇有声誉。 手抓羊肉和藏族同胞依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因吃时一手抓肉,一手拿刀,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净光而得名。做法是将刚刚宰杀的新鲜羊肉入锅,只需30分钟,便由主妇捞出来剁成条块,热气腾腾地端到客人面前(其中胸叉肉招待客人,肩胛肉给老人),客人用手抓起大块羊肉,只需蘸一点“青盐”入口,味道异常鲜美。在吃手抓羊肉的同时,还会为客人捧上刚刚制作好的“血肠”、“粉肠”、“肉肠”
草原上的手抓羊肉,色、香、味、形都代表了草原牧人的粗犷、豪放、热情、虔诚和好客的性格。青海各族人民,无论是回、汉、蒙古、撒拉都用手抓羊肉作为敬客的上好食品。近年来旅游事业大发展,青海各地宾馆已把手抓羊肉列为青海风味名菜之一。( 格尔木)

二. 青海省 海西州 格尔木市 彩蛋

彩蛋是一种具有欣赏价值的装饰工艺美术品。青海的彩蛋多以青海湖鸟岛的"弃蛋"壳为原料,精心绘出各种工笔画或彩色图案制作而成。    

青海湖鸟岛每到夏季,就在斑头雁、棕头雁、棕头鸥、鸬鹚等几十种数万只候鸟在岛上产卵、孵化、传中接代。大批雏鸟破壳而出,也有不少孵化不成的鸟蛋被剔出巢外,成为"弃蛋"。这些无用的"弃蛋"就成了制作彩蛋的上好原料。绘画人员在空蛋壳上画上种种不同图案,如《昆仑归猎》、《祁连放牧》、《黄河源头》或文成公主、格萨尔王、塔尔寺佛像,还有马鹿、雪鸡、羚羊等等。这些画面有的具有青海高原风士人情;有的具有民族物色;有的展现了牧区风貌。总之,具有浓厚的青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这些彩蛋除在国外销售外,还销往英、美、法、德、日、瑞典、加拿大、西班牙、荷兰等国,深受欢迎。     

青海的民间刺绣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人们用它来装饰和美化生活,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民间刺绣多以服饰和棉、毛、化纤等日用品为绣物,服饰方面有辫筒、腰带、鞋袜、领口、头箍、围肚等;生活用品方面有枕顶、烟袋、钱包、针扎、荷包、笔包、刀鞘等;这些刺绣用品,大多是作为礼物和信物馈赠亲友和情人的。     

青海民间刺绣在手法上有堆绣、平绣、盘绣、拉绣、牵绣、网绣等;在纹样图案上有绳纹、云雷纹、水纹、卷草纹及团形球花图案;菱形、方形几何图案,还有各种边式图案。所描绘的形象有人物、日月、花草、虫鱼和飞禽走兽。    民间刺绣在各族妇女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炕头、院落、地边,三五成群的妇女利用劳动之余,坐在一起,互绣互学,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刺绣艺术。( 海西)

三. 青海省 海西州 乌兰县 乌兰茶卡羊

乌兰茶卡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乌兰茶卡羊是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的。乌兰茶卡羊是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羊肉内含丰富矿物质和维生素,食用起来肉质鲜嫩、味道醇香,无膻味、不油腻,自古冠以“贡羊”之美誉。乌兰茶卡羊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乌兰茶卡羊”是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生长于乌兰县环茶卡盐湖区域。自古乌兰县“茶卡羊”就享有宫廷“贡羊”美誉,因其肉质鲜嫩、口味纯正、肥而不腻、营养丰富等特点而闻名省内外,目前茶卡地区可利用草场面积为285万亩,羊约21万只,年产值4780万元。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气候环境孕育出了优质的乌兰茶卡羊品系,是国内牛羊肉产业中最耀眼的明珠。

茶卡羊常食天然牧草,草质矿物质丰富、含盐量高,纯天然、无污染,是“绿色食品”的天然家园。还吃大量枸杞、锁阳、三七、贝母、黄芪等药用植物,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气候环境培育了优质品系。茶卡羊肉中蛋白质含量占22-28%、钙、铁、锌等矿物质含量均在1.33%以上。肉质鲜嫩、口味纯正、肥而不腻、滑而爽口、营养丰富,是名副其实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古代茶卡羊享有宫廷“贡羊”之美誉。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把茶卡羊品牌打造作为全镇首要工作之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牧业发展。自2010年起先后在全镇各牧业村成立了6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目前,全镇自愿入社的牧户239户,入社率86%。同时,积极探索“公司+农(牧)户”、“公司+合作社+农(牧)户”以及“公司+合作社+农(牧)户+市场”的经营模式,2011年招商引进了具有完善的产品销售网络、科学的养殖理念和技术的“青海之窗”成立了乌兰吉仁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公司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养殖方式和完善的销售网络,按照“公司+合作社+牧户”模式,加大草场流转力度,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动草原畜牧业由传统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

乌兰茶卡羊成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这是我州获得和认证的第一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这将对挖掘、培育和发展我县茶卡地区独具地域特色的“茶卡羊”传统优势品牌,保护茶卡独特的产地环境,提升“茶卡羊”独特的产品品质,增强“茶卡羊”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县畜牧业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域范围

乌兰茶卡羊养殖地域保护范围为青海省乌兰县茶卡镇境内。乌兰地理坐标为:东经99°01′至99°27′,北纬36°19′至36°20′东西宽80公里,南北长30公里,幅员面积12858.16平方公里。产地适宜养植范围东经98°54′至99°27′,北纬36°41′至36°50′,东西宽80公里,南北宽70公里,面积56平方公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及半细毛羊改良羊的外貌特征因选配公羊而异。今茶卡地区改良历史较长,导入罗血后,半细毛羊及半细毛改良羊呈倾向罗姆尼——玛许亲本体态,身躯发育匀称,头短宽,额宽广,鼻平直,嘴短而粗,肩胛和前驱结合良好,胸深而广,筋骨开张良好,背平直,十字部宽平,臀股部丰满,肢偏短,蹄坚实,多呈淡黑色。肉质鲜嫩、口味纯正、肥而不腻、滑而爽口、口感地道纯正,具滋补功效。是名副其实的纯天然绿色食品。2、内在品质指标:羊肉品质优,营养价值较高。水分≥65.0%,总蛋白22~28.0%(实际值为28%);总脂肪4.0~5.5%(实际值为6.0%);粗纤维≤0.15%(实际值为0.1%);胆固醇≤700mg/kg;富含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19.01%。3、安全要求:卫生指标执行NY5147-2002《无公害食品羊肉》标准规定。

四. 青海省 海西州 格尔木市 唐古拉藏羊

唐古拉藏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唐古拉藏羊是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唐古拉藏羊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藏羊又称藏系羊,英文名称Tibetan sheep ,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青海是主要产区。分布广,家畜中比重最大。依其生态环境,结合生产、经济特点,可分为高原型、山谷型和欧拉型3类。高原型占全省的90%,是藏羊的主体,主要分布在高寒牧区。

2014年,格尔木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申报的“唐古拉藏羊”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所在地域: 青海

申请人: 格尔木市畜牧兽医工作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唐古拉牦牛地理标志保护的范围是:唐古拉藏羊地理标志保护的范围是: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行政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91°38′49—93°20′22,北纬33°52′14—35°12′31。保护规模为: 1427755公顷。南与西藏那曲地区为邻,东与、北与玉树州相邻,西至新疆;区内海拨4500—6000多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独特的感官特征:唐古拉藏羊是在高寒高海拔等特定的自然气候和生产方式下,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而逐渐育成的。体格大,身躯长,胸深广,前胸发达开阔,背腰平直,整个体形似长方形;头部粗糙,额部较宽,鼻梁隆起,公母羊多有角。公羊角粗大,长而扁平,呈螺旋形或捻曲状,尖端向外,向左右伸展,母羊角扁平、比公羊角稍小,多呈捻曲状, 有的呈小柱角;四肢粗壮,筋腱发达,蹄黑色或深褐色,蹄质坚实;尾瘦短,圆锥形。主要分布在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行政辖区区域内。2、独特的内在品质指标:肌肉有光泽、色泽红润,脂肪乳白色; 肌肉结构紧密、有坚实感、肌纤维韧性较强,纤维清晰有坚韧性,弹性好,指压后的凹陷立即回复; 外表湿润,不粘手;无异味,具有鲜羊肉的特有气味; 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凝结于肉汤表面,具有羊肉汤固有的香味和鲜味。唐古拉藏羊肉所含蛋白质总量≥22%、脂肪含量≥2%、17种氨基酸总量≥19%。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具有理想的外观要求及优良的贮存稳定性,是生产优质羊肉的理想原料。3、安全要求:由于唐古拉山镇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保护区核心区,区内没有任何工矿企业,因此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唐古拉牦牛生产区的环境影响几乎为零。因此,唐古拉藏羊饲养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的相关规定;饮用水符合NY2057无公害牲畜饮用水水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符合HJ 568 —2010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五. 青海省 海西州 德令哈市 德令哈酸奶

是乳汗发酵酿制成的半凝固体食品,有“达雪”(用提取酥油后的酪浆制成)和“俄雪”(用没提过酥油的奶做成)两种。由于酸奶是牛奶经过发酵作用的食品,所以营养更为丰富,也较易消化。

六. 青海省 海西州 格尔木市 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一种主要食品。糌粑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便是待食的糌粑了。这与我国北方的炒面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藏族吃糌粑,大都是先把少量酥油茶倒进碗里,加点糌粑面,用手不断搅匀,只到能捏成团为止,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成团叫"粑",送嘴而食。也有一种吃法是烧稀的,里面放些肉、野菜之类,叫做"土巴"。    糌粑比冬小麦营养丰富,又携带方便,出门只要怀揣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解决一点茶水就行了,用不着生火做饭。( 德令哈)

七. 青海省 海西州 乌兰县 奶皮

奶皮也叫干奶酪,和西餐中称作"忌司"的相似,是青海农牧地区农民用牛奶制成的著名土品之一,为牛奶制品中最可口的营养食品。其制作历史已近百年。有名的奶皮产地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回族自治县。奶皮的制法是将鲜牛奶入锅煮熟后,控制火力,微火烘煮,并不断搅动,使水分慢慢蒸发,奶汁浓缩,在锅底凝结成一个圆形的黄色奶饼,放凉处阴干,即成。奶皮纯黄夹白,油渍点点,蜂窝沙孔满布,入口奶油溢香,酥柔味美,不油不腻,营养丰富,不但可供日常食用,而且更是逢年过节、迎亲嫁女待客的上品,也是探亲访友、慰问老年病人的礼品。老年人喜把奶皮切成小块泡在奶茶中食用。若切盘上席,作为干果软糖,则是很好的奶油小吃。( 海西)

八. 青海省 海西州 大柴旦行委 粗纯毛线

粗纯毛线是青海,属于当地的著名工艺之一。一般是指羊毛纺成的线,也指羊毛和人造毛混合纺成的线或人造毛纺成的线。股线线密度在400特左右,一般成4股,每股线密度约为100特左右。纯毛的高级粗毛线用细羊毛纺成,价格昂贵。纯毛的中级粗毛线用中等羊毛制造。这种毛线纱支较粗,强力好,手感丰满。织成的毛衣厚实保暖,一般用作冬季耐寒服装。

九. 山西省 运城 盐湖 常平百合

常平乡:百合

十. 山西省 运城 盐湖 运城盐池黑泥

运城盐池黑泥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运城盐池黑泥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运城盐池,东起东郭镇,沿中条山北坡,向西经西姚镇、解州镇底张村,北起安邑镇,沿市区南部,向西经南城办事处、西城办事处、龙居镇南部,西至车盘镇乔家庄,总面积154.6平方公里

《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运城盐池黑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的请示》,运盐政请〔2012〕20号

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NFJ 03-063-2012 《运城盐池黑泥》

运城盐池黑泥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及辅料要求

1. 原料:产地范围内内盐池忽地深层幼稚黑泥。

2. 辅料:抗氧化剂、护肤剂符合国家化妆品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二、工艺过程

采泥→干燥→粉碎→灭菌→配制→检验→包装→成品。

三、工艺要求

1. 干燥:采用自然晾干,水分(wt%)≤3%。

2. 粉碎:采用分流粉碎机将黑泥粉碎至粒度达到14μm以下,及1000目以上。

3. 灭菌:采用辐照方式对黑泥干粉进行灭菌处理,达到化妆品卫生规范要求。

四、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外观呈黑灰色的均匀膏体,具有天然宜人清香气味。

2. 理化指标:

项目

理化指标

氯化物含量(以NaCl计),%

≥3.0

固含量

≥55

pH值(25℃)

(1:10悬浮液)6.0-8.5

细度,125μm(120目) 筛子筛余物,%

≤5

稳定性

耐热

(40±1)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与实验前无明显差异

耐寒

-5℃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与实验前无明显差异

3. 安全和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青海海西特产有什么值得带柴达木盆地茶卡盐湖有什么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