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有哪些特产零食 饶平十大特产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6 05:10:40

一.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潮州金漆木雕

    潮州木雕萌芽于唐宋时期。潮州金漆木雕是在木雕作品上聚漆贴金,使其具有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潮州木雕作品款式多样,有厅堂用的门窗、屏风、柜橱、几案床榻、横披条幅,有迎神赛会用的香炉、神龛、烛台、馔盒,还有人物、花鸟等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木雕雕刻技巧有浮雕、沉雕、锯通雕、通雕、圆雕等。玲珑剔透的木雕作品,聚漆贴金以后,显得更加华贵。潮州金漆木雕远销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潮州)

金漆木雕是饶平的名产,有着悠久的历史。金漆木雕是在木雕作品上刷漆贴金,使其具有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金漆木雕作品款式多样,有厅堂用的门窗、屏风、柜橱、几案床榻、横披条幅,有迎神赛会用的香炉、神龛、烛台、馔盒,还有人物、花鸟等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木雕雕刻技巧有浮雕、沉雕、锯通雕、通雕、圆雕等。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的木雕作品,刷漆贴金以后,奕奕生辉,显得更加华贵。饶平金漆木雕曾获国家“银杯奖”、轻工部“百花奖”和广东省“优质产品奖”,远销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二.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浮山柿饼

浮山镇有山地面积63912亩,土地疏松肥沃,土壤十分适宜柿树的种植,加之当地种植青柿及制作柿饼历史悠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所以群众种柿经验丰富,管理有法,生产的果实个子大,味道香甜。

浮山镇的坪洋、汉塘两个村的群众都掌握一套完善的柿饼制作技术,且技术熟练,仅制作柿饼刮皮这道加工工序,很多群众每天能刮近千斤青柿,刮皮技术要求很高,刮皮用力适中,只刮掉表皮,不能伤及第二层皮,否则,影响柿饼制作质量。这些柿果刮皮后,要反复地晒、凉、揉,放进蒸笼里与配好的硫磺反复蒸薰后,再与上年度繁殖出来的微粒真菌“白酶”进行“0”,前后需要20多道工序,约半个多月时间,青柿才能变成柿饼。

浮山镇的汉塘、坪洋两个村生产柿饼,其状圆扁,浑身雪白,果肉香甜,营养丰富、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对人体有重要作用。浮山柿饼,不但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东南亚一带,供不应求。目前,浮山镇种植柿树达3000多亩,柿饼的生产发展,成为山区人民致富摇钱树。

三.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大澳珠蚶

    大澳珠蚶,属于贝壳类海产品,学名泥蚶,属瓣鳃纲、蚶科。肉供食用,味美可口。壳可作药用,有“消血块、化疾积”功效,也可烧制贝灰,或作陶瓷工业原料。潮汕泥蚶佳品除赤砂蚶外,便是大澳珠蚶。大澳人的祖先来自盛产泥蚶之乡的福建莆田,世代养蚶,经验丰富。所养泥蚶,粒小而圆,壳色红赤,肉味鲜美,自清代上海辟为商埠以来,大澳人岁岁运蚶赴沪出卖,食客、餐馆争购,被誉为珠粒,乃易名珠蚶。大澳珠蚶形美质优,在潮汕吃法比较讲究,用新瓦片置于小炭炉上烧焙,然后将蚶放于瓦片上,蚶受热略开口,取而吃之,饮酒嚼蚶津津有味。

    大澳珠蚶每年春初产卵,随波漂到岸边,附着于烂泥滩中,大澳人适时在咸淡水交融的岸边刮泥,将蚶苗连泥铲起然后洗出蚶苗,放于小场护养,“冬至”前后,移放入中场,翌年冬季选取粒大的上市,小的移放大场,次年便成大蚶,其深匿、脱逸者成为巨蚶,内生蚶珠,为贵重药材。

饶平大澳泥蚶,明代从福建蚶乡莆田传入,繁殖迄今有五百多年。粒小体圆,色白微红不带乌灰色,肉质细腻,不带咸味,血多而清红,能滋阴补肾,活血生津,大补元气。历来畅销上海,因质优闻名,上海人爱之如珠宝,故有“大澳珠蚶”美称;海山落山虎珠蚶、美宅珠蚶也享有较高的盛誉,现行销港澳一带。

四.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鲤鱼虫

鲤鱼虫,是潮州的一种名产。但由于近年来市场少出现,它被许多人忘却了。特别是青年人,不知道鲤鱼虫是什么东西。有的知其名而未见其形。故更想作一简介:

鲤鱼虫是一种小鱼,产于韩江下游,潮州市江东区鲤鱼山下的急水地带,这里由于江面突窄,水流湍急,水道深陲,下面嶙峋的岩石为底,因有“急水”之称。这样的环境十分适合鲤鱼虫的生长,故多产于此地。

鲤鱼虫因喜欢生活于水流湍急的石缝中,在那里游水找食而得名。那它又为何叫鲤鱼虫呢?这主要是从传说中来。传说在鲤鱼山上住着一个鲤鱼精,经常出来残害百姓,被三元塔压死后,腐化成虫子,这些虫子就叫鲤鱼虫。后来,人们在急水地带经常捉到一种味道鲜美的小鱼,认为这就是鲤鱼虫。

我们平时在溪边钓鱼时,偶尔可以钓到这种鱼。它的身体与小手指长短,但略瘦点,头部尖小,背鳞略黑,腹鳞微白,就身体与色泽都有点象小草鱼。

鲤鱼虫曾以它的味道香腴鲜美,肉质细腻而闻名海内外。加上它出产不多,更被视为潮州名产。许多回乡探亲的侨胞都十分喜欢,经常出高价收买,以一快朵颐。听老辈人说,鲤鱼虫也是出口佳品,一斤在国外可卖几块美元呢。

可惜,由于捕捉者多,有的甚至电触药炸,影响它的生长和繁殖。现在这种鱼已将近绝迹,但相信潮州人,不会因此就把它忘却的。

五.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鞋底鱼

福康亲王奉旨带兵,来到闽粤一带镇压叛乱。当他来到饶平黄岗时,黄岗长官黄兴设宴款待了他。因为日色太晚,一时找不到贵重的山珍海味,只好就便烹了肥嫩鲜美的“鞋底鱼”请他。由于黄兴事前没有贿赂亲王的中军,中军便从中作硬。宴席吃完后,福康亲王回营休息,路上,中军对他说:“大人,刚才席上所吃的鱼名叫‘轿夫鱼’,是一般轿夫苦力吃的贱物。黄兴用这鱼请大人,实在不恭!”亲王闻言,面有愠色,心想等军务办完时,要给黄兴一点厉害看看。

黄兴得知这个消息,一时吓得六神无主。黄兴之妻贤慧机灵,一面安慰他,一面献策说:“听说亲王奉了乾隆皇帝口诏,不久将要到漳浦看望乾隆皇帝那个告老还乡的太师蔡绅。据说蔡绅大人在朝时对中军势利小人非常厌恶,官人何不写一封信火速派人送到他家,请他设法解围。”黄兴觉得有理,便立即照办,星夜命家人带信直奔漳浦蔡府。

数日后,福康亲王来到漳浦拜访蔡绅。蔡绅因为接到黄兴的信,便特意大摆“鞋底鱼”宴恭迎软差。席上所有的菜肴,都是鞋底鱼做的。有生炊的,有红烧的,有油煎的,有清炖的等。福康亲王一见,不禁诧异起来。蔡绅先发制人地说:“亲王大人,你道老夫为何办了这鱼宴来为软差接风呢?因为此鱼名为‘富贵鱼’,吃了一生享不尽荣华富贵,从前老朽每逢科举应试或是赴任,家母必享此鱼让我吃,果然连连升迁。我们这一带官民人等,都以此祥瑞佳肴奉敬达官贵人,大人无妨多吃,管叫你旗开得胜。”福康亲王闻言,将信将疑地问:“那为何有人说此鱼叫‘轿夫鱼’,是轿夫苦力所吃的贱物?!”那中军在一旁听了,吓得面如土色。

福康亲王深信蔡绅的话,便放开肚皮大吃起来。不久,他果然一举荡平叛乱,还以为真的是吃“鞋底鱼”的缘故呢!回京后,他便把中军发配到新疆充军,并向乾隆举荐黄兴任潮州知府。

六.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生炊膏蟹

潮菜中的蟹味菜最为流行的做法是生炊,特别是做肉蟹和膏蟹。生炊膏蟹是著名的传统蟹味菜肴之一。选用潮汕所产的膏蟹,制作时斩出蟹螯放在盘底两边,将蟹肉切块放在蟹螯之上,蟹壳放在蟹肉上面,然后将白肉丁、姜片和葱头放在蟹上,再将盐水、绍酒、川椒拌匀淋上。然后,放进蒸笼蒸10分钟取出,去掉姜片和葱头,食用时配上浙醋和姜米佐食。它造型美观,色泽鲜艳,蟹肉鲜嫩,为时令佳肴。

七.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糕烧番薯

“糕烧”是潮汕菜中烹制甜品的一种常用烹调方法,有点类似北方的“蜜浸”,具体做法是先将原料作初步熟加工,然后再将原料放入糖浆中文火烧煮(选用大煲锅)。“糕”在潮汕话中含有液体浓度高的意思,如潮州话中的“糕糕洋”就是这个意思,故糕烧的特点应该是糖浆的浓度比蜜汁高。番薯即地瓜、红薯,糕烧番薯便是一款采用“糕烧”的方法烹制的潮汕传统小食,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八.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饶平乌猪

饶平乌猪,优质肉猪,原产于三饶、浮山、浮滨、东山等地区。是经过长期的选择培育而形成的品种,全身毛皆黑色,鬃毛粗而较硬,蹄甲尖细黑色有光亮,四肢粗长而直,行走矫健有力,善奔跑,头细长,嘴较尖,眼有神,有环状浅黄色眼帘,两耳竖立小而薄,胸部较发达,背腰稍凹陷,腹部紧凑,尾粗而长后躯比前躯略高。母猪奶头一般五至六对,排列整齐,奶头尖细。该猪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料、抗病力强等特点,属肉脂兼用型,瘦肉率达百分之五十五以上,肉质纯香。仔猪及母猪在省内外甚为畅销。

九.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虾蛄

  虾蛄学名叫管虾,也叫琴虾或赖尿虾。虾目蟹足,状如蜈蚣,触角两对,第一对较长,呈镰刀状,体苍灰色,尾节红色。大者长及尺,小者两三寸。虾蛄味道鲜美,价格低廉,或油炸、或清蒸,或生煮,多种吃法,各具风味。唯有一种吃法,内陆人望而生畏,不敢问津,饶平人却无论男女老少,都吃得津津有味。那就是把刚从海中捕到的活生生的虾蛄,用盐腌一两天,取来便吃。饶平人喜欢用这种咸虾蛄来送番薯粥,其味无穷,恰到好处。若將之配以酒食,實乃人間之美味,为沿海群众喜爱的水产品。现在也成为沿海城市宾馆饭店餐桌上受欢迎的佳肴。

    饶平浅海滩资源丰富,虾蛄产量较多。虾蛄产于浅海沙底,喜棲于浅水泥沙或礁石裂缝内,一年四季都可捕捞,春季是盛产期,这时的虾蛄,肥大鲜嫩,肉中含有一条蛋黄,称为“红心虾蛄”,最好吃。

    虾蛄是一种营养丰富、汁鲜肉嫩的海味食品。其肉质含水分较多,肉味鲜甜嫩滑,淡而柔软,并且有一种特殊诱人的鲜味。肥壮的虾蛄脑部满是膏脂,肉质十分鲜嫩,味美可口,可惜壳多肉少。但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0%,脂肪0.7%,以及维生素、氯酸、肌苷酸、氨基丙酸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虾蛄性温、味甘。有补肾壮阳、活血生津、通乳脱毒之功效。

十.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饶平狮头鹅

饶平狮头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狮头鹅为中国农村培育出的最大优良品种鹅,也是世界上的大型鹅之一。原产广东饶平县浮滨乡。多分布于澄海、潮安、汕头市郊。羽毛灰褐色或银灰色,腹部羽毛白色。头大而眼小,头部顶端和两侧具有较大黑肉瘤,鹅的肉瘤可随年龄而增大,形似狮头,故称狮头鹅。颔下肉垂较大。嘴短而宽,

颈长短适中,胸腹宽深,脚和蹼为橙黄色或黄灰色,成年公鹅体重10~12公斤,母鹅9~10公斤。生长迅速,体质强健。成熟早,肌肉丰厚,肉质优良。但年产卵量少,仅有25~35个,每个卵重平均约有203克左右。极耐粗饲,食量大。75~90日龄的肉用鹅,体重为5~7.5公斤。行动迟钝,觅食能力较差。有就巢性,现已向全国各地推广。

狮头鹅的全身羽毛及翼羽均为棕褐色,边缘色较浅、呈镶边羽。由头顶至颈部的背面形成如鬃状的深褐色羽毛带。羽毛腹面白色或灰白色。狮头鹅体躯呈方形,头大颈粗,前躯略高。公鹅昂首健步,姿态雄伟。头部前额肉瘤发达,向前突出,覆盖于喙上。两颊有左右对称的肉瘤1~2对,肉瘤黑色。公鹅和两岁以上母鹅的善肉瘤特征更为显著。喙短、质坚、黑色,与口腔交接处有角质锯齿。脸部皮肤松软,眼皮凸出、多呈黑色,外观眼球似下陷,虹彩褐色。颌下咽袋发达,一直延伸至颈部。胫粗蹼宽,胫、蹼都为橘红色,有黑斑。皮肤米黄色或乳白色。体内侧有似袋状的皮肤皱褶。

地域范围

广东省饶平县为狮头鹅的原产地,其中浮滨镇溪楼村为狮头鹅最古老的发源地。饶平县位于粤东沿海,东经116°35′- 117°11′,北纬23°28′- 24°14′,县境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31公里。县域总面积220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70平方公里(山地占陆地面积70%以上,耕地占15.8%),海域533平方公里,是潮汕地区地域最广的县,是广东山区县之一。 近年狮头鹅饲养量达180万只,农户家庭饲养区域遍布22个镇场432个村,主要分布在浮滨镇、浮山镇、联饶镇、高堂镇、樟溪镇、钱东镇、黄冈镇等中片和沿海淡水资源丰富的乡镇。

饶平十大特产可带走饶平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