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哪里有卖宁德特产 宁德十大特产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0 22:41:20

一.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霞浦榨菜

霞浦榨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霞浦是全国三大榨菜基地之一,霞浦的气候、土壤都十分适合种植榨菜,出产的榨菜个大、肉质好,最大的可达3.5斤,许多回来探亲的华侨都喜欢吃本地榨菜。霞浦县把榨菜作为霞浦三大品牌之一来抓,全力争创“霞浦榨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

“霞浦的气候、土壤都十分适合种植榨菜,出产的榨菜个大、肉质好,最大的可达3.5斤,许多回来探亲的华侨都喜欢吃本地榨菜。”县农业局经作站站长胡志强说。为推动榨菜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今年,这个县把榨菜作为霞浦三大品牌之一来抓,全力争创“霞浦榨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时,农业部门深入开展技术培训,在生产关键时节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生产,并引导种植大户组建专业营销队伍,成立霞浦古县鑫农榨菜专业合作社,稳定榨菜价格,及时解决种植户在生产、销售、加工等环节出现的问题。

在去年秋收过后,霞浦农业部门就积极引导农民把水田放干、挖沟整田,种植榨菜,并为农民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看好榨菜行情的孙笃存也信心满满,给我们算一笔经济账:按经济价值算,种榨菜比种油菜、水稻等其他作物经济价值就要好得多,每亩都要增加1000元钱;按时间来推算,榨菜更方便于大春生产,可在当年11月至第二年3月这段冬闲时间种植,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冬闲田”就变成了“挣钱田”了。

据了解,目前,全县榨菜种植面积达2.6万亩,经农业部门进行的田间测产,榨菜亩产量达到了2250公斤,全县榨菜产量可望达到5.85万吨以上,带动农民增收5500多万元。

霞浦是全国三大榨菜基地之一,农民种植榨菜已有40多年的历史。由于缺乏“龙头”加工企业的带动,榨菜有时是农民的“发财菜”,有时又成为农民的“伤心菜”。近两年,霞浦县为此一直致力引进兴建大型加工厂、推进榨菜产业化。今年7月底,县里独立跨省举办温州招商会,榨菜加工项目再次被摆上重点推介的位置。思源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次招商会上被霞浦县相中而引进的项目。这个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股东,与河南中源集团有着10多年合作经销“三菜”业务的关系。双方在商业运作中已经建立起良好的信用。中源集团允诺为“思源”提供加工技术和资金的支持。“思源”产品可通过中源集团遍布全国的网点的运作,全面走进各地大型超市货架。霞浦县对“思源”公司格外看重,县委谢书记亲自挂钩这个项目。11月,“思源”用600多万元,买下原福宁烤鳗厂,随后就投产。

据公司介绍,2002年,“思源”公司将引进日本全套生产线,聘请上海食品研究所专家教授开展榨菜配方研究,争取当年加工榨菜1500吨,并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城郊、沙江等榨菜主产区,建立榨菜生产基地1.5万亩。同时,在现有空地上,投资600万元建设集加工、批发等于一体的综合交易中心,并在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榨菜、紫菜和海带交易会,以扩大霞浦“三菜”的知名度。

目前,公司投入扶持资金300万元,已在城郊、沙江扶持菜农建立榨菜生产基地5000亩,与数百户菜农签订了收购榨菜的合同。他们还赶在榨菜加工前的这段时间,派员分别在广东东皖市、陕西西安市、河南郑州市和北京市,设立了小包装榨菜营销连锁网点,在国家工商局顺利抢注了“福宁牌”商标。加上与“思源”同时引进的“三菜”味业食品有限公司已在加紧厂房的建设,明年霞浦榨菜有望通过加工而全面走进各地大超市,大大激发了广大菜农种菜的积极性。全县今冬共利用冬闲田,种植榨菜2万亩。仅沙江一个镇就种榨菜7500亩。古县村农民郑德雄去年种菜仅10亩,今年却种了50亩,其中,在本村自留地种3亩,到城郊租地种了47亩。

霞浦榨菜

地域范围

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台湾海峡西北岸,北纬26°25′-27°07′,东经119°46′-120°28′之间,东濒东海,西接福安,北邻福鼎、柘荣县,西南与宁德、罗源两江隔海相望。全县陆地面积1489.6平方公里,均列为地域覆盖范围。保护面积分布在松城街道、松港街道、长春镇、牙城镇、溪南镇、沙江镇、下浒镇、三沙镇、盐田畲族乡、水门畲族乡、崇儒畲族乡、柏洋乡、北壁乡20万亩适宜耕地。现有榨菜面积3.05万亩,年产8万多吨鲜菜。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霞浦榨菜与川、浙菜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个大,平均纵径14.5cm、横径12.4cm,平均单茎瘤重550g,茎瘤近纺缍形或莲花形,皮色浅绿,肉瘤较大而钝圆、间沟较深,茎瘤质地脆嫩、个大、形状美观,其加工品鲜、爽、嫩、脆、香气足。 2、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0.15%,粗纤维≥0.70%。 3、安全要求:严格执行NY 5299-2005无公害食品芥菜类蔬菜标准。

二.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腊兔肉

腊兔肉

是古田民间年节时特制的佳肴。取宰后整兔置于“米烧”(锅入入米烤焦)锅内烤制而成。色泽褐红油亮,肉后干结细嫩,其味香甜浓郁。切块拌以生姜曲醋蒸煮,酸辣香甜,为下酒名菜。

三. 福建省 宁德 周宁 御豆酥

御豆酥是一种糕点式小吃,传统的做法是:将御豆煮熟去皮压碎,与面粉一起揉成面团,而后搓成一个个小圆球入油锅炸黄,捞起待凉,然后用糖加水煮成稠油状后入御豆面球,停火不停翻炒,白糖凝固成粒状附于表面,即成清甜香酥的御豆酥。因御豆酥较为贵重,上市极少,人们所见的御豆酥都是用番薯做的,虽然没有御豆的芳香味,却也清甜可口,备受老幼喜爱。

四.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芋头包

将蒸熟悉的芋头与薯粉相混搅成团,用“蕃薯切”切成圆条状,放入滚烫的锅中,边切边煮,拌以牡蛎、芹菜等佐料,即成色味狡特的美食——芋蛋面。古田俗称“喜乐面”。

将蒸熟的芋头去皮并拍成泥,和以薯粉揉成一团作皮,再以鲜肉、葱花、酱油、盐、味精等制作成馅,捏成面包型,放蒸笼熟即成芋头包。蒸熟悉的芋头包柔嫩有弹性。

五.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古田光饼

俗称光饼,圆形,有小碗口大小,中间留细孔,穿线成串可挂,又称挂饼。相传明嘉靖年间,倭寇屡犯闽、浙沿海一带,总兵戚继光领兵来至沿海平寇,因倭寇来自海上,戚家军就在海边设伏,百姓制作在大量挂饼在将土们脖子以以充饥,使戚家军顺利平定倭寇,嘉靖帝赐名“继光饼”。

继光饼以面粉为主,经发酵后,佐以精盐、芝麻、葱丝等,揉匀成圆状,经火烤而成,味道香脆略带咸味,十分可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光饼的品种口味也更加多样,现在古田街上还出现葱肉光饼、花生光饼和建瓯酥脆光饼等,也深受市民的喜爱。

六.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福鼎肉片

福鼎肉片是福建省福鼎市一种很有名的汉族传统名吃,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福鼎市管阳镇西阳村是福鼎肉片正宗的发祥地,这里的肉片味道是最地道的。肉片制作的整个过程都是手工操作。它取料精,工艺巧,味独特。从福鼎传遍福建各地的小吃密集地,深得人们称赞。

小吃历史

相传,明朝初期,有位青年叫吴旺三,结识了邻村一位苏姓姑娘,姑娘漂亮聪颖,贤淑有德。一来二去中,两人互生爱慕之情。到了婚嫁年龄时,吴旺三便请媒人到姑娘家去说亲。不料,有个叫董七的青年也看上了苏姓姑娘。结果,到了订亲那天,两家撞到了一块,互不相让,形势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就在这时,姑娘站出来解围说,两家都很有情意,她哪家都不愿得罪。于是她出一道题,谁完成得好,她就嫁给谁。姑娘的题目很简单,她从两家送来的猪脚上各一取下一斤瘦肉,要两个人现场做出一道菜来,用来招待今天来她家里的七八个客人。

一斤瘦肉七八个人吃,就是切成丁,一个人也只能吃上一小块呀,还怎么能招待客人呢。董七很聪明,他二话不说,将瘦肉切成丁,先煮了一锅肉粥。这样,旺三便不能再做这道菜了。但是旺三并不慌张,他将瘦肉剁得碎碎的,再和上家常淀粉,这样一斤肉变成了两斤,再用手揪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在水中煮熟,加入一些调料,用小碗,居然能够打上十来碗。

这东西人们还是第一次吃到,吃到嘴里嫩滑爽口,都边吃边赞不绝口,就连董七吃了也说不出话来,只好悻悻离去。事后人们问旺三这菜叫什么名称,旺三想了想说是叫肉圆,因为是它圆了他和姑娘的婚事。由于当地圆与丸的音相同,渐渐地人们便叫为肉丸,又称肉片。

特色

福鼎肉片一定要加酸、辣才够味,福鼎肉片配上福鼎本地的米醋和辣椒才是非常完美的,还须加上些许香菜,是可以盛汤前直接加在碗里,或是盛好肉片之后,再往碗里撒点,这样香菜不至于太烂,这时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这才是人间美味,绝对让人流连忘返!

常见搭档

肉片馃汤:这个馃叫水馃(本地话翻译过来的),和平时见的白馃完全不同。福鼎的肉片摊上一般都会有切成小块的水馃,客人点肉片的时候可以加水馃。

“溜溜”肉片:“溜溜”是福鼎方言的音译词,是一种地瓜粉做成的面食,福鼎的肉片摊上除了水馃之外一定会有的肉片伴侣就是“溜溜”了。

七.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鼎白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鼎白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

福鼎白茶原产于福鼎太姥山。据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公元前二三五八——二二五七年)有一0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

特定品质

福鼎白茶具有地域唯一、工艺天然和功效独特等特性,是最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珍品。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

文化典故

陆羽《茶经》据“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得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结论,告诉我们茶起源于远古。无独有偶,福建太姥山地区也流传一个相类似的神话传说:说尧时有一0,居才山(今太姥山)种蓝,见山下麻疹流行,便教人用茶治病救人,由此感动上苍,羽化成仙,后人尊其为“太姥娘娘”,并向她学习种茶。剥去传说的神话外壳,并从现实中寻找与传说相合拍的现实证据,不难印证传说的真实性,从而获得传说所承载的太姥山先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真实信息。店下马栏山和白琳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太姥山一带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活动,后人也考证出太姥娘娘其实就是神话了的母系氏族年代闽越地区部落联盟首领,或者说是当时古人类集群的代表性人物;1957年福建茶树良种普查时,就发现从太姥山区有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存在,而且传说中太姥娘娘-并得道升天的地方便有绿雪芽古茶树,福鼎大白茶、大毫茶也是从太姥山中移植出去的,这些都说明太姥山先民们完全有机会在太姥山区发现茶;太姥山区民间自古就有将晒干的茶芽(即“针茶”)收藏,用于治疗麻疹的验方,进一步说明茶最初是作为药用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远古时代,以太姥娘娘为代表的太姥山先民同以炎帝神农为代表中原古人类一样,发现茶并用茶治病。

福鼎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福鼎市现辖行政区域。

八.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气糕

气糕把粳米碾成粉,然后放在木制杯状模型里,放在炊锅里蒸熟。气糕中间放少许红糖或白糖,顶上也主些红糖或白糖。( 福鼎)

九.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泥钉冻

泥钉冻。每年秋收后,退潮时,福安白石镇荷屿一带的乡民挎个小鱼篓,带上特制的短柄小木锄,到海边滩涂上去寻找一种长约5-7厘米的明状动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泥钉”。“泥钉”刚挖出土时,呈深灰色,与滩涂的泥巴色泽相同,很不易分辨;用水洗干净后,则呈灰白色。它主要生活在滩涂的表层,群集而居。人们只要找到它的聚居点,就可以一口气拾到一大碗“泥钉”。拿回家后,人们把捕捉到的泥钉,端到井边,倒入土箕中,一边用井水不断冲洗,一边用手使劲压榨,直至把“泥钉”腹内的泥浆挤尽。把洗净的“泥钉”放入锅里煮熟后加入七八倍的水和适当的食盐。待水烧滚后把“泥钉”连同浓浓的汤汗装入碗中,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由于“泥钉汤”含有较高的胶原特质,八至十二小时后,整碗的汤汁就冻结起来了,当地乡民把这种东西叫做“泥钉冻”。

十.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古田春卷

春卷是汉族民间节日传统食品。流行于全国各地,古田民众逢年过节特别喜欢制作食用,也1饼、“卷煎”。

做法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即可食用,也可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馅心可荤可素,可咸可甜。古田人一般用猪肉馅、韭菜、豆芽、笋干等包馅。制作春卷,一般要经过制皮、调馅、包馅、炸制4道工序。

宁德特产资料简介宁德特产哪个好吃又便宜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