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竹特产有哪些 麻竹特产哪里最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2 13:10:26

一.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二. 广西 百色 凌云县 凌云麻竹

麻竹是凌云县传统经济林种之一,在凌云已有200多年种植历史,竹笋是凌云县久负盛名的之一,营养特别丰富,是一种高纤维素,低脂肪又富含氨基酸的绿色食品。

三.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四.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五.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南靖麻竹

南靖物华天宝,境内冬无严寒、在夏无酷暑,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素有"树海","竹洋"之称,森林覆盖率60%,绿化率85%,是闽东南的一片绿

又称甜竹、大叶乌竹,是大型合轴丛生竹类,在我国华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近年来,湖南、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江西、浙江等省区也开始大量推广种值,栽培表现极好,其经济效益明显超过毛竹(楠竹),该品种已成为我国南方栽培最广的壮竹属竹种。

麻竹植株粗壮、高大,节间长50厘米,一般秆高20米左右,部分秆高超过30米,成竹直径20厘米左右,也有直径超过33厘米的大竹,是我国当前最高大的巨型竹种之一。麻竹笋期长,夏秋出笋,出笋期为5-10月。麻竹鲜笋极大,一般单笋重4-5千克,大者超过20千克,其竹笋个体之大令人惊叹。麻竹笋产量极高,以亩栽222株为例,栽苗当年一般可亩产鲜笋600-1000千克,第二年亩产鲜笋2000-3000千克,第三年进入丰产期。进入丰产期后。一般亩产鲜笋5000-8000千克,最高亩产可达16000千克,为我国当前产笋量最高的品种。麻竹笋一般高达1-1.2米才割笋,此时竹笋仍然嫩脆,肉质不老不绵,这跟其它笋用竹有明显的区别,也是麻竹笋产量高的原因之一。麻竹笋味道鲜美,有“嫩、脆、甜”三大特点,为我国当前竹笋品质优良的品种之一。麻竹笋不但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十分鲜美的蔬菜,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据分析,麻竹笋含蛋白质2.56%-3.28%,脂肪0.49%,总糖2.5%,粗纤维0.68%,还富含磷、镁、钙、铁、维生素B1、B2、C及17种氨基酸等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食品,能促进肠胃消化和排泄。常食竹笋可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滞和吸收,具有防癌和减的功效。因此,大力发展笋竹产业,对改善现代城乡人民的食物结构和食疗保健具有积极的意义。用麻竹笋加工成的笋干、笋丝和罐头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麻竹鲜笋带壳现在市场价一般为每千克3元,而投入反而比种粮食少。

麻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麻竹在我国重庆、四川、湖南、江西、贵州、湖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亚热带地区均生长良好。具有病虫害少,不择土壤,对气温适应范围广等优点,适应在温度为-7-42℃,PH值为4.5-8的江河两岸、河滩荒坡、田边地角、房前屋后大量种植。麻竹观赏和审美价值极高。它株丛高大、竹秆通直、竹叶苍翠、竹梢下弯,成片造林可形成独特的景观。如将造林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比如建造竹林迷宫等,其观赏价值比毛竹更胜一筹。

六. 云南省 德宏州 陇川县 麻竹

2003年4月底,经过考察,德宏州将瑞丽麻竹、陇川麻竹、梁河鲜藕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申报为国家列项的示范区,11月初国家将瑞丽麻竹列为国家一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陇川麻竹、梁河鲜藕列为国家二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陇川县目前已栽植麻竹2100hm^2。分析了陇川县发展麻竹产业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发展麻竹产业的思路,努力实施“4511绿色经济工程”,实现麻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德宏州陇川县在退耕还林中大力发展麻竹,不仅成为全省最大的产业基地,也实现了增收,有效地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

麻竹是笋材两用的优良经济竹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陇川县退耕农户都十分喜爱种植这一作物。陇川县探索出了适宜本地发展的以冬天清理林地,雨季植苗造林,打塘规范种植,间种抚育管理,除草松土和施肥的麻竹造植技术模式,并大面积推广和运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7年来,陇川共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13.1万亩,其中发展麻竹6.4万亩,带动发展麻竹基地10.7万亩,成为云南省种植麻竹面积最大的基地县,使麻竹产业成为继蔗糖产业后涉及千家万户、工农对接的重要产业。全县2006年麻竹产值为751.5万元;2007年麻竹产值为993万元;2008年产竹笋3157吨,干笋368.1吨,竹材7万根,竹叶50吨,产值达1002.1万元。

四川麻竹特产有哪些大竹特产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